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4959U -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4959U
CN213734959U CN202022952170.3U CN202022952170U CN213734959U CN 213734959 U CN213734959 U CN 213734959U CN 202022952170 U CN202022952170 U CN 202022952170U CN 213734959 U CN213734959 U CN 213734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upporting
platform door
steel plate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21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茂盛
王洪亮
杨彦江
姜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521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4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4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4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台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包括顶板,顶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均沿顶板前后方向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槽,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每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杆位于导向支撑槽内,支撑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钢板,支撑框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控制站台门开关的控制器连接;站台门底端的平台内侧面上设置有容置凹槽,顶板底端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容置凹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乘客在乘车及下车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提升乘客出行的便利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台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是修建在城市中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在地铁运行的每个站点均设置有站台门,地铁的站台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封闭型,一般用于地下车站,一种是半封闭型,多建在地上站;通常均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与列车上落空间,待地铁列车到达时,通过开启玻璃幕墙上的电动站台门供乘客上下地铁列车;现有的地铁站台门打开后,站台门底端的平台与地铁车门之间仍有一定间隔缝隙,在乘客较多时极易发生乘客脚下踏空,脚被夹在缝隙中的现象,此外还常会出现乘客的手机或钱包等便携小件物品从缝隙处掉落的现象,不但给乘客的出行带来的不便,而且对乘客的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能够解决乘客在乘车及下车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提升乘客出行的便利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包括顶板,顶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均沿顶板前后方向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槽,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每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杆位于导向支撑槽内,支撑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钢板,支撑框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控制站台门开关的控制器连接;站台门底端的平台内侧面上设置有容置凹槽,顶板底端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容置凹槽内。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底端左右两侧的支杆,且支杆位于支撑板的外侧,支杆上活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设置在支撑框架底端的齿条啮合,其中齿条沿支撑框架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支撑框架的中间位置,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固定板固定在支杆上。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底端四角处的支撑腿,以及设置在支撑腿底端的安装板。
所述的顶板底端其中一侧的支撑板与防护钢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调节杆,导向调节杆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导向调节槽,其中导向调节槽的前端导通设置有高度调节槽,导向调节槽底端与高度调节槽底端之间通过向上倾斜的斜坡连接;防护钢板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凸耳,支撑框架与凸耳之间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靠近导向调节杆一侧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导向滚轮,导向滚轮上设置有与导向调节槽相匹配的导向凹槽;顶板前侧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防护钢板宽度相匹配的容置槽。
所述的每个导向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导向支撑槽内。
所述的防护钢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厚度相匹配的橡胶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提升乘客乘车时的安全性能,驱动组件中齿轮齿条的传动组合,能够确保防护钢板移动过程的平稳性,同时提升传动效率。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的优化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通过将支撑框架与防护钢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活动连接,并在连接杆上设置与导向凹槽匹配的导向滚轮,能够将防护钢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防护钢板随支撑矿架从容置凹槽内移动至地铁车门处时,对防护钢板的高度进行调整,进一步缩小地铁车门与防护钢板之间的高度差,确保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导向支杆上导向轮的设置,能够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减小导向支杆与导向支撑槽之间的摩擦,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延长导向支杆的使用寿命;防护钢板前端,橡胶垫块的设置,能够避免防护钢板从容置凹槽内移动出来时,直接与地铁车身进行接触,避免对地铁车身造成的刮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容置凹槽的设置位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包括顶板1,顶板1底端的左右两侧均沿顶板1前后方向设置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上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槽3,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框架4,支撑框架4每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杆5,导向支撑杆5位于导向支撑槽3,导向支撑杆5能够为支撑框架4的移动提供导向及支撑作用,优选地,在每个导向支撑杆5上均设置导向轮6,且导向轮6位于导向支撑槽3内,导向轮6的设置,能够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减小导向支撑杆5与导向支撑槽3之间的摩擦,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延长导向支撑杆5的使用寿命;支撑框架4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钢板7,防护钢板7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厚度相匹配的橡胶垫块8,橡胶垫块8的设置,能够避免防护钢板7从容置凹槽9内移动出来时,直接与地铁车身进行接触,避免对地铁车身造成的刮擦,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支撑框架4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控制站台门开关的控制器连接,在地铁列车到站后,控制器会控制站台门开启,同时控制器会控制驱动组件中的驱动电机10进行运转,带动支撑框架4及防护钢板7进行移动,控制器为现有地铁车站中采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框架4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设置在支撑框架4上的防护钢板7进行移动,以便于防护钢板7能够在支撑框架4的带动下从容置凹槽9内移出,将站台与地铁车门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底端左右两侧的支杆11,且支杆11位于支撑板2的外侧,支杆11上活动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齿轮13,齿轮13与设置在支撑框架4底端的齿条14啮合,其中齿条14沿支撑框架4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支撑框架4的中间位置,转轴1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安装固定板24固定在支杆11上,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0随站台门的开启或关闭而进行相应的正向或反向运行,以达到将防护钢板7在容置凹槽9内移出或移进的目的;站台门底端的平台内侧面上设置有容置凹槽9,顶板1底端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容置凹槽9内,支撑组件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在容置凹槽9内,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1底端四角处的支撑腿15,以及设置在支撑腿15底端的安装板16。
由于站台门所在的平台平面略低于地铁车厢内部乘客所站立平面的高度,防护钢板7在对缝隙进行遮挡的同时,为了将防护钢板7与地铁车门之间的高度差进行压缩,进一步提升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做了如下优化:
顶板1底端其中一侧的支撑板2与防护钢板7之间设置有导向调节杆17,导向调节杆17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导向调节槽18,其中导向调节槽18的前端导通设置有高度调节槽19,导向调节槽18底端与高度调节槽19底端之间通过向上倾斜的斜坡连接,斜坡的设置便于导向滚轮22沿导向调节槽18移动至高度调节槽19内,以便于在防护钢板7从容置凹槽9内移出指定距离后,使防护钢板7相对支撑框架4的高度有所提升,从而缩小地铁列车门与防护钢板7之间的高度差,进一步提升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防护钢板7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凸耳20,支撑框架4与凸耳20之间通过连接杆21活动连接,靠近导向调节杆17一侧的连接杆21上设置有导向滚轮22,导向滚轮22上设置有与导向调节槽18相匹配的导向凹槽;顶板1前侧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防护钢板7宽度相匹配的容置槽23,容置槽23的长度需要根据地铁站台与地铁车门之间形成的缝隙距离进行设置,确保防护钢板7前端与地铁车厢接触后,位于顶板1下方的防护钢板7在能够随着防护钢板7的升起而完全进入容置槽23内,不会出现因容置槽23设置长度过短,而出现顶板1对防护钢板7 的升起起到妨碍做用;在运行过程中,凸耳20与支撑框架4之间的连接杆21 为倾斜状态,当设置在连接杆21上的导向滚轮22沿着导向凹槽移动至高度调节槽19内时,凸耳20与支撑框架4之间的连接杆21为竖直状态,此时防护钢板7高度相对支撑框架4的高度被调高,位于顶板1下方的防护钢板7 升至容置槽2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地铁到达站点后,控制器会控制站台门打开,控制器控制站台门打开的同时,会启动驱动电机10转动,驱动电机10 会带动转轴12及设置在转轴12上的齿轮13转动,与齿轮13啮合的齿条14 会在齿轮13的转动下,带动支撑框架4进行移动,此时设置在支撑框架4与凸耳20之间的连接杆21为倾斜状态,待设置在连接杆21上的导向滚轮22 沿着导向调节槽18与高度调节槽19之间的斜坡移动至高度调节槽19上时,防护钢板7前端与地铁车厢接触,与此同时支撑框架4与防护钢板7上的凸耳20之间的连接杆21转变为竖直状态,此时防护钢板7相对于支撑框架4 的竖直距离被调高,防护钢板7与地铁车厢平面之间的高度也相应被缩小,当地铁车门需要关闭时,由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0反向转动,带动防护钢板 7向容置凹槽9内移动。

Claims (6)

1.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顶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均沿顶板前后方向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槽,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每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杆位于导向支撑槽内,支撑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钢板,支撑框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控制站台门开关的控制器连接;站台门底端的平台内侧面上设置有容置凹槽,顶板底端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容置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底端左右两侧的支杆,且支杆位于支撑板的外侧,支杆上活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设置在支撑框架底端的齿条啮合,其中齿条沿支撑框架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支撑框架的中间位置,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固定板固定在支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底端四角处的支撑腿,以及设置在支撑腿底端的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底端其中一侧的支撑板与防护钢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调节杆,导向调节杆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导向调节槽,其中导向调节槽的前端导通设置有高度调节槽,导向调节槽底端与高度调节槽底端之间通过向上倾斜的斜坡连接;防护钢板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凸耳,支撑框架与凸耳之间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靠近导向调节杆一侧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导向滚轮,导向滚轮上设置有与导向调节槽相匹配的导向凹槽;顶板前侧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防护钢板宽度相匹配的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导向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导向支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钢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厚度相匹配的橡胶垫块。
CN202022952170.3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Active CN213734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2170.3U CN213734959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2170.3U CN213734959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4959U true CN213734959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2170.3U Active CN213734959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4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0022A (zh) 铁路机动装备车滑动顶盖
CN107867303B (zh) 一种火车上行李架升降装置及方法
CN109795439A (zh) 一种公交车驾驶室防护装置
CN213734959U (zh) 一种站台门防夹装置
CN213138743U (zh) 一种带故障解除的车站站台伸缩式防踏空装置
CN218750424U (zh) 一种滑动顺畅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CN216300846U (zh) 换电平台及充换电站
CN21650793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站
CN210191369U (zh) 车载升降装置及汽车
CN213115733U (zh) 一种应急移动通信车
CN213175482U (zh) 自走式电动悬臂门
CN213734973U (zh) 一种地铁车门安全防护装置
CN212337018U (zh) 铁路机动装备车滑动顶盖
CN112810642B (zh) 塞拉门承载装置、塞拉门驱动装置和轨道车辆
CN210526334U (zh) 一种汽车定位装置
CN113524086A (zh) 厢体合装设备
CN217600149U (zh) 一种电梯轿厢固定机构
CN211846799U (zh) 一种经济型载货电梯结构
CN113860126B (zh) 一种伞形原理圆形门机
CN113724554B (zh) 汽车撞击模拟体验系统
CN220033704U (zh) 一种电梯门组件测试架
CN212295815U (zh) 一种智能户外停车房
CN217921270U (zh) 一种升降门
CN216580213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多功能电动观光车
CN218894539U (zh) 一种电动大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