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4621U -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4621U
CN213644621U CN202022273579.2U CN202022273579U CN213644621U CN 213644621 U CN213644621 U CN 213644621U CN 202022273579 U CN202022273579 U CN 202022273579U CN 213644621 U CN213644621 U CN 213644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vertical rod
cylinder
clamp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35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怀申
冯伟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Qingyang Shan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Qingyang Shan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Qingyang Shan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Qingyang Shand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35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4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4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4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属于模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该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包括支架结构、喷漆组件、夹持组件、风干组件以及底座。其中,喷漆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喷头,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机构、电机、第一气缸、转轴、连接杆以及夹持部,风干组件包括风机、加热器以及出风口,第一气缸能够根据具体待喷漆汽车模具的长度,对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对待喷漆的汽车模具进行稳固的夹持,升降机构将汽车模具调整到适合喷漆的位置后,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待喷漆汽车模具360°转动,往复运动的喷头便能够对汽车模具进行均匀的喷漆,通过上述结构使喷漆更加均匀,达到了优化模具成品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也就是“汽车车身冲压模具”。例如,顶盖翻边模、横梁加强板压形模等。
对汽车模具的喷漆,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大部分现有的汽车模具喷漆装置,对模具的喷涂效果不佳,喷涂的面积不够均匀,不能够高效的对模具的各个面进行喷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旨在解决汽车模具喷漆装置喷漆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包括支架结构、喷漆组件、夹持组件、风干组件以及底座。
其中,支架结构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以及水平杆,水平杆设置于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之间,水平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竖直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竖直杆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喷漆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喷头,连接部的上端具有止挡部,连接部的下端与喷头连接,连接部滑动设置于第一通孔,连接部的上端被构造成能够与喷漆管连通。
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机构、电机、第一气缸、转轴、连接杆以及夹持部,升降机构和夹持部均为两个,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控制座、伸缩杆以及支撑端,电动控制座、伸缩杆以及支撑端由下向上依次设置,夹持部包括壳体、弹簧以及夹持板,壳体具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相对的一端与夹持板连接,两个夹持板延伸至安装腔外部,两个升降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相对的外侧,靠近第一竖直杆的支撑端上设置电机,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通孔与壳体连接,靠近第二竖直杆的支撑端上设置第一气缸,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通孔与壳体连接,两个夹持部相对设置。
风干组件包括风机、加热器以及出风口,风机的上端连通加热器,出风口与加热器连通。
底座用于安装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两个电动控制座以及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喷漆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喷头,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机构、电机、第一气缸、转轴、连接杆以及夹持部,风干组件包括风机、加热器以及出风口,第一气缸能够根据具体待喷漆汽车模具的长度,对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对待喷漆的汽车模具进行稳固的夹持,升降机构将汽车模具调整到适合喷漆的位置后,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待喷漆汽车模具360°转动,往复运动的喷头便能够对汽车模具进行均匀的喷漆,通过上述结构使喷漆更加均匀,达到了优化模具成品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喷漆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活塞杆以及套设件,并且第二竖直杆的外侧设有支撑板,第二气缸水平设置于支撑板上,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水平杆的一端与套设件连接,套设件套设于喷头上,喷头能够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在第一通孔内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喷漆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活塞杆以及套设件,在第二竖直杆的外侧设有支撑板,第二气缸水平设置于支撑板上,第二气缸、活塞杆以及套设件依次连接,活塞杆贯穿水平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内,套设件套设于喷头上,喷头能够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于第一通孔内做往复运动,实现了喷头的自动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喷头的上端具有第一内螺纹,连接部的下端具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部的上端具有第二内螺纹,连接部与喷头通过第一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喷头的上端具有一段第一内螺纹,连接部的下端具有一段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部与喷头通过第一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在连接部的上端具有一段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的设置方便连接部与喷漆管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喷头的形状为向下的喇叭状。
在本实施例中,喷头的形状为向下的喇叭状,能够使喷漆的面积较大,提高喷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壳体的内壁两侧相对开设有导向槽,夹持板位于导向槽的位置具有导向块。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内壁两侧相对开设有导向槽,夹持板位于导向槽的位置具有导向块,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使得对弹簧压缩过程中,夹持板能够沿所述导向槽运动,而不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导向槽具有止挡部。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具有止挡部,止挡部的设置,对夹持板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弹簧不容易损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气缸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使第一气缸能够处于支撑端的固定位置上,不容易由支撑端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风干组件设置于底座的中间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风干组件设置于底座上的中间位置,使得对喷漆后汽车模具的干燥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出风口为喇叭状。
在本实施例中,将出风口设置为喇叭状,使得热风对喷漆后汽车模具的作用面积更大,提高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底座的下端四角设置有支腿。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的下端四角处设置支腿,能够抬高工作面,使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喷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部的分解图。
图标:10-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100-支架结构;110-第一竖直杆;111-第二通孔;130-第二竖直杆;131-第三通孔;133-支撑板;150-水平杆;151-第一通孔;300-喷漆组件;310-连接部;330-喷头;350-第二气缸;370-活塞杆;390-套设件;500-夹持组件;510-升降机构;511-电动控制座;513-伸缩杆;515-支撑端;520-电机;530-第一气缸;531-限位件;540-转轴;550-连接杆;560-夹持部;561-壳体;5611-导向槽;56111-止挡部;563-弹簧;565-夹持板;5651-导向块;700-风干组件;710-风机;730-加热器;750-出风口;900-底座;910-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10,包括支架结构100、喷漆组件300、夹持组件500、风干组件700以及底座900。
请继续参阅图1,支架结构100包括第一竖直杆110、第二竖直杆130以及水平杆150,水平杆150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竖直杆110和第二竖直杆130之间,水平杆150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51,具体的,第一通孔151为长条形,同时,第一竖直杆1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1,第二竖直杆13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31,具体设置时,第二通孔111和第三通孔131相对应。
请参阅图2,喷漆组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喷头330,连接部310的上端具有止挡部56111,连接部310通过上端的止挡部56111能够卡设于第一通孔151上,连接部310的下端与喷头330连接,这样整个喷漆组件300便能滑动于第一通孔151内,具体使用时,连接部310的上端能够与喷漆管连通,使喷头330对汽车模具进行喷漆。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喷头330的上端具有第一内螺纹,连接部310的下端具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部310与喷头330通过第一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在连接部310的上端具有第二内螺纹,用于连接适配的喷漆管,以提供喷漆所需的原料。
具体的,喷头330的形状可以为向下的喇叭状,能够使喷漆的面积增大,提高了喷漆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2,具体的,喷漆组件300还包括第二气缸350、活塞杆370以及套设件390,并且第二竖直杆130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板133,第二气缸350水平放置于支撑板133上,活塞杆370的一端与第二气缸350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370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竖直杆130和水平杆15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151内,并与套设件390焊接,套设件390能够套设于喷头330的上端,这样,在第二气缸350的伸缩作用下,便能够带动喷头330滑动于第一通孔151处做往复运动。
请再参阅图1,夹持组件500包括升降机构510、电机520、第一气缸530、转轴540、连接杆550以及夹持部560,升降机构510和夹持部560均为两个,升降机构510包括电动控制座511、伸缩杆513以及支撑端515,电动控制座511、伸缩杆513以及支撑端515由下向上依次设置,两个升降机构510分别设置于第一竖直杆110和第二竖直杆130相对的外侧,通过电动控制座511可以控制伸缩杆513的伸缩,从而掌握支撑端515的高低位置。
请参阅图3和图4,夹持部560包括壳体561、弹簧563以及夹持板565,壳体561的一侧开口,并且具有安装腔,在安装腔的两端分别嵌入式连接两个弹簧563,两个弹簧56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565连接,两个夹持板565延伸至安装腔的外部。在对汽车模具进行夹持时,先按压两个相对的夹持板565,压缩两侧弹簧563,将待喷漆的汽车模具放置于两个夹持板565之间,松开两个夹持板565,则两个夹持板565便能够在两侧的弹簧563恢复力作用下,对待喷漆的汽车模具进行夹紧。
具体的,请参阅图4,壳体561的内壁两侧相对开设有导向槽5611,夹持板565位于导向槽5611的位置具有导向块5651,通过导向块5651与导向槽5611的配合,使得对两侧弹簧563压缩过程中,夹持板565能够沿导向槽5611运动,而不发生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5611具有止挡部56111,止挡部56111的设置,对夹持板565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弹簧563不容易损坏,从而延长夹持部56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位于第一竖直杆110外侧的支撑端515上设置电机520,转轴540的一端与电机520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通孔111与壳体561相对于开口的背面焊接;靠近第二竖直杆130的支撑端515上设置第一气缸530,连接杆550的一端与第一气缸530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通孔111与壳体561相对于开口的背面焊接,使得两个夹持部560相对设置。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气缸530远离夹持部56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件531,使第一气缸530能够处于支撑端515的固定位置上,不容易由支撑端515上脱落。
请再参阅图1,风干组件700包括风机710、加热器730以及出风口750,其中风机710的上端连通加热器730,与加热器730的上端与出风口750连通,启动风机710和加热器730,在出风口750处便能产生向上吹的热风。
同时,底座900用于安装第一竖直杆110、第二竖直杆130、两个电动控制座511以及风机710,具体安装时,第一竖直杆110、第二竖直杆13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900的两端,两个电动控制座51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竖直杆110和第二竖直杆130相对的外侧,风机710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900上,具体的,风机710可以固定于底座900的中间位置,使得对喷漆后汽车模具的干燥效率更高,同时,可以将出风口750做成喇叭的形状,使得热风对喷漆后汽车模具的作用面积更大,以提高干燥效率。
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在底座900的下端四角设置有支腿910,能够抬高工作面,使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10具体使用方式为,首先,按压住靠近第二通孔111的夹持部560的两个相对的夹持板565,从而压缩两侧弹簧563,将待喷漆的汽车模具放置于两个夹持板565之间,再松开两个夹持板565,此时两个夹持板565便能够在两侧弹簧563的恢复力作用下,对待喷漆的汽车模具进行夹紧,随后根据具体模具的大小长度,通过第一气缸530调整连接杆550的长度,待靠近第三通孔131的夹持部560达到适合的位置,重复上述夹持操作,将待喷漆的汽车模具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夹紧,再根据待喷漆汽车模具的实际大小,控制两侧的电动控制座511来调整电动伸缩杆513的高低,使两侧的支撑端515将汽车模具抬升至最适喷漆的高度,使连接部310的上端与喷漆管连通,打开喷头330,启动电机520和第二气缸350,使汽车模具在电机520的带动下进行360°转动,同时,喷头330在第二气缸350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使得喷漆更加均匀,待喷漆完成,关闭喷头330,启动风机710和加热器730,便能对喷漆后的汽车模具进行快速干燥,干燥完成,关闭风机710、加热器730以及电机520,将模具取下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52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以及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杆之间,所述水平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竖直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竖直杆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喷漆组件,所述喷漆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喷头,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具有止挡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连接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被构造成能够与喷漆管连通;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机构、电机、第一气缸、转轴、连接杆以及夹持部,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夹持部均为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控制座、伸缩杆以及支撑端,所述电动控制座、所述伸缩杆以及所述支撑端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所述夹持部包括壳体、弹簧以及夹持板,所述壳体具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外部,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杆相对的外侧,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杆的所述支撑端上设置所述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连接,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杆的所述支撑端上设置所述第一气缸,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相对设置;
风干组件,所述风干组件包括风机、加热器以及出风口,所述风机的上端连通所述加热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器连通;
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两个所述电动控制座以及所述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漆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活塞杆以及套设件,并且所述第二竖直杆的外侧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套设件连接,所述套设件套设于所述喷头上,所述喷头能够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做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上端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喷头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形状为向下的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两侧相对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夹持板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位置具有导向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具有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喇叭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设置有支腿。
CN202022273579.2U 2020-10-12 2020-10-12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Active CN213644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3579.2U CN213644621U (zh) 2020-10-12 2020-10-12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3579.2U CN213644621U (zh) 2020-10-12 2020-10-12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4621U true CN213644621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70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3579.2U Active CN213644621U (zh) 2020-10-12 2020-10-12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46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6799A (zh) * 2021-08-04 2021-10-26 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干燥功能的汽车配件喷涂装置
CN113751273A (zh) * 2021-09-13 2021-12-07 江苏久运寰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器械加工用涂层涂覆装置及涂覆工艺
CN114392859A (zh) * 2021-12-21 2022-04-26 雷凤凤 一种新能源电池导热硅胶涂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6799A (zh) * 2021-08-04 2021-10-26 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干燥功能的汽车配件喷涂装置
CN113751273A (zh) * 2021-09-13 2021-12-07 江苏久运寰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器械加工用涂层涂覆装置及涂覆工艺
CN114392859A (zh) * 2021-12-21 2022-04-26 雷凤凤 一种新能源电池导热硅胶涂覆装置
CN114392859B (zh) * 2021-12-21 2023-08-15 珠海市鹏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导热硅胶涂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44621U (zh) 汽车模具均匀喷漆装置
CN106391874B (zh) 一种地暖管道槽成型方法
CN109759516B (zh) 一种弧形钣金工件冲压模具
CN111036727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生产用板材折弯装置
CN110340233A (zh)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模具
CN212664583U (zh) 一种连续冲压的冲压设备
CN210312482U (zh) 一种模具取料装置
CN116984461A (zh) 一种用于免耕播种机壳体的冲压装置及方法
CN210703750U (zh) 一种适用性强模具加工用装夹台
CN215356177U (zh) 一种粉末冶金齿轮整形装置
CN214078876U (zh) 一种汽配零件模具
CN205386596U (zh) 一种制作碗形塞的模具
CN210023389U (zh) 一种下冲式冰箱压缩机壳体自动化冲压成型机
CN208697768U (zh) 一种汽车中控扶手盖板模具
CN208555693U (zh) 一种具有模内旋转定位成型装置的冲压模具
CN218576955U (zh) 一种浴缸成型装置
CN111097818A (zh) 一种消防机械人的车身加工平台
CN215467339U (zh) 一种前轴板簧面压平装置
CN217551013U (zh) 一种顶针生产用折弯装置
CN210788877U (zh) 一种高质量左右悬挂安装加强板加工模具
CN21353047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冲压模治具
CN219706183U (zh) 固结磨具冷压成型装置
CN215745971U (zh) 一种汽车加工用高稳定冲压模
CN220718829U (zh) 可自适应调节的模具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0421070B (zh) 一种多工位五金件机加工翻边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