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8684U -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8684U
CN213818684U CN202022634421.3U CN202022634421U CN213818684U CN 213818684 U CN213818684 U CN 213818684U CN 202022634421 U CN202022634421 U CN 202022634421U CN 213818684 U CN213818684 U CN 213818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pillary
cover plate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44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钭忠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fei New Material Co ltd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44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8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8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8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冷却介质。其中,第二盖板盖设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冷却介质位于密闭空间中;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具有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且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朝向密闭空间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毛细槽,多个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毛细槽的槽壁设置有多个毛细片,多个毛细片排列于毛细槽的槽壁上,用于增强毛细槽的毛细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在毛细片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到达吸热区域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是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等中的一种装置,通过散热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等进行散热。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也远来越多,因此,及时的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显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散热装置散热较慢,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散热装置散热较慢,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
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具有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毛细槽,所述多个毛细槽连通所述吸热区域和所述散热区域,所述毛细槽的槽壁设置有多个毛细片,所述多个毛细片排列于所述毛细槽的槽壁上,用于增强所述毛细槽的毛细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吸热区域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中,此时,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处,并通过散热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因此,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重新到达吸热区域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
其中,由于毛细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毛细片,因此,在毛细片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到达吸热区域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片为纳米薄片。
通过在毛细槽的槽壁上设置纳米薄片,在可以增大毛细槽的毛细力的同时,由于纳米薄片体积较小,因此,不会大幅度减小毛细槽的横截面积。通俗地讲,纳米薄片在提高毛细槽的毛细力的同时不会大幅度的占用毛细槽的“流通通道”,因此,可以使得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流向吸热区域的冷却介质的流量较多,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较快。
进一步地,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纳米薄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壁和/或所述底壁,所述纳米薄片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通过将纳米薄片的一端固定在侧壁和/或所述底壁、另一端朝远离底壁的方向延伸,就可以使得纳米薄片的另一端不会直接朝向毛细槽的“流通通道”,这样,就可以避免纳米薄片“堵塞”毛细槽的“流通通道”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流向吸热区域的冷却介质的流量较多,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较快。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薄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毛细槽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当纳米薄片的宽度方向与毛细槽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可以避免纳米薄片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横在”毛细槽中的情况发生,因而可以减少当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中由散热区域向吸热区域流动时,纳米薄片对冷却介质的阻挡作用,进而使得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中的流动变得更快,从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变快。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薄片的厚度位于10nm-200nm的范围之内;和/或,
所述纳米薄片的宽度位于1μm-5μm的范围之内;和/或,
所述纳米薄片的高度位于1μm-10μm的范围之内。
当纳米薄片的厚度位于10nm-200nm的范围之内时,经申请人研究发现,一方面,可以避免纳米薄片太薄而导致的纳米薄片断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纳米薄片太厚而导致的浪费材料的问题。
当纳米薄片的宽度位于1μm-5μm的范围之内时,可以使得纳米薄片既不会对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中的流动形成阻碍,还能够为冷却介质提供较大的毛细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当纳米薄片的高度位于1μm-10μm的范围之内时,可以使得纳米薄片既不会对冷却介质在毛细槽中的流动形成阻碍,还能够为冷却介质提供较大的毛细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薄片为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
由于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中的羟基使得纳米薄片具备较好的亲水性能,这样,当冷却介质为水时,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可以对冷却介质形成较大的吸引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的深度与所述毛细槽的宽度之比位于0.5-2的范围之内。
当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位于0.5-2的范围之内时,毛细槽的毛细力较大,当毛细槽的毛细力较大时,可以更快速的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从散热区域向吸热区域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所述支柱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盖板,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盖板。
通过设置支柱,可以增强整个散热装置的强度,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塌陷”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避免当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受到来自散热装置外部的力时,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出现塌陷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的高度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
当支柱的高度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时,一方面,支柱的强度较高。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夹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密闭空间的大小刚好能够保证散热装置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吸热区域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中,此时,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处,并通过散热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因此,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重新到达吸热区域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
其中,由于毛细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毛细片,因此,在毛细片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到达吸热区域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发热部件;
以及上述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热部件的表面且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吸热区域靠近所述发热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装置设置在发热部件的表面上且使得散热装置的吸热区域靠近发热部件,这样,就可以通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其中,当吸热区域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中,此时,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处,并通过散热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因此,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重新到达吸热区域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
其中,由于毛细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毛细片,因此,在毛细片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到达吸热区域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基于此,当该散热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散热速度更快,因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散热装置在A-A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中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散热装置的B位置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支柱;
10-密闭空间;20-毛细槽;
101-吸热区域;102-散热区域;201-槽壁;202-毛细片;
2011-侧壁;2012-底壁;2021-纳米薄片;
100-发热部件;200-散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涉及到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说明。
散热装置是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等中的一种装置,通过散热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等进行散热。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也远来越多,因此,及时的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显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散热装置散热较慢,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散热装置在A-A位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中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散热装置的B位置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放大图。参见图1、图2、图3、图4及图5,该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及冷却介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盖板2盖设于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与第一盖板1之间形成密闭空间10。冷却介质位于密闭空间10中。第一盖板1具有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且第一盖板1的朝向密闭空间10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毛细槽20,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设置有多个毛细片202,多个毛细片202排列于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用于增强毛细槽20的毛细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吸热区域101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101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10中,此时,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102处,并通过散热区域102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101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102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102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因此,在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重新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
其中,由于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设置有毛细片202(参见图5),因此,在毛细片202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20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可以理解的是,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的冷却介质的流量越多,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将越快。而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是由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和毛细槽20的毛细力共同决定的。通俗地说,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越大且毛细槽20的毛细力越大,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将越快。
现有技术中,若想增大毛细槽20的毛细力,则需减小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若想增大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则将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减小。换句话说,现有技术中没有既能保证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较大、且流槽20的毛细力较大的技术方案。
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设置有毛细片202,使得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不会缩小的同时,大幅度的增大了毛细槽20的毛细力,进而使得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增大,从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变快。
具体的,根据毛细力公式:ΔP=2σcosθ/r;
其中,ΔP是指毛细力,σ是指表面张力,θ是指水滴角,r是指液体流通空间的水力直径。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在σ一定的情况下,θ越小、r越小,将使得ΔP越大。也即是,在σ一定的情况下,θ越小、r越小,将使得毛细力越大。
而可以理解的是,当在毛细槽20中设置毛细片202以后,σ不变,而θ和r均将变小。显然,当在毛细槽20中设置毛细片202以后,将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增大。
其中,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二盖板2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二盖板2上。这样,一样可以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具体地,其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原理与当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一盖板1时的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毛细槽20。这样,一样可以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具体地,其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原理与当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一盖板1时的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毛细槽20,使得该散热装置具备除了当热源位于第一盖板1所在的一侧时能够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功能之外,还具备当热源位于第二盖板2所在的一侧时也能够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功能。或者,具备在第一盖板1的一侧和第二盖板2的一侧均具有热源时,能够对两个热源同时进行降温的功能,使得该散热装置的功能更加的丰富。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盖板1上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二盖板2上设置毛细槽20。或者,在第二盖板2上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一盖板1上设置毛细槽20等等。具体地,其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原理与当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一盖板1时的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可以分别是指两个实体结构,该两个实体结构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1和/或第二盖板2的不同位置上。或者,也可以是指基于功能划分的两块虚拟区域。比如,当散热装置用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源进行降温时,吸热区域101可以理解为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上较为靠近热源的区域,相对应地,散热区域102可以理解为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上较为远离热源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对关于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的理解不作限定。
另外,上述热源可以是指需要散热的电子元器件。比如,当散热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中、且电子设备中包括发热部件(处理器)时,热源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中的发热部件。当然,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热源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散热装置可以理解为均热板或者其他具备散热功能的元器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冷却介质可以是指水或者其他能够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物质,比如,冷却介质可以为油或者冷却液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冷却介质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均可以位于20μm-500μm的范围之内,且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可以相同。当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相同时,便于批量化生产,因而可以降低该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另外,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均可以为无氧铜盖板、钛合金盖板、铜合金盖板、不锈钢盖板或者不锈钢和铜的合金盖板等等,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均具备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导热性及较低的价格。当然,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还均可以为其他材质的盖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毛细片202为纳米薄片2021,纳米薄片2021设置在槽壁201上。通过在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设置纳米薄片2021,在可以增大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同时,由于纳米薄片2021体积较小,因此,不会大幅度减小毛细槽20的横截面积。通俗地讲,纳米薄片2021在提高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同时不会大幅度的占用毛细槽20的“流通通道”,因此,可以使得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的冷却介质的流量较多,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较快。
其中,纳米薄片202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纳米薄片2021的形状不作限定。
另外,纳米薄片2021可以通过湿化学方法制得,由于湿化学方法具有加工重复性好、流程简单等优点,因此,可以使得该纳米薄片2021的制造工艺较为简单,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制造工艺较为简单。
当然,纳米薄片2021还可以为通过其他方法制得的纳米薄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槽壁201包括侧壁2011和底壁2012,纳米薄片2021的一端固定在侧壁2011,纳米薄片2021的另一端朝远离底壁2012的方向延伸。通过将纳米薄片2021的一端固定在侧壁2011、另一端朝远离底壁2012的方向延伸,就可以使得纳米薄片2021紧贴着侧壁2011设置。通俗地讲,纳米薄片2021的另一端不会直接朝向毛细槽20的“流通通道”,这样,就可以避免纳米薄片2021“堵塞”毛细槽20的“流通通道”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单位时间内由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的冷却介质的流量较多,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较快。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也可以将纳米薄片2021的一端固定于底壁2012、另一端朝远离底壁2012的方向延伸。通过将纳米薄片2021的一端固定于底壁2012,可以使得毛细槽20的槽底的毛细力较大,进而便于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0的槽底的毛细力的作用下沿着毛细槽20由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或者,参见图5,也可以在底壁2012和侧壁2011均设置有纳米薄片2021,通过在底壁2012和侧壁2011均设置有纳米薄片2021,可以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更大,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进一步地加快。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方向(图5中前后方向)与毛细槽20的长度方向(图5中的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方向与毛细槽2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可以避免纳米薄片2021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横在”毛细槽20中的情况发生,因而可以减少当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0中由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时,纳米薄片2021对冷却介质的阻挡作用,进而使得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0中的流动变得更快,从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变快。
优选地,参见图5,上述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方向与毛细槽2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度,换句话说,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方向与毛细槽20的长度方向一致,更通俗地讲,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方向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使得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0中由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地加快,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薄片2021的厚度(图5中的左右方向)位于10nm-200nm的范围之内。当纳米薄片2021的厚度位于10nm-200nm的范围之内时,经申请人研究发现,一方面,可以避免纳米薄片2021太薄而导致的纳米薄片2021断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纳米薄片2021太厚而导致的浪费材料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位于1μm-5μm的范围之内。当纳米薄片2021的宽度位于1μm-5μm的范围之内时,可以使得纳米薄片2021既不会对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0中的流动形成阻碍,还能够为冷却介质提供较大的毛细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20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薄片2021的高度(图5中的上下方向)位于1μm-10μm的范围之内。当纳米薄片2021的高度位于1μm-10μm的范围之内时,可以使得纳米薄片2021既不会对冷却介质在毛细槽20中的流动形成阻碍,还能够为冷却介质提供较大的毛细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20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薄片2021为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由于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中的羟基使得纳米薄片2021具备较好的亲水性能,这样,当冷却介质为水时,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可以对冷却介质形成较大的吸引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20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当然,纳米薄片2021还可以为其他的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对纳米薄片2021的材质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毛细槽20的深度(图5中的上下方向)与毛细槽20的宽度(图5中的左右方向)之比位于0.5-2的范围之内。经申请人反复实验发现,当毛细槽20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位于0.5-2的范围之内时,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当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时,可以更快速的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从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优选地,毛细槽20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可以为1,当毛细槽20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时,毛细槽20的毛细力最大,因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20从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通常情况下,毛细槽20的横截面的面积越小,毛细槽20的毛细力将越大,而当毛细槽20的横截面的面积过小时,虽然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但是毛细槽20的“通行能力”将变小,这将可能使得单位时间内从吸热区域101流向散热区域102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反而出现减少的情况。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毛细槽20的深度可以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毛细槽20的宽度可以位于20μm-150μm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毛细槽20的横截面的面积过小,如此,可以在“通行能力”和毛细力之间取得平衡,因而,可以保证单位时间内从散热区域102吸热区域101流向吸热区域101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最大,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柱3,支柱3位于密闭空间10中,支柱3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盖板1,支柱3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盖板2。通过设置支柱3,可以增强整个散热装置的强度,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塌陷”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避免当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受到来自散热装置外部的力时,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出现塌陷的情况。
其中,支柱3的高度(图6中上下方向)可以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经申请人实验发现,当支柱3的高度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时,一方面,支柱3的强度较高。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夹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的密闭空间10的大小刚好能够保证散热装置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
其中,支柱3的横截面(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支柱3的横截面的形状不作限定。
另外,支柱3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或者9个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支柱3的数量也不作限定。其中,当支柱3的数量为多个时,支柱3可以间隔设置在密闭空间10中,且任意两个支柱3之间的间距可以位于0.1mm-2mm的范围之内。这样,在可以避免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塌陷”的情况发生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支柱3设置的过多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当然,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两个支柱3之间的间距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当支柱3的横截面为矩形时,矩形的长边的长度也可以位于0.1mm-2mm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使得矩形的长边的长度和支柱3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当支柱3设置在密闭空间10中时,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受力将更加的均衡,进而可以更好的避免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塌陷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吸热区域101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101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10中,此时,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102处,并通过散热区域102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101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102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102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因此,在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重新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
其中,由于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设置有毛细片202(参见图5),因此,在毛细片202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20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另外,由于纳米薄片2021可以为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当纳米薄片2021为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时,由于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中的羟基使得纳米薄片2021具备较好的亲水性能,这样,当冷却介质为水时,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可以对冷却介质形成较大的吸引力,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沿着毛细槽20流动,进而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该电子设备包括:发热部件100及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散热装置200。其中,散热装置200设置在发热部件100的表面且散热装置200的吸热区域101靠近发热部件100。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200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散热装置2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散热装置200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装置200设置在发热部件100的表面上且使得散热装置200的吸热区域101靠近发热部件100,这样,就可以通散热装置200对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100进行降温。其中,当吸热区域101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101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10中,此时,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102处,并通过散热区域102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101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102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102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因此,在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重新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
其中,由于毛细槽20的槽壁201上设置有毛细片202,因此,在毛细片202的作用下将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进一步地增强,进而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20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基于此,当该散热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散热速度更快,因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
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具有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朝向所述密闭空间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毛细槽,所述多个毛细槽连通所述吸热区域和所述散热区域,所述毛细槽的槽壁设置有多个毛细片,所述多个毛细片排列于所述毛细槽的槽壁上,用于增强所述毛细槽的毛细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片为纳米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纳米薄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壁和/或所述底壁,所述纳米薄片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薄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毛细槽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薄片的厚度位于10nm-200nm的范围之内;和/或,
所述纳米薄片的宽度位于1μm-5μm的范围之内;和/或,
所述纳米薄片的高度位于1μm-10μm的范围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薄片为Cu8(PO3OH)2(PO4)4·7H2O纳米薄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槽的深度与所述毛细槽的宽度之比位于0.5-2的范围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所述支柱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盖板,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高度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发热部件;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热部件的表面且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吸热区域靠近所述发热部件。
CN202022634421.3U 2020-11-13 2020-11-13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818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4421.3U CN213818684U (zh) 2020-11-13 2020-11-13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4421.3U CN213818684U (zh) 2020-11-13 2020-11-13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8684U true CN213818684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4421.3U Active CN213818684U (zh) 2020-11-13 2020-11-13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86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620A (zh) * 2021-09-27 2022-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21094A (zh) * 2022-01-30 2022-05-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620A (zh) * 2021-09-27 2022-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21094A (zh) * 2022-01-30 2022-05-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18684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JP4466644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US20170238442A1 (en) Device for Terminal Heat Dissip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437034B (zh) 均温板及电子设备
CN107421364B (zh) 均温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060039111A1 (en) [high-performance two-phase flow evaporator for heat dissipation]
CN102693949A (zh) 均温板
CN101927426A (zh) 均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11373312U (zh) 均温板及其毛细薄片
CN215491238U (zh) 立体散热装置
US20070107880A1 (en) Heat sink structure
CN211429852U (zh) 散热板和具有散热板的电子装置
CN1314112C (zh) 发热电子元件的热管散热器
CN102042777B (zh) 平板式热管
CN111912276A (zh) 均温板
JP2005353887A (ja) 平面形ポンプ
CN208272073U (zh) 一种模组电芯液冷装置
CN2671129Y (zh) 发热电子元件的热管散热器
CN210008117U (zh) 用于散热中框或散热后壳的结构及散热中框或散热后壳
CN213818702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JP3413151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JP3413152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08487601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led光源的散热装置
CN108919922A (zh) 微通道相变散热器
CN218215288U (zh) 一种应用于asaac模块的内埋热管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22, 4th floor, building 1, Linrui youth apartment, 955 rulehu street, Airport Economic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00

Patentee after: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22, 4th floor, building 1, Linrui youth apartment, 955 rulehu street, Airport Economic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00

Patentee before: NANCHAGN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6

Address after: Room 1020, 2nd floor, Yangke Road, Xinchang District, Xinjiang District,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Xinfe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22, 4th floor, building 1, Linrui youth apartment, 955 rulehu street, Airport Economic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zhanyao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