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2393U -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2393U
CN219632393U CN202223177784.4U CN202223177784U CN219632393U CN 219632393 U CN219632393 U CN 219632393U CN 202223177784 U CN202223177784 U CN 202223177784U CN 219632393 U CN219632393 U CN 219632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rivet
pressure sensor
piec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77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正
张东英
帅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to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to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to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to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77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2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2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2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压件及铆压设备,铆压件用于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和电气连接器进行铆压,所述铆压件包括具有内腔的铆压件主体,所述铆压件主体的一端具有供所述电气连接器穿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铆压件主体连接的铆压部,所述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本申请中通过在铆压件的开口处设置铆压部,并在铆压部上设置凸起,使得在铆压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半成品的外壳的边沿部分上对应于该凸起处受到压力而嵌入电气连接器的外壳内,从而使得电气连接器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的外壳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压力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电气连接器相对于外壳发生旋转而导致电气连接器的内部连接出现偏位。

Description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目前压力传感器越来越智能化,结构也越来越简单化,在压力传感器的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流程是将未装配电气连接器的压力传感器半成品,与电气连接器装配后形成压力传感器成品。
目前,为节省生产成本,通常是通过铆压设备的铆压,使压力传感器半成品的金属外壳通过卷边包边的方式与电气连接器相铆接。采用铆压连接的方式成本较低,但是经过铆压后形成的压力传感器成品,在苛刻的环境中使用,例如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中,会出现压力传感器的外壳和电气连接器的铆压处出现旋转或松动的现象,导致电气连接器与压力传感器的内部连接出现偏位,从而出现使产品输出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无输出信号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压力传感器的电气连接器与外壳之间易产生旋转或松动而导致电气连接器与压力传感器的内部连接出现偏位的问题,提供一种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一种铆压件,用于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和电气连接器进行铆压,所述铆压件包括具有内腔的铆压件主体,所述铆压件主体的一端具有供所述电气连接器穿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铆压件主体连接的铆压部,所述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部包括相对立设置的两个子铆压部,各所述子铆压部背向另一铆压部的一侧与所述开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子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子铆压部未与所述铆压件主体连接的一侧边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部呈环状,且所述铆压部的外侧与所述开口的内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气连接器的箍紧件穿过的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件包括两个拼合部,两个所述拼合部轴对称布置于所述铆压件主体的中心轴两侧,两个所述拼合部拼合形成所述铆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部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拼合部上,部分位于另一所述拼合部上,所述连接槽用于与外部连接结构相连接。
一种铆压设备,其包括铆压设备主体、设置在铆压设备主体上的产品座以及与铆压设备主体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的铆压连接头,所述铆压连接头与所述产品座上下设置,所述铆压连接头与如上述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连接头朝向所述铆压件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铆压件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上述铆压件中,通过在铆压件的开口处设置铆压部,并在铆压部上设置凸起,使得在铆压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半成品的外壳的边沿部分上对应于该凸起处受到压力而嵌入电气连接器的外壳内,从而使得电气连接器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的外壳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压力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电气连接器相对于外壳发生旋转或松动,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电气连接器的内部连接出现偏位而导致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无输出信号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座、铆接件以及铆压连接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座、铆接件以及铆压连接头装配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座、铆接件以及铆压连接头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铆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铆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铆压件;110、铆压件主体;120、内腔;130、开口;140、铆压部;141、子铆压部;150、凸起;160、缺口;170、拼合部;180、连接槽;200、产品座;210、底板;220、支撑件;221、放置槽;222、限位腔;300、铆压连接头;310、连接头主体;311、容纳空间;320、连接块;400、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10、壳体;500、电气连接器;510、外接部分;520、待铆接部;530、箍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设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铆压设备用于将电气连接器500与未装配电气连接器500的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进行铆压,使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金属外壳的边沿部分对电气连接器500进行卷边包裹,以通过铆压的方式将电气连接器500与半成品的压力传感器铆接形成压力传感器成品。其中,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可以为铝合金、铜以及不锈钢等金属材质,电气连接器500的外壳为塑料材质。
铆压设备包括铆压设备主体、产品座200以及铆压连接头300。产品座200设置在铆压设备主体上,且产品座200向上开口,以用于放置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铆压连接头300与铆压设备主体的驱动机构相连接,且铆压连接头300与产品座200上下设置。铆压连接头300连接有铆压件100,铆压件100用于连接电气连接器500。铆压件100设置于铆压连接头300的下端,以使铆压件100位于产品座200与铆压连接头300之间。可以理解,当需要对电气连接器500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进行铆接时,需先将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放置在产品座200上,并将电气连接器500设置在铆压件100的下端,然后铆压设备主体的驱动机构驱动铆压件100向下移动,直至驱动件的下端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边沿进行施压,以使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的边沿向内卷边而对电气连接器500卷边包裹,即完成了电气连接器500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铆接。
具体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铆压件100包括铆压件主体110,铆压件主体110具有内腔120,铆压件主体110的一端具有与内腔120相连通的开口130。铆压件主体110的开口130处设置有与铆压件主体110连接的铆压部140,铆压部140背向内腔12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50。铆压件主体110的开口130用于在将电气连接器500设置在铆压件100上时,使电气连接器500穿设于开口130中、并部分位于内腔120中,以使得铆压件100的内腔120能够对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进行容置,同时使电气连接器500待铆接部520位于内腔120外,并使电气连接器500的待铆接部520朝向铆接件的一面与铆压部140相对设置。其中,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是指电气连接器500上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部分,因此,外接部分510不需要在铆接过程中被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包裹,外接部分510外露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
可以理解,铆压件100通过铆压设备的驱动机构而向下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边沿施加压力而使外壳410卷边包裹电气连接器500的待铆接部520时,铆压部140上的凸起150会使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的边沿部分上对应于该凸起150处受到压力而嵌入电气连接器500的外壳410内,从而使得电气连接器500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压力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电气连接器500相对于外壳410发生旋转,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电气连接器500的内部连接出现偏位而导致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无输出信号的现象。
由于在将电气连接器500与铆压件100装配时需将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由铆压件100的开口130伸入至内腔120中,因此,针对外接部分510形状不同的电气连接器500,需要将铆压部140设置为不同的形状,以使开口130的大小和形状与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相适配。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铆压部140包括两个子铆压部141,两个子铆压部141相对立设置,任一子铆压部141背向另一铆压部140的一侧与开口130的内壁连接,即,两个子铆压部141分别连接于开口130的两侧,使得开口130大致呈椭圆形,从而便于对应形状的电气连接器500与铆压件100连接。子铆压部141背向内腔12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50。当电气连接器500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进行铆压连接时,铆压件100上的两个子铆压部141从电气连接器500的两侧进行铆压,并且每个子铆压部14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50,从而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两侧外壳410上对应于凸起150的部分均嵌入电气连接器500内,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凸起150设置在子铆压部141未与铆压件主体110连接的一侧边沿。在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铆压的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边沿卷边贴合于电气连接器500的表面时,子铆压部141未与铆压件主体110连接的一侧边沿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边沿相对应,从而设置在子铆压部141边沿的凸起150也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的边沿相对应,而外壳410的边沿处相对于外壳410的非边沿处更容易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外壳410上对应于凸起150的部分能较容易地发生形变、以嵌入电气连接器500中。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铆压部140沿铆压件100的开口130的内壁设置为一圈,即,铆压部140呈环状,且铆压部140的外侧与开口130的内壁连接,从而使得铆压件100的开口130呈圆形,且半径等于铆压部140的内径,以便于对应形状的电气连接器500与铆压件100连接。
进一步地,铆压部140背向所述内腔12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三个凸起150,三个凸起150依次间隔设置于铆压部140上。通过在铆压部140上设置三个凸起150,保证了电气连接器500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连接的稳固性。可选地,各凸起150均设置在铆压部140的内侧边沿,以在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过程中,凸起150可以对应于外壳410的边沿处进行施压,而外壳410的边沿处能较容易地发生形变,从而更易嵌入电气连接器500中。
更进一步地,铆压部140上设置有缺口160,该缺口160用于供电气连接器500的箍紧件530穿过,其中,箍紧件530为电气连接器500上用于将电气连接器500与外部电源的插接头进行加固的部件。由于铆压部140呈环形设置导致铆压件100的开口130的半径较小,因此在将电气连接器500与铆压件100装配时,由于电气连接件上具有箍紧件530而导致电气连接件的外接部分510无法穿过铆压件100的开口130进入内腔120中。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缺口160,使得在将电气连接件的外接部分510由开口130伸入内腔120中时,箍紧件530可以从该缺口160中进入内腔120中。此外,铆压件100的内腔120的直径设置为大于铆压件100的开口130的直径,以使得内腔120可以较好地对电气连接器500的箍紧件530进行容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铆压件100包括两个拼合部170,两个所述拼合部170轴对称布置于铆压件主体110的中心轴两侧,两个拼合部170拼合形成铆压件100。两个拼合部170的结构相同,各拼合部170均为铆压件100的一半,从而可以将两个拼合部170拼合为铆压件100。通过将铆压件100设置为由两个拼合部170拼合而成,从而可以通过将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放置于两个拼合部170之间、并将两个拼合部170进行拼合的方式实现电气连接器500与铆压件100的连接。这样,当电气连接器500的尺寸较大而导致不能通过采用将电气连接器500从铆压件100的开口130处伸入内腔120中时,可以采用将两个拼合部170进行拼合的方式实现电气连接器500与铆压件100的连接。
可选地,铆压件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槽180,且连接槽180部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拼合部170上,部分位于另一所述拼合部170上。铆压连接头300作为外部连接结构连接于连接槽180内。铆压连接头300通过同时与两个拼合部170相连接,使得铆压设备主体的驱动机构驱动铆压件100向下移动时,两个拼合部170能够被同时驱动,保证了驱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了两个拼合部170在被驱动向下进行铆压时产生错位而降低铆压效果。
可选地,连接槽18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槽180分别设置于铆压件100的两侧。铆压连接头300包括连接头主体310和连接于连接头主体310下端的两个连接块320,两个连接块320与两个连接槽180一一对应,连接块320嵌设于对应连接槽180内。这样,连接头主体310通过从两侧与铆压件100相连接,进一步保证了对铆压件100驱动的稳定性,保证两个拼合部170同时移动,不会产生错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铆压连接头300朝向铆压件100的一端具有朝向铆压件100开口的容纳空间311,容纳空间311与铆压件100的内腔120相连通。通过在铆压连接头300上设置于铆压件100相连通的容纳空间311,使得铆压设备对电气连接器500的适用范围更广,若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的长度较长,也可以通过容纳空间311对电气连接器500的外接部分510的末端进行容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产品座200包括底板210和支撑件220,底板210连接于铆压设备主体上,并水平设置,支撑件220连接于底板210的上表面。支撑件220内具有放置槽221和与放置槽221连通的限位腔222,限位腔222和放置槽221上下设置,限位腔222向上开口。放置槽221的尺寸大小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尺寸大小相适配,限位腔222的尺寸大小与铆压件100的的尺寸大小相适配。在进行铆压作业时,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放置在放置槽221内,铆压设备主体的驱动机构驱动铆压件100向下移动,直至电气连接器500接近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时,铆压件100的下端在限位腔222中向下滑动。铆压件100对电气连接器500与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铆压时,限位腔222的内壁能够保证铆压件100向下滑动的稳定性,放置槽221的内侧壁能够避免压力传感器半成品400的外壳410横向涨开,从而保证了铆压后的压力传感器成品的质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铆压件,用于对压力传感器半成品和电气连接器进行铆压,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件包括具有内腔的铆压件主体,所述铆压件主体的一端具有供所述电气连接器穿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铆压件主体连接的铆压部,所述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部包括相对立设置的两个子铆压部,各所述子铆压部背向另一铆压部的一侧与所述开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子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子铆压部未与所述铆压件主体连接的一侧边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部呈环状,且所述铆压部的外侧与所述开口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部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气连接器的箍紧件穿过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件包括两个拼合部,两个所述拼合部轴对称布置于所述铆压件主体的中心轴两侧,两个所述拼合部拼合形成所述铆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部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拼合部上,部分位于另一所述拼合部上,所述连接槽用于与外部连接结构相连接。
9.一种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铆压设备主体、设置在铆压设备主体上的产品座以及与铆压设备主体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的铆压连接头,所述铆压连接头与所述产品座上下设置,所述铆压连接头与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件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连接头朝向所述铆压件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铆压件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CN202223177784.4U 2022-11-30 2022-11-30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Active CN219632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7784.4U CN219632393U (zh) 2022-11-30 2022-11-30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7784.4U CN219632393U (zh) 2022-11-30 2022-11-30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2393U true CN21963239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7784.4U Active CN219632393U (zh) 2022-11-30 2022-11-30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2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1017B2 (ja) コネクタ用のメス端子
JP3694506B2 (ja) プレス加工を用いた電池用負極缶の製造方法
CN111064029B (zh) 具有片层篮的连接插头和插座
TWI387167B (zh) L型同軸連接器
US8828600B2 (en) Battery with reinforcing member for press-fitted terminal
JP2010067426A (ja) L型同軸コネクタ
CN218070006U (zh) 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JP4715114B2 (ja) 電池ケース蓋用パッキン、電池ケース蓋の製造方法、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9632393U (zh) 铆压件及铆压设备
CN114824589A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
TWI458209B (zh) Installation of coaxial connectors
CN201278331Y (zh) 压力开关
CN217507601U (zh) 一种极柱结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3692515U (zh) 一种插接组件及插座
CN108471007B (zh) 一种插孔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28213A (zh) 圆柱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9116476A (zh) 连体dlc光纤连接器、连接器插头模块及插头壳体
CN209822923U (zh) 二合一光伏连接器端子组件
CN217841867U (zh) 单一外壳燃油泵
CN211481730U (zh) 一种电机的机壳与胶盖安装结构
CN107874632B (zh) 烹饪器具的壳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547265U (zh) 一种汽车电机轴承固定结构
CN217444516U (zh) 用于电池的壳体及电池
CN216263249U (zh) 一种线材铆环结构以及铆压治具
CN214428692U (zh) 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