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0188U -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 Google Patents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0188U
CN213830188U CN202022557798.3U CN202022557798U CN213830188U CN 213830188 U CN213830188 U CN 213830188U CN 202022557798 U CN202022557798 U CN 202022557798U CN 213830188 U CN213830188 U CN 21383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pisto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77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奇杰
张国良
徐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esi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esi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esi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esi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77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包括油缸筒、及与所述油缸筒的内周壁密封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可在所述油缸筒中往复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油缸筒一端,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直径,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油缸筒另一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使双出活塞杆制造更加容易且节省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机构是注射机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注射油缸驱动螺杆(或柱塞)移动,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
专利号为ZL01210602.X(授权公告号为CN246316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双出轴节能注射油缸,由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成整体,与带密封圈的缸筒配合,缸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前压盖的缸前盖,而活塞杆与前铜套内孔配合所组成,所述的活塞杆两端都有伸出轴,并一端为大轴,另一端为小轴,缸筒的另一端还固定有带后压盖的缸后盖,活塞杆大轴端与后铜套内孔配合。该注塑机双出轴节能注射油缸可进行注射速率调节,注射时背压小,能够节约能源并提高注射速率,但是,由于双出活塞杆通常采用合金钢切削成型,不仅造成双出活塞杆加工制造难度较大,而且,取用的合金钢直径需要满足双出活塞杆的大径端直径,再通过切削工艺制成,导致原料浪费较多,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使双出活塞杆制造更加容易且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包括油缸筒、及与所述油缸筒的内周壁密封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可在所述油缸筒中往复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油缸筒一端,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直径,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所述油缸筒另一端。
为了便于第一活塞杆和活塞的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插设于所述活塞中且与所述活塞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第二活塞杆和活塞的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通过法兰连接。通过法兰连接活塞和第二活塞杆,能够便于对准第二活塞杆和活塞的轴线,使活塞和第二活塞杆能够同轴连接。
为了保障第一活塞杆的机械强度的同时节省原料,所述第一活塞杆为实心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为空心杆。第一活塞杆需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稳定地推动注射装置中的注射后板,而通常第二活塞杆无需推动任何部件,将第二活塞杆设置成空心杆,能够节省活塞杆的原料,且使注射装置注射时压力损失更小,利于提高注射装置的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第二活塞杆为碳钢钢管。碳钢钢管虽然机械强度较合金钢低,但碳钢钢管能够满足第二活塞杆对机械强度的要求,且碳钢钢管的成本较合金钢更低,所以能够使生产成本更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双出活塞杆分体设置,不仅便于制造和加工双出活塞杆,还能够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单独加工,取用原料时可取用分别满足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两种原料进行切削,能够减少双出活塞杆的原料消耗,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油缸筒;2、活塞;31、第一活塞杆;311、螺纹部;32、第二活塞杆;4、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包括油缸筒1、活塞2、第一活塞杆31、第二活塞杆32。如图1所示,活塞2与油缸筒1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且活塞2可在油缸筒1中往复滑移。如图1所示,第一活塞杆31的一端与活塞2的一端同轴连接;具体地,第一活塞杆31的一端设有螺纹部311,该螺纹部311插设于活塞2的一端且与活塞2的一端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活塞杆31的另一端穿出油缸筒1的一端且用于顶推注射装置中的注射后板。第二活塞杆32的一端与活塞2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具体地,第二活塞杆32的一端通过法兰4与活塞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塞杆32的直径大于第一活塞杆31的直径,且第二活塞杆32的另一端穿出油缸筒1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双出活塞杆分体设置,不仅便于制造和加工双出活塞杆,还能够将第一活塞杆31和第二活塞杆32单独加工,取用原料时可取用分别满足第一活塞杆31和第二活塞杆32的两种原料进行切削,能够减少双出活塞杆的原料消耗,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由于第一活塞杆31需要能够稳定地推动注射装置中的注射后板,而通常第二活塞杆32无需推动任何部件,如图1所示,该第一活塞杆31为实心杆,第二活塞杆32为空心杆,从而能够在保障第一活塞杆31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同时能够节省第二活塞杆32的原料,且使注射时压力损失更少,利于提高注射装置的工作效率。该第二活塞杆32为碳钢钢管,从而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包括油缸筒(1)、及与所述油缸筒(1)的内周壁密封连接的活塞(2),所述活塞(2)可在所述油缸筒(1)中往复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第一活塞杆(31)和第二活塞杆(32),所述第一活塞杆(31)的一端穿出所述油缸筒(1)一端,所述第二活塞杆(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1)的直径,且所述第二活塞杆(32)的一端穿出所述油缸筒(1)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1)的另一端设有螺纹部(311),所述螺纹部插设于所述活塞(2)中且与所述活塞(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2)通过法兰(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1)为实心杆,所述第二活塞杆(32)为空心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杆(32)为碳钢钢管。
CN202022557798.3U 2020-11-07 2020-11-07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Active CN21383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7798.3U CN213830188U (zh) 2020-11-07 2020-11-07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7798.3U CN213830188U (zh) 2020-11-07 2020-11-07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0188U true CN213830188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7798.3U Active CN213830188U (zh) 2020-11-07 2020-11-07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0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30188U (zh) 注塑机的注射油缸结构
CN104479787A (zh) 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
CN107413875B (zh) 一种管材挤压成形模具及其成形方法
CN206184930U (zh) 一种无缝管材的挤压模具
CN210415439U (zh) 一种塑料机械振动挤出机头装置
CN201832982U (zh) 二板式挤压铸造机用锁模调模机构
CN208321651U (zh) 具有硬质合金小直径细微孔可调节机构的管材用生产模具
CN213382888U (zh) 一种组合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CN207825405U (zh) 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注塑装置
CN203994547U (zh) 玻璃胶瓶身模具的模芯定位结构
CN111112363A (zh) 铝合金产品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CN208841674U (zh) 四氟环自动模压机
CN219256419U (zh) 一种挤出机的单腔管模具
CN201576515U (zh) 500kV空心复合绝缘子合模机
CN219726999U (zh) 一种碳纤座椅注塑模具的气顶机构
CN206536757U (zh) 一种用于注塑键盘下盖的气辅成型模具
CN218505133U (zh) 一种低阻力注射油缸结构
CN219486435U (zh) 一种上格栅中间饰板模具
CN211052483U (zh) 一种洗衣机分体轴便于压合拆模的模具
CN211074577U (zh) 一种注塑机全自动锁模装置
CN220387795U (zh) 一种用于铁芯成型的冷镦模具
CN21834239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陶瓷膜加工用挤压装置
CN209208032U (zh) 一种塑料挤出管材模具
CN215472914U (zh)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斜齿轮注塑模具
CN219055138U (zh) 拨杆控制式注塑机气动喷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