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4493U - 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34493U CN213734493U CN202022704545.4U CN202022704545U CN213734493U CN 213734493 U CN213734493 U CN 213734493U CN 202022704545 U CN202022704545 U CN 202022704545U CN 213734493 U CN213734493 U CN 2137344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f spring
- limiting part
- limiting
- plate spring
- bracket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钢板弹簧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包括板簧后支架、吊环和单片簧,板簧后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部;吊环的上端铰接于板簧后支架的下端,吊环还设有第二限位部;单片簧连接在吊环的下端;单片簧未发生断裂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互不接触;当单片簧的前端发生断裂,吊环向后旋转使第二限位部抵接第一限位部。吊环与板簧后支架限位,防止前轴向后窜位影响转向悬架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吊环限位保护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零部件数量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钢板弹簧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少片簧悬架系统中,钢板弹簧前端与固定在车架上的前支架相连,后端与吊环相连,其中一片板簧断裂,其余片板簧能起到导向作用。
单片簧悬架系统中,单片簧的后端断裂,板簧的前部分可以起导向作用;但如果单片簧的前端断裂,前轴连在后端板簧上,随着吊环摆动,会导致前轴窜位,严重影响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危害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以解决单片簧的前端断裂后容易干涉前轮转向系统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包括:
板簧后支架,所述板簧后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部;
吊环,所述吊环的上端铰接于所述板簧后支架的下端,所述吊环的上端还设有第二限位部;和
单片簧,连接在所述吊环的下端;
其中,所述单片簧未发生断裂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互不接触;当所述单片簧的前端发生断裂,所述吊环向后旋转使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板簧后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和
衬套,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所述衬套设有第一螺栓孔;
所述第一限位部一体成型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衬套的衬套侧面形成第一夹角。
支架本体用于连接车架,衬套设有第一螺栓孔用于连接吊环,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支架本体的底部并与衬套的衬套侧面形成第一夹角进而能够与吊环发生抵接。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吊环包括:
一对吊环单体,夹设在所述衬套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吊环单体的上缘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吊环单体之间形成第二夹角;和
螺栓,分别穿设一对所述吊环单体上的第二螺栓孔以及所述第一螺栓孔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吊环单体的后侧进而能够与向后旋转时的第一限位部接触,螺栓将两个吊环单体连接至衬套。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吊环单体一体成型。第二限位部和吊环单体一体成型减小了零件个数,同时提高了吊环单体的强度。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吊环单体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夹角形成锐角。第二夹角为锐角,能够在单片簧未断裂时避免和第一限位部接触,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部设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能够和所述第一限位面面接触。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面接触因而受力面积较大,能够避免两个限位部发生断裂。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均为平面。由于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均为平面,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一旦发生接触就形成面接触,且受力更均匀。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45°-90°。由于吊环平行于衬套的衬套侧壁,吊环向后旋转时,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之间的第一夹角设置为45°-90°,使得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更容易形成面接触,且在接触后能够被限位,提高稳定性。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均设有缓冲垫。防止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碰撞后发生损坏。
作为上述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吊环单体上还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单片簧连接在所述第三螺栓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单片簧未断裂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互不接触,当单片簧的前端发生断裂时,吊环向后旋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抵接,吊环与板簧后支架限位,防止前轴向后窜位影响转向悬架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吊环限位保护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零部件数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板簧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板簧后支架;10-第一限位部;100-第一限位面;11-支架本体;12-衬套;120-第一螺栓孔;121-衬套侧面;
2-吊环;20-第二限位部;200-第二限位面;21-吊环单体;211-第二螺栓孔;212-第三螺栓孔;
3-单片簧;
10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如图1所示,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包括板簧后支架1、吊环2和单片簧3。
板簧后支架1用于连接车架1000,吊环2的上端铰接在板簧后支架1的底部,单片簧3的后端铰接吊环2中,在正常情况下,即单片簧3未发生断裂时,吊环2的上端不会抵接板簧后支架1,当单片簧3的前端发生断裂时,吊环2向后旋转进而与板簧后支架1抵接。
进一步,板簧后支架1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部10,吊环2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部20,单片簧3未发生断裂时,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之间互不接触,单片簧3的前端断裂后,吊环2向后旋转时,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会发生抵接,进而防止前轴向后窜位影响转向悬架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板簧后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板簧后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和衬套12。其中,支架本体11用于连接车架1000,衬套12连接在支架本体11的底部。
支架本体11呈直角面,其中竖直面部分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车架1000的连接孔,水平面部分可用于支撑车架1000。
衬套12设有第一螺栓孔120。
第一限位部10设置在支架本体11的底部,并具体设置在支架本体11的水平面部分的后端。当吊环2向后旋转时,第一限位部10能够及时抵接第二限位部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0设置在衬套12的两侧,即吊环2可以同时与衬套12两侧的第一限位部10发生抵接,吊环2的受力对称,更加均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部10也可以仅设置在衬套12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第一限位部10设有第一限位面100,第一限位面100和衬套12的衬套侧面12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吊环2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3,吊环2包括一对吊环单体21,两个吊环单体21设置在衬套12的两侧,且至少一个吊环单体21的上缘设有第二限位部20。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限位部10设有一个,即可设置两个吊环单体21的上缘各设有第二限位部20,也可以在对应第一限位部10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20。若第一限位部10设有两个,既可以设有两个第二限位部20,也可以在任何一侧设置一个第二限位部20。吊环2还包括螺栓,螺栓分别穿设一对吊环单体21上的第二螺栓孔211以及第一螺栓孔120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吊环单体21上还设有第三螺栓孔212,单片簧3通过另一螺栓连接在第三螺栓孔212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部20和吊环单体2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夹角为锐角,从而能够在单片簧3未断裂时吊环2避让板簧后支架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20和吊环单体21之间的第二夹角为60°。
进一步,第二限位部20和吊环单体21一体成型,一方面减少了零部件个数,另一方面提高了吊环单体21的整体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部20设有第二限位面200,第二限位面200和第一限位面100面接触。即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接触是通过第一限位面100和第二限位面200之间面接触,两者受力面积较大,能够避免两个限位部发生断裂。
进一步,第一限位面100和第二限位面200可以设置为平面或曲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面100和第二限位面200均为平面,使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一旦发生接触就形成面接触,且受力更均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面100和第二限位面200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面100与衬套12的衬套侧面121形成第一夹角的范围在45°-90°,即第二限位面200与衬套侧面121的夹角的范围也在45°-9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夹角具体为80°,一方面第一限位部10和支架本体11为一体成型时80°的夹角容易加工,另一方面,由于第一限位部10并不是垂直于衬套侧面121,因此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卡接时不能发生横向位移(图4箭头方向),即沿吊环2相对板簧后支架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水平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面100和第二限位面200均设有缓冲垫。设置缓冲垫后,第一限位面100和第二限位面200能够发生弹性碰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缓冲垫的材料可选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的工作原理为:单片簧3未发生断裂时,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之间互不接触,单片簧3的前端断裂后,吊环2向后旋转时,第一限位部10和第二限位部20会发生抵接,进而防止前轴向后窜位影响转向悬架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簧后支架(1),所述板簧后支架(1)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部(10);
吊环(2),所述吊环(2)的上端铰接于所述板簧后支架(1)的下端,所述吊环(2)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部(20);和
单片簧(3),连接在所述吊环(2)的下端;
其中,所述单片簧(3)未发生断裂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之间互不接触;当所述单片簧(3)的前端发生断裂,所述吊环(2)向后旋转使所述第二限位部(20)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后支架(1)包括:
支架本体(11);和
衬套(12),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11)的底部,所述衬套(12)设有第一螺栓孔(120);
所述第一限位部(10)一体成型在所述支架本体(11)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部(10)设有第一限位面(100),所述第一限位面(100)与所述衬套(12)的衬套侧面(121)形成第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2)包括:
一对吊环单体(21),夹设在所述衬套(12)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吊环单体(21)的上缘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20),且所述第二限位部(20)与其连接的所述吊环单体(2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和
螺栓,分别穿设一对所述吊环单体(21)上的第二螺栓孔(211)以及所述第一螺栓孔(120)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0)与所述吊环单体(2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0)与所述吊环单体(21)之间的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0)设有第二限位面(200),所述第二限位面(200)能够和所述第一限位面(100)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100)和所述第二限位面(200)均设置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45°-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100)和所述第二限位面(200)均设有缓冲垫。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单体(21)上还设有第三螺栓孔(212),所述单片簧(3)连接在所述第三螺栓孔(21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4545.4U CN213734493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4545.4U CN213734493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34493U true CN213734493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27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04545.4U Active CN213734493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344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5195A (zh) * | 2021-11-18 | 2022-01-07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前单片簧悬架系统及车辆 |
-
2020
- 2020-11-20 CN CN202022704545.4U patent/CN2137344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5195A (zh) * | 2021-11-18 | 2022-01-07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前单片簧悬架系统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734493U (zh) | 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
CN212685417U (zh) | 一种脚踏板 | |
CN110774850A (zh) | 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
EP3150411A1 (en) | Single-point suspension device | |
CN110719853A (zh) | 车辆轮轴的悬架系统 | |
CN216331282U (zh) | 矿用自卸车 | |
CN110920758A (zh) | 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 | |
CN106004317A (zh) | 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 | |
CN211390867U (zh) | 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 | |
CN212708811U (zh) | 一种多功能的钢板弹簧总成 | |
CN105818875A (zh) | 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 | |
KR20160129201A (ko) | 바퀴 이탈 구조를 가지는 로워암 | |
CN211809840U (zh)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架安装结构 | |
CN217477023U (zh) | 一种前臂支架结构 | |
CN211416879U (zh) | 一种板簧活动端支架总成 | |
CN206653910U (zh) | 一种驱动电机左悬置支架 | |
CN212685222U (zh) | 全地形车的发动机上悬置及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 |
CN105564175A (zh) | 重型汽车后悬架系统及该重型汽车 | |
CN206520451U (zh) | 断开式平衡轴 | |
CN217099583U (zh) | 一种稳定性效果好的汽车摆臂 | |
CN205381112U (zh) | 一种后悬梁装置 | |
CN213534371U (zh) | 一种电动四轮车前桥平衡装置 | |
CN220640015U (zh) | 车架和车辆 | |
CN216070342U (zh) | 带冲击能量吸收部件的轻量化车架 | |
CN220332453U (zh) | 一种汽车后悬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