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1063U -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1063U
CN213731063U CN202022820787.XU CN202022820787U CN213731063U CN 213731063 U CN213731063 U CN 213731063U CN 202022820787 U CN202022820787 U CN 202022820787U CN 213731063 U CN213731063 U CN 213731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motor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07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eng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eng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engq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eng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07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1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1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1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涉及外壳抛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水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升降气缸,水箱的左侧与底板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下端与底板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底面与底板上方后端位置固定连接,升降气缸固定设置在底板的最上方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自动化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满足高精度的抛光要求,旋转平稳,通过控制系统对旋转速度进行调控,而且以机械代替人工,保障了工作人员身体安全,在抛光装置侧面设置喷水装置,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通过圆盘转动,抛光球上方水可以全覆盖洒上去,节水同时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壳抛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一种电动工具,抛光机由底座、抛盘、抛光织物、抛光罩及盖等基本元件组成。抛光机操作的关键是要设法得到最大的抛光速率,以便尽快除去磨光时产生的损伤层。同时也要使抛光损伤层不会影响最终观察到的组织,即不会造成假组织。前者要求使用较粗的磨料,以保证有较大的抛光速率来去除磨光的损伤层,但抛光损伤层也较深;后者要求使用最细的材料,使抛光损伤层较浅,但抛光速率低,现有的抛光机通过将待抛光机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抛光系统工作机构带动转动的抛光磨轮对抛光机件进行打磨,从而完成连续的自动抛光的工作要求,目前的抛光机的抛光轨迹较为单一,这样一来在长时间的抛光后容易形成加工痕,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满足高精度的抛光要求。而目前抛光产品的表面抛光工序大多数都还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抛光机械进行的,人工抛光效率低,抛光的产品一致性较差,而抛光机械又容易产生抛光痕,不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抛光机的抛光轨迹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高精度的抛光要求。而目前抛光产品的表面抛光工序大多数都还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抛光机械进行的,人工抛光效率低,抛光的产品一致性较差,不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包括底板、水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升降气缸,所述底板的右侧设置有水箱,且所述水箱的左侧与底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与底板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面与底板上方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设置在底板的最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气缸的下端设置有顶板,且所述顶板的上方前端与升降气缸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杆,且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穿过顶板与升降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中心与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吸铁石板,且所述吸铁石板的上端与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铁石板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与吸铁石板的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夹手,且所述夹手的后端与夹手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且所述旋转柱的底面与第一电机的上端面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柱的上方设置有转盘,且所述旋转柱底面中心与旋转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收尘装置,且所述收尘装置的底面与转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尘装置的上端卡孔设置有抛光球,且所述抛光球的底面与收尘装置的上端卡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板,且所述升降板的底面与第二电机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且所述升降装置的前端与升降板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前侧设置有顶板,且所述顶板的后端与升降装置的前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且所述注水口的下端面与水箱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左侧设置有水管,且所述水管的后端与水箱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前端设置有洒水头,且所述洒水头的后侧面与水管的前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洒水头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洒水头下方旋转设置有抛光球。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面与底板上端左前方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柱子,且所述柱子的上端面与底板的下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柱子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轮,且所述转动轮的上端与柱子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动化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满足高精度的抛光要求,旋转平稳,通过控制系统对旋转速度进行调控,而且以机械代替人工,保障了工作人员身体安全,同时使抛光工效率高,抛光的表面非常光亮,抛光质量好。
2、本实用新型在抛光装置侧面设置喷水装置,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通过圆盘转动,抛光球上方水可以全覆盖洒上去,节水同时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内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水箱;3、第一电机;4、升降板;5、第二电机;6、升降气缸;7、吸铁石板;8、固定板;9、柱子;10、转动轮;11、控制面板;12、转盘;13、收尘装置;14、抛光球;15、注水口;16、水管;17、洒水头;18、升降装置;19、夹手;20、顶板;21、升降杆;22、旋转柱;2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包括底板1、水箱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5和升降气缸6,底板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2,且水箱2的左侧与底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下端与底板1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方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5,且第二电机5的底面与底板1上方后端位置固定连接,升降气缸6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最上方位置。升降气缸6的下端设置有顶板20,且顶板20的上方前端与升降气缸6下端固定连接,升降气缸6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杆21,且升降杆21的上端穿过顶板20与升降气缸6固定连接,升降杆2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23,且连接板23的上端中心与升降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3的下方设置有吸铁石板7,且吸铁石板7的上端与连接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吸铁石板7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的顶面与吸铁石板7的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固定板8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夹手19,且夹手19的后端与夹手19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22,且旋转柱22的底面与第一电机3的上端面旋转连接,旋转柱22的上方设置有转盘12,且旋转柱22底面中心与旋转柱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转盘12的上方设置有收尘装置13,且收尘装置13的底面与转盘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收尘装置13的上端卡孔设置有抛光球14,且抛光球14的底面与收尘装置13的上端卡孔固定连接,满足高精度的抛光要求,旋转平稳,通过控制系统对旋转速度进行调控,而且以机械代替人工,保障了工作人员身体安全,同时使抛光工效率高,抛光的表面非常光亮,抛光质量好。
第二电机5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板4,且升降板4的底面与第二电机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升降板4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18,且升降装置18的前端与升降板4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升降装置18的前侧设置有顶板20,且顶板20的后端与升降装置18的前侧固定连接。水箱2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15,且注水口15的下端面与水箱2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水箱2的左侧设置有水管16,且水管16的后端与水箱2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水管16的前端设置有洒水头17,且洒水头17的后侧面与水管16的前端口固定连接,洒水头17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洒水头17下方旋转设置有抛光球14。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1,且控制面板11的底面与底板1上端左前方位置固定连接,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柱子9,且柱子9的上端面与底板1的下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柱子9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轮10,且转动轮10的上端与柱子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通过圆盘转动,抛光球上方水可以全覆盖洒上去,节水同时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先打开外部电源,首先水箱2的左侧与底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的下端与底板1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的底面与底板1上方后端位置固定连接,升降气缸6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最上方位置。顶板20的上方前端与升降气缸6下端固定连接,升降杆21的上端穿过顶板20与升降气缸6固定连接,然后连接板23的上端中心与升降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吸铁石板7的上端与连接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8的顶面与吸铁石板7的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夹手19的后端与夹手19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旋转柱22的底面与第一电机3的上端面旋转连接,旋转柱22底面中心与旋转柱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收尘装置13的底面与转盘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然后抛光球14的底面与收尘装置13的上端卡孔固定连接,以机械代替人工,保障了工作人员身体安全,同时使抛光工效率高,抛光的表面非常光亮,抛光质量好。接着升降板4的底面与第二电机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升降装置18的前端与升降板4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顶板20的后端与升降装置18的前侧固定连接。注水口15的下端面与水箱2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水管16的后端与水箱2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洒水头17的后侧面与水管16的前端口固定连接,洒水头17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洒水头17下方旋转设置有抛光球14。控制面板11的底面与底板1上端左前方位置固定连接,最后柱子9的上端面与底板1的下端面位置固定连接,转动轮10的上端与柱子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通过圆盘转动,抛光球上方水可以全覆盖洒上去,节水同时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包括底板(1)、水箱(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5)和升降气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2),且所述水箱(2)的左侧与底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3),且所述第一电机(3)的下端与底板(1)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方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5),且所述第二电机(5)的底面与底板(1)上方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6)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最上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6)的下端设置有顶板(20),且所述顶板(20)的上方前端与升降气缸(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6)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杆(21),且所述升降杆(21)的上端穿过顶板(20)与升降气缸(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23),且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中心与升降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3)的下方设置有吸铁石板(7),且所述吸铁石板(7)的上端与连接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铁石板(7)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板(8),且所述固定板(8)的顶面与吸铁石板(7)的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夹手(19),且所述夹手(19)的后端与夹手(19)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22),且所述旋转柱(22)的底面与第一电机(3)的上端面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柱(22)的上方设置有转盘(12),且所述旋转柱(22)底面中心与旋转柱(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2)的上方设置有收尘装置(13),且所述收尘装置(13)的底面与转盘(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尘装置(13)的上端卡孔设置有抛光球(14),且所述抛光球(14)的底面与收尘装置(13)的上端卡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5)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板(4),且所述升降板(4)的底面与第二电机(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4)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18),且所述升降装置(18)的前端与升降板(4)的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18)的前侧设置有顶板(20),且所述顶板(20)的后端与升降装置(18)的前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上表面设置有注水口(15),且所述注水口(15)的下端面与水箱(2)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的左侧设置有水管(16),且所述水管(16)的后端与水箱(2)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管(16)的前端设置有洒水头(17),且所述洒水头(17)的后侧面与水管(16)的前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洒水头(17)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洒水头(17)下方旋转设置有抛光球(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1),且所述控制面板(11)的底面与底板(1)上端左前方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柱子(9),且所述柱子(9)的上端面与底板(1)的下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柱子(9)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轮(10),且所述转动轮(10)的上端与柱子(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CN202022820787.X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Active CN213731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0787.XU CN21373106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0787.XU CN21373106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1063U true CN213731063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0787.XU Active CN21373106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1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1419A (zh) * 2022-11-04 2023-03-07 江苏金泰祥内外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艺门板抛光工艺及抛光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1419A (zh) * 2022-11-04 2023-03-07 江苏金泰祥内外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艺门板抛光工艺及抛光设备
CN115741419B (zh) * 2022-11-04 2023-09-01 江苏金泰祥内外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艺门板抛光工艺及抛光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31063U (zh) 一种新型仪表外壳抛光机
CN205342710U (zh) 一种细碎机锤头表面抛光机
CN207058249U (zh) 一种汽车管道边缘毛刺打磨装置
CN206689879U (zh) 一种制造竹家具用抛光机
CN206825213U (zh) 一种多角度的金刚石修整台座
CN207058253U (zh) 全自动玻璃磨边装置
CN206763462U (zh) 一种高压清洗机
CN210732068U (zh) 一种机械零件夹紧打磨设备
CN216298802U (zh) 一种用于不规则形状的汽车零部件打磨装置
CN104440498A (zh) 一种电视边框抛光机
CN205817503U (zh) 一种木板打磨装置
CN211916438U (zh) 一种机械铸造用的打磨设备
CN109531391A (zh) 自动环保不锈钢壶身抛光机
CN207326643U (zh) 一种新型侧面打磨机
CN210360667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用环保装置
CN110842682A (zh) 一种球墨铸铁管管口打磨装置
CN201922339U (zh) 一种适用于超硬材料镜面抛光的抛光机
CN220944618U (zh)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N205834983U (zh) 螺旋桨液压打磨系统
CN206140715U (zh) 一种石料钻孔机
CN220863461U (zh) 一种数控刀具加工的研磨机
CN206296787U (zh) 一种水槽底部抛光机的抛光麻轮轴
CN219925485U (zh) 一种3d网格结构碳纤维预制件的毛刺打磨设备
CN218785627U (zh)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磨刀装置
CN211072980U (zh) 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磨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