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1946U -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1946U
CN213751946U CN202022817147.3U CN202022817147U CN213751946U CN 213751946 U CN213751946 U CN 213751946U CN 202022817147 U CN202022817147 U CN 202022817147U CN 213751946 U CN213751946 U CN 213751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lencing
plate body
compressed ai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71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明明
王姜鹏
杨胜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Kailianjie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Kailianjie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Kailianjie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Kailianjie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71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1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1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1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压缩空气排出时产生的噪音的分贝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具有放气孔;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管具有出音孔;消音部件,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和第三消音板,第一消音板设置在壳体内,并且遮盖出音孔,第一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第二消音板设置在壳体和第一消音板之间,第二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第三消音板设置在壳体与第二消音板之间,第三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消音。

Description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噪音污染是工业设备中常见的污染之一,特别是由于压缩空气排出时产生的噪音污染。现有的压缩空气主要是用于排风设备或者换气设备,但是,压缩空气通常会直接排向室外,而压缩空气在排出的瞬间会产生分贝较高的噪音污染,从而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压缩空气排出时产生的噪音的分贝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该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放气孔;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管具有出音孔;
消音部件,所述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和第三消音板,所述第一消音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遮盖所述出音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所述第二消音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消音板之间,所述第二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三消音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消音板之间,所述第三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消音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多个所述第三消音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板体设置在所述放气孔和所述出音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消音板包括第四板体、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板体,所述第五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消音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六板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板包括第七板体、第八板体和第九板体,所述第七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板体,所述第八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板体,多个所述第一消音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七板体和所述第八板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板体位于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九板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孔、第二消音孔和第三消音孔均为消音孔,所述消音孔的结构为圆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部件还包括多个折板,多个所述折板连接于所述消音孔的内壁。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折板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第二折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第二折板之间具有第一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是60度至15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作用是遮盖连接管,壳体的一端具有放气孔;连接管的作用是排出压缩空气,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管具有出音孔;消音部件的作用是降低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和第三消音板,第一消音板设置在壳体内,并且遮盖出音孔,第一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第二消音板设置在壳体和第一消音板之间,第二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第三消音板设置在壳体与第二消音板之间,第三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相对于现有技术,压缩空气通常会直接排向室外,而压缩空气在排出的瞬间会产生分贝较高的噪音污染,从而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和第三消音板,第二消音板设置在壳体和第一消音板之间,第三消音板设置在壳体与第二消音板之间,并且,在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和第三消音板的表面分别设置第一消音孔、第二消音孔和第三消音孔,使得压缩空气在依次经过第一消音孔、第二消音孔和第三消音孔时,使得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降低,从而达到降低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该装置包括:
壳体1,壳体1的一端具有放气孔11;
连接管2,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管2具有出音孔21;
消音部件,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31、第二消音板32和第三消音板33,第一消音板31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遮盖出音孔21,第一消音板3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板32设置在壳体1和第一消音板31之间,第二消音板32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321,第三消音板33设置在壳体1与第二消音板32之间,第三消音板33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3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的作用是遮盖连接管2,壳体1的一端具有放气孔11;连接管2的作用是排出压缩空气,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管2具有出音孔21;消音部件的作用是降低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31、第二消音板32和第三消音板33,第一消音板31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遮盖出音孔21,第一消音板3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板32设置在壳体1和第一消音板31之间,第二消音板32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321,第三消音板33设置在壳体1与第二消音板32之间,第三消音板33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331,相对于现有技术,压缩空气通常会直接排向室外,而压缩空气在排出的瞬间会产生分贝较高的噪音污染,从而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第一消音板31、第二消音板32和第三消音板33,第二消音板32设置在壳体1和第一消音板31之间,第三消音板33设置在壳体1与第二消音板32之间,并且,在第一消音板31、第二消音板32和第三消音板33的表面分别设置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孔321和第三消音孔331,使得压缩空气在依次经过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孔321和第三消音孔331时,使得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降低,从而达到降低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的技术效果。
上述壳体1的作用是遮盖连接管2,壳体1的一端具有放气孔11,壳体1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壳体1的一端设置放气孔11,用于排出气体,在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管2;连接管2的作用是排出压缩空气,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管2具有出音孔21,连接管2连接于排气设备,压缩空气通过连接管2排出;消音部件的作用是降低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31、第二消音板32和第三消音板33,第一消音板31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遮盖出音孔21,第一消音板3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311,第一消音板31距离出音孔21的位置最近,第一消音板3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311,能够降低出连接管2排出的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降低噪音,第二消音板32设置在壳体1和第一消音板31之间,第二消音板32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321,第二消音板32能够进一步降低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第三消音板33设置在壳体1与第二消音板32之间,第三消音板33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331,第三消音板33能够进一步对噪音进行降低,从而达到逐步降低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三消音板33包括第一板体332、第二板体334和第三板体333,第一板体33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板体333,第二板体33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板体333,多个第三消音孔331均匀分布在第一板体332和第二板体334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三消音板33,第一板体33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板体333,第一板体332设置在第三消音板33的依一侧,并且,第一板体332与壳体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焊接,第二板体33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板体333,使得第三板体333位于第一板体332和第二板体334的中间位置,多个第三消音孔331均匀分布在第一板体332和第二板体334的表面,也就是说,压缩空气从出音孔21排出后,会碰撞第三板体333,然后折返到第一板体332和第二板体334,再通过第三消音孔331进入到第三消音板33和第二消音板32之间的位置,可选的,第三板体333设置在放气孔11和出音孔21之间,也就是说,第三板体333将放气孔11和出音孔21之间的位置间隔开,从而达到阻挡压缩空气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二消音板32包括第四板体322、第五板体324和第六板体323,第四板体32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板体323,第五板体32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板体323,多个第二消音孔321均匀分布在第六板体32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二消音板32,第四板体32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板体323,第五板体32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板体323,多个第二消音孔321均匀分布在第六板体323的表面,进入第三消音板33和第二消音板32之间的位置的压缩空气会碰撞第四板体322和第五板体324,然后朝向第六板体323的方向流动,再从第二消音孔321进入到第二消音板32和第三消音板33之间的位置,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消音板31包括第七板体312、第八板体314和第九板体313,第七板体31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九板体313,第八板体31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九板体313,多个第一消音孔311均匀分布在第七板体312和第八板体314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消音板31,第七板体31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九板体313,第八板体31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第九板体313,多个第一消音孔311均匀分布在第七板体312和第八板体314的表面,进入第一消音板31和第二消音板32之间的位置的压缩空气会碰撞第九板体313,然后朝向第七板体312和第八板体314的方向流动,再从第一消音孔311进入到壳体1和第一消音板31之间的位置,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的技术效果;可选的,第六板体323位于第三板体333和第九板体313之间,也就是说,第三板体333、第六板体323和第九板体313同时位于放气孔11和出音孔21之间的位置,使得压缩空气在壳体1内曲折流动,从而进一步达到消音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孔321和第三消音孔331均为消音孔,消音孔的结构为圆台形。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孔321和第三消音孔331,第一消音孔311、第二消音孔321和第三消音孔331的形状均匀圆台形,能够对压缩空气进行扩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降低噪音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消音部件还包括多个折板,多个折板连接于消音孔的内壁。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消音部件,在每个消音孔上设置至少两个折板,两个折板可以朝向同一个方向,也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可选的,每个折板包括第一折板341和第二折板342,第一折板341与第二折板342相对设置,第一折板341与第二折板342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是60度至150度,通过折板对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压缩空气的流动速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达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放气孔;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管具有出音孔;
消音部件,所述消音部件包括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和第三消音板,所述第一消音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遮盖所述出音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消音孔,所述第二消音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消音板之间,所述第二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三消音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消音板之间,所述第三消音板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三消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消音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多个所述第三消音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板体设置在所述放气孔和所述出音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音板包括第四板体、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板体,所述第五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消音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六板体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板包括第七板体、第八板体和第九板体,所述第七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板体,所述第八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板体,多个所述第一消音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七板体和所述第八板体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板体位于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九板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孔、第二消音孔和第三消音孔均为消音孔,所述消音孔的结构为圆台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部件还包括多个折板,多个所述折板连接于所述消音孔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折板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第二折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第二折板之间具有第一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是60度至150度。
CN202022817147.3U 2020-11-30 2020-11-30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Active CN213751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7147.3U CN213751946U (zh) 2020-11-30 2020-11-30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7147.3U CN213751946U (zh) 2020-11-30 2020-11-30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1946U true CN213751946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7147.3U Active CN213751946U (zh) 2020-11-30 2020-11-30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1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0427B2 (en) Sound atten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5738524B2 (ja) 音響減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7007579A (ja) 建設機械の吸気構造
CN203655385U (zh) 发动机排气系用消音器
TW202018189A (zh) 用於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的消音裝置
CN213751946U (zh) 压缩空气排出消音装置
WO2015025484A1 (ja) 換気装置
CN210325189U (zh) 一种新型消声器
CN210509333U (zh) 发电机组消音装置
CN206726756U (zh) 一种方便更换消声单元的组合式消声器
CN212985634U (zh) 离心风机消音器
CN111365215B (zh) 一种气动消声器
CN212538244U (zh) 一种仿蜗壳型消声通风装置
CN211314671U (zh) 模块化消声装置
CN210799105U (zh) 一种低噪音内燃机
CN210977635U (zh) 一种高强度消音器
JPH09324711A (ja) 吸気用サイレンサー
CN212624782U (zh) 一种排气放空消声器
CN210033847U (zh) 罗茨风机消声器
CN108386253B (zh) 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
CN206785449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装置
CN219197640U (zh) 一种罗茨风机消音器
CN110822547A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变风量末端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0919580U (zh) 一种用于排气管的消音器
CN212360340U (zh) 消声结构及通风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