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0713U - 一种摆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摆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0713U
CN213740713U CN202022207550.4U CN202022207550U CN213740713U CN 213740713 U CN213740713 U CN 213740713U CN 202022207550 U CN202022207550 U CN 202022207550U CN 213740713 U CN213740713 U CN 213740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affle
transmission
rotat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75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德君
余家红
李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ng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ng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ng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ngm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75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0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0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0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摆闸。摆闸包括机架、挡板组件、动力输出组件、直线传动组件及挡板驱动组件,挡板组件活动安装于机架,动力输出组件安装于机架,直线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机架内,动力输出组件用于驱动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时,驱动挡板驱动组件带动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一方面,由于直线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机架内,其无需占用人行通道的使用空间,也能够通过挡板驱动组件来带动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有利于行人的畅快行走。另一方面,相对采用轮齿摩擦力较大减速箱,由于直线传动组件的摩擦力较小而不容易磨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摆闸使用寿命更长,噪音产生更少,静音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摆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闸。
【背景技术】
摆闸作为通道阻挡设备,广泛应用在各类收费检票场所及公司场所,诸如地铁、景区或大厦门口等。请参阅图1,传统摆闸包括机架11、中间固定梁12、固定组件13、机芯旋转组件14、电机驱动组件15及挡板16,中间固定梁12固定安装于机架11中部,固定组件13固定安装于中间固定梁12的顶端,机芯旋转组件14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组件13,另一端连接电机驱动组件15,其中,电机驱动组件15安装于机架11朝向人行通道17的侧面,挡板16连接机芯旋转组件14。
一般的,电机驱动组件15都是含有多级齿轮传动组的减速箱,机芯旋转组件14另一端连接减速箱,减速箱作圆周转动时,能够驱动机芯旋转组件14带动挡板16作圆周转动,以阻挡或开放行人通过人行通道17。
由图1可知,由于电机驱动组件15采用减速箱的齿轮传动结构,一般电机驱动组件15需要安装在机架11朝向人行通道17的侧面,此种安装方式占用人行通道的部分空间,不利于行人的畅快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摆闸,其能够降低占用人行通道的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摆闸,包括:
机架;
挡板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
动力输出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
直线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直线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
挡板驱动组件,所述挡板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直线传动组件,所述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
可选地,所述直线传动组件包括:
丝杆,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且所述丝杆的中心线水平设置;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挡板驱动组件且与所述丝杆相配合,所述动力输出组件驱动所述丝杆带动所述滑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时,所述滑动组件驱动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
可选地,所述摆闸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滑动组件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杆,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与其相配合;
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动支座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组件;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挡板组件,所述连接件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挡板组件同轴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推动板设有导孔;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盘与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穿过所述导孔后连接所述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挡板组件同轴固定,所述推动板移动时,推动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推动板作伸缩运动,同时所述传动杆牵引所述转动盘带动所述挡板组件绕所述转动盘的中心线作水平圆周转动。
可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推动板远离所述转动盘的侧面,所述轴承座设有轴承孔,所述传动杆依次穿过所述轴承孔与所述导孔后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
可选地,所述传动杆包括:
传动部;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传动部穿过所述导孔后的一端,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盘设有第二安装孔;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后,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盘。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所述传动带环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挡板组件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移动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轮作圆周运动。
可选地,所述挡板组件包括: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挡板驱动组件,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能带动所述挡板作水平圆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闸中,挡板组件活动安装于机架,动力输出组件安装于机架,直线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机架内,直线传动组件连接动力输出组件,动力输出组件用于驱动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挡板驱动组件连接直线传动组件,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时,能够驱动挡板驱动组件带动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一方面,由于直线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机架内部,其无需占用人行通道的使用空间,也能够通过挡板驱动组件来带动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有利于行人的畅快行走。另一方面,相对采用轮齿摩擦力较大的减速箱,由于直线传动组件的摩擦力较小而不容易磨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摆闸使用寿命更长,噪音产生更少,静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传统摆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摆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摆闸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盖板已隐藏;
图4为图2所示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转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第一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所示的动力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所示的直线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直线传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的丝杆驱动滑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的示意图,其中,传动齿条已隐藏;
图16为图2所示的摆闸处在第一转动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挡板处于关门位置;
图17为图16所示的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摆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挡板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其中,连接件为推动板;
图20为图18所示的摆闸处在第一转动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挡板处于关门位置;
图21为图20所示的摆闸由第一转动状态运动至第二转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丝杆带动滑动组件作远离电机的水平直线运动;
图22为图20所示的摆闸由第一转动状态运动至第三转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丝杆带动滑动组件作靠近电机的水平直线运动;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又另一种摆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的第一转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摆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闸可应用在任意合适场所,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场所的需要,调整摆闸中挡板的摆放位置及转动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闸包括机架200、挡板组件300、动力输出组件400、直线传动组件500及挡板驱动组件600。挡板组件300活动安装于机架200,动力输出组件400安装于机架200并连接直线传动组件500,直线传动组件500水平安装于机架200内并连接挡板驱动组件600,挡板驱动组件600连接挡板组件300。
摆闸工作时,动力输出组件400向直线传动组件500输出动力,驱动直线传动组件500作水平直线运动,直线传动组件500作水平直线运动时,能够驱动挡板驱动组件600带动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转动,以阻挡或开放行人通过人行道通。
因此,一方面,由于直线传动组件500水平安装于机架200内部,其无需占用人行道通的使用空间,也能够通过挡板驱动组件600来带动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转动,有利于行人的畅快行走。另一方面,相对采用轮齿摩擦力较大的减速箱,由于直线传动组件500的摩擦力较小而不容易磨损,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摆闸使用寿命更长,噪音产生更少,静音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4,机架200作为支撑主体,用于支撑各个组件及零件。机架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组件21与第二支撑板组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组件21包括第一支撑板211、第一支架212及盖板213,第一支撑板211一侧连接第一支架212一端,并且,第一支撑板211与第一支架212垂直,盖板213盖设于第一支撑板211,以便防止外部灰尘或杂物进入机箱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组件22包括第二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架222,第二支撑板221一侧连接第二支架222一端,第二支撑板221另一侧连接第一支架212另一端,第二支架222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211另一侧,并且,第二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架222垂直。因此,第一支撑板组件21与第二支撑板组件22之间的配合连接,以将机架200围成框体。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板与支架的连接包括卡扣连接、螺纹固定、焊接或铆接等等连接固定方式。并且,支撑板或支架可采用铝制、铁制、铜制或塑料材质等制品。
挡板组件300活动安装于第一支撑板组件21与第二支撑板组件22之间,挡板组件300可相对机架200作水平圆周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挡板组件300可以选择任意合适部件组成的具有能够实现挡板功能的挡板转动结构,在此不局限于本文所提供的挡板转动结构。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组件300包括转动组件31与挡板32,转动组件31连接挡板驱动组件600,挡板驱动组件600工作时,带动转动组件31作水平圆周转动。挡板32连接转动组件31,转动组件31能够带动挡板32相对机架100作水平圆周转动。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1包括套筒311、第一固定件312、驱动轴313、第二固定件314、第一锁紧件315、第二锁紧件316、第一固定杆317及第二固定杆318。
请参阅图7,套筒311呈圆柱状,其内部中空。套筒311的侧面设有条状的通槽310,用于固定安装挡板32。
套筒311的内侧壁均匀分布若干个长条凸起3111,每个长条凸起3111沿着套筒311中心轴延伸。每个长条凸起311的两端皆设有固定孔3112。
请参阅图8,第一固定件312通过固定孔3112固定安装在套筒311内,并抵接长条凸起3111的一端。其中,第一固定件312设有第一通孔3121,驱动轴313一端穿过第一通孔3121后连接挡板驱动组件600,驱动轴313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件312抵接。
请参阅图9,驱动轴313包括主驱动部3131与凸起部3132,主驱动部3131一端穿过第一通孔3121后连接挡板驱动组件600,凸起部3132环绕成型于主驱动部3131靠近第一固定件312的另一端。将驱动轴313套接在第一固定件312时,凸起部3132与第一固定件312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驱动部3131呈圆柱状,主驱动部3131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一键槽3133,用于安装平键3134。主驱动部3131可通过平键与挡板驱动组件600连接。
第二固定件314与第一固定件312相对设置,第二固定件314通过第一通孔3112固定安装在套筒311内,并抵接长条凸起3111的另一端。
第一锁紧件315与第二锁紧件316相对设置,通过第一锁紧件315与第二锁紧件316之间的卡扣配合,将挡板32固定在套筒311。
请参阅图10,第一锁紧件315呈圆台状,第一锁紧件315的外周表面设有与长条凸起3111数量一致的若干长条凹槽3151,长条凸起3111收容于长条凹槽3151。
请结合图10与图11,第一锁紧件315设有卡扣部3152,挡板32朝向套筒311的一侧延伸出两个卡合部321,安装挡板32时,可将挡板32的一侧插入通槽310后,再将其中一个卡合部321卡扣在第一锁紧件315的卡扣部3152,由于第一锁紧件315与第二锁紧件316的结构相同,因此,再将其中另一个卡合部321卡扣在第二锁紧件315的卡扣部3152中,于是,第一锁紧件315与第二锁紧件316两者能够将挡板32锁紧在套筒311内。
请继续参阅图10,每个锁紧件皆设有两个定位孔3153,第一固定杆317一端安装于第一锁紧件315的一个定位孔3153内,第一固定杆317另一端安装于第二锁紧件316的一个定位孔3153内。第二固定杆318一端安装于第一锁紧件315的另一个定位孔3153内,第二固定杆318另一端安装于第二锁紧件316的另一个定位孔3153内。通过第一固定杆317与第二固定杆318的支撑作用,其能够可靠有效地将第一锁紧件315与第二锁紧件316固定在套筒311内。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组件31中部分零件可被省略,例如,第一固定杆317与第二固定杆318可被省略,只要套筒、锁紧件之间的尺寸合适,亦可以将锁紧件可靠地固定在套筒内。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转动组件31中,第一固定件312与第二固定件314可以省略其中一个,仅保留其中一个。同理,第一锁紧件315与第二锁紧件316可以省略其中一个,仅保留其中一个。
还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对各个零部件作替换、删减、增加等方式的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400用于输出动力,以驱动直线传动组件500作水平直线运动。
请参阅图12,动力输出组件400包括电机41与电机固定座42,其中,电机固定座42设有安装孔421,电机41的输出端穿过安装孔421后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组件21上。电机41产生动力直接作用在直线传动组件500,以驱动直线传动组件500作直线运动。通过安装电机固定座42,其能够可靠地稳定住工作时的电机,减少电机工作时的振动,使得直线传动组件500更加平稳地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41可以水平安装在机架200上或者竖直安装在机架200上,亦可以无需安装在机架200上。为了较好地驱动直线传动组件500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41安装在机架200上的位置可以随着直线传动组件50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400还可以采用其它动力输出结构,例如,动力输出组件400包括电机与连杆传动机构,电机驱动连杆传动机构带动直线传动组件500工作,再例如,在噪音允许的前提下,动力输出组件400亦可以包括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动力输出组件可采用任意合适的动力输出结构。
直线传动组件500连接动力输出组件400,动力输出组件400用于驱动直线传动组件500作水平直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直线传动组件500水平安装于机架200上,例如,动力输出组件400与直线传动组件500共同水平安装于第一支撑板组件21或第二支撑板组件22。
由于直线传动组件500水平安装在机架200内,因此,直线传动组件500的直线运动相对于水平面而言是水平的,且直线传动组件500无需安装在机架200朝向人行道通的侧面,从而避免占用人行道通的使用空间。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4及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线传动组件500包括丝杆51与滑动组件52,丝杆安装于机架内,丝杆51一端连接动力输出组件400,并且,丝杆51的中心线AA”水平设置,亦即,丝杆51的中心线AA”平行于水平面。
滑动组件52连接挡板驱动组件600,并且,滑动组件52与丝杆51相配合,丝杆51能够驱动滑动组件52作水平直线运动。装配直线传动组件500时,将滑动组件52套设于丝杆51后,再通过螺丝将滑动组件52固定连接丝杆51。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400驱动丝杆51带动滑动组件52作水平直线运动时,滑动组件51驱动挡板驱动组件600带动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转动,其中,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BB”垂直于水平面,丝杆的中心线AA”垂直于旋转中心线BB”。
由于丝杆51与滑动组件52的摩擦力较小而不容易磨损,其能够充分发挥丝杆的耐用性,并且,丝杆成本比较低,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摆闸使用寿命更长,成本低,噪音产生更少,静音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组件52包括滑块521与滑动支座522,滑块521套设于丝杆51且与其相配合,滑动支座522与滑块521固定连接,挡板驱动组件600安装于滑动支座522的侧面,丝杆51通过滑块521驱动滑动支座522直线运动,使得滑动支座522推动挡板驱动组件600带动挡板组件300作圆周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521设有贯穿孔5211,丝杆51穿过贯穿孔5211并与滑块521螺纹连接,滑动支座522设有轴孔5221,滑块521固定于轴孔5221,贯穿孔5211与轴孔5221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因此,丝杆51可以同时穿过贯穿孔5211与轴孔5221。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组件52结构紧凑,有利于摆闸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521可以采用螺母等螺纹滑动件。
请继续参阅图13与图14,在一些实施例,直线传动组件500还包括联轴器53,联轴器53设有联轴孔531,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孔531与丝杆51一端连接。联轴器53能够缓冲直线传动组件500的负荷,提高直线传动组件500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13与图14,在一些实施例,直线传动组件500还包括第一固定座54及第二固定座55,第一固定座54设有第一固定孔541,丝杆51另一端活动安装于第一固定孔541内。第二固定座55设有第二固定孔551,丝杆51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孔551后连接动力输出组件400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1驱动丝杆51转动时,由于第一固定座54与第二固定座55能够对丝杆51进行限位,防止丝杆51过度产生振动,从而提高了直线传动组件500的工作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座54与第二固定座55中可以保留一个固定座用于对丝杆51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摆闸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安装于机架200上,用于对滑动组件52的运动进行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包括导杆56,导杆56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座54,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座55,滑动组件52与导杆56滑动连接,丝杆51可带动滑动组件52沿着导杆56作直线运动。
由于导杆56能够限制滑动组件52的左右摆动,并且,还能够引导滑动组件52作直线运动,因此,导杆56能够提高滑动组件52作水平直线运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还可以采用任意合适并具有导向作用的其它结构,例如,滑动组件52朝向第一支撑板211的侧面设有导条,第一支撑板211朝向滑动组件52的侧面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沿着所述丝杆51的中心线延伸,导条能够在滑轨内作直线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13与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54还设有第三固定孔542,第二固定座55还设有第四固定孔552,滑动支座522还设有第五固定孔5221,第三固定孔542、第四固定孔552及第五固定孔5221三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导杆56依次穿过第三固定孔542、第四固定孔552及第五固定孔5221后,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座54、滑动支座522及第二固定座55。
请继续参阅图13与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线传动组件500还包括直线轴承57,直线轴承57安装于第五固定孔5221内,其中,直线轴承57设有轴承孔571,导杆56穿过轴承孔后与直线轴承57连接。
通过安装直线轴承57,其能够对滑动组件52的直线运动进行缓冲,降低滑动组件52的摩擦阻力,提高直线传动组件500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13与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线传动组件500还包括传动固定板58,传动固定板58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11朝向盖板213的表面。其中,传动固定板58朝向盖板213的表面皆安装有上述各个实施例所阐述的直线传动组件500的各个部件。传动固定板58能够减小直线传动组件500产生的振动,从而保证直线传动组件500可靠的工作。
请参阅图16,挡板驱动组件600连接直线传动组件500,直线传动组件500作水平直线运动时,驱动挡板驱动组件600带动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驱动组件600包括连接件61与旋转机构62,连接件61连接滑动组件52,旋转机构62一端连接连接件61,另一端连接挡板组件300。滑动组件52作水平直线运动时,带动连接件61移动。连接件61移动时,能够驱动旋转机构62带动挡板组件300绕旋转机构62的旋转中心线作水平圆周转动。
连接件61包括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固定安装于滑动组件52,滑动组件52作水平直线运动时,可带动传动齿条移动。
旋转机构62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与挡板组件300同轴固定,传动齿条移动时,推动传动齿轮绕传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线作水平圆周运动,于是,传动齿轮带动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运动,其中,传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线为旋转机构62的旋转中心线。
请参阅图17,传动齿轮设有齿轮轴孔71,齿轮轴孔71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平键3134的第三键槽711,驱动轴313一端穿过齿轮轴孔71并通过平键3134与驱动轴313键连接,传动齿轮转动时,可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
假设挡板32垂直于机架200的支撑板时,挡板32处于关门状态。当挡板32与支撑板几乎平行或者平行时,挡板32处于开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控制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时,挡板32可以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亦可以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同理可得,控制挡板32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时,挡板32可以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亦可以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闸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6所示,挡板32垂直于机架200的支撑板,挡板32处于关门状态。
若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当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齿轮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时,传动齿轮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逆时针转动,于是,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从而实现门被打开的动作。
接着,当挡板32处于上文所阐述的开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齿轮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与此同时,传动齿轮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顺时针转动,于是,挡板32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用户被禁止通行所述摆闸。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或者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时,所需要滑动组件作相应直线运动和挡板作相应水平圆周转动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或者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时,也可以控制滑动组件和挡板作与上文相反的运动。
例如,当挡板32处于关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齿轮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与此同时,传动齿轮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顺时针转动,于是,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从而实现门被打开的动作。
接着,当挡板32处于上文所阐述的开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齿轮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与此同时,传动齿轮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逆时针转动,于是,挡板32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用户被禁止通行所述摆闸。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齿轮传动方式驱动挡板组件300进行转动,此种方式的减速效果好,工作平稳。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挡板驱动组件600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1包括推动板,推动板固定安装于滑动组件52,滑动组件52作水平直线运动时,可带动推动板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18与图19,推动板安装于滑动支座522朝向挡板组件300的侧面,滑动支座522作直线运动时,可带动推动板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动板设有导孔81,旋转机构62包括转动盘82与传动杆83,传动杆83一端穿过导孔81后连接转动盘82,转动盘82与挡板组件300同轴固定,推动板移动时,推动传动杆83相对推动板作伸缩运动,同时传动杆83牵引转动盘82带动挡板组件300绕转动盘82的中心线作水平圆周转动。
转动盘82设有第二转动孔821与第二安装孔822,第二转动孔821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平键3134的第四键槽8211,驱动轴313一端穿过齿轮轴孔71并通过平键3134与驱动轴313键连接,转动盘82转动时,可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盘82呈扁圆柱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盘82可以被构造成任意合适形状,只要满足可受传动杆83的推动而转动的任意结构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62还包括轴承座84,轴承座84固定安装于推动板远离转动盘82的侧面,轴承座84设有轴承孔841,传动杆83依次穿过轴承孔841与导孔81后固定连接转动盘82。
推动板推动传动杆83作伸缩运动时,轴承座84可避免传动杆83由于缺乏支撑而左右摆动的情况出现,可以更加稳定和可靠地引导传动杆83的左右伸缩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轴承孔841安装直线轴承,传动杆83穿过直线轴承的轴孔后固定连接转动盘82。直线轴承能够减小传动杆83与轴承座8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传动杆83能够快速准确地按照预设速度推动转动盘8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杆83包括传动部831、固定部832及连接轴833。固定部832安装于传动部831穿过导孔81后的一端,固定部832设有第一安装孔8321,连接轴833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822与第二安装孔8321后,将固定部832固定安装于转动盘82。因此,传动杆83大体呈“T”形状。推动板推动传动杆83时,转动盘82转动地同时,通过连接轴833依次带动固定部832及传动部831作左右伸缩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832呈圆柱状,推动板朝向转动盘82的侧面设有弧形槽834,固定部832至少部分可收容于弧形槽834。推动板通过传动杆83推动转动盘82转动时,当固定部832相对推动板距离渐转渐近,固定部832相对转动盘82的边缘而凸出的部分收容于弧形槽834。接着,转动盘82继续转动,固定部832相对推动板的距离渐转渐远,固定部832相对转动盘82的边缘而凸出的部分脱离弧形槽834。
采用此种结构设计,其能够保证可以将转动盘82与推动板之间的距离设计更小,距离更小时,还可以保证推动板通过传动杆83推动转动盘82正常转动,因此,有利于摆闸的小型化设计,避免占用较大使用空间。
请一并参阅图20、图21及图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闸工作过程如下:在图20中,固定部832部分可收容于弧形槽834,挡板32处于关门状态。
参阅图20和图21,若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杆83,传动杆83带动转动盘82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同时,传动杆83在轴承座84内作远离推动板的伸出运动。与此同时,转动盘82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从而实现门被打开的动作。
接着,当挡板32处于上文所阐述的开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杆83,传动杆83带动转动盘82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同时,传动杆83在轴承座84内作靠近推动板的收缩运动。与此同时,转动盘82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用户被禁止通行所述摆闸。
一般的,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可以自关门状态开始逆时针转动90度,如图21所示,亦可以顺时针转动90度,如图22所示。
请结合图22,当挡板32处于关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带动传动杆83,传动杆83带动转动盘82作顺时针转动,同时,传动杆83在轴承座84内作远离推动板的伸出运动。与此同时,转动盘82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从而实现门被打开的动作。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挡板驱动组件600的不同点在于,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61包括传动带,传动带固定安装于滑动组件52,具体的,请参阅图23,连接件61固定于滑动支座522朝向挡板组件300的侧面,滑动支座522作直线运动时,可带动连接件6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驱动组件600还包括压板63,压板63安装于滑动组件52并压紧传动带,亦即压紧连接件61。
压板63呈片状结构,压板63的四角皆设有螺纹孔,滑动支座522朝向压板63的侧面也设有螺纹孔,压板63通过螺钉安装在滑动支座522的螺纹孔中。相应的,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螺钉紧固压板63的压力,以调节压板63按压传动带的压力。可以理解的是,除上述安装方式,压板63的安装方式还可以采用焊接或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6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轮621与第二转动轮622,传动带环绕于第一转动轮621和第二转动轮622,第一转动轮621与挡板组件300同轴固定,传动带移动时,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轮621与第二转动轮622作圆周运动,第一转动轮621带动挡板组件300作水平圆周转动。
请参阅图24,第一转动轮621设有第一转动孔6211,第一转动孔6211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平键3134的第二键槽6213,驱动轴313一端穿过转动孔6211并通过平键3134与驱动轴313键连接,第一转动轮621转动时,可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同步转动。
总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摆闸工作过程如下:
请参阅图23,若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移动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轮621与第二转动轮622作逆时针的圆周运动。第一转动轮621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逆时针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逆时针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从而实现门被打开的动作。
接着,当挡板32处于上文所阐述的开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轮621与第二转动轮622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第一转动轮621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用户被禁止通行所述摆闸。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或者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时,所需要滑动组件作相应直线运动和挡板作相应水平圆周转动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或者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时,也可以控制滑动组件和挡板作与上文相反的运动。
例如,挡板32刚开始处于关门状态,若挡板32需要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移动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轮621与第二转动轮622作顺时针的圆周运动。第一转动轮621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顺时针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逆时针作顺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开门状态,从而实现门被打开的动作。
接着,当挡板32处于上文所阐述的开门状态时,若挡板32需要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滑动组件52通过连接件61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轮621与第二转动轮622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第一转动轮621通过平键3134带动驱动轴313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驱动轴313通过第一固定件312带动套筒311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套筒311携带挡板32同步作逆时针的水平圆周转动,于是,挡板32由开门状态切换至关门状态,用户被禁止通行所述摆闸。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摆闸,其工作平稳,可靠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摆闸系统,请参阅图25,摆闸系统900包括两个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阐述的摆闸90,所述两个摆闸90相对设置,用于阻挡或开放行人通过人行通道91。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自行选择任意数量的摆闸组成摆闸系统,以实现相应的业务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摆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挡板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
动力输出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
直线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直线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
挡板驱动组件,所述挡板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直线传动组件,所述直线传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传动组件包括:
丝杆,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且所述丝杆的中心线水平设置;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挡板驱动组件且与所述丝杆相配合,所述动力输出组件驱动所述丝杆带动所述滑动组件作水平直线运动时,所述滑动组件驱动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滑动组件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杆,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与其相配合;
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动支座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组件;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挡板组件,所述连接件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挡板组件作水平圆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挡板组件同轴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推动板设有导孔;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盘与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穿过所述导孔后连接所述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挡板组件同轴固定,所述推动板移动时,推动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推动板作伸缩运动,同时所述传动杆牵引所述转动盘带动所述挡板组件绕所述转动盘的中心线作水平圆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推动板远离所述转动盘的侧面,所述轴承座设有轴承孔,所述传动杆依次穿过所述轴承孔与所述导孔后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
传动部;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传动部穿过所述导孔后的一端,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盘设有第二安装孔;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后,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盘。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所述传动带环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挡板组件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移动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轮作圆周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挡板驱动组件,所述挡板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能带动所述挡板作水平圆周转动。
CN202022207550.4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摆闸 Active CN213740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7550.4U CN21374071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摆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7550.4U CN21374071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摆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0713U true CN213740713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7550.4U Active CN21374071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摆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0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8636A (en) Garage door operator mechanism
JP3479410B2 (ja) 扉開閉機構
US6834463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opening
KR100938132B1 (ko) 도어클로저 어셈블리
CA2583451A1 (en)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KR101666017B1 (ko) 창호 잠금장치
CN112922489A (zh) 一种车门自动开闭执行器总成
JPH10196252A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
EP1257721A1 (en) Power striker with toggle linkage drive mechanism
CN213740713U (zh) 一种摆闸
CA2384909A1 (en) Two motor arrangement for a door operator
US707382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atching system
CN201053248Y (zh) 一种门柜式电子门锁
CN211777004U (zh) 全自动旋转屏蔽门
JPS59109681A (ja) 窓調整装置
CN212801316U (zh) 一种翼闸
JP3628872B2 (ja) 電動式ドア錠の駆動装置
US9822575B2 (en) Movable body driving device
CN110374438B (zh) 一种温控门窗闭合装置
CN110541634B (zh) 用于塞拉门的锁闭机构、塞拉门及车辆
US20020194785A1 (en) Two motor arrangement for a door operator
CA2303269C (en) A drive device for moving an object
CN112081033A (zh) 一种翼闸
JPH11247515A (ja) 閉鎖可能な面部材内の機能部材を駆動するための駆動装置
CN110593702A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门/盖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