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6845U - 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6845U
CN213806845U CN202022247277.8U CN202022247277U CN213806845U CN 213806845 U CN213806845 U CN 213806845U CN 202022247277 U CN202022247277 U CN 202022247277U CN 213806845 U CN213806845 U CN 213806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rame
wheel
uni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72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鹏博
王勇
陈仲慧
殷金鹏
卓小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zi Intelligent Par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zi Intelligent Par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zi Intelligent Par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zi Intelligent Par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72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6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6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6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位架、载具以及运载器,所述运载器可在所述车位架与所述载具之间中转,所述车位架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运动的第一轮组,所述载具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运动的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单元联动,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共用同一驱动单元,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其中一者提供动力,且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在同步单元的作用下同步运动,以能够降低立体车库的能耗。

Description

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机械式立体车库不断出现。
现有的,立体车库包括运载器、车位架以及载具(例如轿厢、台车等),车位架能够承载车辆,载具能够将运载器搬运至对应的车位架处,或将位于车位架处的运载器搬运至出入口处。
其中,载具以及车位架上均需单独设置独立的驱动模块,以能够驱动运载器在载具以及车位架上运行,从而会造成立体车库的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能够降低立体车库的能耗。
本申请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位架、载具以及运载器,所述运载器可在所述车位架与所述载具之间中转,所述车位架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运载器运动的第一轮组,所述载具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运载器运动的第二轮组,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两者之一设置有同步单元,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单元联动,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共用同一驱动单元,所述同步单元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两者之一上,所述支撑架具有沿运载器行进方向延伸的导向槽;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轮组或第二轮组联动;
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轮组及第二轮组中的其中一轮组同步转动,并具有与另一轮组相配合的联动状态以及相分离的隔离状态;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支撑架,驱动所述同步轮在联动状态和隔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轮的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能够限制所述连接臂运动。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防脱落装置还包括作用于所述车位架以及所述挂钩之间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能够驱使所述挂钩处于锁定状态。
可选的,所述同步单元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同步轮的轮轴与所述驱动轮的轮轴转动连接,以限定所述同步轮与所述驱动轮两者之间相对位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同步轮置于两个相邻的连接件之间;
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同步轮置于两个相邻的连接臂之间。
可选的,所述连接臂通过连接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连接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槽壁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臂转动的配合间隙。
可选的,所述驱动轮的顶缘低于所述载具或所述车位架上的表面;
所述同步轮处于隔离状态时,所述同步轮以及驱动件均处于所述驱动轮的正下方;
所述同步轮处于联动状态的位置与处于隔离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圆心角为30度~90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之间采用一体或分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同步单元位于同一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
可选的,所述车位架包括成对布置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滚轮,各第一支撑滚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第一基座的相对侧,并沿运载器行进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载具包括对布置第二基座,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滚轮,各第二支撑滚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第二基座的相对侧,并沿运载器行进方向依次布置,两第二基座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单元。
可选的,所述车位架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第一单元架与第二单元架,所述第一单元架与所述第二单元架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运动的第一轮组;
所述载具包括设有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与所述第二输送架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运动的第二轮组;
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单元架距所述第二单元架的距离与第一输送架距第二输送架的距离相等,所述载具运行至对应的车位架时,所述第一输送架与所述第一单元架相应,所述第二输送架与所述第二单元架相应。
可选的,所述车位架还设置有防脱落装置,所述防脱落装置包括:
转动安装于所述车位架的挂钩,所述挂钩具有对运载器释锁或锁定的两种状态;
固定安装于所述载具的驱动件;
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带有触发部,所述传动杆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通过所述触发部与所述挂钩相抵,驱使所述挂钩处于释锁状态。
本申请的一种立体车库,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其中一者提供动力,且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在同步单元的作用下同步运动,以能够降低立体车库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同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同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同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车位架与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车位架与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车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车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防脱落装置及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防脱落装置安装于车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防脱落装置安装于车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5中防脱落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5中防脱落装置处于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5中防脱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5中传动杆与导向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立体车库;102、运载器;103、库体;104、井道;
10、车位架;11、第一轮组;111、第一支撑滚轮;112、辅助轮;12、第一基座;13、第一单元架;14、第二单元架;
20、防脱落装置;21、挂钩;211、连接部;212、配合部;22、驱动组件;221、第一驱动件;222、传动杆;2221、杆件;2222、单元杆;223、触发部;224、旋转件;225、浮动端;226、滑轮;23、导向座;231、限位槽;232、扩口;24、复位件;25、同步组件;251、摆臂;252、同步杆;253、固定杆;26、转轴;
30、载具;31、第二轮组;311、第二支撑滚轮;32、第二基座;33、第一输送架;34、第二输送架;
40、同步单元;41、支撑架;411、导向槽;42、驱动轮;43、同步轮;44、驱动件;441、支座;45、连接臂;46、连接件;47、连接座;
50、驱动单元;51、第二链轮;52、驱动电机;53、第二链条;54、第二转轴;55、第二涨紧轮;
60、连动组件;61、第一链轮;62、第一链条;63、第一转轴;64、第一涨紧轮;
70、纠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立体车库100,包括车位架10、载具30以及运载器102,运载器102可在车位架10与载具30之间中转,车位架10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102运动的第一轮组11,载具30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102运动的第二轮组31,车位架10或载具30两者之一设置有同步单元40,第一轮组11与第二轮组31之间通过同步单元40联动,第一轮组11与第二轮组31共用同一驱动单元50。
立体车库100需要存车时,运载器102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运动至载具30,载具30带动运载器102运动至车位架10,载具30上的第二轮组31驱动运载器102运送至车位架10上,运载器102处于车位架10上时,通过第一轮组11带动运载器102运动至车位架10的指定位置;
当立体车库100需要取车时,载具30运动至对应的车位架10处,车位架10上的第一轮组11带动运载器102运动至载具30,运载器102上的第二轮组31驱动运载器102运送至指定位置。
第一轮组11与第二轮组31其中一者提供动力,且第一轮组11与第二轮组31在同步单元40的作用下同步运动,以能够降低立体车库100的能耗。
如图3至图5所示,同步单元40包括:
支撑架41,支撑架41安装于车位架10或载具30两者之一上,支撑架41具有沿运载器102行进方向延伸的导向槽411;
驱动轮42,驱动轮42转动安装于支撑架41,驱动轮42与第一轮组11或第二轮组31联动;
同步轮43,同步轮43通过驱动轮42与第一轮组11及第二轮组中31的其中一轮组同步转动,并具有与另一轮组相配合的联动状态以及相分离的隔离状态;
驱动件44,驱动件44安装于支撑架41,驱动同步轮43在联动状态和隔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连接臂45,连接臂45的一端与驱动轮42的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位于导向槽411并与驱动件44转动连接,导向槽411能够限制连接臂45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单元40安装于载具30,以下各实施例针对同步单元40安装于载具30的具体描述。
参见图6所示,载具30在运行至车位架10处时,驱动件44通过连接臂45带动同步轮43运动(同步轮43绕驱动轮42的轴线运动),直至同步轮43的外周缘与第一轮组11相接触,此时同步轮43处于联动状态。第一轮组11转动时,第一轮组11通过驱动轮42带动同步轮43转动,此时同步轮43与第一轮组11之间摩擦传动。
参见图7所示,载具30的运载器102运送至车位架10,或车位架10上的运载器102运送至载具30上时,驱动件44通过连接臂45带动同步轮43运动(同步轮43绕驱动轮42的轴线运动),直至同步轮43的外周缘与第一轮组11相分离,此时同步轮43处于联动状态隔离状态。
为了使同步轮43能够稳定的带动第一轮组11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轮43为摩擦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44为油缸。如图3所示,油缸通过支座441与支撑架41连接,油缸通过销轴等方式与支座441连接,支座441通过销轴等方式与支撑架41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立体车库100包括且不限于垂直升降类、升降横移类、平面移动类等形式的立体车库100,针对垂直升降类做以下具体描述。
如图2所示,立体车库100还包括带有井道104的库体103,车位架10分布于井道104的相对两侧,并固定于库体103,载具30活动安装于井道104中。载具30的与车位架10相应的一侧均设置有同步单元40。
为了使同步轮43绕驱动轮42的轴线转动,参考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同步单元40还包括连接件46,连接件46分别与同步轮43的轮轴与驱动轮42的轮轴转动连接,以限定同步轮43与驱动轮42两者之间相对位置,同步轮43在连接件46的限制下,绕同步轮43的轴线转动。
连接件46可以为杆状或板状。连接件46具有一长度方向,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轴孔(图未视),同步轮43的轮轴以及驱动轮42的轮轴一一对应穿过各轴孔。
为了使同步轮43在摆动的过程中运行稳定,参考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连接件4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同步轮43置于两个相邻的连接件46之间;连接臂4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同步轮43置于两个相邻的连接臂45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6的数量为两个,连接臂45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6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处于同步轮43同侧的连接件46采用分体或一体设置;连接臂45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处于同步轮43同侧的连接臂45采用分体或一体设置。
为了避免处于同步轮43同侧的连接件46与连接臂45相互干涉,各连接件46与各连接臂45呈平行设置。处于同步轮43同侧连接件46与连接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量。
连接臂45与导向槽411的配合形式,参考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连接臂45通过连接座47与驱动件44连接,连接座47滑动安装于导向槽411内,连接臂45与连接座47之间转动配合;
连接臂45与导向槽411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槽壁之间形成供连接臂45转动的配合间隙,在连接臂45发生偏转时,配合间隙能够适应连接臂45的偏转,以防止连接臂45在导向槽411内卡住。
为了避免同步单元40干涉运载器102在载具30或车位架10上运动,参考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驱动轮42的顶缘低于载具30或车位架10上的表面;同步轮43处于隔离状态时,同步轮43以及驱动件44均处于驱动轮42的正下方。
其中,同步轮43处于联动状态的位置与处于隔离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圆心角为30度~90度(相对于同步轮43的转动中心位置)。
优选地,同步轮43处于联动状态的位置与处于隔离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圆心角为50度。
支撑架41与车位架10或载具30之间采用一体设置,以能够增加支撑架41与车位架10或载具3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降低车位架10或载具30的工艺难度。
支撑架41与车位架10或载具30之间采用分体设置,以便于同步单元40的拆装。支撑架41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固定于车位架10或载具30。
为了能够使驱动单元50的动力直接传递至同步单元40,参考其中一实施例驱动单元50与同步单元40位于同一车位架10或载具30,以能够使同步轮43稳定的转动。
如图2所示,车位架10包括成对布置的第一基座12,第一轮组11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滚轮111,各第一支撑滚轮111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第一基座12的相对侧,并沿运载器102行进方向依次布置。
为了使同步轮43的动力稳定传递至第一轮组11,第一轮组11还包括一辅助轮112,辅助轮112与其中靠近运载器102一侧的第一支撑滚轮111同轴设置。该辅助轮112为磨擦轮,以增大与同步轮43的摩擦力。
其中,各第一基座12中的第一支撑滚轮111同步转动,以防止对运载器102的运动造成影响。各第一基座12的第一支撑滚轮111独立运动,根据实际需要驱动第一支撑滚轮111转动。
各第一支撑滚轮111的轴向呈一致,为了使运载器102的运动稳定,参考其中一实施例,各第一支撑滚轮111的上缘处于同一平面。
如图2所示,载具30包括对布置的第二基座32,第二轮组31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滚轮311,各第二支撑滚轮311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第二基座32的相对侧,并沿运载器102行进方向依次布置,两第二基座32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单元40。
其中,各第二基座32中的第二支撑滚轮311同步转动,以防止对运载器102的运动造成影响。各第二基座32的第二支撑滚轮311独立运动,根据实际需要驱动第二支撑滚轮311转动。
各第二支撑滚轮311的轴向呈一致,为了使运载器102的运动稳定,参考其中一实施例,各第二支撑滚轮311的上缘处于同一平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9所示,各第二基座32均设置有将各第二支撑滚轮311联动的连动组件60,连动组件60包括:
多个第一链轮61,各第一链轮61分别与第一支撑滚轮111一一对应并同轴设置;
第一链条62,绕置于各第一链轮61,各第一链轮61通过第一链条62同步转动。
其中,第一链轮61与第一链条62均设置于各第一基座12相背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滚轮111与第一链条62之间同轴设置有第一转轴63。
为了使第一链条62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参考一实施例,连动组件60还包括多个第一涨紧轮64,第一涨紧轮64通过抵靠第一链条62,以能够将第一链条62进行张紧。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轮6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涨紧轮64。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及图13所示,各第二基座32均设置驱动单元50,驱动单元50包括:
多个第二链轮51,各第二链轮51分别与第二支撑滚轮311一一对应并同轴设置;
驱动电机52,固定安装于第二基座32;
第二链条53,绕置于各第二链轮51,驱动电机52通过第二链条53带动各第二链轮51同步转动。
其中,第二链轮51与第二链条53均设置于各第二基座32相背的一侧,且第二支撑滚轮311与第二链条53之间同轴设置有第二转轴54。
为了使第二链条5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参考一实施例,驱动单元50还包括多个第二涨紧轮55,第二涨紧轮55通过抵靠第二链条53,以能够将第二链条53进行张紧。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第二链轮5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涨紧轮55。
如图1所示,车位架10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第一单元架13与第二单元架14,第一单元架13与第二单元架14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102运动的第一轮组11;
载具30包括设有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第一输送架33和第二输送架34,第一输送架33与第二输送架34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102运动的第二轮组31;
沿竖直方向,第一单元架13距第二单元架14的距离与第一输送架33距第二输送架34的距离相等,载具30运行至对应的车位架10时,第一输送架33与第一单元架13相应,第二输送架34与第二单元架14相应。
载具30运行至目标车位架10,第一输送架33与第一单元架13相应,第二输送架34与第二单元架14位置相应,然后同时或以任意次序进行以下动作:
在第一单元架13和第一输送架33之间进行运载器102交换;
在第二单元架14和第二输送架34之间进行运载器102交换。
存车时,载具30运行至平层位置,第一输送架33与第一单元架13的高度相对应,第二输送架34与第二单元架14的高度相对应,载有车辆的运载器102由第一输送架33转移至第一单元架13,没有车辆的运载器102由第二单元架14转移至第二输送架34。
取车时,载具30运行至平层位置,第一输送架33与第一单元架13的高度相对应,第二输送架34与第二单元架14的高度相对应,载有车辆的运载器102由第一单元架13转移至第一输送架33,没有车辆的运载器102由第二输送架34转移至第二单元架14。
当载具30上已经存在空的运载器102时,将第一输送架33上空的运载器102移动至第二输送架34,从而使第一输送架33空置。
为了能够实现将第一输送架33上空的运载器102移动至第二输送架34,在本实施方式中,载具30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相对于载具30实现升降,以能够使运载器102在第一输送架33和第二输送架34之间进行切换,升降机构也可以附加旋转机构,以完成运载器102的换向,能够使运载器102避让第二轮组31。
其中,第一单元架13与第二单元架14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车位架1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进行阐述。第一输送架33与第二输送架34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载具3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立体车库100处于等待取车时,此时的载具30停放在立体车库100的出入口平台处,而且有一块空的运载器102放置在第一输送架33上。载有车辆的运载器102则位于第一单元架13上,此时正下方的第二单元架14上则没有放置运载器102。
当立体车库100收到取车指令后,载具30将载有的空的运载器102提升至所需要取出车辆的位置。待立体车库100的平层定位机构定位成功后,此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使空的运载器102放置于第二输送架34上。第二输送架34上空的运载器102运送至第二单元架14,而载有车辆的运载器102在由第一单元架13输送至第一输送架33上。此时,载具30将所需取出的车辆升降至出入口平台处,取车过程结束。
为了能够调整运载器102的行进方向,参考其中一实施例如图14所示,车位架10以及载具30均设置有对运载器102进行纠偏的纠偏组件70,纠偏组件70用以调整运载器102的行进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纠偏组件70包括多个导向轮,各导向轮分别设置与各第一基座12相对的两侧以及各第二基座32相对的两侧,且各导向轮沿运载器102的行进方向依次布置。
其中各导向轮的轴线呈竖直设置,以使导向轮的外周缘与运载器102相贴合。
如图15至图21所示,车位架10还设置有防脱落装置20,防脱落装置20包括安装于车位架10的可转动挂钩21,挂钩21具有对运载器102释锁或锁定的两种状态。
运载器102搬运车辆运动至车位架10上,然后通过挂钩21将运载器102进行锁定,防脱落装置20此时处于锁定状态,以防止发生运载器102在车位架10上的晃动、滑落;立体车库需要取车时,挂钩21处于释锁状态,以使运载器102能够在车位架10上移动,并能够驶出对应的车位架10。
其中,车位架10上开设有转动孔(图未标),挂钩21通过一销轴或自身弯折穿过该转动孔,挂钩21通过相对于车位架10绕第一方向转动,能够从释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
挂钩21处于锁定状态,挂钩21的至少部分结构会高于车位架10的承载面(与运载器102相接触的面),以能够限制位于车位架10上的运载器102的运动;挂钩21处于释锁状态,挂钩21的全部结构低于车位架10的承载面,对车位架10上的运载器102的运动不构成影响。
防脱落装置20还包括驱动组件22,驱动组件22包括第一驱动件221、传动杆222;第一驱动件221固定安装于载具30;传动杆222与第一驱动件221相连接的,传动杆222上带有触发部223,传动杆222在第一驱动件221的带动下动作,传动杆222带动触发部223与挂钩21配合,驱使挂钩21切换释锁或锁定状态。
当立体车库需要取车时,载具30带动驱动组件22运动至对应的车位架10处,第一驱动件221驱动传动杆222,传动杆222沿第二方向运动运动,并带动触发部223运动,以使触发部223与挂钩21相配合,以带动挂钩21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锁状态,随后运载器102驶出车位架10,完成取车过程。
传动杆222可以是长杆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杆22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传动杆222的一端可通过销轴等方式与第一驱动件221连接,另一端为浮动端225。
第一驱动件221可以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载具30。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221也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于载具30。
为了使挂钩21处于锁定状态,参考一实施例中,防脱落装置20还包括作用于车位架10以及挂钩21之间的复位件24,复位件24能够驱使挂钩21处于锁定状态。
在实施方式中,复位件24为拉簧,拉簧的一端与车位架10连接,另一端与挂钩21连接。且复位件24的两端均与挂钩21与车位架10的连接处相错位。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复位件24也可以为卷簧。挂钩21通过销轴或自身弯折与车位架10上的转动孔相配合时,销轴或弯折部位穿过卷簧,卷簧的一端与车位架10相连接,另一端与销轴或弯折部位连接。
车位架10包括自上而下叠置的多个单元架(例如第一单元架13与第二单元架14),各单元架均能够承载运载器102,且均设置有挂钩21,为了使各挂钩21能够联动,参考一实施例中,各挂钩21之间通过同步组件25相连并同步运动,触发部223作用在同步组件25。
在本实施例中,单元架的数量为两个,位于最上方的单元架能够承载空的运载器102或载有车辆的运载器102,相对于最上方的单元架其它的单元架用以承载空的运载器102。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单元架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架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如图18及图21所示,同步组件25包括摆臂251以及同步杆252,摆臂251转动安装于车位架10,摆臂251与挂钩21联动,触发部223作用在摆臂251;同步杆252转动连接于相邻的两摆臂251之间,各摆臂251之间通过同步杆252相互联动。
同步杆252具有一长度方向,沿长度方向,同步杆252的两端分别采用固定销等方式与对应的摆臂251连接。为了使各摆臂251的运动趋于一致,相邻的两摆臂251之间共用同一同步杆252。当然,相邻的两摆臂251之间也可以设置有独立的同步杆252。
挂钩21与摆臂251的连接形式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防脱落装置20还包括转动安装于车位架10的转轴26,挂钩21与转轴26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方向与转轴26的轴向一致。
摆臂251具有以长度方向,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摆臂25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轴26背向挂钩21的一端连接。
摆臂251的形状为杆状或板状。摆臂251上设置有固定杆253,触发部223通过推动固定杆253,带动摆臂251活动,固定杆253位于摆臂251上的位置、摆臂251与同步杆252相连接的位置、复位件24与摆臂251相连接的位置以及转轴26与摆臂251相连接的位置均错位布置。
其中,固定杆25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呈水平设置,且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呈垂直设置。
如图21所示,挂钩21呈L形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挂钩2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包括与转轴26连接的连接部211,以及与运载器102相配合的配合部212。
连接部211与配合部212之间可采用分体或一体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挂钩21的结构强度,以及降低挂钩21的加工难度,连接部211与配合部212之间采用一体设置。
连接部211与配合部212两者之间的夹角为50度~110度。
优选地,连接部211与配合部212两者之间的夹角为60度~90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1与配合部212两者之间的夹角为70度。运载器102带有插接孔(例如运载器102上的方管),挂钩21的配合部212能够插入到该插接孔内,以确保挂钩21起到最大的保护作用。
为了限定传动杆222的运动,以使触发部223稳定的推动挂钩21,参考一实施例中,如图15及图22所示,防脱落装置2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立体车库内的导向座23,导向座23具有开口朝向传动杆222的限位槽231,传动杆222的一端能够伸入至限位槽231内,并沿限位槽231滑动。
导向座23用以限制传动杆222的运动,传动杆222在导向座23限制下,沿第二方向运动运动。第一驱动件221带动传动杆222运动时,传动杆222的浮动端225会与导向座23配合,同时还能够保证载具30的稳定性。
导向座23可以刚接于立体车库内的主体部分(例如车位架10、车库内壁等)固定在一起。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向座23也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于立体车库的主体部分。
限位槽231至少具有两相对的内壁,传动杆222的侧壁能够分别与两相对的内壁相贴靠。
为了便于传动杆222的浮动端225伸入到限位槽231内,参考一实施例,限位槽231的开口处具有扩口232,扩口232能够引导传动杆222进入到限位槽231内。
为了降低传动杆222与限位槽23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参考一实施例,传动杆222的浮动端225转动安装有滑轮226。传动杆222的浮动端225伸入到限位槽231内时,滑轮226与限位槽231的其中一内壁相贴合。
本申请提供的立体车库包括且不限于垂直升降类、升降横移类、平面移动类等形式的立体车库,针对垂直升降类做以下具体描述。
如图15及图16所示,车位架10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车位架10对布置于井道104两侧(两个车位架10的高度一致),为了简化防脱落装置20的整体结构,参考一实施例中,各车位架10上的防脱落装置20共用同一第一驱动件221,两车架之间形成供承载机构(例如轿厢)运动的通道。
载具30沿井道104竖直方向运动,在载具30运动至对应的车位架10处时(载具30与车位架10的高度一致),载具30上的驱动组件22能够同时对相对布置的车位架10上的防脱落装置20进行解锁。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5及图16所示,第一驱动件221的输出端安装有绕一轴线转动的旋转件224,各防脱落装置20上的传动杆222分别位于旋转件224的径向两侧,以使各防脱落装置20同步运动。
旋转件224呈菱形或长方形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221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件224之间直接或间接连接。
为了使驱动件221驱动各传动杆222同步运动,参考一实施例中,如图15及图16所示,驱动件221的输出端安装有绕一轴线转动的旋转件224,各防脱落装置20上的传动杆222分别连接于旋转件224的径向两侧;
传动杆222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配合的杆件2221,旋转件224在带动传动杆222的转动时,与导向座23配合的杆件2221的轴向始终沿第二方向。
至少一杆件2221的长度可调,以便于传动杆222的安装。杆件2221包括多个单元杆2222,其中一单元杆2222上开设有螺纹孔(图未标),相邻的单元杆2222上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柱(图未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位架10、载具30以及防脱落装置20,防脱落装置20可以采用以上各实施例中的防脱落装置20。
载具30可以将载有车辆的运载器102,运送至对应的车位架10处或运送至出入口处。运载器102在运动至对应的车位架10上,然后通过防脱落装置20进行锁定,以防止发生运载器102在车位架10上的晃动、滑落。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立体车库,包括车位架、载具以及运载器,所述运载器可在所述车位架与所述载具之间中转,所述车位架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运载器运动的第一轮组,所述载具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运载器运动的第二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两者之一设置有同步单元,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单元联动,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共用同一驱动单元,所述同步单元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两者之一上,所述支撑架具有沿运载器行进方向延伸的导向槽;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轮组或第二轮组联动;
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轮组及第二轮组中的其中一轮组同步转动,并具有与另一轮组相配合的联动状态以及相分离的隔离状态;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支撑架,驱动所述同步轮在联动状态和隔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轮的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能够限制所述连接臂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单元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同步轮的轮轴与所述驱动轮的轮轴转动连接,以限定所述同步轮与所述驱动轮两者之间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同步轮置于两个相邻的连接件之间;
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同步轮置于两个相邻的连接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通过连接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连接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槽壁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臂转动的配合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顶缘低于所述载具或所述车位架上的表面;
所述同步轮处于隔离状态时,所述同步轮以及驱动件均处于所述驱动轮的正下方;
所述同步轮处于联动状态的位置与处于隔离状态的位置之间的圆心角为30度~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之间采用一体或分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同步单元位于同一所述车位架或所述载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架包括成对布置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滚轮,各第一支撑滚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第一基座的相对侧,并沿运载器行进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载具包括对布置第二基座,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滚轮,各第二支撑滚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第二基座的相对侧,并沿运载器行进方向依次布置,两第二基座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架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第一单元架与第二单元架,所述第一单元架与所述第二单元架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运动的第一轮组;
所述载具包括设有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布置的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与所述第二输送架分别设置有能够驱动运载器运动的第二轮组;
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单元架距所述第二单元架的距离与第一输送架距第二输送架的距离相等,所述载具运行至对应的车位架时,所述第一输送架与所述第一单元架相应,所述第二输送架与所述第二单元架相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架还设置有防脱落装置,所述防脱落装置包括:
安装于所述车位架的可转动挂钩,所述挂钩具有对运载器释锁或锁定的两种状态;
固定安装于所述载具的驱动件;
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带有触发部,所述传动杆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动作,通过所述触发部与所述挂钩配合,驱使所述挂钩切换释锁或锁定状态。
CN202022247277.8U 2020-10-10 2020-10-10 立体车库 Active CN213806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7277.8U CN213806845U (zh) 2020-10-10 2020-10-10 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7277.8U CN213806845U (zh) 2020-10-10 2020-10-10 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6845U true CN213806845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7277.8U Active CN213806845U (zh) 2020-10-10 2020-10-10 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6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3541B2 (en)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22510769A (ja) 積み降ろし装置および荷物積み降ろしシステム
KR101108006B1 (ko) 수직 순환식 주차장치
CN110219493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上下吊装装置
MX2012006107A (es) Carro transportador de carroceria de vehiculo en linea de ensamble automotriz.
CN213806845U (zh) 立体车库
CN112049488A (zh) 立体车库
CN109488078B (zh) 一种基于agv的车辆搬运系统
CN208531381U (zh) 一种布料智能仓储系统
CN217350549U (zh) 一种自适应运动导向误差的升降式agv
CN112009377B (zh) 客车行李舱辅助设备
CN104652889B (zh) 一种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CN219769844U (zh) 微型换电站
CN217625535U (zh) 一种货架穿梭运输车
CN216196985U (zh) 停车设备和停车系统
CN218087460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及搬运系统
CN113978502B (zh) 一种应用于高铁货运集装箱的限位挡边机构
JP3005806U (ja) 親子式取車台を有する駐車塔
CN218860262U (zh) 一种具备举升结构的多媒体设备搬运车
CN115653366B (zh) 一种垂直循环防摆动立体车库
CN214532197U (zh) 基于立体车库的平层定位机构及立体车库
CN105421845B (zh) 车辆横移装置
CN212583392U (zh) 立体车库
CN208830801U (zh) 一种桥式智能立体停车库
KR20110114814A (ko) 환적형 자전거 주차 설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