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7091U -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7091U
CN213707091U CN202022565079.6U CN202022565079U CN213707091U CN 213707091 U CN213707091 U CN 213707091U CN 202022565079 U CN202022565079 U CN 202022565079U CN 213707091 U CN213707091 U CN 213707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ing
fixed
branch fagging
support plate
b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50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丽
石明莉
李顺烨
刘朝任
赵思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50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7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7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7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eight Measurement For Supplying Or Discharging Of Specified Amounts Of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位于右支撑板的左方,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等间距固定嵌套有存料罐,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中部前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中部后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与第一往复丝杆之间设置有配料罐,所述配料罐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环板的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电机带动绞龙转动使得存料罐内的物料均匀排出,便于控制存料罐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提高了排料量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配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配料称重是许多行业生产中一项很关键的工序,特别是在一些材料生产的行业中,对于配料称重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在对配料进行称重时,由于存料罐排出的配料不均匀,难以控制存料罐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导致配料容易一下出料过多,且称重箱对称重传感器的压力不均匀,导致称重时存在误差,称重箱在排料时,配料容易粘附在称重箱的内壁造成残留,影响下次称量效果,降低了称量的准确度。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该配料系统的物料排出均匀,便于控制存料罐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而且称重箱的传感器的压力均匀,不会再称重箱的内壁上留下残留,提高了排料量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等间距固定嵌套有存料罐,所述存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出料阀门,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中部前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右支撑板固定套接有主动轮,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中部后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右支撑板固定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与第一往复丝杆之间设置有配料罐,所述配料罐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环板的上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固定环板的表面,所述通孔的内部嵌套有称重箱,所述称重箱的上部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接在称重箱的外侧,且所述连接环的底部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环直径大于称重箱的截面圆直径,所述称重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二出料阀门,所述左支撑板上安装有PLC控制器。
所述存料罐的下部安装有红外位置检测器,所述存料罐的顶部安装有出料电机,所述红外位置检测器和出料电机均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出料电机的下端与伸入存料罐内的转杆连接,所述转杆的下端伸入出料通道内,且转杆处于出料通道内的杆身表面固定套接有绞龙。
所述右支撑板的右侧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安装架与第一往复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配料罐的前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配料罐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滑动螺母,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嵌套在第一往复丝杆上,所述配料罐的后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配料罐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滑动螺母,所述第二滑动螺母嵌套在第二往复丝杆上。
所述固定环板的周边等间距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环板的一侧与配料罐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配料罐的上端开设有锥形进料口,所述锥形进料口的下端处于称重箱的正上方,所述配料罐底部的排料口安装有排料阀门,所述第一出料阀门、第二出料阀门和排料阀门均为电控阀门,所述第一出料阀门、第二出料阀门和排料阀门均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称重箱的下部表面安装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限位环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嵌套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与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滑杆处于限位环与连接环之间的杆身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在存料罐的出料通道内设置有绞龙,通过出料电机带动绞龙转动使得存料罐内的物料均匀排出,便于控制存料罐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提高了排料量的精确度,通过呈环形排列的四个称重传感器,称重箱通过限位环和连接环与四个称重传感器接触,使得四个称重传感器受力均匀,称重箱对四个称重传感器的压力均匀,提高了称量的准确度;
2、通过在称重箱上安装有震动器,通过震动器有利于将称重箱内的配料全部排出,避免配料残留在称重箱内,影响下次称量效果,提高了称量的准确度,通过缓冲弹簧能够缓冲称重箱的震动传递,避免对称重传感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料罐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料罐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箱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箱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板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顶板、4存料罐、5出料通道、6第一出料阀门、7第一往复丝杆、8主动轮、9第二往复丝杆、10从动轮、11配料罐、12第一滑动螺母、13第二滑动螺母、14固定环板、15通孔、16称重传感器、17称重箱、18限位环、19连接环、20滑杆、21限位盘、22缓冲弹簧、23震动器、24出料口、25第二出料阀门、26出料电机、27转杆、28绞龙、29 PLC控制器、30红外位置检测器、31安装架、32伺服电机、33支撑杆、34锥形进料口、35排料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包括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所述左支撑板1位于右支撑板2的左方,所述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顶部之间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表面等间距固定嵌套有多个存料罐4,所述存料罐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5,所述出料通道5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出料阀门6,所述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中部前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杆7,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右支撑板2固定套接有主动轮8,所述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中部后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往复丝杆9,所述第二往复丝杆9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9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右支撑板2固定套接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与主动轮8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9与第一往复丝杆7之间设置有配料罐11,如图4所示,所述配料罐1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固定环板14,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环板1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5,所述固定环板14的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6,所述称重传感器1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16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固定环板14的表面,如图4所示,所述通孔15的内部嵌套有称重箱17,所述称重箱17的上部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环19,所述连接环19套接在称重箱17的外侧,且所述连接环19的底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9的内环直径大于称重箱17的截面圆直径,所述称重箱17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4,所述出料口24上安装有第二出料阀门25,所述左支撑板1上安装有PLC控制器29。
如图1所示,所述存料罐4的下部安装有红外位置检测器30,所述存料罐4的顶部安装有出料电机26,所述红外位置检测器30和出料电机26均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出料电机26的下端与伸入存料罐4内的转杆27连接,所述转杆27的下端伸入出料通道5内,且转杆27处于出料通道5内的杆身表面固定套接有绞龙28,通过PLC控制器29能够控制红外位置检测器30和出料电机26进行工作,红外位置检测器30能够检测配料罐11的位置,出料电机26工作带动绞龙28转动,使得存料罐4的配料在绞龙28的作用下均匀排出,便于控制存料罐4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提高了排料量的精确度。
如图2所示,所述右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有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的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32,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安装架31与第一往复丝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2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通过PLC控制器29能够控制伺服电机32工作,伺服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往复丝杆7转动,第一往复丝杆7转动带动主动轮8转动,主动轮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往复丝杆9转动,使得第一往复丝杆7和第二往复丝杆9同速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配料罐11的前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配料罐1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滑动螺母12,所述第一滑动螺母12嵌套在第一往复丝杆7上,所述配料罐11的后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配料罐1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滑动螺母13,所述第二滑动螺母13嵌套在第二往复丝杆9上,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和第二往复丝杆9同速转动,带动第一滑动螺母12和第二滑动螺母13同速移动,从而带动配料罐11移动。
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环板14的周边等间距固定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远离固定环板14的一侧与配料罐11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得固定环板14安装更稳定牢靠。
如图4所示,所述配料罐11的上端开设有锥形进料口34,所述锥形进料口34的下端处于称重箱17的正上方,所述配料罐11底部的排料口安装有排料阀门35,所述第一出料阀门6、第二出料阀门25和排料阀门35均为电控阀门,所述第一出料阀门6、第二出料阀门25和排料阀门35均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9能够控制第一出料阀门6、第二出料阀门25和排料阀门35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排料,从存料罐4排出的配料能够通过锥形进料口34进入称重箱17内,在称重箱17内进行称重。
如图4-5所示,所述称重箱17的下部表面安装有震动器23,所述震动器23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通过PLC控制器29控制震动器23工作,震动器23带动称重箱17震动,有利于将称重箱17内的配料全部排出,避免配料残留在称重箱17内,影响下次称量效果,提高了称量的准确度。
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限位环18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嵌套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下端与连接环1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0的上端固定有限位盘21,所述限位盘21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滑杆20处于限位环18与连接环19之间的杆身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22,通过缓冲弹簧22能够缓冲称重箱17的震动传递,避免对称重传感器16造成影响。
工作过程,首先通过PLC控制器29控制伺服电机32开始工作,伺服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往复丝杆7转动,第一往复丝杆7转动带动主动轮8转动,主动轮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往复丝杆9转动,使得第一往复丝杆7和第二往复丝杆9同速转动,带动第一滑动螺母12和第二滑动螺母13同速移动,从而带动配料罐11移动,当配料罐11移动到存料罐4的下方时,存料罐4底部的红外位置检测器30检测到配料罐11的位置,PLC控制器29控制伺服电机32停止工作,同时PLC控制器29控制第一出料阀门6打开,出料电机26通过PLC控制器29开始工作,并带动转杆27转动,转杆27转动带动绞龙28转动,使得存料罐4的配料在绞龙28的作用下均匀排出,此时存料罐4排出的配料通过锥形进料口34进入称重箱17内,称重箱17重量变大,并通过限位环18和连接环19与四个呈环形排列的称重传感器16接触,使得四个称重传感器16受力均匀,称重传感器16检测到称重箱17的重量到达规定重量时,PLC控制器29控制第一出料阀门6闭合,出料电机26停止工作,同时第二出料阀门25打开,将称重箱17内的配料排出,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存料罐排出的配料不均匀,难以控制存料罐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量,导致配料容易一下出料过多,且称重箱对称重传感器的压力不均匀,导致称重时存在误差的问题。
称重箱17通过出料口24进行排料时,通过PLC控制器29控制震动器23工作,震动器23带动称重箱17震动,有利于将称重箱17内的配料全部排出,避免配料残留在称重箱17内,影响下次称量效果,提高了称量的准确度,同时限位环18与连接环19之间的缓冲弹簧22能够缓冲称重箱17的震动传递,避免对称重传感器16造成影响,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称重箱在排料时,配料容易粘附在称重箱的内壁,造成残留,影响下次称量效果的问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包括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顶部之间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表面等间距固定嵌套有存料罐(4),所述存料罐(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5),所述出料通道(5)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出料阀门(6),所述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中部的前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杆(7),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右支撑板(2)固定套接有主动轮(8),所述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中部的后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往复丝杆(9),所述第二往复丝杆(9)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9)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右支撑板(2)固定套接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与主动轮(8)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9)与第一往复丝杆(7)之间设置有配料罐(11),所述配料罐(1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固定环板(14),所述固定环板(1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5),所述固定环板(14)的上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6),所述称重传感器(1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16)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固定环板(14)的表面,所述通孔(15)的内部嵌套有称重箱(17),所述称重箱(17)的上部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环(19),所述连接环(19)套接在称重箱(17)的外侧,且所述连接环(19)的底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9)的内环直径大于称重箱(17)的截面圆直径,所述称重箱(17)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4),所述出料口(24)上安装有第二出料阀门(25),所述左支撑板(1)上安装有PLC控制器(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罐(4)的下部安装有红外位置检测器(30),所述存料罐(4)的顶部安装有出料电机(26),所述红外位置检测器(30)和出料电机(26)均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出料电机(26)的下端与伸入存料罐(4)内的转杆(27)连接,所述转杆(27)的下端伸入出料通道(5)内,且转杆(27)处于出料通道(5)内的杆身表面固定套接有绞龙(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有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的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32),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安装架(31)与第一往复丝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2)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11)的前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配料罐(1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滑动螺母(12),所述第一滑动螺母(12)嵌套在第一往复丝杆(7)上,所述配料罐(11)的后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配料罐(1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滑动螺母(13),所述第二滑动螺母(13)嵌套在第二往复丝杆(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板(14)的周边等间距固定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远离固定环板(14)的一侧与配料罐(11)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11)的上端开设有锥形进料口(34),所述锥形进料口(34)的下端处于称重箱(17)的正上方,所述配料罐(11)底部的排料口安装有排料阀门(35),所述第一出料阀门(6)、第二出料阀门(25)和排料阀门(35)均为电控阀门,所述第一出料阀门(6)、第二出料阀门(25)和排料阀门(35)均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箱(17)的下部表面安装有震动器(23),所述震动器(23)与PLC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8)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嵌套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下端与连接环(1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0)的上端固定有限位盘(21),所述限位盘(21)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滑杆(20)处于限位环(18)与连接环(19)之间的杆身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22)。
CN202022565079.6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Active CN213707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5079.6U CN213707091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5079.6U CN213707091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7091U true CN213707091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5079.6U Active CN213707091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7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9766A (zh) 一种颗粒物料分料机
AU2021245044B2 (en) A centrifugal separator for separating a liquid mixture
CN103418779A (zh) 自动浇注装置以及向铸模进行浇注的浇注方法
EP0544724A1 (en) GRAVIMETRIC DOSING UNIT FOR BULK MATERIAL.
CN209972826U (zh) 一种灌装设备
CN213707091U (zh) 一种新型自动称重配料系统
CN201800953U (zh) 一种容积计量填料机的计量装置
CN103805393B (zh) 一种自动糖化装置
CN210503396U (zh) 一种集料斗装置
CN11109770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筛分装置
CN214875750U (zh) 一种燕窝发酵原液加工用原料定量灌装装置
CN215852992U (zh) 一种下料系统
CN212710380U (zh) 一种空心胶囊称量及足量包装装置
CN112825658B (zh) 一种锥筒振动高速排队出种装置与方法
CN209197867U (zh) 一种可调计量斗
CN115371781B (zh) 一种失重秤的送料机构
CN219428419U (zh) 一种塑胶加工分料装置
CN215196386U (zh) 一种具备持续上料功能的猫粮原料加工设备
CN213354920U (zh) 一种香菇酱灌装装置
CN220114919U (zh) 一种定量给料机
CN215707308U (zh) 一种水性烘漆自动称重过滤系统
CN211618140U (zh) 一种自动化坚果进料装置
CN211484230U (zh) 一种容器加料装置
CN215917295U (zh) 一种粉末小料自动称量配料机
CN220221205U (zh) 一种全自动颗粒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automatic weighing and batch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aoqing Sub branch

Pledgor: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23000009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aoqing Sub branch

Pledgor: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23000009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weighing and batch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aoqing Sub branch

Pledgor: Heilongjiang wanlirunda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23000011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