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1382U -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1382U
CN213721382U CN202022336446.5U CN202022336446U CN213721382U CN 213721382 U CN213721382 U CN 213721382U CN 202022336446 U CN202022336446 U CN 202022336446U CN 213721382 U CN213721382 U CN 213721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film
layer
steam generator
hea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64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飞
司鹏
唐相伟
周飞
李品俊
陈立鹏
霍延凯
张红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64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1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1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1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厚膜发热板、第一水泵和控制器,壳体上设有出汽口,厚膜发热板安装在壳体上,厚膜发热板包括:导热基板、绝缘保护层、电热层和检测功能层,导热基板位于厚膜发热板的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绝缘保护层包覆在导热基板上,电热层、检测功能层位于导热基板和绝缘保护层之间,检测功能层包括:感温层,感温层为负温度系数材料层,第一水泵通过水管将水流泵入壳体,控制器与厚膜发热板、第一水泵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可以自行监控温度,防止蒸汽发生器出现干烧现象,同时蒸汽发生器的耐压性和密封性较高,从而可以防止其在工作时漏水或漏汽。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烧水器、烤箱等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业时,经常出现加热装置的加热热阻大,从而导致加热响应慢、加热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导致局部干烧,从而将加热装置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可以自行监控温度,防止蒸汽发生器在工作时其内部出现干烧现象,同时蒸汽发生器的耐压性和密封性较高,从而可以防止其在工作时漏水或漏汽,进而可以提高产生蒸汽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烹饪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厚膜发热板、第一水泵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汽口,所述厚膜发热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厚膜发热板包括:导热基板、绝缘保护层、电热层和检测功能层,所述导热基板位于所述厚膜发热板的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层包覆在所述导热基板上,所述电热层、所述检测功能层位于所述导热基板和所述绝缘保护层之间,所述检测功能层包括:感温层,所述感温层为负温度系数材料层,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水管将水流泵入所述壳体,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厚膜发热板、所述第一水泵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将厚膜发热板设于壳体上,使得厚膜发热板中的电热层通电后可以发热,电热层发热后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基板上,导热基板吸收热量后可以将该热量传递至与其接触的水内,水吸收热量后可以升温沸腾,从而产生蒸汽,将蒸汽从出汽口输送至烹饪腔内,以进行烹饪作业。进一步地,通过厚膜发热板上设有检测功能层,具体而言是感温层,使得感温层可以检测导热基板上的温度,当感温层检测到导热基板整个层面或者局部区域的温度较高时可以发出报警或停止厚膜发热板工作,从而可以防止导热基板整个层面干烧或局部干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热层为电热丝层,所述厚膜发热板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电热丝层的朝向所述导热基板一侧的绝缘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厚膜发热板还包括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感温层的至少一侧,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所述电极层的泄漏电流进行温度监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装配口,所述厚膜发热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装配口处,所述厚膜发热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耳,多个所述第一连接耳环绕所述装配口间隔开设置,所述厚膜发热板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耳,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耳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耳通过连接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沿所述装配口外沿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配合在所述密封槽内,在所述厚膜发热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密封槽的尺寸小于所述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控制功率的可控硅;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水管从所述第一水泵延伸至所述可控硅处后弯折伸至所述壳体内部。
可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与所述水管和所述可控硅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水管将所述壳体内的水抽出;所述壳体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容纳槽,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烹饪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所述蒸汽发生器。
由此,通过将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烹饪装置上,使得蒸汽发生器可以产生蒸汽,以对烹饪装置内的待烹饪的食物进行烹饪。另外,蒸汽发生器在产生蒸汽时,其不会出现漏水或漏汽的现象,从而提高蒸汽发生器输出蒸汽的效率,从而提高烹饪装置的烹饪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去除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控制器和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厚膜加热板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管和散热片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厚膜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蒸汽发生器100;
壳体1;出汽口11;第一连接耳12;密封槽13;挡板14;厚膜发热板2;第二连接耳21;导热基板22;绝缘保护层23;电热层24;检测功能层25;感温层251;电极层252;第一水泵3;控制器4;可控硅41;水管5;密封圈6;散热片7;第二水泵8;液位探针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可以应用于烹饪装置上,由此,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可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物进行烹饪。需要说明的是,烹饪装置可以为蒸箱,也可以为烤箱,还可以为其他具有烹饪功能的装置,这里不作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蒸汽发生器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包括:壳体1、厚膜发热板2、第一水泵3和控制器4。
具体地,壳体1上设有出汽口11,蒸汽发生器100产生的蒸汽可以从壳体1的出汽口11排至烹饪装置中的烹饪腔内,以对食物进行烹饪。
进一步地,厚膜发热板2安装在壳体1上,厚膜发热板2包括:导热基板22、绝缘保护层23、电热层24和检测功能层25,导热基板22位于厚膜发热板2的朝向壳体1内部的一侧,绝缘保护层23包覆在导热基板22上,电热层24、检测功能层25位于导热基板22和绝缘保护层23之间,检测功能层25包括:感温层251,感温层251为负温度系数材料层,第一水泵3通过水管5将水流泵入壳体1,控制器4与厚膜发热板2、第一水泵3电连接。
也就是说,导热基板22朝壳体1内部设置后,导热基板22可以与受热介质接触,通过将电热层24设于导热基板22与绝缘保护层23之间,使得电热层24通电后可以发热,该热量可以传递至导热基板22上,导热基板22吸收热量后,可以将热量传递至与导热基板22接触的受热介质上,从而使得受热介质可以升温沸腾,从而产生蒸汽。通过将感温层251设于导热基板22与绝缘保护层23之间,使得感温层251可以监测导热基板22上任意一点的温度,当感温层251检测到导热基板22整个层面或者局部区域的温度较高时可以发出报警或停止厚膜发热板2工作,从而可以防止导热基板22整个层面干烧或局部干烧。可以理解的是,受热介质可以为水,也可以为其他介质,不作限制,为方面说明,以下将受热介质以水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感温层251为负温度系数材料层。也就是说,当导热基板22的温度较高时,其高温可以传递至感温层251,从而使得感温层251的电阻值较低,而当导热基板22的温度较低时,其低温可以传递至感温层251,从而使得感温层251的电阻值较高,换言之,感温层251的温度与电阻值呈反比关系。
另外,通过将电热层24与感温层251设于导热基板22与绝缘保护层23之间,即绝缘保护层23设于朝向壳体1的外部设置,使得绝缘保护层23可以绝缘,防止电热层24通电后,电流泄露至厚膜发热板2外,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控制器4与厚膜发热板2电连接,使得控制器4可以控制厚膜发热板2的启、停工作,当检测厚膜发热板2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阈值)时,控制器4停止厚膜发热板2工作,从而方便检查厚膜发热板2,以防止厚膜发热板2烧毁。
通过控制器4与第一水泵3电连接,使得控制器4可以较方便地控制第一水泵3的启、停工作,当控制器4开启第一水泵3时,第一水泵3可以将水通过水管5泵入至壳体1内,具体而言,第一水泵3可以将水泵至导热基板22上,以使导热基板22可以对水加热,从而使得水沸腾后,可以产生蒸汽,进而使得蒸汽可以从出汽口11排至烹饪腔内,以进行烹饪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通过将厚膜发热板2设于壳体1上,使得厚膜发热板2中的电热层24通电后可以发热,电热层24发热后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基板22上,导热基板22吸收热量后可以将该热量传递至与其接触的水内,水吸收热量后可以升温沸腾,从而产生蒸汽,将蒸汽从出汽口11输送至烹饪腔内,以进行烹饪作业。进一步地,通过厚膜发热板2上设有检测功能层25,具体而言是感温层251,使得感温层251可以检测导热基板22上的温度,当感温层251检测到导热基板22整个层面或者局部区域的温度较高时可以发出报警或停止厚膜发热板2工作,从而可以防止导热基板22整个层面干烧或局部干烧。
在一个示例中,壳体1可以包括两个腔室,第一腔室内可以设有第一水泵3,控制器4可以设在该腔室内,第二腔室内可以用于加热水,以使水产生蒸汽,厚膜发热板2可以设在第二腔室内,以使厚膜发热板2可以加热水,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当两个腔室相邻时,第一水泵3泵出的水可以较方便地流至第二腔室内,减少水管5的排布,同时也方便控制器4对厚膜发热板2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热层24为电热丝层,由此,电热层24通电后,电热丝可以发热,电热丝发热后,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基板22。另外,通过使用电热丝加热,使得给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可以较快地产生热量,即电热丝通电后加热响应快,而且电热丝的热惯性小,即停止加热后或更换加热温度,电热丝可以较快地停止工作或更换到设定的温度,从而方便厚膜发热板2控温,同时也使得厚膜发热板2控温更精准。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加热管通电后加热,由于加热管的加热热阻较大,使得通电后热响应较慢,从而导致加热管控温精度较低,同时也导致加热管的加热效率较低,进而导致加热装置加热效率低等问题。
进一步地,厚膜发热板2包括至少设置在电热丝层的朝向导热基板22一侧的绝缘保护层23,也就是说,在电热丝层与导热基板22之间可以设有绝缘保护层23,以使电热丝层通电后,电流不会流至导热基板22上,可以理解的是,若电流流至导热基板22上,而导热基板22与水接触,会使水内有电,在更换壳体1内的水时,会威胁用户安全。通过将绝缘保护层23设于电热丝层与导热基板22之间,可以使导热基板22上无电,从而可以提高蒸汽发生器100的安全。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电热丝层的两侧均设有绝缘保护层23,以使电热丝层上的电流不会泄露,从而提高蒸汽发生器100的安全性。
可选地,厚膜发热板2还包括电极层252,电极层252设置在感温层251的至少一侧,控制器4通过检测电极层252的泄漏电流进行温度监控,也就是说,电极层252可以设在感温层251的一个侧面上,电极层252也可以设在感温层251的两个侧面上,当电极层252设于感温层251的两侧时,其中电极层252可以理解为导电层,也可以理解为感温层251的电极,即流过电极层252的泄露电流可以流经感温层251,而感温层251是有负温度系数的材料构成。由此,当导热基板22的温度较高时,则从感温层251流至电极层252的泄露电流较大,可以通过检测电极层252上的泄露电流值以对导热基板22的温度进行监控。而若泄露电流值超过阈值时,则可以反映导热基板22的整个或某个区域的温度过高,从而可以停止厚膜发热板2工作进行检查,防止厚膜发热板2干烧。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装配口,厚膜发热板2可拆卸地连接在装配口处,厚膜发热板2与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6,例如图3所示,厚膜发热板2配合在装配口上后,壳体1与厚膜发热板2可以形成密封空间,水通过水管5可以注入该密封空间内,通过厚膜发热板2通电后发热,使得密封空间内的水加热、升温,并产生蒸汽。进一步地,通过厚膜发热板2与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6,可以防止壳体1内的水泄露,同时也可以防止蒸汽从间隙处泄露。
可选地,壳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耳12,多个第一连接耳12环绕装配口间隔开设置,厚膜发热板2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耳21,每个第一连接耳12和对应的第二连接耳21通过连接件相连,也就是说,第一连接耳12与第二连接耳21一一对应设置,连接件可以穿过第一连接耳12和第二连接耳21,以将壳体1和厚膜发热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通过在装配口的周围设有多个第一连接耳12,则厚膜发热板2上相对应地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耳21,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耳12与多个第二连接耳21对应连接,使得壳体1和厚膜发热板2可以较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厚膜发热板2可以较稳定地加热水。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可以为螺钉,也可以为螺栓,还可以为其他种类的连接,这里不作限制。
可选地,壳体1上沿装配口外沿设有密封槽13,密封圈6配合在密封槽13内,例如图3所示,密封槽13设于装配口的外侧,密封圈6可以配合在密封槽13内,厚膜发热板2配合在装配口处后,密封圈6处于壳体1与厚膜发热板2之间,密封圈6的至少部分位于密封槽13内。
进一步地,在厚膜发热板2的厚度方向上,密封槽13的尺寸小于密封圈6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圈6的高度高于密封槽13的深度,使得密封圈6配合在密封槽13内后,密封圈6凸出于密封槽13,从而使得厚膜发热板2与壳体1通过第一连接耳12与第二连接耳21装配后,密封圈6受到厚膜发热器与壳体1的挤压而发生变形,变形后的密封圈6可以较好地密封厚膜发热板2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水或蒸汽从间隙处漏出,进而提高蒸汽发生器100产生蒸汽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圈6的自然状态是密封圈6未受到挤压的状态,即密封圈6自然伸展时的状态,而当密封圈6受到挤压时,其密封性增加,从而可以防止漏水、漏汽。
需要说明的是,蒸汽发生器100的壳体1、水管5和密封圈6可以由食品级材料构成,从而使得厚膜发热板2进行加热时,壳体1、水管5和密封圈6的温度升高污染待烹饪的食物,以保证食物烹饪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还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圈6的外形可以为“回”字形,也可以为“工”字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这里不作具体限制,满足实际需要即可。
在一个示例中,出汽口11设于与厚膜发热板2配合的壳体1上,以使厚膜发热板2加热水后,水产生的蒸汽可以从出汽口11排出。进一步地,在壳体1内且在出汽口11处设有挡板14,以使蒸汽从出汽口11排出时,挡板14可以与蒸汽接触,并将蒸汽中的水分离出来,从而使得排出烹饪腔内的蒸汽较干燥,进而提高烹饪食物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4包括用于控制功率的可控硅41,也就是说,可控硅41可以控制调节厚膜发热板2的功率,第一水泵3设置在壳体1上,水管5从第一水泵3延伸至可控硅41处后弯折伸至壳体1内部,由此,水管5可以经过可控硅41,由于水管5内的水温较低,从而使得水管5可以对可控硅41降温,以使可控硅41可以较稳定地工作,防止可控硅41的温度较高,导致不能正常使用。可以理解的是,可控硅41与水管5分别位于控制的两侧,以使水管5可以对可控硅41降温,但不会对可控硅41产生不利影响。
可选地,还包括散热片7,散热片7分别与水管5和可控硅41接触,也就是说,散热片7的一侧为水管5,散热边的另一侧为可控硅41,通过将散热片7与可控硅41邻近,使得散热片7可以吸收可控硅4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当水管5中的水流经散热片7时,由于水管5中的水温较低,使得水可以与散热片7换热,从而吸收散热片7上的热量,以降低散热片7的温度,而散热片7降温后,散热片7可以较好地吸收可控硅41的热量,从而使得可控硅41可以较稳定地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第二水泵8,第二水泵8通过水管5将壳体1内的水抽出,壳体1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容纳槽,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8安装在容纳槽内。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当需要更换壳体1内的水时,可以使第一水泵3停止工作,开启第二水泵8,以使第二水泵8可以将壳体1内的水进过水管5抽出,如此可以免去人为更换水,从而使得蒸汽发生器100更加自动化。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泵3将水泵入壳体1经过的水管5,与第二水泵8将壳体1的内水抽出时使用的水管5可以为同一水管5,也可以为不同的水管5,这里不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蒸汽发生器100包括:液位探针9,液位探针9设在壳体1上,且液位探针9的一端位于壳体1内部,液位探针9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外部,液位探针9与控制器4电连接,液位探针9可以检测壳体1内的水位值,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4,当液位探针9检测的水位较低或没有水时,控制器4收到信号后,可以开启第一水泵3,以使第一水泵3可以朝壳体1内泵水,从而使得蒸汽发生器100可以较好地产生蒸汽,防止厚膜发热板2干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100需要进行工作时,如图6所示,首先向蒸汽发生器100的整机发出功率指令,可控硅41接收到功率指令后,可控硅41对厚膜发热板2的功率进行控制,与此同时,液位探针9检测壳体1内的水位,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内,控制器4接收信号后进行判断,若水位较低时,控制开启第一水泵3朝壳体1内泵水,若水位较高时,可以不用泵水。然后厚膜发热板2中的感温层251检测导热基板22上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至控制器4,控制器4判断温度是否超过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停止蒸汽发生器100工作,进行检查、清洁等工作,若检测的温度没有超出阈值时,蒸汽发生器100可以继续工作,直至整机接收到停机指令,电热丝层停止工作,第二水泵8将壳体1内的水抽出。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的烹饪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00。由此,通过将蒸汽发生器100设置在烹饪装置上,使得蒸汽发生器100可以产生蒸汽,以对烹饪装置内的待烹饪的食物进行烹饪。另外,蒸汽发生器100在产生蒸汽时,其不会出现漏水或漏汽的现象,从而提高蒸汽发生器100输出蒸汽的效率,从而提高烹饪装置的烹饪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汽口;
厚膜发热板,所述厚膜发热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厚膜发热板包括:导热基板、绝缘保护层、电热层和检测功能层,所述导热基板位于所述厚膜发热板的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层包覆在所述导热基板上,所述电热层、所述检测功能层位于所述导热基板和所述绝缘保护层之间,所述检测功能层包括:感温层,所述感温层为负温度系数材料层;
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水管将水流泵入所述壳体;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厚膜发热板、所述第一水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层为电热丝层,所述厚膜发热板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电热丝层的朝向所述导热基板一侧的绝缘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膜发热板还包括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感温层的至少一侧,所述控制器通过检测所述电极层的泄漏电流进行温度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装配口,所述厚膜发热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装配口处,所述厚膜发热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耳,多个所述第一连接耳环绕所述装配口间隔开设置,所述厚膜发热板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耳,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耳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耳通过连接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沿所述装配口外沿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配合在所述密封槽内,在所述厚膜发热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密封槽的尺寸小于所述密封圈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控制功率的可控硅;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水管从所述第一水泵延伸至所述可控硅处后弯折伸至所述壳体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与所述水管和所述可控硅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水管将所述壳体内的水抽出,所述壳体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容纳槽,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10.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CN202022336446.5U 2020-10-19 2020-10-19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Active CN213721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6446.5U CN213721382U (zh) 2020-10-19 2020-10-19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6446.5U CN213721382U (zh) 2020-10-19 2020-10-19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1382U true CN213721382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5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6446.5U Active CN213721382U (zh) 2020-10-19 2020-10-19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1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7937B1 (ko) 서버용 유냉식 냉각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2967043A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09629443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烤箱
CN210601555U (zh) 一种节能变频电磁加热蒸汽机
CN213721382U (zh) 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N210871035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11692952U (zh) 用于集成加热泵的泵盖组件及集成加热泵
CN211557497U (zh) 一种高温气体电加热器
CN212432377U (zh) 一种温度保险丝生产用温度测试装置
CN206755263U (zh) 电磁炉
CN113551414B (zh) 粒子电加热器
CN201986192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电源装置
CN211509508U (zh) 一种超薄电源
CN215175978U (zh) 加热装置及电热水器
JPH074751A (ja) ソーラ集熱装置を有する調理台
CN112922901A (zh) 加热器的加热装置及集成加热泵
CN220567342U (zh) 电热循环设备以及电热循环取暖装置
CN216448130U (zh) 一种蒸汽炉及饮料机
CN212481664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12346216U (zh) 厨房电器组合及烹饪器具
CN212109687U (zh) 一种蒸汽加热器
CN216080341U (zh) 加热膜组及装置
CN213244386U (zh) 一种新型即热式加热管
CN213850032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CN210269156U (zh) 铜铟镓硒镀膜设备的阀门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