CN213888123U -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88123U
CN213888123U CN202022222165.7U CN202022222165U CN213888123U CN 213888123 U CN213888123 U CN 213888123U CN 202022222165 U CN202022222165 U CN 202022222165U CN 213888123 U CN213888123 U CN 213888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hand die
plate
auxiliary fixing
st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1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Zhiyan (Donggu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秋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秋明 filed Critical 李秋明
Priority to CN2020222221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88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88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88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模冲压装置,涉及手模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手模制造过程中,对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切削加工的效率较低,手模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手模刀具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手模刀具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顺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在两侧对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进行固定;所述手模刀具组件的形状与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对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冲压切边得到所述手模半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模刀具组件对手模半体毛坯一次性冲压后就能得到手模半体,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手模模具是浸胶手模厂用来做手模浸胶辅助的一种模具,目前手模模具主要分为陶瓷手模模具和铝合金手模模具。铝合金手模模具适用于各种PU、PVC、丁晴、乳胶、胶片等手模加工领域。由于铝合金手模模具比陶瓷手模模具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更佳的提温散热性能,实际应用中更为普遍。
铝合金手模模具一般通过铸造工艺进行制造,将熔融铝合金液导入模具后,冷却降温后即得到手模的毛坯。手模半体毛坯在手指的指尖和手腕位置存在多余的金属,同时各个手指之间一般也会相互连接,需要将手模半体毛坯多余的金属进行切削加工得到最终的手模半体。由于手模结构的复杂性,切削加工过程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增加了手模的生产成本。急需一种新的加工装置对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快速高效加工。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手模制造过程中,对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切削加工的效率较低,手模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模冲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模制造过程中,对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切削加工的效率较低,手模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用于对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冲压切边,包括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手模刀具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手模刀具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顺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在两侧对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进行固定;所述手模刀具组件的形状与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对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冲压切边得到手模半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包括上底板、上方铁、上面板和顶针面板;所述上底板、上方铁和顶针面板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顶针面板与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连接;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上方铁连接,所述顶针面板与所述上方铁、上面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方铁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底板的下方;所述上面板设置在两块所述上方铁之间。
可选地,所述上面板与所述上底板之间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弹簧。
可选地,所述手模刀具组件包括上夹板、刀口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刀口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所述手模半体毛坯位于所述刀口板和下夹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上夹板内、下夹板内均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与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刀口板内设置有手模固定件,所述手模固定件从外侧对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包括下垫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下垫板、下底板通过第三螺钉连接;所述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通过第四螺钉和第五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顶针底板与所述手模刀具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气缸。
可选地,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还在内部设置有手模支撑件,所述手模支撑件与所述手模半体毛坯的形状匹配。
可选地,所述手模冲压装置分为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和手模右半体冲压装置,所述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制作手模左半体,所述右半体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制作手模右半体,所述手模左半体的厚度与所述手模右半体的厚度不同。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模刀具组件对手模半体毛坯一次性冲压后就能得到手模半体,较现有的切削加工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手模生产成本,同时第一辅助固定组件、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对手模刀具组件和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固定,确保了手模半体毛坯冲压切边的位置的准确性,保证了手模半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手模半体毛坯的示意图;
图4是手模半体毛坯冲压后的手模半体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1、上底板;12、上方铁;13、上面板;14、上顶针面板;15、第一螺钉;16、支撑柱;2、手模刀具组件;21、上夹板;22、刀口板;23、下夹板;24、第二螺钉;25、手模固定件;26、第六螺钉;27、第七螺钉;28、第八螺钉;29、固定座;3、手模半体毛坯;31、手模半体;32、第一料头;33、第二料头;34、第三料头;35、凸沿;4、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1、下垫板;42、下顶针面板;43、顶针底板;44、下底板;45、第三螺钉;46、第四螺钉;47、第五螺钉;48、气缸;49、第九螺钉;5、手模支撑件;51、第十螺钉;52、第十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模冲压装置,用于对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冲压切边,包括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手模刀具组件2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手模半体毛坯3为固定模具压铸成型后待进一步加工以得到手模半体,包括手模本体31、第一料头32、第二料头33和第三料头34,手模本体31即为冲压后得到的手模半体(由于手模制造过程是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分别压铸而成,再冲压切边后,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相互压靠焊接及CNC加工而成手模本体,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的焊接面并非中分位置。)因此,手模本体31即为冲压切边后得到的手模左半体或手模右半体,手模左半体、手模右半体仅在形状和尺寸上存在细微差别。本实用新型进行冲压的手模半体可为手模左半体,也可为手模右半体,只需要对手模刀具组件2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可。
具体的,第一料头32、第二料头33和第三料头34为手模铸造过程中为便于铝合金熔融液流动而形成的多余结构,其中第一料头32与手模本体31的手腕处相连,第二料头33与手模本体31的指尖处相连,第三料头34与手模本体31的手指间相连。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手模刀具组件2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顺次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冲压后的手模半体毛坯3拆下再进行下一个手模半体毛坯3的冲压。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在两侧对手模刀具组件2、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固定,从而手模刀具组件2、手模半体毛坯3的相对位置不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偏移,影响冲压质量。手模刀具组件2的形状与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因此,对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冲压切边后就能得到手模半体。手模刀具组件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对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冲压切边得到手模半体,外力可以为冲压机、气缸、空气锤等,外力作用在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后,力传递到手模刀具组件2,手模刀具组件2向下运动进而对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冲压切边。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模刀具组件2对手模半体毛坯3一次性冲压后就能得到手模半体,较现有的切削加工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手模生产成本,同时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对手模刀具组件2和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固定,确保了手模半体毛坯3冲压切边的位置的准确性,保证了手模半体的质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包括上底板11、上方铁12、上面板13和上顶针面板14,上底板11即为整个手模冲压装置的最上方,外力也是作用于上底板11。上底板11、上方铁12和上顶针面板14通过第一螺钉15连接,优选第一螺钉15的数量为6个,均匀分布在上底板11的侧方,以增强上底板11、上方铁12和上顶针面板14之间的固定效果。上顶针面板14与手模刀具组件2连接,具体而言,上顶针面板14与手模固定件25通过第六螺钉26、第七螺钉27固定,实现了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与手模刀具组件2之间的连接;上底板11与上方铁12连接,上顶针面板14与上方铁12、上面板13连接。上方铁12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上底板11的下方。上面板13设置在两块上方铁12之间,上面板13还通过第六螺钉26与上顶针面板14、手模固定件25连接,进一步实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与手模刀具组件2之间的牢固连接。上面板13与上底板11之间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6,支撑柱16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弹簧,一个支撑柱16和外侧的弹簧为一组,优选为均匀分布的10组,支撑柱16与弹簧结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力的传递更为平稳,上面板13与上底板11在相应位置均设置有凹槽便于与支撑柱16匹配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手模刀具组件包括上夹板21、刀口板22和下夹板23。上夹板21、刀口板22和下夹板23之间通过第二螺钉24连接;手模半体毛坯3位于刀口板22和下夹板23之间。上夹板21内、下夹板23内均设置有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与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刀口板22内设置有手模固定件25,手模固定件25略高于刀口板22的厚度,可通过卡接等方式与刀口板22进行固定。手模固定件25还与镂空结构匹配,手模固定件25从外侧对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固定,手模固定件25通过固定座29与手模半体毛坯3抵接,固定座29通过摩擦力对手模半体毛坯3进行限位固定。固定座29优选为硅胶等软性材质,手模固定件25设置有通孔,固定座29穿过通孔与手模固定件25抵接,以提高手模固定件25与固定座29及固定座29与手模半体毛坯3之间的固定效果。手模固定件25还通过第六螺钉26与上面板13固定,第七螺钉27与上顶针面板14固定,实现了手模固定组件与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之间的固定。上夹板21、刀口板22还通过第八螺钉28与上顶针面板14固定,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辅助固定组件1与手模刀具组件2之前的固定效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包括下垫板41、下顶针面板42、顶针底板43和下底板44。下垫板41、下底板44通过第三螺钉45连接;下顶针面板42、顶针底板43通过第四螺钉46和第五螺钉47连接。下垫板41、下顶针面板42还通过第九螺钉49与下夹板23连接,实现了手模刀具组件2与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的连接。顶针底板43与手模刀具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气缸48,具体地,顶针底板43与下夹板23抵接,气缸48优选为对称布置的四个,气缸48既能够提供手模刀具组件2向下运动的一段行程,便于冲压过程顺利进行,也能够使冲压后手模刀具组件2向上位置复原。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手模半体毛坯3还在内部设置有手模支撑件5,两者相互套接,手模支撑件5与手模半体毛坯3的形状匹配,避免手模半体毛坯3发生变形,同时,手模支撑件5还通过第十螺钉51与下夹板23、下垫板41固定,第十二螺钉52与下夹板23、下垫板41、下顶针面板42固定,实现了手模支撑件5的固定,以及手模刀具组件2与第二辅助固定组件4的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手模冲压装置分为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和手模右半体冲压装置,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制作手模左半体,右半体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制作手模右半体。由于手模制造过程是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分别压铸而成,手模左半体的厚度与手模右半体的厚度不同以更好确保最终手模本体产品的加工形状(优选手模左半体的厚度比手模右半体的厚度大,或者,所述手模左半体10的厚度比手模右半体的厚度小,两者厚度差0.1-4mm),因此,手模冲压装置分为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和手模右半体冲压装置便于分别对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进行冲压切边加工。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相互压靠焊接及CNC加工而成手模本体,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的焊接面并非中分位置,如图4所示,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均设置有凸沿35,凸沿35作为焊接补偿工艺线,使手模左半体和手模右半体在焊接时,补偿工艺线凸出的多余的金属熔化后对表面下陷的凹槽进行补偿,避免手模本体在焊接后焊缝处出现凹槽,确保在经过CNC对焊缝进行加工后手模表面平整、均匀且没有沙眼。手模支撑件5也设置有相匹配的凸沿实现与手模半体毛坯3更好的形状匹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模冲压装置,用于对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冲压切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手模刀具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手模刀具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组件顺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在两侧对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进行固定;所述手模刀具组件的形状与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对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冲压切边得到所述手模半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固定组件包括上底板、上方铁、上面板和顶针面板;所述上底板、上方铁和顶针面板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顶针面板与所述手模刀具组件连接;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上方铁连接,所述顶针面板与所述上方铁、上面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铁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底板的下方;所述上面板设置在两块所述上方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与所述上底板之间还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刀具组件包括上夹板、刀口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刀口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所述手模半体毛坯位于所述刀口板和下夹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内、下夹板内均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与所述手模半体的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板内设置有手模固定件,所述手模固定件从外侧对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固定组件包括下垫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下垫板、下底板通过第三螺钉连接;所述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通过第四螺钉和第五螺钉连接;
所述顶针底板与所述手模刀具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半体毛坯还在内部设置有手模支撑件,所述手模支撑件与所述手模半体毛坯的形状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手模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冲压装置分为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和手模右半体冲压装置,所述手模左半体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制作手模左半体,所述右半体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制作手模右半体,所述手模左半体的厚度与所述手模右半体的厚度不同。
CN202022222165.7U 2020-10-08 2020-10-08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Active CN213888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165.7U CN213888123U (zh) 2020-10-08 2020-10-08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165.7U CN213888123U (zh) 2020-10-08 2020-10-08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88123U true CN213888123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165.7U Active CN213888123U (zh) 2020-10-08 2020-10-08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88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8103A (zh) * 2021-10-07 2022-01-04 中科智研(东莞)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手模的手部毛坯冲切整形装置及金属手模制造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8103A (zh) * 2021-10-07 2022-01-04 中科智研(东莞)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手模的手部毛坯冲切整形装置及金属手模制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85961B2 (ja) 成形用プレス装置
CN103894515A (zh) 汽车后桥线束支架的生产工艺以及成型、冲孔-切断模具
CN103240338A (zh) 准冲压模具及其制造工艺
CN213888123U (zh) 一种手模冲压装置
CN205200348U (zh) 一种连接件冲压落料模具
CN110014068A (zh) 一种基于集磁器的电磁冲裁装置及方法
CN106140963A (zh) 一种锥筒连续冲压模具
JPH06218451A (ja) プレス型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レス型
CN206169060U (zh)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上板多工序组合冲压模具
CN203887049U (zh) 汽车后桥线束支架的成型模具
CN109013830A (zh) 密集架工件高效加工模具
CN109396246A (zh) 一种汽车配件半壳的侧切模具
CN209238853U (zh) 一种汽车车门零件冲压连续模
CN213915749U (zh) 一种半导体生产模具
CN210547404U (zh) 一种机加件的连续冲压成形模具
CN107971398A (zh) 一种投影仪散热架冲压模具
CN107639777A (zh) 一种硬模座及其制造工艺
CN207941871U (zh) 一种新型翻边整形模具
CN207642100U (zh) 一种车厢边板包铁成型落料模具
CN208495502U (zh) 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
CN105945653B (zh) 一种非标准零件内缘的切削模具
CN206316255U (zh) 一种冲床模架
CN219817687U (zh) 一种具有锥形定位结构的左右d柱内板上段复合模具
CN210702314U (zh) 一种一出多压铆模具
CN211613990U (zh) 一种冲孔、切边模具的上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2

Address after: 523718 Room 308, building 4, No. 95, Jiaoping Road,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ke Zhiyan (Dongg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Room 101, 10th floor, building 2, 366 Huandao 2nd Road,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Qiu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