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0159U -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0159U
CN213800159U CN202022351647.2U CN202022351647U CN213800159U CN 213800159 U CN213800159 U CN 213800159U CN 202022351647 U CN202022351647 U CN 202022351647U CN 213800159 U CN213800159 U CN 213800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rod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hock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16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弓鹏
王刚
王力
张全升
原玮
陈太雷
曾立华
朱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516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0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0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0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包括上连接座和下底座,所述上连接座的两端与下底座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一端与第三活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活动杆一端与第四活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上连接座铰接,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下底座铰接;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与第四活动杆围合形成菱形框,菱形框内安装有水平减震簧;所述减震组件两侧位于上连接座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减震簧;本实用新型将无人机的大部分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使无人机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优点。因此无人机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的各种新领域,比如高压线的巡查维护领域中。
高压线作为电能传输的通道需要定期的进行巡检/维护,以保障电力运输的安全。以往常见的线路巡检都是靠供电系统维护人员用肉眼或望远镜察看。因为受地理环境、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有些隐患也不容易被发现。遇上跨河或者深山中的线路,维护人员常常无计可施。高压线巡检的主要项目包括对铁塔的巡查,主要包括铁塔的结构和铁塔上是否有鸟窝等异物;对金具的巡查,包括金具垂直状态的查询,金具连接结构的查询,金具自身状态的查询;对铁塔间输电线状态的查询,包括输电线的垂直度,输电线之间的间距,输电线自身的质量状态;以及对输电线路下方/上方周边环境的查询,是否有违章建筑存在。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现在使用无人机对高线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无人机对高线进行巡检的路线模式包括沿着两根铁塔之间的输电线进行巡检,在第一铁塔,输电线,第二铁塔和路面之间围成环形进行巡检;也包括另外一种巡查模式,无人机一边沿着铁塔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一边以输电线的的延伸方向做水平移动,从而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查。两个输电铁塔之间的距离在百米左右,在不同铁塔之间或者工作场地之间进行转换巡查的过程中。无人机需要进行起飞和降落,而无人机脚架是安装在无人机底部的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无人机起飞和降落。现有的无人机脚架结构在降落的时候无有效的缓冲减震使得无人机容易颠簸摔倒,很容易对无人机本身有较大的损伤,从而增加了使用时的成本消耗。
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公告号为CN 209037839 U,公告日为2019.06.28,公开了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均包括有上部分支架和下部分支架,所述上部分支架下方开有空腔层,所述下部分支架上端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活动贯穿于空腔层内部,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方的空腔层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上部分支架顶部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插头。采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分离设置,上部分支架与下部分支架之间采用弹簧和支撑杆支撑,使得无人机在下落时下部分支架受到的压力从支撑杆传递到限位板和弹簧,使得弹簧产生卸力减震的效果,无人机下落时不易发生与地面撞击产生颠簸的状况,实现无人机平稳降落。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人机下落时与地面撞击产生颠簸的问题,但是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同。
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震无人机脚架,公告号为CN207106855U,公告日为20180316,一种新型防震无人机脚架,包括安装在多旋翼无人机下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相对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向外侧同时向下方倾斜的斜杆,两所述的斜杆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两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齿轮轴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轴上套装有发条,发条一端与齿轮轴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齿轮啮合连接有竖向的齿条,所述齿条上下两端均伸出壳体且与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上端与齿条固定连接,且下端连接有纵杆,发条的上劲方向与齿条向上移动带动的齿轮旋转方向相同。在无人机落地时能产生很好的缓冲,使无人机落地平稳,避免无人机内部零件损坏。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无人机下落时与地面撞击产生颠簸的问题,但是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包括上连接座和下底座,所述上连接座的两端与下底座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一端与第三活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活动杆一端与第四活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上连接座铰接,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下底座铰接;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与第四活动杆围合形成菱形框,菱形框内安装有水平减震簧;所述减震组件两侧位于上连接座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减震簧。
进一步,所述第三活动杆的内侧和第四活动杆的内侧均连接有用于定位水平减震簧的挡板。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座包括与无人机配合安装的连接板和安装在连接板下侧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均插装有连接柱。
进一步,所述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安装块,所述上连接座任一端的相邻安装块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一旋转轴铰接。
进一步,所述下底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组环形支撑腿。
进一步,所述环形支撑腿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橡胶套。
进一步,所述减震橡胶套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环形支撑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旋转轴,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旋转轴铰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铰接处安装有第二连接套,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铰接处安装有第二连接套
进一步,所述竖直减震簧上端安装在安装块下端,竖直减震簧下端通过弹簧座与环形支撑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和竖直减震簧,无人机降落与地面产生接触后通过压缩竖直减震簧和迫使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第四活动杆进行转动拉伸水平减震簧,使得无人机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竖直减震簧和水平减震簧的共同作用下,将无人机的大部分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实现缓慢的将无人机降落后产生的冲击力抵消,使无人机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避免了设备的损坏。
2. 本实用新型还在环形支撑腿的两端安装有减震橡胶套,在接触地面时,还可以利用减震橡胶套进一步对设备减震,使得减震效果进一步变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包括上连接座和下底座,其中上连接座与无人机配合安装,下底座与降落位置接触;所述上连接座的两端与下底座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第三活动杆9和第四活动杆10,第一活动杆6一端与第三活动杆9的一端铰接,第二活动杆7一端与第四活动杆10的一端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杆6与第三活动杆9、第二活动杆7与第四活动杆10之间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了上述结构便于第一活动杆6与第三活动杆9、第二活动杆7与第四活动杆10之间相对转动;第一活动杆6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7的另一端均与上连接座铰接,第三活动杆9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10的另一端均与下底座铰接;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第三活动杆9与第四活动杆10围合形成菱形框,菱形框内安装有水平减震簧12;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杆6与第三活动杆9的铰接处外凸设置,第二活动杆7与第四活动杆10的铰接处内凹设置;所述第三活动杆9的内侧和第四活动杆10的内侧安装有水平减震簧12;所述减震组件两侧位于上连接座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减震簧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减震簧8上端安装在安装块4下端,竖直减震簧8下端通过弹簧座13与环形支撑腿14连接。
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水平减震簧12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活动杆9的内侧和第四活动杆10的内侧均连接有用于定位安装水平减震簧12的挡板11,所述水平减震簧12安装在第三活动杆9的内侧挡板11和第四活动杆10的内侧挡板11之间。
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连接无人机同时安装减震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座包括与无人机配合安装的连接板1和安装在连接板1下侧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套3,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两端均插装有连接柱2;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对称的六组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部皆设置有螺纹结构,更加方便牢固的将连接板1与无人机连接。
如图1-2所示,为了实现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与第一旋转轴5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2的自由端设有安装块4,所述上连接座两端的相邻安装块4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5连接,第一活动杆6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7的另一端均与第一旋转轴5铰接。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底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组环形支撑腿14;为了进一步增加减震效果,所述环形支撑腿14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橡胶套15套;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橡胶套15套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如图1-2所示,为了实现第三活动杆9、第四活动杆10与环形支撑腿14铰接的效果,所述环形支撑腿14上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安装有第二旋转轴17,第三活动杆9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10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旋转轴17铰接;为了使得第三活动杆9与第四活动杆10在第二旋转轴17上转动的更加流畅,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活动杆9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17铰接处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套18,第二连接套18与第二旋转轴17转动配合,第三活动杆9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10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连接套18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在使用时,当无人机降落下底座与地面产生接触后,由于无人机的惯性力会带动上连接座向下运动,使得竖直减震簧8向下压缩,将无人机的一部分动能储存为弹性势能;同时无人机还会带动安装块4向下运动,安装块4迫使第一活动杆6和第二活动杆7相对第一旋转轴5转动,第一活动杆6会带动第三活动杆9相对第二旋转轴17转动,第二活动杆7会带动第四活动杆10相对第二旋转轴17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杆6与第三活动杆9的铰接处继续向外凸出,第二活动杆7与第四活动杆10的铰接处继续向内凹进,第三活动杆9和第四活动杆10分别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拉伸水平减震簧12,将无人机的另一部分动能储存为弹性势能;在竖直减震簧8和水平减震簧12的共同作用下,将无人机的大部分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实现缓慢的将无人机降落后产生的冲击力抵消,且两组环形支撑腿14上方所受的力是一样的,不管哪边环形支撑腿14接触地面,在经过上述能量转化后,都可以稳定的落在地面,效果较好;同时,在接触地面时,还可以利用减震橡胶套15套进一步对设备减震,使得减震效果进一步变好。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和竖直减震簧8,无人机降落与地面产生接触后通过压缩竖直减震簧8和迫使第一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7、第三活动杆9、第四活动杆10进行转动拉伸水平减震簧12,使得无人机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竖直减震簧8和水平减震簧12的共同作用下,将无人机的大部分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实现缓慢的将无人机降落后产生的冲击力抵消,使无人机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避免了设备的损坏。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座和下底座,所述上连接座的两端与下底座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和第四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一端与第三活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活动杆一端与第四活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上连接座铰接,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下底座铰接;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与第四活动杆围合形成菱形框,菱形框内安装有水平减震簧;
所述减震组件两侧位于上连接座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减震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动杆的内侧和第四活动杆的内侧均连接有用于定位水平减震簧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包括与无人机配合安装的连接板和安装在连接板下侧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均插装有连接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安装块,所述上连接座任一端的相邻安装块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一旋转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组环形支撑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腿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橡胶套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旋转轴,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旋转轴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铰接处安装有第二连接套,第四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铰接处安装有第二连接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减震簧上端安装在安装块下端,竖直减震簧下端通过弹簧座与环形支撑腿连接。
CN202022351647.2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Active CN213800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1647.2U CN213800159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1647.2U CN213800159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0159U true CN213800159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1647.2U Active CN213800159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0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00159U (zh) 一种减震式无人机脚架结构
CN107160377B (zh) 一种空间机械臂地面三维空间运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7442740U (zh) 一种防震动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
CN214930586U (zh) 一种无人机航测用减震支架
CN110778647B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209870725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脚架
CN216246357U (zh) 一种矿山测量全站仪减震底座
CN213008714U (zh) 一种工程测绘无人机飞行平台
CN112298592A (zh) 一种全地形无人机便携式起降平台
CN210680751U (zh) 一种铁路信号灯固定底座
CN210554547U (zh) 一种车载导航仪
CN208704996U (zh) 车载落锤式弯沉仪自动垂直结构
CN220349984U (zh) 一种山区用无人机测绘装置
CN202848798U (zh) 一种电梯轨道
CN111549586A (zh) 一种竖向减振支座
CN213921465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减震装置
CN212367034U (zh) 一种水利发电站用发电机缓震机墩结构
CN21494124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杆减震底座
CN219159434U (zh)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安防机器人
CN205086594U (zh) 一种抗冲击机器人车轮
CN214839813U (zh) 城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CN216003112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充电自泊平台及其无人飞行器
CN221007894U (zh)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稳定雨晴监测设备
CN216530827U (zh) 一种新型车载发电机
CN220134984U (zh) 一种矿山地质勘查供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