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0641U -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0641U
CN213820641U CN202023121872.3U CN202023121872U CN213820641U CN 213820641 U CN213820641 U CN 213820641U CN 202023121872 U CN202023121872 U CN 202023121872U CN 213820641 U CN213820641 U CN 213820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al
rotation
cavity
armrest according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1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yu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yu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yu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yu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1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0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0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0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中,包括本体以及固定件,本体上设有异形凸起、转动轴以及两个限位柱,异形凸起一端上设有第一圆弧部,转动轴穿过异形凸起伸出至本体外与固定件配合,限位柱分设在异形凸起的两侧上,固定件上设有凹腔,凹腔内设有与第一圆弧部适配的圆弧槽以及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槽,异形凸起嵌入至凹腔内且相对于圆弧槽呈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翻转顺畅、舒适感强。

Description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背景技术
办公椅是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办公家具,现有的办公椅为了舒适等目的将其扶手设置成可翻转的形式,当需要用到扶手时将其翻转放下,当不需要扶手时可将其翻转收起。但是现有的扶手的翻转式结构不够稳定,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卡顿,严重影响到实际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中,包括本体以及固定件,本体上设有异形凸起、转动轴以及两个限位柱,异形凸起一端上设有第一圆弧部,转动轴穿过异形凸起伸出至本体外与固定件配合,限位柱分设在异形凸起的两侧上,固定件上设有凹腔,凹腔内设有与第一圆弧部适配的圆弧槽以及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槽,异形凸起嵌入至凹腔内且相对于圆弧槽呈转动设置。
通过异形凸起的第一圆弧部在圆弧槽上滑动,使得两者之间的转动更为顺滑,弧面与弧面的连接配合,降低摩擦阻力,使得翻转更为稳定、顺滑,而采用限位柱的设置,使得形成限位效果,防止发生过度转动,此处限位柱卡入至限位槽内,形成限位固定效果。进一步,异形凸起嵌入至凹腔内,使得两者之间翻转更为稳定。
其中,凹腔内设有弹性凸筋,弹性凸筋位于限位柱的运动轨迹上。
采用弹性凸筋的设置,当发生翻转时,限位柱与弹性凸筋相抵,形成类似阻尼的效果,使得将要转动到位时,有一丝的阻力,起到告知效果,而且限位柱与弹性凸筋相抵时,如果发生翻转不到位的情况,扶手也不会直接复位,弹性凸筋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更加符合人机交互。
其中,弹性凸筋位于限位槽的开口处上。
弹性凸筋位置的设置,使得更好的形成阻尼效果,操作更为稳定、顺滑。
其中,固定件的转动角度为90°。
采用转动角度的限定,防止过度发生转动,此处90°具体是指限位柱转动至限位槽内这一段距离的圆心角,从而确保扶手转动到位,不易发生偏差。
其中,本体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位于异形凸起的下方,且第一凸起嵌入至凹腔内固定。
第一凸起的设置,使得本体与固定件之间的配合强度更好,转动效果更好。
其中,还包括金属嵌件,转动轴与限位柱均固定在金属嵌件上,且金属嵌件与本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金属嵌件的设置,使得转动轴转动的效果更佳,而且金属材质的强度相对于塑料材质的强度更好,通过一体成型设置,金属嵌件直接嵌入至本体内,提高两者的配合稳定性,同时,加工更为方便。
其中,本体为PU材质。
通过PU材质的设置,使得整体的强度提高。
其中,金属嵌件上设有定位通孔。
采用定位通孔的设置,使得金属嵌件在成型过程中,起到定位效果,而且注塑过程中,胶体会贯穿定位通孔,使得金属嵌件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
其中,金属嵌件上设有定位缺口。
通过定位缺口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金属嵌件的加工固定效果。
其中,还包括紧固件,转动轴穿过异形凸起以及固定件与紧固件连接。
采用紧固件的设置,起到固定效果,转动更为稳定。
其中,固定件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为腰型孔。
通过腰型孔的设置,使得固定件在固定过程中更为方便,可以调节不同的固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金属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7所示,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包括本体1以及固定件2。
本体1上设有扶手面3,扶手面3与本体1之间设有升降功能以及前后移动,左右转向等功能,此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展开描述。
本体1内设有金属嵌件4,金属嵌件4为圆缺型,金属嵌件4上设有转动轴41以及两个限位柱42,两个限位柱42分设在转动轴41的两侧上,且限位柱42的高度小于转动轴41的高度。金属嵌件4上还设有定位通孔43以及定位缺口44,定位通孔43与定位缺口44位于转动轴41的另外两侧上,即限位柱42分设在转动轴41的左右两侧,定位通孔43与定位缺口44位于转动轴41的上下两侧,采用定位通孔43的设置,使得金属嵌件4在成型过程中,起到定位效果,而且注塑过程中,胶体会贯穿定位通孔43,使得金属嵌件4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
进一步,此处金属嵌件4与本体1为注塑一体成型设置,即注塑前,将金属嵌件4放入至模具内,然后通过灌胶使得金属嵌件4牢牢的与本体1连接固定,采用金属嵌件4的设置,使得转动轴41转动的效果更佳,而且金属材质的强度相对于塑料材质的强度更好,通过一体成型设置,金属嵌件4直接嵌入至本体1内,提高两者的配合稳定性,同时,加工更为方便。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注塑完成后,限位柱42与转动轴41均伸出至本体1外,且统一朝向,均朝向固定件2一侧方向。
本体1为PU材质。通过PU材质的设置,使得整体的强度提高。
本体1注塑成型后朝向固定件2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11以及异形凸起12,沿着转动轴41的轴向方向为第一凸起11、异形凸起12,即异形凸起12位于本体1的前端上,第一凸起11的尺寸小于本体1的尺寸,使得第一凸起11与异形凸起12均嵌入至凹腔21内,从而使得转动配合效果更佳。异形凸起12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圆弧部121,另一端上设有第二圆弧部122,第一圆弧部121用于与凹腔21内的圆弧槽配合,实现转动效果,第二圆弧部122则是与凹腔21的内壁相抵,形成限位与导向转动的效果。
固定件2朝向本体1一侧上设有凹腔21,凹腔21整体为圆柱形,凹腔21内设有圆弧槽22以及两个限位槽23,两个限位槽23分设在圆弧槽22的两侧上,且限位槽23开口处上设有弹性凸筋24,弹性凸筋24两端与凹腔21内壁连接,其中间与凹腔21内壁为间隔设置,从而使得弹性凸筋24均有一定的弹性效果。当限位柱42朝向限位槽23内运动时,限位柱42与弹性凸筋24相抵,形成类似阻尼的效果,使得将要转动到位时,有一丝的阻力,起到告知效果,而且限位柱42与弹性凸筋24相抵时,如果发生翻转不到位的情况,扶手也不会直接复位,弹性凸筋24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更加符合人机交互。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一个限位柱42需要转动至对应限位槽23的弧线长度的圆心角为90°,即扶手仅有两个档位,从而确保扶手转动到位,不易发生偏差。
固定件2上设有固定孔25,固定孔25为腰型孔。通过腰型孔的设置,使得固定件2在固定过程中更为方便,可以调节不同的固定位置。此处固定件2也可以为塑料一体成型设置。
当固定件2与本体1配合后,第一凸起11与异形凸起12均嵌入至凹腔21内,且第一圆弧部121与圆弧槽22相抵,实现相对转动效果,限位柱42伸入至凹腔21内,且限位槽23位于限位柱42的运动轨迹上。转动轴41伸出至固定件2外,通过紧固件6实现固定效果,为了防止紧固件6在固定过程中划伤表面,此处还可以在转动轴41上套设垫片。紧固件6可以为螺母。
进一步,本体1上还设有装饰件5,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通过异形凸起12的第一圆弧部121在圆弧槽22上滑动,使得两者之间的转动更为顺滑,弧面与弧面的连接配合,降低摩擦阻力,使得翻转更为稳定、顺滑,而采用限位柱42的设置,使得形成限位效果,防止发生过度转动,而且限位柱42的运动轨迹上增设弹性凸筋24的设置,使得在操作过程中,形成缓冲的效果,操作感增强,使用更为方便。

Claims (10)

1.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固定件,本体上设有异形凸起、转动轴以及两个限位柱,异形凸起一端上设有第一圆弧部,转动轴穿过异形凸起伸出至本体外与固定件配合,限位柱分设在异形凸起的两侧上,固定件上设有凹腔,凹腔内设有与第一圆弧部适配的圆弧槽以及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槽,异形凸起嵌入至凹腔内且相对于圆弧槽呈转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凹腔内设有弹性凸筋,弹性凸筋位于限位柱的运动轨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弹性凸筋位于限位槽的开口处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固定件的转动角度为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本体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位于异形凸起的下方,且第一凸起嵌入至凹腔内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嵌件,转动轴与限位柱均固定在金属嵌件上,且金属嵌件与本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本体为PU材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金属嵌件上设有定位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金属嵌件上设有定位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转动轴穿过异形凸起以及固定件与紧固件连接。
CN202023121872.3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Active CN213820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1872.3U CN213820641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1872.3U CN213820641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0641U true CN213820641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1872.3U Active CN213820641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0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20641U (zh) 一种可翻转式的扶手
TWI414451B (zh) 卡式踏板、卡式踏板迫緊件製造方法及其結構
CN213757448U (zh) 一种新型扶手
CN201696840U (zh) 电脑支架
JPH01171583A (ja) ゴルフクラブ用ヘッドの製造法
GB2368826A (en) Pavement bicycle steering limiter
CN211442567U (zh) 脚控杆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11950064U (zh) 一种摇摆式平衡吊轮
CN202074021U (zh) 一种汽车换档手球
CN207583823U (zh) 一种可调推拉杆机构
CN213820642U (zh) 一种便于翻转的扶手
CN21386037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模具的旋转机构
CN206068041U (zh) 一种可调整自行车车架
CN205891059U (zh) 一种儿童扭扭车坐垫
CN201527918U (zh) 一种键柱及其键帽
CN216453791U (zh) 一种把手及拉杆
CN215533014U (zh) 一种可拆卸五星脚
CN104921563B (zh) 开口套式、可移位的防滑衣架托
CN201213756Y (zh) 一种使用舒适的沐浴桶
CN220923354U (zh)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主把成型模具
CN219538623U (zh) 按摩颈枕
CN203295803U (zh) 平车磁铁定规
CN204829455U (zh) 台灯的灯杆安固结构
CN203058131U (zh) 渔线轮的脚座结构
CN216248635U (zh) 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眼镜塑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