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3791U - 一种把手及拉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把手及拉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3791U
CN216453791U CN202220026087.XU CN202220026087U CN216453791U CN 216453791 U CN216453791 U CN 216453791U CN 202220026087 U CN202220026087 U CN 202220026087U CN 216453791 U CN216453791 U CN 216453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racket
main body
hole
dec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60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gtian Trave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gtian Trav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gtian Trave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gtian Trav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60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3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3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3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及拉杆,其中的把手包括:主体部;支架,其与所述主体部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支架上设置一孔洞;作动部,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作动部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孔洞定位配合;弹性部,其与所述作动部对应配置;以及装饰件,其覆盖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支架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若干槽部或凸起部,所述装饰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

Description

一种把手及拉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及拉杆。
背景技术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而被广泛使用。同时,拉杆箱包括拉杆和箱体,而拉杆包括把手和伸缩杆。把手通常包括主体部、支架和按压部,按压部设置于主体部与支架之间。现有技术中的把手具有以下缺点:为提升把手的握持手感,可在支架表面设置装饰件,但装饰件与支架的结合牢度较差,导致装饰件的外缘易于支架脱离而翘起;把手的主体部与伸缩杆通常采用螺栓固定,主体部上开设孔洞,由于主体部内设置连接孔,且主体部的造型需要,可能导致孔洞的外壁的厚度较小,影响螺栓连接时的稳定性,并且螺栓对孔洞的外壁施力后,易破坏主体部上对应处的结构,可能导致主体部与伸缩杆的连接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把手及拉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
支架,其与所述主体部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支架上设置一孔洞;
作动部,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作动部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孔洞定位配合;
弹性部,其与所述作动部对应配置;以及
装饰件,其覆盖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表面;
所述支架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若干槽部或凸起部,所述装饰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饰件通过注塑与所述支架表面结合,所述装饰件的材料至少部分进入所述槽部或所述凸起部之间的空间,并与其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条状的凹槽,所述第二结合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装饰件的材料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凹槽并与之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齿部,若干所述齿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主体部内具有若干定位柱,相邻所述定位柱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齿部卡入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内衬件,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部设置连接孔,所述内衬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安装孔及设置于所述内衬件上的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饰件的材质硬度小于所述支架的材质硬度,所述装饰件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相对所述装饰件的另一侧,所述握持部的表面设置第二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饰件完全覆盖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并使所述作动部的按压部不外露,所述装饰件对应于所述按压部的部分形成按压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饰件上开设通孔,所述作动部的按压部穿过所述通孔并露于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及所述的把手,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套结并通过定位单元定位,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杆部外侧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第一结合部的设置,使得装饰件与支架表面结合时,一方面可提高装饰件与支架表面接触且结合的面积,另一方面,装饰件的材料进入槽部或凸起部之间的空间后,装饰件的边缘与支架的结合更加牢固,装饰件的边缘不易翘起;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配合,可限制支架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主体部的活动空间,以此可降低支架与主体部的相对的滑动或松动;通过内衬件的设置,可增加螺栓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在连接部的较薄处被螺栓的连接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装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作动部与主体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把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实施例中的支架与装饰件的配合示意图,显示装饰件上具有通孔。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的把手,包括主体部1、支架2、作动部3、弹性部4和装饰件5。
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部1,其用于与拉杆的伸缩杆连接。主体部1可采用塑料材质,如ABS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其与所述主体部1固定,所述支架2与所述主体部1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支架2上设置一孔洞21。本实施例中的支架可采用塑料材质,如ABS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作动部3,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作动部3具有一按压部31,所述按压部31与所述孔洞21定位配合。作动部3设置于主体部1与支架2之间,并在容置腔内可做定向移动(孔洞21对按压部31的定位作用或其他定位结构的作用下,使得作动部3在容置腔内定向移动),而按压部3穿过孔洞21而露于外部,通过按下按压部3,可对作动部3进行操作控制。本实施例中的作动部3可采用塑料材质,如PC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4,其与所述作动部3对应配置。弹性部4抵于作动部3,并对作动部3具有弹性势能,因此,可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使作动部3保持于一预设位置或状态。本实施例中,弹性部4可采用弹簧。
本实施例中的装饰件5,其覆盖所述支架2的至少部分表面。进一步的,装饰件5覆盖支架2露于主体部1外部的部分的表面。所述支架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部22,所述第一结合部22包括若干槽部或凸起部,所述装饰件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部22结合。
本实施例所述装饰件5通过注塑与所述支架2表面结合,所述装饰件5的材料至少部分进入所述槽部或所述凸起部之间的空间,并与其结合。通过第一结合部22的设置,使得装饰件5与支架2表面结合时,一方面可提高装饰件5与支架2表面接触且结合的面积,另一方面,装饰件5的材料进入槽部或凸起部之间的空间后,装饰件5的边缘与支架2的结合更加牢固,装饰件5的边缘不易翘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22为开设于支架2表面的槽部,槽部沿支架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当装饰件5的材料与槽部结合后,装饰件5不易在支架2的宽度方向上晃动,可防止装饰件5与支架2松动。装饰件5的材料进入槽部后,可形成棘爪501。
本实施例所述支架2表面设置有第二结合部23,所述第二结合部23包括条状的凹槽231,所述第二结合部23沿所述支架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装饰件5的材料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凹槽231并与之结合。通过第二结合部23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加装饰件5与支架2的结合面积,并增加结合牢度,提升其结合稳定性。凹槽沿支架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可放置装饰件5在支架2的宽度方向上相对支架2的晃动,放置装饰件5与支架2脱离。
本实施例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若干齿部24,若干所述齿部24沿所述支架2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主体部1内具有若干定位柱11,相邻所述定位柱11之间形成定位槽12,所述齿部24卡入所述定位槽12内。通过定位柱11与定位槽12的配合,可限制支架2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主体部1的活动空间,以此可降低支架2与主体部1的相对的滑动或松动。
本实施例还包括内衬件6,所述主体部1上设置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配置为用于与拉杆的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部13内部设置连接孔131,所述内衬件6设置于所述连接孔131内,所述主体部1上设置有安装单元14,安装单元14可实现连接部13与伸缩杆的具体连接,所述安装单元14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3上的第一安装孔132及设置于所述内衬件6上的第二安装孔61。连接部13与伸缩杆连接时,通过螺栓拧入安装孔,以实现连接部与伸缩杆的连接。通过内衬件6的设置,可增加螺栓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在连接部13的较薄处被螺栓的连接破坏。
本实施例中,装饰件5的材质硬度小于支架2的材质硬度。装饰件5为软性材质制成,例如可采用TPE材质。所述装饰件5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结构51,以增加接触时的触感及防滑性能。第一防滑结构51可以是设置于装饰件5表面的纹路,纹路可以是凹槽、凸起或两者的结合。
本实施例还包括握持部7,所述握持部7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相对所述装饰件5的另一侧,所述握持部7的表面设置第二防滑结构71。握持部7可采用塑料材质,如ABS材质。握持部7表面的第二防滑结构71可以是设置于装饰件5表面的纹路,纹路可以是凹槽、凸起或两者的结合。
本实施例所述装饰件5完全覆盖所述支架2的外表面,并使所述作动部3的按压部31不外露,所述装饰件5对应于所述按压部31的部分形成按压区域。按压部31表面可设置粗糙表面,从而增加其与装饰件5的摩擦阻力,防止按压部31表面相对装饰件5的滑动,从而提升按压的手感。按压部31表面的粗糙度Ra可大于0.2。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件5上开设通孔52,所述作动部3的按压部31穿过所述通孔52并露于外部。使用者可直接按下按压部31。
实施例2。
参见图10,本实施例的拉杆,包括伸缩杆8及实施例1中的把手,所述伸缩杆8包括第一杆部81和第二杆部82,所述第一杆部81和所述第二杆部82套结并通过定位单元定位,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杆部81外侧的定位孔811。定位孔811设置于第一杆部81外侧,其更易进行加工。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
支架,其与所述主体部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支架上设置一孔洞;
作动部,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作动部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孔洞定位配合;
弹性部,其与所述作动部对应配置;以及
装饰件,其覆盖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表面;
所述支架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若干槽部或凸起部,所述装饰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通过注塑与所述支架表面结合,所述装饰件的材料至少部分进入所述槽部或所述凸起部之间的空间,并与其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条状的凹槽,所述第二结合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装饰件的材料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凹槽并与之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齿部,若干所述齿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主体部内具有若干定位柱,相邻所述定位柱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齿部卡入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件,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部设置连接孔,所述内衬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安装孔及设置于所述内衬件上的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的材质硬度小于所述支架的材质硬度,所述装饰件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相对所述装饰件的另一侧,所述握持部的表面设置第二防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完全覆盖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并使所述作动部的按压部不外露,所述装饰件对应于所述按压部的部分形成按压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上开设通孔,所述作动部的按压部穿过所述通孔并露于外部。
10.一种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把手,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套结并通过定位单元定位,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杆部外侧的定位孔。
CN202220026087.X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把手及拉杆 Active CN216453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6087.XU CN216453791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把手及拉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6087.XU CN216453791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把手及拉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3791U true CN21645379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6087.XU Active CN216453791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把手及拉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3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1762U (zh) 箱包把手
USD536646S1 (en) Rear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D442061S1 (en) Automotive vehicle key
USD453275S1 (en) Multi compartment rack
CN216453791U (zh) 一种把手及拉杆
USD532353S1 (en) Dashboard for a motor vehicle
USD494890S1 (en) Hood portion of a utility vehicle
USD526349S1 (en) Tape printing machine
JP2006213134A (ja)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
USD476297S1 (e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enclosure with three outlets
JP2007038845A (ja)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
USD476946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478854S1 (en) Vehicle rear body side molding
USD471426S1 (en) Portions of a clamp bracket assembly for use with push button latch and lock operating assemblies
USD486104S1 (en) Automobile pedal cover
USD490685S1 (en) Sliding lock
USD437814S1 (en) Automobile body molding kit
USD452206S1 (en) Bumper of motor vehicle
USD440764S1 (en) Luggage case
USD463247S1 (en) Portions of a clamp bracket assembly for use with push button latch and lock operating assemblies
USD495579S1 (en) Computer lock
USD448710S1 (en) Front portion of motor vehicle
USD450640S1 (en) Spoiler for an automobile
CN213958829U (zh) 一种双色按键壳体结构
CN215108407U (zh) 一种移门组件和淋浴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