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6574U - 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36574U CN213636574U CN202022785779.6U CN202022785779U CN213636574U CN 213636574 U CN213636574 U CN 213636574U CN 202022785779 U CN202022785779 U CN 202022785779U CN 213636574 U CN213636574 U CN 2136365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riveting
- groove
- positioning
- re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包括用于配合铆接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上的第一凹槽的槽壁包括呈弧面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刀片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朝向第一导向面,第二凹槽用于承托铆线端子。因此,铆接时,随着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相互靠近,第二凹槽承托于铆线端子的一侧,第一凹槽将自另一侧将脚线压入铆线端子内,并且第一导向面对铆线端子的两侧进行挤压,铆线端子能够沿着呈弧面的第一导向面相向收紧,从而包裹于脚线外部,有效提高铆接质量和一致性。采用上述铆接刀片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以及具有该铆接装置的电子雷管生产设备也具有上述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雷管生产工艺中,需要对芯片的铆线端子和脚线进行铆接,具体是将铆线端子包裹于脚线的外周并铆压,使二者铆接。相关技术中,通过铆头直接压合铆线端子和脚线,铆线端子包裹度低,且铆接一致性差,铆接质量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铆接刀片,能够对铆线端子进行导向从而包裹脚线,提高铆接质量和一致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铆接刀片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以及具有高电子雷管铆接装置的电子雷管生产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铆接刀片,包括:
第一刀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呈弧面;
第二刀片,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刀片压合以铆接脚线和铆线端子,所述第二刀片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承托所述铆线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接刀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刀片上的第一凹槽的槽壁包括呈弧面的第一导向面,第二刀片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朝向第一导向面,第二凹槽用于承托铆线端子。因此,铆接时,随着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相互靠近,第二凹槽承托于铆线端子的一侧,第一凹槽将自另一侧将脚线压入铆线端子内,并且第一导向面对铆线端子的两侧进行挤压,铆线端子能够沿着呈弧面的第一导向面相向收紧,从而包裹于脚线外部,有效提高铆接质量和一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还包括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二凹槽扩张的弧面,所述第二刀片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位置设有让位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刀片上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刀片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定位头,所述第二刀片上对应于所述定位头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朝向所述定位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头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面的两侧壁形成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的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二凹槽扩张的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呈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刀座,所述第一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座,所述第一刀座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壁包括第一定位面和一对第一整型面,所述第一整型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面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刀座,所述第二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刀座,所述第二刀座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壁包括第二定位面和一对第二整型面,所述第二整型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面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刀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刀座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让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让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包括:
机架;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铆接刀片;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连接于所述铆接刀片的所述第一刀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刀片朝向所述第二刀片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连接于所述铆接刀片的所述第二刀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刀片朝向所述第一刀片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雷管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雷管生产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对脚线和芯片的铆线端子进行铆接,有效保证铆接质量和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电子雷管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接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10,第一刀片120,第一凹槽121,第一导向面122,第二导向面123,定位头124,第三导向面125,第二刀片130,第二凹槽131,让位缺口132,定位槽133,第一刀座140,第三凹槽141,第一定位面142,第一整型面143,第一连接部144,第一定位部145,第一让位部146,第二刀座150,第四凹槽151,第二定位面152,第二整型面153,第二连接部154,第二定位部155,第二让位部156,第一驱动机构160,第二驱动机构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目前,电子雷管的芯片铆线端子和脚线的铆接,采用过铆头直接压合,铆线端子包裹度低,且铆接一致性差,铆接质量不高,易导致电子雷管脚线连接不稳固,影响成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接刀片能够在铆合过程中对铆线端子的铆接部分进行导向,从而能够较好地包裹脚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接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接刀片,包括用于配合铆接的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第一刀片120设置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的槽壁包括第一导向面122,第一导向面122呈弧面;第二刀片130用于配合第一刀片120压合以铆接脚线和铆线端子,第二刀片13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31,第二凹槽131与第一凹槽121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朝向第一导向面122,第二凹槽131用于承托铆线端子。因此,铆接时,随着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的相互靠近,第二凹槽131承托于铆线端子的一侧,第一凹槽121将自另一侧将脚线压入铆线端子内,并且第一导向面122对铆线端子的两侧进行挤压,铆线端子能够沿着呈弧面的第一导向面122相向收紧,从而包裹于脚线外部,有效提高铆接质量和一致性。
在上述的铆接刀片中,第一导向面122的弧面内径可以设为与脚线的外径一致或者第一导向面122的弧面内径略小于脚线的外径,提高铆线端子与脚线的包裹度和贴合度,有助于提高铆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第一凹槽121的槽壁还包括第二导向面123,第二导向面123配置为使第一凹槽121朝向第二凹槽131扩张的弧面,能够对脚线进行导向。由于脚线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脚线与铆线端子对位时,脚线通常会偏离铆线端子上用于容纳脚线的凹槽,因此,具有第二导向面123的第一刀片120向脚线靠近时,能够将脚线向第一凹槽121的方向引导,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31位置相对应,由此,第一刀片120和第二刀片130压合的过程中,能够将第一凹槽121内的脚线准确压入由第二凹槽131抵持的铆线端子中,有效避免脚线偏离。第二刀片130上对应于第二导向面123的位置设有让位缺口132,从而避免运动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第一刀片120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凹槽121,第二刀片130上对应第一凹槽121设置有一对第二凹槽131,可将脚线的两根线头导向至芯片铆线端子上铆接。其中,第一凹槽121之间设置有定位头124,第二刀片130上对应于定位头124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133,定位槽133朝向定位头124,因此,定位头124能够穿过铆线端子用于容纳两根线头的凹槽之间的空隙,穿入定位槽133中,定位头124的两侧可以对铆线端子进行限位,有效避免铆线端子在铆接过程发生移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定位头124朝向第二导向面123的两侧壁形成第一凹槽121的槽壁的第三导向面125,第三导向面125配置为使第一凹槽121朝向第二凹槽131扩张的弧面,因此,铆接时,第三导向面125能够对脚线进行导向,使脚线朝向第一凹槽121收拢。并且,第三导向面125能够从铆线端子相对的两侧抵持铆线端子,从而有效保证脚线对准于铆线端子。
在上述的铆接刀片中,参考图1和图2,第二凹槽131的槽壁呈弧面,可以适应铆线端子的外侧柱面,铆接时,第二凹槽131在承托铆线端子的同时,能够通过其弧面槽壁包裹于铆线端子的一部分外周面,对铆线端子起到导向对中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铆接刀片还包括第一刀座140,第一刀片120连接于第一刀座140,第一刀座140上设置有第三凹槽141,第三凹槽141位于第一凹槽121的一侧,第三凹槽141的槽壁包括第一定位面142和一对第一整型面143,第一定位面142用于对设置有铆线端子的电子雷管的一端的外壳进行定位,第一整型面143位于第一定位面142的两侧,并朝外扩张,因此,在铆接过程中,能够将散开的脚线向内整型,以便脚线进入第一凹槽121内。在电子雷管的生产工艺中,脚线和芯片铆接前,需要通过卷曲工艺进行卷曲,卷曲完成后脚线的两个待铆接线头通常向外偏斜,因此,在铆接时,通过本实施例中第一刀座140上的第一整型面143,能够有效地将脚线整型,以便脚线对应于第一刀片120的第一凹槽121,从而保证顺利铆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第二刀片130还包括第二刀座150,第二刀片130连接于第二刀座150,第二刀座150上设置有第四凹槽151,第四凹槽151位于第二凹槽131的一侧,第四凹槽151的槽壁包括第二定位面152和一对第二整型面153,第二定位面152用于对设置有铆线端子的电子雷管的一端的外壳进行定位,第二整型面153位于第二定位面152的两侧。第二整型面153的作用与上述第一刀座140上的第一整型面143的作用同理,用于从与第一刀座140相对的另一面对脚线进行整型。
在上述的铆接刀片中,参考图1和图2,第一刀座140包括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一定位部145,第一刀片12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44,第三凹槽141设置于第一定位部145;第二刀座150包括第二连接部154和第二定位部155,第二刀片130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54,第四凹槽151设置于第二定位部155。第一定位部145上对应于第二定位部15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让位部146,第二定位部155上对应于第一定位部14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让位部156,从而形成运动空间,因此,铆合过程中,第一定位部145和第二定位部155能够配合对设置有铆线端子的电子雷管的一端的外壳的周向两侧进行定位,并且第一整型面143和第二整型面153配合有效地将脚线聚拢于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31之间,实现脚线的整型,从而避免脚线的偏移,有助于提高铆接效率。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并结合图1、图2和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用于铆接电子雷管的脚线和芯片上的铆线端子。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包括机架110、第一驱动机构160、第二驱动机构170和上述的铆接刀片。其中,第一驱动机构160设置于机架110上,连接于上述的铆接刀片的第一刀片120,用于驱动第一刀片120朝向第二刀片130移动。第二驱动机构170设置于机架110上,连接于铆接刀片的第二刀片130,用于驱动第二刀片130朝向第一刀片120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160和第二驱动机构170可以选用常规的直线驱动机构,例如气杆、直线电机等等。通过上述的铆接刀片,实现铆线端子和脚线的铆接,并且能够有效避免脚线偏移,从而提高铆接质量和铆接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生产设备(未图示),包括上述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用于电子雷管装配生产,其中,通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对脚线和芯片的铆线端子进行铆接,有效保证铆接质量和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电子雷管的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刀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呈弧面;
第二刀片,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刀片压合以铆接脚线和铆线端子,所述第二刀片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承托所述铆线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还包括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二凹槽扩张的弧面,所述第二刀片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位置设有让位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上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刀片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定位头,所述第二刀片上对应于所述定位头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朝向所述定位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面的两侧壁形成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的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二凹槽扩张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呈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刀座,所述第一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座,所述第一刀座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壁包括第一定位面和一对第一整型面,所述第一整型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面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刀座,所述第二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刀座,所述第二刀座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壁包括第二定位面和一对第二整型面,所述第二整型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面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接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刀座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让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二让位部。
9.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铆接刀片;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连接于所述铆接刀片的所述第一刀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刀片朝向所述第二刀片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连接于所述铆接刀片的所述第二刀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刀片朝向所述第一刀片移动。
10.电子雷管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雷管铆接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85779.6U CN213636574U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85779.6U CN213636574U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36574U true CN213636574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3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85779.6U Active CN213636574U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36574U (zh)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22785779.6U patent/CN2136365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83940B (zh) | 具有相反的接触弹簧的功率连接器 | |
KR100498791B1 (ko) | 제어된 접점 압력을 가지는 암형 전기 접점 단자 | |
JP6506728B2 (ja) | 圧着端子および端子圧着装置 | |
US10236596B2 (en) | Connection terminal | |
JPH1055841A (ja) | 補強された遷移領域を有する雌側電気的接触端子 | |
US9831737B2 (en) | Yoke housing,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yoke housing with improved deformation resistance | |
US4849667A (en) | Motor mount | |
CN213636574U (zh) | 铆接刀片、电子雷管铆接装置及生产设备 | |
JP2019153401A (ja) | 接続端子 | |
US11095180B2 (en) | Motor including a holding member support portion which supports portions of a bus bar | |
CN213932243U (zh) | 铆接装置及电子雷管生产线 | |
JP3390721B2 (ja) | C形コンプライアントコンタクト | |
US20190067878A1 (en) | Cag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H0787713A (ja) | 電動機用整流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8987987B (zh) | 连接器壳体 | |
CN114142635B (zh) | 定子铁芯、定子及电机 | |
EP4206598A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 |
JPH11156461A (ja) | 円筒体の製造方法 | |
EP0019472B1 (en) | Manufacturing commutator shells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 |
JP3207093B2 (ja) | コネクタ用接触端子部材 | |
JP2002015783A (ja) | 端子金具 | |
CN219632393U (zh) |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 |
JPH10188847A (ja) | 分割型コイルセパレータ | |
CN117254620B (zh) | 电机端部绕组、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 |
CN215527997U (zh) | 一种插针结构、连接器公头及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