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2837U -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2837U
CN213662837U CN202022259506.8U CN202022259506U CN213662837U CN 213662837 U CN213662837 U CN 213662837U CN 202022259506 U CN202022259506 U CN 202022259506U CN 213662837 U CN213662837 U CN 213662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transmission shaft
sets
shaf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95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景东
罗民
高平
刘玉东
曹红竹
董志轩
郑然�
汪翔宇
付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ans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ans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ans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ans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595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2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2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2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菇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打开电机,经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带的配合传动,使转动轴逆时针转动,之后将菌棒摆放至滑道的顶端左部,通过转动的转动轴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打孔,并且通过滑道的斜度,使菌棒由滑道的右端滑出,从而提高设备对菌棒的打孔速度;包括底座、两组支架、两组可调节支架、两组支撑板、转动轴、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带,两组支架和两组可调节支架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支架和两组可调节支架的顶端与滑道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板的底端与滑道的顶端相连接,转动轴的前端和后端与两组支撑板转动连接,电机安装与滑道的上方。

Description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菇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香菇菌棒是食用菌香菇子实体,经过慢慢转色形成长菇。而香菇是食用菌的一种菌类产品。在香菇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打孔,使空气进入至菌棒的内部,但是现有的打孔装置一般是通过液压传动或连杆传动,使多组打孔钉做往返运动面对菌棒进行打孔,导致设备对菌棒的打孔速度较慢,因此需要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开电机,经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带的配合传动,使转动轴逆时针转动,之后将菌棒摆放至滑道的顶端左部,通过转动的转动轴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打孔,并且通过滑道的斜度,使菌棒由滑道的右端滑出,从而提高设备对菌棒的打孔速度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包括底座、两组支架、两组可调节支架、两组支撑板、转动轴、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带,两组支架和两组可调节支架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支架和两组可调节支架的顶端均与滑道的底端转动连接,并且两组可调节支架的前端均设置有旋钮和多组定位孔,并且滑道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漏料孔,两组支撑板的底端均与滑道的顶端相连接,转动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多组打孔钉,电机安装与滑道的上方,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后端分别与转动轴和电机的前端相连接,第一传动带套装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带和多组吊环,第一传动带的底端与滑道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第一传动带的顶端左部设置有进料口,第一传动带的右端设置有排料口,多组吊环的底端均与第一传动带的顶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进料斗、进料轴、多组排料叶片、第三传动轴和第二传动带,进料斗的底端与第一传动带的进来口相连接,进料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进料斗内的前端和后端转动连接,多组排料叶片的底端均与进料轴的表面相连接,第三传动轴的后端与进料轴的前端相连接,第二传动带套装于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挡板,挡板的左端与第一传动带的右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集料箱,集料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多组轮子和多组连接轴,多组轮子的顶端分别通过多组连接轴均与底座的底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打开电机,经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带的配合传动,使转动轴逆时针转动,之后将菌棒摆放至滑道的顶端左部,通过转动的转动轴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打孔,并且通过滑道的斜度,使菌棒由滑道的右端滑出,从而提高设备对菌棒的打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道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滑道;3、支架;4、可调节支架;5、支撑板;6、转动轴;7、电机;8、第一传动轴;9、第二传动轴;10、第一传动带;11、吊环;12、进料斗;13、进料轴;14、排料叶片;15、第三传动轴;16、第二传动带;17、挡板;18、集料箱;19、轮子;20、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两组支架3、两组可调节支架4、两组支撑板5、转动轴6、电机7、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9和第一传动带10,两组支架3和两组可调节支架4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支架3和两组可调节支架4的顶端均与滑道2的底端转动连接,并且两组可调节支架4的前端均设置有旋钮和多组定位孔,并且滑道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漏料孔,两组支撑板5的底端均与滑道2的顶端相连接,转动轴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5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6的表面设置有多组打孔钉,电机7安装与滑道2的上方,第一传动轴8和第二传动轴9的后端分别与转动轴6和电机7的前端相连接,第一传动带10套装于第一传动轴8和第二传动轴9的表面;打开电机7,经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9和第一传动带10的配合传动,使转动轴6逆时针转动,之后将菌棒摆放至滑道2的顶端左部,通过转动的转动轴6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打孔,并且通过滑道2的斜度,使菌棒由滑道2的右端滑出,从而提高设备对菌棒的打孔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带10和多组吊环11,第一传动带10的底端与滑道2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第一传动带10的顶端左部设置有进料口,第一传动带10的右端设置有排料口,多组吊环11的底端均与第一传动带10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传动带10,减少工作人员与转动的转动轴6的直接接触,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进料斗12、进料轴13、多组排料叶片14、第三传动轴15和第二传动带16,进料斗12的底端与第一传动带10的进来口相连接,进料轴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进料斗12内的前端和后端转动连接,多组排料叶片14的底端均与进料轴13的表面相连接,第三传动轴15的后端与进料轴13的前端相连接,第二传动带16套装于第一传动轴8和第三传动轴15的表面;将多组菌棒均匀的摆放至进料斗12的内部,打开电机7,经第一传动轴8、第三传动轴15和第二传动带16配合传动,使进料轴13带动多组排料叶片14转动,将进料斗12内的多组菌棒逐个排入至第一传动带10的内部,使菌棒掉落至滑道2的顶端,从而提高设备进料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挡板17,挡板17的左端与第一传动带10的右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挡板17,使菌棒滑落至滑道2右端时的速度降低,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集料箱18,集料箱18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设置集料箱18,使设备对菌棒打孔时掉落的残渣进行收集,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还包括多组轮子19和多组连接轴20,多组轮子19的顶端分别通过多组连接轴20均与底座1的底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多组轮子19,使设备底端与地面的接触面减小,并且通过多组轮子19的转动,使设备移动,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将多组菌棒均匀的摆放至进料斗12的内部,之后打开电机7,经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9、第一传动带10、第三传动轴15和第二传动带16的配合传动,使转动轴6逆时针转动,通过使进料轴13带动多组排料叶片14转动,将进料斗12内的多组菌棒逐个排入至第一传动带10的内部,使菌棒掉落至滑道2的顶端,通过转动的转动轴6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打孔,并且通过滑道2的斜度,使菌棒向滑道2的右端滑动,然后通过挡板17,使菌棒滑落至滑道2右端时的速度降低,由滑道2的右端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的两组可调节支架4和电机7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组支架(3)、两组可调节支架(4)、两组支撑板(5)、转动轴(6)、电机(7)、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9)和第一传动带(10),两组支架(3)和两组可调节支架(4)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两组支架(3)和两组可调节支架(4)的顶端均与滑道(2)的底端转动连接,并且两组可调节支架(4)的前端均设置有旋钮和多组定位孔,并且滑道(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漏料孔,两组支撑板(5)的底端均与滑道(2)的顶端相连接,转动轴(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5)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6)的表面设置有多组打孔钉,电机(7)安装与滑道(2)的上方,第一传动轴(8)和第二传动轴(9)的后端分别与转动轴(6)和电机(7)的前端相连接,第一传动带(10)套装于第一传动轴(8)和第二传动轴(9)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带(10)和多组吊环(11),第一传动带(10)的底端与滑道(2)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第一传动带(10)的顶端左部设置有进料口,第一传动带(10)的右端设置有排料口,多组吊环(11)的底端均与第一传动带(10)的顶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斗(12)、进料轴(13)、多组排料叶片(14)、第三传动轴(15)和第二传动带(16),进料斗(12)的底端与第一传动带(10)的进来口相连接,进料轴(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进料斗(12)内的前端和后端转动连接,多组排料叶片(14)的底端均与进料轴(13)的表面相连接,第三传动轴(15)的后端与进料轴(13)的前端相连接,第二传动带(16)套装于第一传动轴(8)和第三传动轴(15)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7),挡板(17)的左端与第一传动带(10)的右端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箱(18),集料箱(18)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轮子(19)和多组连接轴(20),多组轮子(19)的顶端分别通过多组连接轴(20)均与底座(1)的底端相连接。
CN202022259506.8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Active CN213662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9506.8U CN21366283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9506.8U CN21366283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2837U true CN21366283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9506.8U Active CN21366283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2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3707A (zh) * 2024-02-01 2024-03-08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泵联合中药材传导式干燥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3707A (zh) * 2024-02-01 2024-03-08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泵联合中药材传导式干燥机
CN117663707B (zh) * 2024-02-01 2024-05-14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泵联合中药材传导式干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8712Y (zh) 自吸式籽粒作物收扬机
CN213662837U (zh) 一种香菇菌棒的改进型打孔装置
CN206365246U (zh) 一种补种机
CN110720319A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玉米脱粒设备
CN107493839B (zh) 一种莲蓬脱粒机
CN201115342Y (zh) 花生摘果精选机
CN202077414U (zh) 小麦脱粒风选机
CN102783317A (zh) 水稻种子除芒机
CN2875034Y (zh) 机载花生摘果机
CN210987125U (zh) 一种莱菔子脱粒装置
CN214515270U (zh) 一种具有除铁功能的大米加工装置
CN211887202U (zh) 一种节能型废菌包回收处理设备
CN210987023U (zh) 一种农产品种植用撒肥机
CN2411657Y (zh) 一种排种器
CN210646718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的粉碎装置
CN202488995U (zh) 双筛子全自动松籽玉米多用脱粒机
CN207385679U (zh) 一种氯化胆碱粉剂制取装置
CN111111837B (zh) 一种秸秆加工用切割研磨装置
CN110681585A (zh) 一种谷类作物轻杂处理系统
CN110614138A (zh) 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研磨装置
CN220712143U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粉碎机
CN204916229U (zh) 一种谷物收获机
CN105940877B (zh) 高耐久性玉米综合处理装置
CN219834905U (zh) 一种玉米脱粒设备
CN220361545U (zh) 一种用于小麦种子的过筛除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