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3645U - 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3645U
CN213843645U CN202022483904.8U CN202022483904U CN213843645U CN 213843645 U CN213843645 U CN 213843645U CN 202022483904 U CN202022483904 U CN 202022483904U CN 213843645 U CN213843645 U CN 213843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parallel
optical
driving
optic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39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政锡
胡朝彰
陈树山
蔡旻修
张洁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3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3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5Motorised align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02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 G02B23/08Periscop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4Vertical adjustment of lens; Rising fro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光学模块以及一第二光学模块。第一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一光线沿着一入射方向进入第一光学模块,并被第一光学模块调整为沿着一第一方向进入第二光学模块。入射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潜望式(periscope)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顾及图像不同方面的品质,包括:拍摄范围、景深等,目前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能会设置不同焦距的多个镜头或镜头组。于此同时,必须兼顾电子装置的薄型化。因此,产生了潜望式光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光学模块以及一第二光学模块。第一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一光线沿着一入射方向进入第一光学模块,并被第一光学模块调整为沿着一第一方向进入第二光学模块。入射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一活动部、一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一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以一第二方向为转轴旋转。第二方向与入射方向不平行。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压电元件、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一传输元件。第一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一驱动力。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压电元件。第一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一驱动力。第一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平行。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二活动部、一第二驱动组件。第二固定部固定地连接第一固定部。第二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二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第二固定部运动。第二光学元件与第一光学元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二活动部相对于第二固定部运动沿着一第四方向运动。第四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平。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压电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第二传输元件。第二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二驱动力。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压电元件。第二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二驱动力。第二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五方向延伸。第五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五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三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三光学元件。第三光学模块包括一第三固定部、一第三活动部、一第三驱动组件。第三固定部固定地连接第二固定部。第三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三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第三固定部运动。第三光学元件与第二光学元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三活动部相对于第三固定部沿着一第六方向运动。第六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六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平行。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三压电元件、一第三弹性元件、一第三传输元件。第三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三驱动力。第三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三压电元件。第三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三驱动力。第三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七方向延伸。第七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七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四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四光学元件。第四光学模块包括一第四固定部、一第四活动部、一第四驱动组件。第四固定部固定地连接第三固定部。第四活动部用以连接第四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第四固定部运动。第四光学元件与第三光学元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四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四活动部相对于第四固定部运动。第四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维度驱动单元,用以驱动第四活动部相对于第四固定部沿着一第八方向运动。第八方向与入射方向平行,且第八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不平行。第一维度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维度压电元件、一第一维度弹性元件、一第一维度传输元件。第一维度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一维度驱动力。第一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维度压电元件。第一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一维度驱动力。第一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九方向延伸。第九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八方向平行,且第九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不平行。第四活动部还包括一框架以及一承载座。承载座用以连接第四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第四固定部以及框架运动。第四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维度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承载座相对于框架沿着一第十方向运动。第十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不平行,且第十方向与第三方向平行。第二维度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二维度压电元件、一第二维度弹性元件、一第二维度传输元件。第二维度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二维度驱动力。第二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维度压电元件。第二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二维度驱动力。第二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十一方向延伸。第十一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不平行,且第十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以及第十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五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五光学元件。第五光学模块包括一第五固定部、一第五活动部、一第五驱动组件。第五固定部固定地连接第四固定部。第五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五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第五固定部运动。第五光学元件与第四光学元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五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五活动部相对于第五固定部以一第十二方向为转轴旋转。第十二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不平行,且第十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第十方向、第十一方向平行。第五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五压电元件、一第五弹性元件、一第五传输元件。第五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五驱动力。第五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五压电元件。第五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五驱动力。第五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十三方向延伸。第十三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不平行,且第十三方向与第三方向、第十方向、第十一方向、第十二方向平行。光线的行进方向被第五光学模块从第一方向调整为一第十四方向,第十四方向与入射方向平行,且第十四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第一活动部相对于第一固定部的运动。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第二活动部相对于第二固定部的运动。第三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三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第三活动部相对于第三固定部的运动。第四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以及一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承载座相对于第四固定部的运动,而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承载座相对于框架的运动。第五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五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第五活动部相对于第五固定部的运动。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一第四侧边。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方向平行。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不平行,且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与入射方向平行。第三侧边平行于第一侧边,且与第二侧边不平行。第四侧边平行于第二侧边,且与第一侧边不平行。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的长度。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位于不同侧边,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三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五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小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沿着入射方向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不重叠。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一驱动组件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驱动组件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三驱动组件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五驱动组件与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驱动组件位于第三侧边,第二驱动组件位于第三侧边,第三驱动组件位于第三侧边,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位于第二侧边,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位于第三侧边,第五驱动组件位于第三侧边。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三侧边,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二侧边,第三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四侧边,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四侧边,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一侧边,第五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三侧边。于第一方向上,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感测组件与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六光学元件。第六光学元件对应第一光学元件,并固定地连接第一光学元件。第六光学元件与第一光学元件沿着入射方向排列,且第六光学元件具有不为零的焦距。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二活动部与第一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第二活动部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第二活动部与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第二活动部与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第二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射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第二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不平行。第三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不平行,且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第四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五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五方向与第一方向以及第四方向平行。第六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六方向与第一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平行。第七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不平行,且第七方向与第一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平行。第八方向与入射方向平行,且第八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不平行。第九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八方向平行,且第九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不平行。第十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不平行,且第十方向与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平行。第十一方向与入射方向、第一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不平行,且第十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十方向平行。第十二方向与入射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平行,且第十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十方向、第十一方向不平行。第十三方向与入射方向、第八方向、第九方向、第十二方向平行,且第十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第六方向、第七方向、第十方向、第十一方向不平行。第十四方向与入射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不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五驱动组件位于第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五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五驱动组件位于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与第五位置感测组件位于不同侧边。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执行不同功能的光学模块,可达到横摇、纵摇、变焦、自动对焦、光学防手震等。除此之外,本公开的驱动组件通过传输元件传输压电元件所产生的驱动力,可使得活动部的运动(包括移动、转动等)较为平稳,而可达成高稳定度以及高精准度。
附图说明
当阅读附图时,从以下的详细描述能最佳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应注意的是,根据业界的标准作法,各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
图1是光学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光学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的示意图。
图3以及图4是省略部分元件的光学系统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光学系统的主视概略图。
图7是光学系统的立体图。
图8以及图9是省略部分元件的光学系统的立体图。
图10是光学系统的主视概略图。
附图标记如下:
1、1A:光学系统
11、11A:第一侧边
12、12A:第二侧边
13、13A:第三侧边
14、14A:第四侧边
50、50A:入射方向
51、51A:第一方向
52、52A:第二方向
53、53A:第三方向
54、54A:第四方向
55、55A:第五方向
56、56A:第六方向
57、57A:第七方向
58、58A:第八方向
59、59A:第九方向
60、60A:第十方向
61、61A:第十一方向
62、62A:第十二方向
63、63A:第十三方向
64、64A:第十四方向
100、100A:第一光学模块
101、101A:第一光学元件
110、110A:第一固定部
120、120A:第一活动部
130、130A:第一驱动组件
131:第一压电元件
132:第一弹性元件
133:第一传输元件
150、150A:第一位置感测组件
200、200A:第二光学模块
201:第二光学元件
210、210A:第二固定部
220、220A:第二活动部
230:第二驱动组件
250:第二位置感测组件
300、300A:第三光学模块
301:第三光学元件
310、310A:第三固定部
320、320A:第三活动部
330:第三驱动组件
350:第三位置感测组件
400、400A:第四光学模块
401:第四光学元件
410、410A:第四固定部
420、420A:第四活动部
421、421A:框架
422、422A:承载座
430、430A:第四驱动组件
431:第一维度驱动单元
432:第二维度驱动单元
451: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
452: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
500、500A:第五光学模块
501、501A:第五光学元件
510、510A:第五固定部
520、520A:第五活动部
530、530A:第五驱动组件
550、550A:第五位置感测组件
600、600A:第六光学模块
701:光学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公开内容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并叙述各个构件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范例,以实施本公开的不同特征。例如,若本说明书叙述了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可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亦可包含了有附加特征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而使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未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以标示区分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除此之外,在本公开的不同范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符号或字母。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在…下方”、“下方”、“在…上方”、“上方”等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示出的方位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装置可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词亦可依此相同解释。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光学系统1。图1是光学系统1的立体图。图2是光学系统1中的光学元件的示意图。光学系统1可为一潜望式光学系统。光学系统1包括一第一光学模块100、一第二光学模块200、一第三光学模块300、一第四光学模块400、一第五光学模块500、一第六光学模块600。
一光线10从第一光学模块100的上方沿着一入射方向50进入第一光学模块100,被第一光学模块100调整为沿着一第一方向51依序通过第四光学模块400、第二光学模块200、第三光学模块300。另外,光线10的行进方向被第五光学模块500从第一方向51调整为一第十四方向64。光线10沿着第十四方向64离开第五光学模块500,并于第六光学模块600上成像。
第一光学模块100以及第五光学模块500可分别包括一第一光学元件101以及一第五光学元件501。第一光学元件101以及第五光学元件501可为棱镜、反射镜(mirror)、折射棱镜(prism)或分光镜(beam splitter)等。通过第一光学元件101以及第五光学元件501,可改变光线10的光路(optical path)。第二光学模块200、第三光学模块300、第四光学模块400可分别包括一第二光学元件201、一第三光学元件301、一第四光学元件401。第二光学模块200、第三光学模块300、第四光学模块400可分别驱动第二光学元件201、第三光学元件301、第四光学元件401运动。第二光学元件201、第三光学元件301、第四光学元件401可为一或多个镜头、透镜等,并由玻璃、树脂等材料制成。
第一光学元件101、第二光学元件201、第三光学元件301、第四光学元件401、第五光学元件501沿着第一方向51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一光学元件101的上方设置对应于第一光学元件101的一焦距不为零的光学元件701,光学元件701可为一或多个镜头、透镜等。光学元件701可固定地连接至第一光学元件101,并与第一光学元件101沿着入射方向50排列,通过增加光学元件的数量来增进光学系统1的拍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101以及第五光学元件501可进一步转动,并分别达到横摇(Yawing)以及纵摇(Pitching)。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由第一光学模块100执行纵摇,而由第五光学模块500执行横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模块200以及第三光学模块300可分别达到变焦(Zoom)以及自动对焦(Auto Focus,AF)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由第二光学模块200执行自动对焦,而由第三光学模块300执行变焦。也就是说,横摇、纵摇、变焦、自动对焦等用语并不构成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光学模块400可达到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改变第四光学模块400的位置,例如,将第四光学模块400设置于第三光学模块300与第五光学模块50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四光学模块400整合至第二光学模块200或第三光学模块300,通过单一的第二光学模块200或单一的光学模块300来同时达成自动对焦以及光学防手震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省略第四光学模块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光学模块600可为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或称为感光器件)等,例如,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省略第五光学模块500,并改变第六光学模块600的位置,使得离开第三光学模块300的光线10直接在第六光学模块600上成像。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3以及图4,以了解光学系统1。图3以及图4是省略部分元件的光学系统1的立体图,且其视角不同。
第一光学模块100包括一第一固定部110、一第一活动部120、一第一驱动组件130、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150。第一活动部120用以连接第一光学元件101,并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10运动。第一驱动组件130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120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10以一第二方向52为转轴转动。第一位置感测组件150用以感测第一活动部120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10的运动。
第二光学模块200包括一第二固定部210、一第二活动部220、一第二驱动组件230、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第二活动部220用以连接第二光学元件201,并可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10运动。第二驱动组件230用以驱动第二活动部220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10沿着一第四方向54运动。具体而言,第二活动部220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10的运动可能包括移动及/或转动。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用以感测第二活动部220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10的运动。
第三光学模块300包括一第三固定部310、一第三活动部320、一第三驱动组件330、一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第三活动部320用以连接第三光学元件301,并可相对于第三固定部310运动。第三驱动组件330用以驱动第三活动部320相对于第三固定部310沿着一第六方向56运动。具体而言,第三活动部320相对于第三固定部310的运动可能包括移动及/或转动。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用以感测第三活动部320相对于第三固定部310的运动。
第四光学模块400包括一第四固定部410、一第四活动部420、一第四驱动组件430、一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一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第四活动部420用以连接第四光学元件401,并可相对于第四固定部410运动。第四活动部420包括一框架421以及一承载座422。第四驱动组件430用以驱动第四活动部420相对于第四固定部410沿着一第八方向58及/或一第十方向60运动。具体而言,第四活动部420相对于第四固定部410的运动可能包括移动及/或转动。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用以感测第四活动部420相对于第四固定部410的运动。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用以感测承载座422相对于框架421的运动。
第五光学模块500包括一第五固定部510、一第五活动部520、一第五驱动组件530、一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第五活动部520用以连接第五光学元件501,并可相对于第五固定部510运动。第五驱动组件530用以驱动第五活动部520相对于第五固定部510以一第十二方向62为转轴旋转。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用以感测第五活动部520相对于第五固定部510的运动。
接下来,请参考图5。图5是第一驱动组件130的立体图。应注意的是,第二驱动组件230、第三驱动组件330、第四驱动组件430、第五驱动组件530皆包括类似的特征。为了简化,仅标示出第一驱动组件130的符号。
第一驱动组件130包括一第一压电元件131、一第一弹性元件132、一第一传输元件133。第一压电元件131可由压电材料(piezoelectric material)制成,例如,金属或陶瓷。第一压电元件131可变形,以产生一第一驱动力。第一弹性元件132设置于第一压电元件131。第一传输元件133具有长条形结构,例如,棒状、杆状等。第一传输元件133沿着一第三方向53延伸。第一传输元件133用以传输第一驱动力,以驱动第一活动部120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10以第二方向52为转轴旋转。
第二驱动组件230包括一第二压电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第二传输元件。第二压电元件可由压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陶瓷。第二压电元件可变形,以产生一第二驱动力。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压电元件。第二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例如,棒状、杆状等。第二传输元件沿着一第五方向55延伸。第二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二驱动力,以驱动第二活动部220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10沿着第四方向54运动。
第三驱动组件330包括一第三压电元件、一第三弹性元件、一第三传输元件。第三压电元件可由压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陶瓷。第三压电元件可变形,以产生一第三驱动力。第三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三压电元件。第三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例如,棒状、杆状等。第三传输元件沿着一第七方向57延伸。第三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三驱动力,以驱动第三活动部320相对于第三固定部310沿着第六方向56运动。
第四驱动组件430包括一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以及一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包括一第一维度压电元件、一第一维度弹性元件、一第一维度传输元件。第一维度压电元件可由压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陶瓷。第一维度压电元件可变形,以产生一第一维度驱动力。第一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维度压电元件。第一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例如,棒状、杆状等。第一维度传输元件沿着一第九方向59延伸。第一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一维度驱动力,以驱动第四活动部420相对于第四固定部410沿着第八方向58运动。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包括一第二维度压电元件、一第二维度弹性元件、一第二维度传输元件。第二维度压电元件可由压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陶瓷。第二维度压电元件可变形,以产生一第二维度驱动力。第二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维度压电元件。第二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例如,棒状、杆状等。第二维度传输元件沿着一第十一方向61延伸。第二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二维度驱动力,以驱动承载座422相对于框架421沿着第十方向60运动。
沿着第三方向53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至少部分重叠。沿着入射方向50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不重叠。
第五驱动组件530包括一第五压电元件、一第五弹性元件、一第五传输元件。第五压电元件可由压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陶瓷。第五压电元件可变形,以产生一第五驱动力。第五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五压电元件。第五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例如,棒状、杆状等。第五传输元件沿着一第十三方向63延伸。第五传输元件用以传输第五驱动力,以驱动第五活动部520相对于第五固定部510以第十二方向62为转轴旋转。
对于本公开的驱动组件而言,通过传输元件传输压电元件所产生的驱动力,可使得活动部的运动(包括移动、转动等)较为平稳,而可达成高稳定度以及高精准度。在本领域中,前述形式的驱动组件被称为TULA。
接下来,请参考图6。图6是光学系统1的主视概略图。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光学系统1是多边形的,例如,长方形,包括一第一侧边11、与第一侧边11不平行的一第二侧边12、平行于第一侧边11且与第二侧边12不平行的一第三侧边13、平行于第二侧边12且与第三侧边13不平行的一第四侧边14。第一侧边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方向53平行。第二侧边12的延伸方向与入射方向50平行。第一侧边11以及第三侧边13是长方形的长边,而第二侧边12以及第四侧边14是长方形的短边。因此,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侧边1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12的长度,且第三侧边13的长度大于第四侧边14的长度。
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驱动组件130位于第三侧边13。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驱动组件230位于第三侧边13。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三驱动组件330位于第三侧边13。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位于第二侧边12。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位于第三侧边13。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五驱动组件530位于第三侧边13。
也就是说,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驱动组件130与第二驱动组件230、第三驱动组件330、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第五驱动组件530位于光学系统1的相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位于不同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不同于及/或大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一驱动组件130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驱动组件230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三驱动组件330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五驱动组件530与第四光学元件401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位置感测组件150位于第三侧边13。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位于第二侧边12。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位于第四侧边14。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位于第四侧边14。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位于第一侧边11。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位于第三侧边13。
也就是说,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位置感测组件150与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位于光学系统1的相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位置感测组件150与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与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与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位于光学系统1的相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与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以及第五驱动组件550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与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以及第五驱动组件550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与第五驱动组件550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
而且,于第一方向51上,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位于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与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之间。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三位置感测组件350与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与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位于光学系统1的不同侧边。
除此之外,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活动部220与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活动部220与第二维度驱动单元432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活动部220与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1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二活动部220与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452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一方向51观察时,第一维度驱动单元431与第二位置感测组件250至少部分重叠。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51与入射方向50不平行。第二方向52与入射方向50不平行,且第二方向52与第一方向51平行。第三方向53与入射方向50、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不平行。第四方向54与入射方向50以及第三方向53不平行,且第四方向54与第一方向51以及第二方向52平行。第五方向55与入射方向50以及第三方向53不平行,且第五方向55与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平行。第六方向56与入射方向50、第三方向53不平行,且第六方向56与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平行。第七方向57与入射方向50以及第三方向53不平行,且第七方向57与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平行。
第八方向58与入射方向50平行,且第八方向58与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三方向53、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第七方向57不平行。第九方向59与入射方向50以及第八方向58平行,且第九方向59与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三方向53、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第七方向57不平行。第十方向60与入射方向50、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第七方向57、第八方向58、第九方向59不平行,且第十方向60与第三方向53平行。第十一方向61与入射方向50、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第七方向57、第八方向58、第九方向59不平行,且第十一方向61与第三方向53以及第十方向60平行。第十二方向62与入射方向50、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第七方向57、第八方向58、第九方向59不平行,且第十二方向62与第三方向53、第十方向60、第十一方向61平行。第十三方向63与入射方向50、第一方向51、第二方向52、第四方向54、第五方向55、第六方向56、第七方向57、第八方向58、第九方向59不平行,且第十三方向63与第三方向53、第十方向60、第十一方向61、第十二方向62平行。第十四方向64与入射方向50平行,且第十四方向64与第一方向51不平行。
接下来,请参考图7至图9。图7是一光学系统1A的立体图。图8以及图9是省略部分元件的光学系统1A的立体图。类似地,光学系统1A可为一潜望式光学系统。光学系统1A包括第一光学模块100A、第二光学模块200A、第三光学模块300A、第四光学模块400A、第五光学模块500A、第六光学模块600A。在以下内容以及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类似的符号表示,且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
欲说明的是,对于光学系统1A以及光学系统1而言,关于方向的定义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一光线10A从第一光学模块100A的上方沿着一入射方向50A进入第一光学模块100A,被第一光学模块100A调整为沿着一第一方向51A行进。光线10A的行进方向被第五光学模块500A从第一方向51A调整为一第十四方向64A。光线10A沿着第十四方向64A离开第五光学模块500A,并于第六光学模块600A上成像。第一光学模块100A、第二光学模块200A、第三光学模块300A、第四光学模块400A、第五光学模块500A沿着第一方向51A排列。
一第一活动部120A相对于一第一固定部110A以一第二方向52A为转轴旋转,以带动一第一光学元件101A以第二方向52A为转轴旋转。一第二活动部220A相对于一第二固定部210A沿着一第四方向54A运动。一第三活动部320A相对于一第三固定部310A沿着一第六方向56A运动。一第四活动部420A相对于一第四固定部410A沿着一第八方向58A及/或一第十方向60A运动。具体而言,一承载座422A可相对于一框架421A沿着第十方向60A运动。一第五活动部520A相对于一第五固定部510A以一第十二方向62A为转轴旋转,以带动一第五光学元件501A以第十二方向62A为转轴旋转。
一第一传输元件133A沿着一第三方向53A延伸。一第二传输元件沿着一第五方向55A延伸。一第三传输元件沿着一第七方向57A延伸。一第一维度传输元件沿着一第九方向59A延伸。一第二维度传输元件沿着一第十一方向61A延伸。一第五传输元件沿着一第十三方向63A延伸。
光学系统1A与光学系统1的差异包括第一活动部120A的旋转方向、第五活动部520A的旋转方向、第五驱动组件530A的设置位置、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A的设置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52A与入射方向50A以及第一方向51A不平行。第三方向53A与入射方向50A、第一方向51A不平行,且第三方向53A与第二方向52A平行。第四方向54A与入射方向50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不平行,且第四方向54A与第一方向51A平行。第五方向55A与入射方向50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不平行,且第五方向55A与第一方向51A以及第四方向54A平行。第六方向56A与入射方向50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不平行,且第六方向56A与第一方向51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平行。第七方向57A与入射方向50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不平行,且第七方向57A与第一方向51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平行。
第八方向58A与入射方向50A平行,且第八方向58A与第一方向51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第七方向57A不平行。第九方向59A与入射方向50A以及第八方向58A平行,且第九方向59A与第一方向51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第七方向57A不平行。第十方向60A与入射方向50A、第一方向51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第七方向57A、第八方向58A、第九方向59A不平行,且第十方向60A与第二方向52A以及第三方向53A平行。第十一方向61A与入射方向50A、第一方向51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第七方向57A、第八方向58A、第九方向59A不平行,且第十一方向61A与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第十方向60A平行。第十二方向62A与入射方向50A、第八方向58A、第九方向59A平行,且第十二方向62A与第一方向51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第七方向57A、第十方向60A、第十一方向61A不平行。第十三方向63A与入射方向50A、第八方向58A、第九方向59A、第十二方向62A平行,且第十三方向63A与第一方向51A、第二方向52A、第三方向53A、第四方向54A、第五方向55A、第六方向56A、第七方向57A、第十方向60A、第十一方向61A不平行。第十四方向64A与入射方向50A以及第一方向51A不平行。
图10是光学系统1A的主视概略图。类似地,光学系统1A包括一第一侧边11A、一第二侧边12A、一第三侧边13A、一第四侧边14A。沿着第一方向51A观察时,第五驱动组件530A位于第二侧边12A。因此,第一驱动组件130A以及第五驱动组件530A位于光学系统1A的不同侧边。沿着第一方向51A观察时,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A位于第二侧边12A。因此,第一位置感测组件150A与第五位置感测组件550A位于光学系统1A的不同侧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执行不同功能的光学模块,可达到横摇、纵摇、变焦、自动对焦、光学防手震等。除此之外,本公开的驱动组件通过传输元件传输压电元件所产生的驱动力,可使得活动部的运动(包括移动、转动等)较为平稳,而可达成高稳定度以及高精准度。
前面概述数个实施例的特征,使得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轻易地使用本公开作为设计或修改其他工艺以及结构的基础,以实现在此介绍的实施例的相同目的及/或达到相同优点。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亦应理解的是,这样的等同配置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以及范围,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变、替换以及更改。

Claims (12)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以及
一第二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
其中一光线沿着一入射方向进入该第一光学模块,并被该第一光学模块调整为沿着一第一方向进入该第二光学模块,且该入射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不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一固定部;
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一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以一第二方向为转轴旋转;
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不平行,且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平行,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一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一驱动力;
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一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一驱动力,该第一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三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三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
一第二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固定部;
一第二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二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二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二光学元件与该第一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二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二固定部运动沿着一第四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四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四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以及该第二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二驱动力;
一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二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二驱动力,该第二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五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五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五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三光学元件,该第三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三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二固定部;
一第三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三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三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三光学元件与该第二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一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三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三固定部沿着一第六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六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六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三驱动力;
一第三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三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三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三驱动力,该第三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七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七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七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四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四光学元件,该第四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四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三固定部;
一第四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四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四光学元件与该第三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
一第四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四活动部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运动,该第四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维度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第四活动部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沿着一第八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八方向与该入射方向平行,且该第八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维度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一维度驱动力;
一第一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维度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一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一维度驱动力,该第一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九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九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八方向平行,且该第九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四活动部还包括:
一框架;以及
一承载座,用以连接该第四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以及该框架运动;
其中该第四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维度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承载座相对于该框架沿着一第十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十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十方向与该第三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二维度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二维度驱动力;
一第二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维度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二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二维度驱动力,该第二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十一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十一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十一方向与该第三方向以及该第十方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五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五光学元件,该第五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五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四固定部;
一第五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五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五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五光学元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一第五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五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五固定部以一第十二方向为转轴旋转;
其中该第十二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十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该第十方向、该第十一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五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五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五驱动力;
一第五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五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五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五驱动力,该第五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十三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十三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十三方向与该第三方向、该第十方向、该第十一方向、该第十二方向平行;
其中该光线的行进方向被该第五光学模块从该第一方向调整为一第十四方向,该第十四方向与该入射方向平行,且该第十四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一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二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二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三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三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三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三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四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以及一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承载座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的运动,而该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承载座相对于该框架的运动,其中该第五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五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五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五固定部的运动;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光学系统包括:
一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三方向平行;
一第二侧边,与该第一侧边不平行,且该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射方向平行;
一第三侧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且与该第二侧边不平行;以及
一第四侧边,平行于该第二侧边,且与该第一侧边不平行;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侧边的长度;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位于不同侧边,该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三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二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五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其中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沿着该入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不重叠;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三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五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二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三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二侧边,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五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该第三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四侧边,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四侧边,该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一侧边,该第五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
其中于该第一方向上,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三位置感测组件与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之间;
其中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六光学元件,对应该第一光学元件,并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光学元件,其中该第六光学元件与该第一光学元件沿着该入射方向排列,且该第六光学元件具有不为零的焦距;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7.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以及
一第二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
其中一光线沿着一入射方向进入该第一光学模块,并被该第一光学模块调整为沿着一第一方向进入该第二光学模块,且该入射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不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
一第一固定部;
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一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以一第二方向为转轴旋转;
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一方向不平行,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一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一驱动力;
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一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一驱动力,该第一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三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三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不平行,且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
一第二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固定部;
一第二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二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二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二光学元件与该第一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二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二固定部运动沿着一第四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四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四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二驱动力;
一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二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二驱动力,该第二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五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五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五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以及该第四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三光学元件,该第三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三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二固定部;
一第三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三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三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三光学元件与该第二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
一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三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三固定部沿着一第六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六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六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三驱动力;
一第三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三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三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三驱动力,该第三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七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七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该第七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四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四光学元件,该第四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四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三固定部;
一第四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四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四光学元件与该第三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
一第四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四活动部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运动,该第四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维度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第四活动部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沿着一第八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八方向与该入射方向平行,且该第八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维度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一维度驱动力;
一第一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维度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一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一维度驱动力,该第一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九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九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八方向平行,且该第九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四活动部还包括:
一框架;以及
一承载座,用以连接该第四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以及该框架运动;
其中该第四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维度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承载座相对于该框架沿着一第十方向运动;
其中该第十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十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二维度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二维度驱动力;
一第二维度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维度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二维度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二维度驱动力,该第二维度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十一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十一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一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不平行,且该第十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十方向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五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第五光学元件,该第五光学模块包括:
一第五固定部,固定地连接该第四固定部;
一第五活动部,用以连接该第五光学元件,并可相对于该第五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五光学元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一第五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五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五固定部以一第十二方向为转轴旋转;
其中该第十二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平行,且该第十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十方向、该第十一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五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五压电元件,用以产生一第五驱动力;
一第五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五压电元件;以及
一第五传输元件,用以传输该第五驱动力,该第五传输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十三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十三方向与该入射方向、该第八方向、该第九方向、该第十二方向平行,且该第十三方向与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该第三方向、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该第六方向、该第七方向、该第十方向、该第十一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光线的行进方向被该第五光学模块从该第一方向调整为一第十四方向,该第十四方向与该入射方向以及该第一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一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二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二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三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三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三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三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四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以及一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承载座相对于该第四固定部的运动,而该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承载座相对于该框架的运动,其中该第五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五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五活动部相对于该第五固定部的运动;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光学系统包括:
一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三方向平行;
一第二侧边,与该第一侧边不平行,且该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射方向平行;
一第三侧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且与该第二侧边不平行;以及
一第四侧边,平行于该第二侧边,且与该第一侧边不平行;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侧边的长度;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位于不同侧边,该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三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二驱动组件位于相同侧边,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五驱动组件位于不同侧边;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其中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沿着该入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不重叠;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三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五驱动组件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二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三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二侧边,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五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该第三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四侧边,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四侧边,该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一侧边,该第五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
其中于该第一方向上,该第三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与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之间;
其中该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六光学元件,对应该第一光学元件,并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光学元件,其中该第六光学元件与该第一光学元件沿着该入射方向排列,且该第六光学元件具有不为零的焦距;
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一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二维度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维度驱动单元与该第四光学元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
CN202022483904.8U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Active CN2138436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29280P 2019-11-01 2019-11-01
US62/929,280 2019-11-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3645U true CN213843645U (zh) 2021-07-30

Family

ID=73005512

Famil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0074.6U Active CN213182169U (zh) 2019-11-01 2020-06-12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2483904.8U Active CN213843645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22481498.1U Active CN213843634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22481633.2U Active CN213814096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22481839.5U Active CN213780486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311298754.5A Pending CN117270142A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11196880.6A Active CN112782825B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311297319.0A Pending CN117270141A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311300229.2A Pending CN117270143A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0074.6U Active CN213182169U (zh) 2019-11-01 2020-06-12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1498.1U Active CN213843634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22481633.2U Active CN213814096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22481839.5U Active CN213780486U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311298754.5A Pending CN117270142A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011196880.6A Active CN112782825B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311297319.0A Pending CN117270141A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N202311300229.2A Pending CN117270143A (zh) 2019-11-01 2020-10-30 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314031B2 (zh)
EP (1) EP3816691A1 (zh)
CN (9) CN2131821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825A (zh) * 2019-11-01 2021-05-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878277U (zh) * 2019-09-12 2020-11-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4474177U (zh) * 2019-12-06 2021-10-2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JP2022135003A (ja) * 2021-03-04 2022-09-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ケーブル
TWI778697B (zh) * 2021-06-17 2022-09-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JP2023048283A (ja) * 2021-09-28 2023-04-07 Tdk株式会社 金属端子付き電子部品
CN117741899B (zh) * 2024-02-19 2024-05-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模块以及摄像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206A (en) * 1993-04-06 1995-04-25 New Focus, Inc.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optical alignment screws
JP3861815B2 (ja) * 2003-01-17 2006-1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手振れ補正機能付きカメラ
JP3827089B2 (ja) * 2003-10-20 2006-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090122406A1 (en) 2006-02-06 2009-05-14 Jarkko Rouvinen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Using Gimballed Prism
CN101542615B (zh) * 2006-11-29 2011-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物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93001A (ja) * 2007-10-10 2009-04-3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214193B2 (ja) * 2012-06-05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駆動装置、二次元駆動装置、画像振れ補正装置、交換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自動ステージ
JP6198621B2 (ja) * 2014-01-30 2017-09-20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338357B2 (en) * 2014-01-30 2016-05-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JP6481242B2 (ja) * 2014-10-29 2019-03-13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857584B2 (en) * 2015-04-17 2018-01-02 Light Labs Inc. Camera device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US9853575B2 (en) * 2015-08-12 2017-12-26 Hand Held Products, Inc. Angular motor shaft with rotational attenuation
WO2017110564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及びカメラ
JP6366674B2 (ja) * 2016-12-15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
KR102640659B1 (ko) * 2017-01-19 2024-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장치
KR102046472B1 (ko) * 2017-02-15 2019-11-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 반사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435025B1 (ko) * 2017-09-25 2022-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른 자기장의 방향을 갖는 복수의 구동부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0082882B (zh) 2018-01-25 2022-07-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US11061213B2 (en) * 2018-02-07 2021-07-13 Apple Inc. Folded camera
US11809013B2 (en) * 2019-06-14 2023-11-07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ystem
CN213182169U (zh) * 2019-11-01 2021-05-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825A (zh) * 2019-11-01 2021-05-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CN112782825B (zh) * 2019-11-01 2023-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825B (zh) 2023-10-20
CN117270142A (zh) 2023-12-22
US11550112B2 (en) 2023-01-10
CN213843634U (zh) 2021-07-30
US20210132360A1 (en) 2021-05-06
CN112782825A (zh) 2021-05-11
US11314031B2 (en) 2022-04-26
EP3816691A1 (en) 2021-05-05
US20210132319A1 (en) 2021-05-06
US20230266557A1 (en) 2023-08-24
CN213182169U (zh) 2021-05-11
CN117270143A (zh) 2023-12-22
CN213780486U (zh) 2021-07-23
CN117270141A (zh) 2023-12-22
CN213814096U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43645U (zh) 光学系统
KR102225727B1 (ko) 소형의 접이식 카메라의 롤 보정에 의한 자동 초점 및 광학식 손떨림 방지
CN107533272B (zh) 折叠式镜头相机的低剖面三轴致动器
US20180188501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40138107A (ko) Mems 기반 줌 렌즈 시스템
KR102560396B1 (ko) 카메라 엑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11206941U (zh) 潜望式光学模块以及光学系统
TWI594039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0624988B1 (ko) 손떨림보정광학장치
US7471471B2 (en) Refractive optical unit
US11703658B2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reflective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014653A1 (en) Camera module
US20100086291A1 (en) Camera modul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5943344A (zh) 相机模块
KR20210054716A (ko) 카메라 엑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TWI789778B (zh)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US20070109667A1 (en) Optical focus system and zoom system including at least one deformable mirror therein
CN220121072U (zh) 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KR102537561B1 (ko) 프리즘을 포함하는 영상 흔들림 방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20132961A (ko)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30099413A (ko) 카메라 엑추에이터, 렌즈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JP2019215387A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KR20220128754A (ko)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20015581A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23132712A (ja) 光学系、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