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2414U -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2414U
CN213862414U CN202022501148.7U CN202022501148U CN213862414U CN 213862414 U CN213862414 U CN 213862414U CN 202022501148 U CN202022501148 U CN 202022501148U CN 213862414 U CN213862414 U CN 213862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ng plate
longitudinal
lower wing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11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
陈威
孙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011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2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2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2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包括:承重段,所述承重段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后纵梁,两根所述后纵梁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成一体;鹅颈段,所述鹅颈段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位于所述后纵梁外侧,并位于后纵梁上方,两根所述前纵梁分别与两根后纵梁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全铝合金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重心低的积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式运输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目前大多数半挂车多为钢制结构件焊接而成,存在整车重量较大与耗油量高等问题,如何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轻半挂车的重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半挂车铝合金纵梁结构,该纵梁结构采用一次性挤压成型,强大较差,重心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轻、强度高、重心低的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段,所述承重段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后纵梁,两根所述后纵梁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成一体;
鹅颈段,所述鹅颈段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位于所述后纵梁外侧,并位于后纵梁上方,两根所述前纵梁分别与两根后纵梁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后纵梁包括后上翼板、后下翼板以及后腹板,所述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呈“T”型结构,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后纵板和后竖板,所述后竖板连接在后纵板的中部,所述后竖板背离所述后纵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插接口,所述后腹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后上腹板和后下腹板的插接口中。
优选地,所述后竖板背离后纵板的一端沿横向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后凸起部,该插接口位于后竖板的两后凸起部之间,所述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具有与后竖板的后凸起部相对接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前纵梁包括前上翼板、前下翼板以及前腹板,所述前上翼板和前下翼板呈“T”型结构,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纵板和前竖板,所述前竖板连接在前纵板的中部,所述前竖板背离前纵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插接口,所述前腹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前上翼板和前下翼板的插接口中。
优选地,所述前竖板背离前纵板的一端向横向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前凸起部,该插接口位于前竖板的两前凸起部之间,所述前上翼板和后下翼板之间也设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具有与前竖板的前凸起部相对接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后纵梁包括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所述前纵梁包括前上翼板和前上翼板,所述前下翼板的后端位于后上翼板的前端后侧,所述前上翼板和后上翼板之间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上端与前上翼板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与前下翼板和后上翼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下翼板的前端位于前下翼板的后端前侧,所述前下翼板和后下翼板之间设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包括由前至后相对接的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和倾斜段分别与前下翼板和后下翼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纵梁上开设有多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前纵梁上开设有多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通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车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铝合金纵梁,与现有技术中的钢制纵梁相比,质量轻,能在满足法规承载要求情况下降低自重,从而降低燃油消耗;此外,铝制零件大多都可回收,并且铝可以多次循环再生,有助于提高铝制车的回收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前纵梁位于后纵梁外侧,与现有技术的一体直梁相比,能够给搅拌筒更多的沉降空间,降低了整体的重心,从而增强了整车的稳定性,有助于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承重段;10、通孔;11、后纵梁;111、后上翼板;112、后下翼板;113、后腹板;12、横梁;2、鹅颈段;21、前纵梁;211、前上翼板;212、前下翼板;213、前腹板;3、牵引销总成;41、加强板;42、上连接板;43、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该纵梁总成包括由前至后相对接的承重段1和鹅颈段2,承重段1和鹅颈段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与现有技术中的碳钢纵梁总成相比,质量轻,能在满足法规承载要求情况下降低车辆自重。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以纵梁总成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纵向,以垂直于纵向的水平方向定义为横向。
承重段1包括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后纵梁11,两个后纵梁11之间通过横梁12连接成一体。
参照图3,后纵梁11包括后上翼板111、后下翼板112以及后腹板113,后上翼板111和后下翼板112呈高低位设置,后上翼板111和后下翼板112均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延伸,后上翼板111和后下翼板112的尾端平齐,且后上翼板111的长度小于后下翼板112的长度,后腹板113竖直连接在后上翼板111与后下翼板112之间。
后上翼板111和后下翼板112大体上呈类“T”型结构,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后纵板和后竖板,后纵板和后竖板均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延伸,后竖板连接在后纵板的中部,与后纵板之间圆弧过渡,使后纵板和后竖板过渡处平缓。后竖板背离后纵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插接口,后腹板11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后上腹板和后下腹板的插接口中,后腹板113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延伸,后上翼板111、后下翼板112以及后腹板113对接形成类“工”型结构,后腹板113与后上翼板111,以及后下翼板112的对接处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
后竖板背离后纵板的一端向横向两侧延伸形成后凸起部110,该插接口位于后竖板的两后凸起部11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后凸起部110的厚度大于后竖板的厚度,使得插接口的宽度可近似与后竖板的厚度相等,而后腹板113配合装配在该插接口内,使得后腹板113的厚度可适应性的提升,提高了承重段1的抗弯效果,增强了承重段1的强度,从而增强了半挂车整体的强度。
后上翼板111和后下翼板112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板41,多个加强板41分布在后腹板113的横向两侧,沿纵向间隔分布。加强板41具有与后竖板的后凸起部110相对接的卡槽,通过焊接方式与后上翼板111、后下翼板112以及后腹板113连接成一体。通过加强板41能够增强后上翼板111以及后下翼板112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了半挂车整体的强度。后竖板的后凸起部110还能够对加强板41起到定位的功能,便于加强板41的装配。此外,后凸起部110和加强板41配合还能够增大加强板41和后腹板113之间的连接面,从而提高加强板41和后腹板113的结合强度。
鹅颈段2包括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前纵梁21,两个前纵梁21与两个后纵梁11一一对应,前纵梁21位于后纵梁11外侧,前纵梁21和后纵梁1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
参阅图4,前纵梁21包括前上翼板211、前下翼板212以及前腹板213,前上翼板211和前下翼板212呈高低位设置,前上翼板211和前下翼板212均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延伸,前上翼板211和前下翼板212的前端平齐,前上翼板211的长度小于前下翼板212的长度,前腹板213竖直连接在前上翼板211与前下翼板212之间。
前上翼板211和前下翼板212大体上呈类“T”型结构,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纵板和前竖板,前纵板和前竖板均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延伸,前竖板连接在前纵板的中部,与前纵板之间圆弧过渡,使前纵板和前竖板过渡处平缓。前竖板背离前纵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插接口,前腹板21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前上翼板211和前下翼板212的插接口中,前腹板213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延伸,前上翼板211、前下翼板212以及前腹板213对接形成类“工”型结构,前腹板213与前上翼板211,以及前下翼板212的对接处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的前下翼板212和后上翼板11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前下翼板212的后端位于后上翼板111的前端后侧,后下翼板112的前端位于前下翼板212的后端前侧,前上翼板211和后上翼板111之间,以及前下翼板212和后下翼板112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的前竖板背离前纵板的一端向横向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前凸起部210,该插接口位于前竖板的两前凸起部21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前竖板的前凸起部210的厚度大于前竖板的厚度,使得该插接口的宽度可近似与前竖板的厚度相等,而前腹板213配合装配在该插接口内,使前腹板213的厚度可适应性的提升,提高了鹅颈段2的抗弯效果,增强了鹅颈段2的强度,从而增强了半挂车整体的强度。
在前上翼板211的后端端部设有倾斜切口,前上翼板211和后上翼板111之间设有上连接板42,上连接板42的上端对接在该倾斜切口处,与前上翼板211焊接连接,上连接板42的下端与前下翼板212和后上翼板111焊接连接,用于增强前纵梁21和后纵梁11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前纵梁21和后纵梁11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
在后下翼板112的前端端部也设有倾斜切口,前下翼板212和后下翼板112之间设有下连接板43,下连接板43包括由前至后相对接的倾斜段和水平段,该倾斜段和水平段一体成型,水平段上表面对接在前下翼板212下表面,倾斜段对接在后下翼板112的倾斜切口处,水平段和倾斜段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前下翼板212和后下翼板112连接,用于进一步增强前纵梁21和后纵梁11连接处的强度。
前上翼板211和后下翼板112之间也设有多个加强板41,多个加强板41分布在前腹板213的内侧,沿纵向间隔分布。加强板41具有与前竖板的前凸起部110相对接的卡槽,该加强板41的上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前上翼板211连接,该加强板41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前下翼板212和后上翼板111连接。通过加强板41能够增强前上翼板211和后上翼板111之间的的结合强度,提高了半挂车整体的强度。前竖板的前凸起部210还能够对加强板41起到定位的功能,方便该加强板41的装配。此外,前凸起部210和加强板41配合还能够增大该加强板41和前腹板213之间的连接面,提高加强板41和前腹板213的结合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适用于搅拌半挂车技术领域,该搅拌半挂车包括牵引车头、牵引销总成3、纵梁总成、前台和后台,牵引车头和纵梁总成之间通过牵引销总成3连接,用于牵引纵梁总成行驶,搅拌筒转动连接在前台和后台之间,能相对纵梁总成转动,用于对搅拌筒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后上翼板111以及后台相应位置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0,多个所述通孔10沿纵向间隔分布,所述通孔10内穿设有螺栓,用于将搅拌半挂车的后台装配在承重段1的后上翼板111上。
前上翼板211、前下翼板212以及牵引销总成3的相应位置也开设有多个通孔10,多个通孔10沿纵向间隔分布,所述通孔10内也穿设有螺栓,用于将牵引销总成3装配在前上翼板211和前下翼板212之间。
前台的相应位置也开设有通孔10,前台和前上翼板211的通孔10中也穿设有螺栓,用于将前台装配在前上翼板211上。
本实施例中的前台、后台以及牵引销总成3均采用螺栓连接方式与纵梁总成连接,使得前台、后台以及牵引销总成3拆装方便,便于检修和维护,对比与焊接的方式,拆装时上述部件也不易损坏,有助于降低检修和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全铝合金纵梁,与现有技术中的钢制纵梁相比,质量轻,能在满足法规承载要求情况下降低自重,从而降低燃油消耗;此外,铝制零件大多都可回收,并且铝可以多次循环再生,因此铝制车的回收率高。
本实施例中的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前纵梁位于后纵梁外侧,与现有技术的一体直梁相比,能够给搅拌筒更多的沉降空间,降低了整体的重心,从而增强了整车的稳定性,有助于行车安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段,所述承重段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后纵梁,两根所述后纵梁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成一体;
鹅颈段,所述鹅颈段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位于所述后纵梁外侧,并位于后纵梁上方,两根所述前纵梁分别与两根后纵梁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后上翼板、后下翼板以及后腹板,所述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呈“T”型结构,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后纵板和后竖板,所述后竖板连接在后纵板的中部,所述后竖板背离所述后纵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插接口,所述后腹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的插接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竖板背离后纵板的一端沿横向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后凸起部,该插接口位于后竖板的两后凸起部之间,所述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具有与后竖板的后凸起部相对接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包括前上翼板、前下翼板以及前腹板,所述前上翼板和前下翼板呈“T”型结构,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纵板和前竖板,所述前竖板连接在前纵板的中部,所述前竖板背离前纵板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插接口,所述前腹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前上翼板和前下翼板的插接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竖板背离前纵板的一端向横向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前凸起部,该插接口位于前竖板的两前凸起部之间,所述前上翼板和后下翼板之间也设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具有与前竖板的前凸起部相对接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后上翼板和后下翼板,所述前纵梁包括前上翼板和前下翼板,所述前下翼板的后端位于后上翼板的前端后侧,所述前上翼板和后上翼板之间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上端与前上翼板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与前下翼板和后上翼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翼板的前端位于前下翼板的后端前侧,所述前下翼板和后下翼板之间设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包括由前至后相对接的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和倾斜段分别与前下翼板和后下翼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上开设有多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上开设有多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通孔。
CN202022501148.7U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Active CN213862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1148.7U CN213862414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1148.7U CN213862414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2414U true CN213862414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5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1148.7U Active CN213862414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2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6465A (en) Load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GB2036659A (en) Load supporting frame
CN113247094A (zh) 一种牵引车车架
CN108545118B (zh) 一种铝合金全封闭式车辆运输半挂车
CN111717286A (zh) 一种客车多孔横向隧道铝合金腔梁结构车架
CN213862414U (zh) 一种半挂车全铝纵梁总成
EP3730389A1 (en) Upper vehicle body of mpv or van
CN213057210U (zh) 一种副车架及厢式车
CN213862457U (zh) 一种搅拌半挂车前台安装结构
CN113978555B (zh) 一种车架总成及工程车辆
CN105015621A (zh) 一种低地板电动客车轻量化底盘结构
CN210416744U (zh) 一种低平板半挂车的固定后坡道车架结构
CN113428230A (zh) 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
CN216359983U (zh) 一种自卸半挂车的车厢底板结构
CN215323071U (zh) 一种分体式三轮车车架
CN102582493B (zh) 自卸载货车厢厢体
CN218703469U (zh) 一种钢铝复合结构副车架
CN109131569B (zh) 一种半挂车纵梁总成
CN217945359U (zh) 厢式半挂车
CN220483080U (zh) 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铝合金发动机支座
CN217753905U (zh) 一种新型的鹅颈平台结构
CN214930142U (zh) 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的汽车货箱边板
CN216994504U (zh) 便于安装的半挂车车架
CN216709488U (zh) 一种新型半挂车
CN216709487U (zh) 一种半挂车的外置式牵引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