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0161U -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0161U
CN213870161U CN202022426314.1U CN202022426314U CN213870161U CN 213870161 U CN213870161 U CN 213870161U CN 202022426314 U CN202022426314 U CN 202022426314U CN 213870161 U CN213870161 U CN 213870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oil path
emulsion pump
power end
crank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63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然
王初亮
韦文术
王伟
刘昊
吴梦雨
陈荣明
耿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63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0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0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0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及乳化液泵,属于乳化液泵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所述乳化液泵动力端包括:曲轴箱体,以及位于曲轴箱体内的至少一级齿轮副以及曲柄滑块机构;其中,所述齿轮副的输入齿轮轴用于与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曲轴与所述齿轮副的输出齿轮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曲轴箱体上;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接有输入轴轴承;所述曲轴上套接有曲轴轴承;还包括强制润滑系统,所述强制润滑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曲轴轴承的第一润滑油路;和/或连通所述输入轴轴承的第二润滑油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乳化液泵动力端的润滑系统采用飞溅润滑导致润滑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液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背景技术
乳化液泵用于采煤工作面,为液压支架提供乳化液,乳化液泵是一种以乳化液或水作为介质,靠曲轴的旋转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液和排液,进而转化为乳化液的液压能的装置。
目前,乳化液泵动力端结构较为成熟,各乳化液泵生产厂家均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生产工艺成熟、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现有乳化液泵动力端的润滑系统通常在输入轴轴承、十字头与滑道、曲轴轴承的位置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进行润滑,油膜形成质量不高,特别是十字头与滑道形成的摩擦副,在摩擦副间不能建立起油压及有效的润滑油膜,润滑效果差。输入轴轴承在长期运转的情况下,轴承容易发生异常磨损、失效。十字头与滑道由于润滑效果差、没有足够的润滑油带走摩擦产的热量引起“拉缸”故障。发生拉缸故障的乳化液泵必需停机、大修,维修成本高、严重影响煤矿挖采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乳化液泵动力端的润滑系统采用飞溅润滑导致润滑效果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包括:曲轴箱体,以及位于曲轴箱体内的至少一级齿轮副以及曲柄滑块机构;其中,所述齿轮副的输入齿轮轴用于与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曲轴与所述齿轮副的输出齿轮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曲轴箱体上;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接有输入轴轴承;所述曲轴上套接有曲轴轴承;还包括强制润滑系统,所述强制润滑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曲轴轴承的第一润滑油路;和/或连通所述输入轴轴承的第二润滑油路。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其包括:第一主润滑油路,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沿平行于所述曲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曲轴箱体的外端设置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与所述润滑系统的第一供油管路连通;第一支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相交并连通至所述曲轴轴承处。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轴上套接有四个曲轴轴承,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设置为四支,四支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互相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其包括:第二主润滑油路,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沿平行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曲轴箱体的外端设置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与所述润滑系统的第二供油管路连通;第二支润滑油路,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相交并连通至所述输入轴轴承处。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接有四个输入轴轴承,四个所述输入轴轴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两侧端部区域的两个滚子输入轴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中部区域的两个滚针输入轴轴承;其中,与所述滚子输入轴轴承连通的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为直孔;与所述滚针输入轴轴承连通的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为折弯孔。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滑块的滑道的第三润滑油路。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其包括:第三主润滑油路,所述第三主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共用;第三支润滑油路,所述第三支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三主润滑油路相交并连通至所述滑块的滑道处。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以及所述第三支润油路分别延伸至曲轴箱体的外侧,并分别通过封堵头封堵。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轴箱体包括上箱体与下箱体,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上箱体上,所述第二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三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下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乳化液泵,其包括上述乳化液泵动力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化液泵动力端及乳化液泵中,在曲轴箱体上设计用于为输入轴轴承和/或曲轴轴承进行强制润滑的润滑油路,提高轴承的润滑质量,在乳化液泵长期运转不停机的情况下避免输入轴轴承异常磨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化液泵动力端及乳化液泵中,在曲轴箱体上设计用于对滑块与滑道摩擦副进行强制润滑的润滑油路,提高轴承的润滑质量,在乳化液泵长期运转不停机的情况下避免滑块与滑道润滑没有足够的润滑油带走摩擦产的热量引起“拉缸”故障。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乳化液泵动力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体的上箱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体的下箱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箱体的下箱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A-A向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B-B向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动力端包括:曲轴箱体100以及位于曲轴箱体100内的至少一级齿轮副以及曲柄滑块机构;其中,所述齿轮副的输入齿轮轴200用于与主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曲轴300与所述齿轮副的输出齿轮400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曲轴箱体100上。上述乳化液泵在工作过程中,主驱动电机驱动输入齿轮轴200转动,所述输入齿轮轴200与所述输出齿轮400啮合,带动曲柄滑块机构的曲轴300转动,曲轴300的转动带动滑块沿曲轴箱体100滑动,滑块的滑动带动柱塞的运动进而造成了所述乳化液泵的泵头总成部分的液力变化,以进行泵送乳化液。
所述输入齿轮轴200上套接有输入轴轴承600;所述曲轴300上套接有曲轴轴承500;还包括强制润滑系统,所述强制润滑系统即通过泵对润滑油进行泵送,润滑油路形成具有压力的循环油路。具体地,所述强制润滑系统包括齿轮泵701以及连接所述齿轮泵701输出口的若干供油管路,若干所述供油管路将润滑油输送至设定位置处。其中,该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用于齿轮泵701吸油的吸油管路703,用于检测油压的压力传感器704、以及防止溢流的调压溢流阀705、以及设置在供油管路上的单向阀706等。
所述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曲轴轴承500的第一润滑油路707;和/或连通所述输入轴轴承600的第二润滑油路708。通过针对曲轴轴承500和输入轴轴承600的位置设置强制润滑管路,可以使上述轴承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提高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润滑油路707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100上,其包括第一主润滑油路7071与第一支润滑油路7072,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7071沿平行于所述曲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曲轴箱体100的外端设置第一接口101,所述第一接口101用于将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7071与所述润滑系统的第一供油管路7021连通;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7072与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7071相交并连通至所述曲轴轴承500处。
更具体地,所述曲轴上套接有四个曲轴轴承500,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7072设置为四支,四支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7072为互相平行设置的直孔。
具体地,所述第二润滑油路708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100上,其包括:第二主润滑油路7081与第二支润滑油路7082,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7081沿平行于所述输入齿轮轴200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曲轴箱体100的外端设置第二接口102,所述第二接口102用于将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7081与所述润滑系统的第二供油管路702连通;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7082与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7081相交并连通至所述输入轴轴承600处。
更具体地,所述输入齿轮轴200上套接有四个输入轴轴承600,四个所述输入轴轴承60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200的两侧端部区域的两个滚子输入轴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轴200的中部区域的两个滚针输入轴轴承。
其中,与所述滚子输入轴轴承连通的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7082为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100上的直孔,与所述滚针输入轴轴承连通的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7082为折弯孔,为了方便加工,该直孔延伸至所述曲轴箱体100的外侧,所述折弯孔通过两个直孔连通而成且其中一个直孔延伸至所述曲轴箱体100的外侧,所述曲轴箱体100上设置堵头710封堵上述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7082。
具体地,所述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滑块的滑道103的第三润滑油路709,所述第三润滑油路709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100上,其包括:第三主润滑油路7091与第三支润滑油路7092,所述第三主润滑油路7091与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7081共用,所述第三支润滑油路7092与所述第三主润滑油路7091相交并连通至所述滑块的滑道103处。第三支润滑油路7092成型为直孔,并延伸至曲轴箱体100的外侧,其端部通过堵头710封堵。
具体地,所述曲轴箱体100包括上箱体100a与下箱体100b,所述第一润滑油路707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00a上,所述第二润滑油路708与所述第三润滑油路709设置于所述下箱体100b上。
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乳化液泵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与现有乳化液泵的主要区别在于该乳化液泵包括上述动力端。该动力端的结构参见上述乳化液泵的动力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包括:
曲轴箱体,以及位于曲轴箱体内的至少一级齿轮副以及曲柄滑块机构;
其中,所述齿轮副的输入齿轮轴用于与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曲轴与所述齿轮副的输出齿轮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曲轴箱体上;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接有输入轴轴承;所述曲轴上套接有曲轴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制润滑系统,所述强制润滑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曲轴轴承的第一润滑油路;和/或连通所述输入轴轴承的第二润滑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其包括:
第一主润滑油路,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沿平行于所述曲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曲轴箱体的外端设置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与所述润滑系统的第一供油管路连通;
第一支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一主润滑油路相交并连通至所述曲轴轴承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上套接有四个曲轴轴承,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设置为四支,四支所述第一支润滑油路互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其包括:
第二主润滑油路,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沿平行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曲轴箱体的外端设置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与所述润滑系统的第二供油管路连通;
第二支润滑油路,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相交并连通至所述输入轴轴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接有四个输入轴轴承,四个所述输入轴轴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两侧端部区域的两个滚子输入轴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中部区域的两个滚针输入轴轴承;其中,与所述滚子输入轴轴承连通的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为直孔;与所述滚针输入轴轴承连通的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为折弯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滑块的滑道的第三润滑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其包括:
第三主润滑油路,所述第三主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二主润滑油路共用;
第三支润滑油路,所述第三支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三主润滑油路相交并连通至所述滑块的滑道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润滑油路以及所述第三支润油路分别延伸至曲轴箱体的外侧,并分别通过封堵头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乳化液泵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体包括上箱体与下箱体,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上箱体上,所述第二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三润滑油路设置于所述下箱体上。
10.一种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乳化液泵动力端。
CN202022426314.1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Active CN213870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6314.1U CN213870161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6314.1U CN213870161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0161U true CN213870161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7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6314.1U Active CN213870161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0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5514B (zh) 基于双旋转斜盘对顶驱动的高压高速液压泵摩擦副试验台
CN213870161U (zh)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CN210317748U (zh) 一种静盘
CN218325261U (zh) 一种用于小排量内啮合齿轮泵的径向间隙补偿结构
CN102003244A (zh) 三斜齿轮机油泵
CN202065029U (zh) 三斜齿轮机油泵
CN115325110A (zh) 一种多动力输出带无级变速传动箱
CN110285211B (zh) 一种采煤机润滑系统及利用该系统润滑采煤机截割部的方法
CN209705688U (zh) 一种由发动机曲轴直接驱动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866902Y (zh) 定向密封润滑环
CN210290702U (zh) 具有循环润滑功能的采煤机高效强迫润滑系统
CN209385622U (zh) 装载机变速箱取力口驱动轴花键强制润滑结构
CN210265801U (zh) 一种自润滑系统
CN201486801U (zh) 微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CN106704565B (zh) 一种变速箱主壳体
CN213870246U (zh) 一种乳化液泵及其动力端
CN104564653A (zh) 一种内置压力润滑油路的柱塞往复泵
CN204532460U (zh) 机油泵和发动机
CN213598176U (zh) 一种带增压润滑油槽的变速器油泵
CN220979845U (zh) 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及液压系统
CN215928338U (zh) 动力头装置、液压系统及作业机械
CN214617044U (zh) 一种自带回油组件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CN214887657U (zh) 柱塞泵润滑系统
CN219345433U (zh)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CN220749009U (zh) 一种立式齿轮箱轴承润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399 No.27, Linhe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ma Zhiko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99 No.27, Linhe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DI-MARCO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