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7903U -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7903U
CN213827903U CN202022844116.7U CN202022844116U CN213827903U CN 213827903 U CN213827903 U CN 213827903U CN 202022844116 U CN202022844116 U CN 202022844116U CN 213827903 U CN213827903 U CN 213827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ixedly arranged
strip steel
moving platform
sh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41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ngsheng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gsheng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gsheng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gshengtai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41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7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7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7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涉及带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剪切对接装置、压紧装置、焊接装置。剪切对接装置包括刀座,刀座上贯穿开设有两个沿刀座宽度方向延伸的剪切孔,两个剪切孔上下排布,刀座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滑移设置的第一刀片,刀座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油缸,第一油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滑移设置的第二刀片;剪切对接装置还把包括竖直固定于移动平台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固定连接有辊轮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带钢焊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钢连续生产的加工过程中,每卷带钢用完后要更换新的带钢,新旧带钢间需要焊接进行连接。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014722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焊接调节定位平台,包括安装架与控制器,安装架左右两侧均设置夹具,两个所述夹具远离彼此一端均设置电动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过程中夹具将两边的带钢夹紧,然后电动缸推动夹具使两边的带钢对接整齐。但是这种方法焊接带钢的过程中,需要将生产线停机,然后进行对带钢的夹紧和焊接,无法满足带钢连续生产的要求,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利用移动平台和剪切对接装置,在对新旧钢带进行剪切的同时,使新旧带钢剪切后的部分准确对接在一起,剪切与对接过程中不用停机,提高带钢制成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沿带钢前进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移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端固定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移动平台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对传输辊(13),所述移动平台上还固定设置有自动焊机;
所述移动平台上与带钢前进方向相反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带钢剪切对接装置,所述剪切对接装置包括刀座,所述刀座上沿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两个剪切孔,两个所述剪切孔上下排布;所述刀座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滑移配合的第一刀片,所述刀座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滑移配合的第二刀片;
所述剪切对接装置还把包括竖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包括与第一气缸活塞杆端固定连接的辊轮架,所述辊轮架上设置有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和两个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沿带钢前进方向水平排列且与辊轮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辊轮位于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下方,其中第一辊轮轴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于辊轮架上的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钢带的剪切前,所述辊轮组与靠上的剪切孔齐平,将新钢带穿过所述辊轮组与靠上的剪切孔到达合适的位置,旧带钢穿过靠下的所述剪切孔,旧带钢远离带钢前进方向的一端到达合适的位置后,所述第一电机启动,所述移动平台与带钢相同的速度向带钢的前进方向移动,带钢与所述移动平台相对静止。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和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下,所述移动平台可以在机架上沿着带钢的前进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刀片或第二刀片在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驱动下沿竖向滑移将穿过剪切孔的带钢剪断。剪切完成后所述辊轮组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与下侧的剪切孔齐平,使新旧带钢实现准确的对接。当带钢到达所述自动焊机处时,所述移动平台与带钢同速运动,所述自动焊机开始施焊;焊接完成后所述移动平台停止移动将带钢放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焊机上固定设置有光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新旧带钢的接缝处到达所述光传感器的位置后,所述光传感器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所述光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将作出反应使所述移动平台跟随带钢一起运动,并使所述自动焊机对带钢的接缝处施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焊接压紧机构,所述焊接压紧机构包括四个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在移动平台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平台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二气缸之间固定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与移动平台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块受第二气缸的驱动下降将新旧带钢接缝处两侧压紧,方便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平台上沿带钢前进方向转动设置有若干对限位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使新旧带钢在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条线上,保证新旧带钢的接缝处对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辊轮两端开有连接孔;所述辊轮组还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辊轮架伸入连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下,所述连接轴向远离辊轮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三辊轮与辊轮架脱离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下,所述连接轴向靠近辊轮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三辊轮与辊轮架实现连接。在新旧带钢的接缝处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取下所述第三辊轮,所述滚轮架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到达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再将所述第三辊轮安装到辊轮架上,进行下一卷带钢的上料准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轮架上于第三辊轮(707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轮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连接轴向远离辊轮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三辊轮与辊轮架脱离连接后,所述第三辊轮可以落入轮托中,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第三辊轮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座上固定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滑移连接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下表面与上侧的剪切孔上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新带钢穿过上侧的所述剪切孔以后,所述压紧板在第四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压紧新钢带,保证剪切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移动平台以及移动平台上设置的剪切对接装置和压紧机构、自动焊机,可以使带钢在生产线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焊接,实现带钢制成品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刀座上滑动连接的压紧板,可以保证带钢在剪切过程中的剪切质量;
(3)通过传感器对带钢接缝处的感应,使带钢接缝处准确到达自动焊机的焊接位置,保证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主要体现齿轮的位置;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部分剖视图,主要体现第二气缸与压块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部分剖视图,主要体现第三辊轮与辊轮架的连接关系;
图5是沿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剪切对接装置的部分剖视图,主要体现剪切对接装置的结构。
附图标记:1、机架;2、导轨;3、移动平台;4、齿条;5、第一电机;6、齿轮;7、剪切对接装置;701、刀座;702、剪切孔;703、第一刀片;704、第一油缸;705、第二刀片;706、第二油缸;707、辊轮组;7071、辊轮架;7072、第一辊轮;7073、第二辊轮;7074、第三辊轮;7075、第二电机;7076、第三气缸;7077、连接轴;7078、连接孔;7079、轮托;708、压紧板;709、第四气缸;710、第一气缸;8、自动焊机;9、传感器;10、第二气缸;11、压块;12、限位轮;13、传输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沿带钢前进方向的延伸的导轨2,导轨2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平台3,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齿条4,移动平台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通过键与齿轮6连接,齿轮6与齿条4啮合。在第一电机5的驱动和齿轮6与齿条4的啮合下,移动平台3可以在机架1上沿着带钢的前进方向运动。
参见附图1和附图5,移动平台3上与带钢前进方向相反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带钢剪切对接装置7,剪切对接装置7包括刀座701,刀座701为长方体结构,刀座701的宽度方向与带钢的前进方向相同,刀座701上贯穿开设有两个沿刀座701宽度方向延伸的剪切孔702,两个剪切孔702上下排布,刀座701上部远离移动平台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刀片703,第一刀片703上表面与第一油缸704固定连接,刀座701下部远离平台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刀片705,第二刀片705下表面与第二油缸706固定连接,第一油缸704和第二油缸706固定于移动平台3上。
剪切对接装置7还把包括竖直固定于移动平台3上的第一气缸710,第一气缸710上固定连接有辊轮组707,辊轮组707包括辊轮架7071,辊轮架7071上滚动连接有第一辊轮7072、第二辊轮7073和两个第三辊轮7074,第一辊轮7072与第二辊轮7073沿带钢前进方向水平排列,第三辊轮7074紧贴于第一辊轮7072与第二辊轮7073下方,其中第一辊轮7072轴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电机7075。第一刀片703或第二刀片705在第一油缸704或第二油缸706的驱动下向下或向上运动,通过与刀座701的滑动配合,将穿过剪切孔702的带钢剪断。
在进行钢带的剪切前,辊轮组707与考上的剪切孔702齐平,将新钢带穿过辊轮组707与靠上的剪切孔702到达合适的位置,压紧板708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压紧新带钢;旧带钢穿过靠下的剪切孔702,旧带钢远离带钢前进方向的一端到达合适的位置后,第一电机5启动,移动平台3以与带钢传输相同的速度向带钢的前进方向移动,带钢与移动平台3相对静止,与此同时第一刀片703与第二刀片705剪切新带钢与旧带钢,剪切完成后辊轮组707在第一气缸710的驱动下向下运动与下侧的剪切孔702齐平,使新旧带钢实现准确的对接。
参见附图1和附图3,移动平台3上还固定设置有自动焊机8,自动焊机8悬挂在移动平台3上方。移动平台3上固定设置有光传感器9,光传感器9设置于移动平台3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位于自动焊机8下方。移动平台3上还设置有焊接压紧机构,焊接压紧机构包括四个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上的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在移动平台3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两个,移动平台3每侧的第二气缸10对称设置在光传感器9的两侧;移动平台3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二气缸10之间固定设置有压块11,压块11与带钢前进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压块11的斜面朝向有自动焊机8的一侧。当新旧带钢的接缝处到达光传感器9的位置后,光传感器9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控制系统收到电信号后将作出反应。第一电机5接收到控制系统发出的反应信后启动,移动平台3与带钢同速运动,同时压紧机构在收到控制系统的反应信号后,压块11受第二气缸10的驱动下将新旧带钢接缝处两侧压紧,自动焊机8开始施焊;焊接完成后压块11松开,第一电机5停止工作,移动平台3停止移动将带钢放行。
参见附图4,第三辊轮7074两端开有连接孔7078;辊轮组707还包括第三气缸7076,第三气缸7076固定连接有连接轴7077,连接轴7077直径与连接孔7078孔径相同,连接轴7077穿过辊轮架7071伸入连接孔7078内。在第三气缸7076的驱动下,连接轴7078向远离第三辊轮7074的方向运动,使第三辊轮7074与辊轮架7071脱离连接;在第三气缸7076的驱动下,连接轴7078向靠近第三辊轮7074的方向运动,使第三辊轮7074与辊轮架7071实现连接。在新旧带钢的接缝处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取下第三辊轮7074,辊轮架7071在第一气缸710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到达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再将第三辊轮7074安装到辊轮架7071上,进行下一卷带钢的上料准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辊轮组707的初始位置与上侧的剪切孔702齐平,操作人员将新钢带穿过辊轮组707与靠上的剪切孔702到达合适的位置,压紧板708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压紧新带钢;旧带钢穿过靠下的剪切孔702,旧带钢远离带钢前进方向的一端到达合适的位置后,第一电机5启动,移动平台3以与带钢传输相同的速度向带钢的前进方向移动,带钢与移动平台3相对静止,与此同时第一刀片703与第二刀片705剪切新带钢与旧带钢,剪切完成后辊轮组707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与下侧的剪切孔702齐平,使新旧带钢实现准确的对接。
当新旧带钢的接缝处到达光传感器9的位置后,移动平台3与带钢同速运动,压块11将新旧带钢接缝处两侧压紧,自动焊机8开始焊接;焊接完成后压块11松开,第一电机5停止工作,平台停止移动,带钢放行。
在新旧带钢的接缝处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取下第三辊轮7074,滚轮架在第一气缸710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到达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再将第三辊轮7074安装到辊轮架7071上,进行下一卷带钢的上料准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沿带钢前进方向延伸的导轨(2),所述导轨(2)上滑移设置有移动平台(3),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齿条(4),所述移动平台(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轴端固定设置有与齿条(4)啮合的齿轮(6);所述移动平台(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对传输辊(13),所述移动平台(3)上还固定设置有自动焊机(8);
所述移动平台(3)上与带钢前进方向相反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带钢剪切对接装置(7),所述剪切对接装置(7)包括刀座(701),所述刀座(701)上沿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两个剪切孔(702),两个所述剪切孔(702)上下排布;所述刀座(701)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704),所述第一油缸(704)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701)滑移配合的第一刀片(703),所述刀座(701)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油缸(706),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701)滑移配合的第二刀片(705);
所述剪切对接装置(7)还把包括竖直固定设置于移动平台(3)上的第一气缸(710),所述第一气缸(710)上设置有辊轮组(707),所述辊轮组(707)包括与第一气缸(710)活塞杆端固定连接的辊轮架(7071),所述辊轮架(7071)上设置有第一辊轮(7072)、第二辊轮(7073)和两个第三辊轮(7074),所述第一辊轮(7072)与第二辊轮(7073)沿带钢前进方向水平排列且与辊轮架(70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辊轮(7074)位于第一辊轮(7072)与第二辊轮(7073)下方,其中第一辊轮(7072)轴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于辊轮架(7071)上的第二电机(70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机(8)上固定设置有光传感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上还设置有焊接压紧机构,所述焊接压紧机构包括四个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上的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在移动平台(3)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平台(3)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二气缸(10)之间固定设置有压块(11),所述压块(11)与移动平台(3)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上沿带钢前进方向转动设置有若干对限位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辊轮(7074)两端开有连接孔(7078);所述辊轮组(707)还包括第三气缸(7076),所述第三气缸(7076)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轴(7077),所述连接轴(7077)穿过辊轮架(7071)伸入连接孔(707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架(7071)上于第三辊轮(707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轮托(707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701)上固定设置有第四气缸(709),所述第四气缸(709)活塞杆端固定设置有与刀座(701)滑移连接的压紧板(708),所述压紧板(708)下表面与上侧的剪切孔(702)上表面齐平。
CN202022844116.7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Active CN213827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116.7U CN21382790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116.7U CN21382790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7903U true CN213827903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9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4116.7U Active CN21382790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7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75215B1 (en) Long-material conveying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JP5438163B2 (ja) 造管設備に適用される鉄板ストリップ接合装置
CN110587319A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16408580B (zh) 一种开放式管道全位置焊接装置
US4721241A (en) Welding apparatus assembled together with grinding device
CN111571218A (zh) 一种装配式双钢板剪力墙自动化生产线
KR101329530B1 (ko) 용접 비드 제거장치
GB106729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earing, welding and planishing metal strips
CN213827903U (zh) 一种用于带钢对接的装置
CN112059624B (zh) 一种电梯层门钢丝绳自动铆压专机
CN202639844U (zh) 一种抱箍板焊接装置
CN111195800A (zh) 一种自动纠偏数控成套制管机
CN111085758A (zh) 一种自动焊接装置
CN211867008U (zh) 一种自动纠偏数控成套制管机
CN213105509U (zh) 油门线套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0082623U (zh) Smc复合材料自动撕膜切割装置
CN111055008A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焊接系统
CN115519350A (zh) 用于汽车散热管生产线的自动接带机及方法
CN212398301U (zh) 一种用于闸式剪板机的进料装置
CN215846825U (zh) 一种汽车散热管成型生产线自动化接钢带机
CN117161597B (zh) 一种汽车用带钢的焊装生产线
CN213378878U (zh) 一种电梯层门钢丝绳自动铆压专机
CN211661346U (zh) 一种半自动激光切管机
CN219113154U (zh) 一种自动超声波焊接料带机
CN220742170U (zh) 一种无纺布自动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