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7834U -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7834U
CN213627834U CN202022342099.7U CN202022342099U CN213627834U CN 213627834 U CN213627834 U CN 213627834U CN 202022342099 U CN202022342099 U CN 202022342099U CN 213627834 U CN213627834 U CN 213627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filter
channel
oil
guid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20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增彩
沈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leetguard Fil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eetguard Fil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eetguard Fil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eetguard Fil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20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7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7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7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两个燃油滤清器能够并联安装在滤清器底座上。滤清器底座包括本体和导向轴。本体上设有外进油口和外出油口,本体内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油滤清器的滤清器进油口对应连通的进油通道、两个分别与两个燃油滤清器的滤清器出油口对应连通的出油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外进油口和两个进油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外出油口和两个出油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导向轴置于本体内,导向轴具有使两个燃油滤清器均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仅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不停机即可维护保养滤清器。

Description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背景技术
在车辆、船舶或发电机领域内,为了保证燃油的清洁程度,一般在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前设置燃油滤清器,燃油经过滤清器的过滤后流入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常用并联的燃油滤清器总成,其包括两个燃油滤清器和滤清器底座,两个燃油滤清器并联设置在滤清器底座上,两个滤清器能够同时过滤燃油,提高了过滤效率。但燃油滤清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燃油中的杂质会堵塞滤清器的滤芯,使得燃油不能及时的进入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导致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无油或油少不能运行的情况,提高了对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内部的损伤的可能性。此时需要拆卸滤清器并更换滤芯保证燃油能够顺利通过,一般需要先使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停机,再逐个拆卸滤清器总成中并联的两个燃油滤清器,并更换其滤芯,安装拆卸的操作复杂,延长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停机的时间以及维护保养的时间,导致生产效益降低,提高了时间成本。
基于此,亟需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降低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损伤的风险,实现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不停机即可拆卸滤清器,简化了安装拆卸的操作,降低了用于保养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清器底座,两个燃油滤清器能够并联安装在所述滤清器底座上,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外进油口和外出油口,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的滤清器进油口对应连通的进油通道、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的滤清器出油口对应连通的出油通道,以及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外进油口和两个所述进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外出油口和两个所述出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导向轴具有使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均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仅其中一个所述燃油滤清器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另一个所述燃油滤清器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不连通的第二位置,所述导向轴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本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导向轴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能够在所述容置腔内转动,所述导向轴的侧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本体内还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外出油口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上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本体内还设有电泵,且所述电泵的泵进油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电泵的泵出油口与所述外出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电泵与所述导向轴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向轴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电泵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电泵卡接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电泵能够在所述容置腔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电泵远离所述容纳槽的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凸出于所述本体外,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把手,当扳动所述把手时,能够使所述导向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导向轴开设所述第二凹部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滤清器底座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将所述电泵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
一种滤清器总成,包括两个燃油滤清器和如上所述的滤清器底座,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并联安装在所述滤清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导向轴处于第一位置时,两个燃油滤清器均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燃油同时通过两个燃油滤清器,即两个燃油滤清器均起到过滤作用,共同与发动机或发电机组的油路连通,导向轴处于第二位置时,仅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另一个燃油滤清器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不连通,即仅其中一个滤清器起到过滤作用,燃油仅通过一个滤清器。当导向轴处于第一位置时,两个燃油滤清器都能正常工作,保证了对于燃油的过滤效率,减少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因为无油或油少而不能运行的情况,降低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损伤的风险。当导向轴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正常工作,可拆卸另一个滤清器。设置导向轴保证了始终有燃油流入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实现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不停机即可拆卸滤清器,简化了安装拆卸的操作,缩短了发动机停机或发电机组的时间以及维护保养的时间,降低了用于保养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总成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总成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4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单向阀呈开启状态时的燃油走向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导向轴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燃油走向示意图;
图11是图6中导向轴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燃油走向示意图。
图中:
10、燃油滤清器;101、滤芯;102、滤清器出油口;
1、本体;11、外进油口;12、外出油口;13、进油通道;14、出油通道;15、容置腔;
2、导向轴;21、第一凹部;22、第二凹部;23、第一密封圈;24、凸出部;25、第二密封圈;26、第一环槽;27、第二环槽;28、凸块;
3、第一通道;
4、第二通道;
5、第三通道;
6、单向阀;
7、把手;
8、电泵;81、支架;82、第三密封圈;83、固定板;84、连接座;85、支架密封圈;
9、堵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清器底座,两个燃油滤清器能够并联安装在滤清器底座上,降低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损伤的风险,保证了始终有燃油流入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实现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不停机即可拆卸滤清器,简化了安装拆卸的操作,缩短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停机的时间以及维护保养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益。
具体地,如图1-7所示,滤清器底座包括本体1和导向轴2。本体1上设有外进油口11和外出油口12,本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油滤清器10的滤清器进油口对应连通的进油通道13、两个分别与两个燃油滤清器10的滤清器出油口102对应连通的出油通道14,以及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外进油口11和两个进油通道13分别与第一通道3连通,外出油口12和两个出油通道14分别与第二通道4连通。导向轴2置于本体1内,导向轴2具有使两个燃油滤清器10均与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仅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与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连通且另一个燃油滤清器10与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均不连通的第二位置,导向轴2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燃油滤清器10包括滤清器进油口、滤清器出油口102和滤芯101。导向轴2处于第一位置时,两个燃油滤清器10均与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连通,燃油同时通过两个燃油滤清器10,即两个燃油滤清器10均起到过滤作用,共同与发动机或发电机组的油路连通,导向轴2处于第二位置时,仅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与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连通,另一个燃油滤清器10与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均不连通,即仅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起到过滤作用,燃油仅通过一个燃油滤清器10。当导向轴2处于第一位置时,两个燃油滤清器10都能正常工作,保证了对于燃油的过滤效率,减少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因为无油或油少而不能运行的情况,降低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损伤的风险。当导向轴2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正常工作,可拆卸另一个燃油滤清器10。设置导向轴2保证了始终有燃油流入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实现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不停机即可拆卸燃油滤清器10,并更换滤芯101,简化了安装拆卸的操作,缩短了发动机或发电机组停机的时间以及维护保养的时间,降低了用于保养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本实施例以发动机为例,描述本滤清器底座的结构及使用过程,且同理可得到滤清器底座在发电机组上的结构与使用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一般地,外进油口11与油箱连通,外出油口12与发动机连通,油箱内存放的未经过滤的燃油经过外进油口11进入本体1,流入燃油滤清器10,过滤后的燃油再经过外出油口12流出本体1并流向发动机,发动机内设有泵体,驱使燃油在油箱、滤清器底座、燃油滤清器10和发动机中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上设有两个用于连接燃油滤清器10的螺柱,燃油滤清器10螺接在螺柱上。出油通道14同轴开设在螺柱上,并与燃油滤清器10的滤清器出油口102连通,使得刚刚经过燃油滤清器10过滤后的燃油进入本体1。
优选地,如图1-9所示,本体1内设有容置腔15,导向轴2置于容置腔15内,且能够在容置腔15内转动。导向轴2的侧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凹部21,和第二凹部22,第一凹部21和第二凹部22分别与容置腔15的内壁围成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采用转动的形式使得导向轴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简化了导向轴2切换位置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部21,第二轴段的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部22。且第一轴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轴段,且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之间通过斜面连接,容置腔15的内设有能够限位导向轴2的斜面,当导向轴2置于容置腔15内时,导向轴2的斜面与容置腔15内的斜面贴合,限制导向轴2在容置腔15内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进油通道13的一端以及两个出油通道14的一端均与容置腔15的侧壁连通,直接在本体1上加工进油通道13以及出油通道14,无需设置多余管路。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6所示,当导向轴2处于第一位置时,导向轴2上与第一凹部21对应设置的轴壁不起到阻断第一通道3与两个进油通道13的作用,导向轴2上与第二凹部22对应设置的轴壁不起到阻断第二通道4与两个出油通道14的作用,第一通道3内的燃油能够同时进入两个燃油滤清器10,两个燃油滤清器10均能够进入第二通道4;当导向轴2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10-11所示,导向轴2上与第一凹部21对应的轴壁能够阻挡与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连通的进油通道13在容置腔15上的开口,导向轴2上与第二凹部22对应的轴壁能够阻挡与上述同一个燃油滤清器10连通的出油通道14在容置腔15上的开口,第一通道3内的燃油仅能够进入上述的燃油滤清器10,仅上述的燃油滤清器10内的燃油能够进入第二通道4。具体地,当不需要维护保养燃油滤清器10时,导向轴2处于第一位置,第一通道3同时与两个进油通道13连通,第二通道4同时与两个出油通道14连通,燃油能够依次经过外进油口11、第一通道3、进油通道13和滤清器进油口分别进入两个燃油滤清器10,经过两个燃油滤清器10的滤芯101过滤后,再经过滤清器出油口102、出油通道14、第二通道4和外出油口12流向发动机。当需要维护保养燃油滤清器10时,转动导向轴2,使得导向轴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一通道3仅与能够连通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的进油通道13连通,第二通道4也与能够连通上述燃油滤清器10的出油通道14连通,也就是说燃油能够依次经过外进油口11、第一通道3、进油通道13和滤清器进油口进入其中一个燃油滤清器10,经过此燃油滤清器10的滤芯101过滤后,再经过滤清器出油口102、出油通道14、第二通道4和外出油口12流向发动机,燃油并不经过另一个燃油滤清器10,能够实现不停机即可维护保养燃油滤清器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内设有凸块28,能够辅助由外入油口11流入第一通道3的燃油分别流入两个进油通道13。凸块28一体设置在导向轴2上。
优选地,导向轴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23,用于分隔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第一密封圈23置于第一凹部21和第二凹部22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23能够分隔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避免未过滤的燃油经过导向轴2与容置腔15的内壁的缝隙流入第二通道4,从而流向发动机,保证了发动机内部燃油的清洁度,降低了发动机损伤的风险,降低了用于保养的时间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的第一轴段的圆周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第一环槽26,第一密封圈23的内圈嵌入第一环槽26内,第一密封圈23的外圈抵接于容置腔15的侧壁上,起到隔离密封的作用。
优选地,本体1内还设有第三通道5,第三通道5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外出油口12和第二通道4。第三通道5上设有单向阀6,设置单向阀6能够避免已经流向发动机的燃油再次进入本体1内部,避免了燃油的重复过滤,保证了过滤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流入第三通道5的燃油均流经单向阀6。可以理解的是,燃油能够经过单向阀6流向发动机,不能经过单向阀6流向燃油滤清器10,即单向阀6的进油端朝向第二通道4,出油端朝向外出油口12。其中,单向阀6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地,本体1内还设有电泵8,且电泵8的泵进油口与第二通道4连通,电泵8的泵出油口与外出油口12连通,电泵8能够使燃油滤清器10内已经被过滤的燃油流向外出油口12,也能够使油箱内部未经过滤的燃油吸入本体1并流入燃油滤清器10,设置电泵8有利于快速排出滤清器内部的空气,使得燃油能够顺利进入发动机,避免了发动机无油或油少不能发动的情况,降低了发动机损伤的风险,也缩短了发动机停机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益。其中,电泵8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内也可不设有电泵8,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滤清器底座和燃油滤清器10安装在车辆内部。当整车电源开始启动,电泵8启动,电泵8在其泵进油口产生负压,随即本体1上的外进油口11产生负压,此时油箱内的燃油被吸入本体1内,通过第一通道3进入燃油滤清器10。燃油经过燃油滤清器10的过滤后,经过泵进油口进入到电泵8中,并由泵出油口泵出;最后通过与其连通的外出油口12排出,流向发动机。由于单向阀6设置在第三通道5上,第三通道5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外出油口12和第二通道4,且单向阀6的进油端朝向第二通道4,出油端朝向外出油口12。当电泵8启动时,燃油走向如图7所示,燃油由于负压流向电泵8,此时单向阀6受负压吸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过滤后的燃油经过第三通道5再次流入第二通道4;当电泵8关闭后,燃油走向如图8所示,此时单向阀6处于开启状态,油箱中的燃油通过发动机内的泵体驱动,流入本体1,经过燃油滤清器10的过滤后,由于电泵8不工作,燃油流向阻力较小的第三通道5,单向阀6允许燃油向本体1的外出油口12流动,最终流入至发动机燃油箱中。
在本实施例中,电泵8接通电源后工作3分钟自动关闭,顺利将燃油引入发动机。车辆内还可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泵8的启闭。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泵8还可在发动机内部油量过少时,辅助发动机内部的泵体泵油,使燃油流入发动机,燃油的流动过程同上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地,电泵8与导向轴2均设置在容置腔15内。导向轴2上开设有容纳槽,电泵8至少部分置于容纳槽内,且电泵8卡接在容纳槽内,电泵8能够在容置腔15内转动。电泵8置于容纳槽内,能够提高滤清器底座的结构紧凑程度,缩小了滤清器底座的体积,提高了滤清器底座安装位置的灵活性。电泵8卡接在容纳槽内且能够在容置腔15内部转动,当转动电泵8时,能够带动导向轴2转动。
具体地,电泵8的外表面设有容纳部,容纳槽的内壁凸设有凸出部24,凸出部24卡接在容纳部内。凸出部24具体为凸筋,容纳部具体为凹槽,凹槽与凸筋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电泵8外表面设有四个凹槽,容纳槽内凸设有四个凸筋。此外,电泵8的外形呈圆柱形,电泵8与导向轴2同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凸筋与凹槽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应性调整。
优选地,容纳槽设置在导向轴2开设第二凹部22一端的端面上。端面与第二凹部2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5,设置第二密封圈25能够避免第二通道4内的燃油或空气通过导向轴2与容置腔15的内壁的缝隙流向电泵8的出油口,保证了当电泵8开启时,燃油或空气均经过电泵8的加速,保证了电泵8的功能性,也有利于快速排出滤清器内部的空气,使得燃油能够顺利进入发动机,避免了发动机无油或油少不能发动的情况,降低了发动机损伤的风险,也缩短了发动机停机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延伸至与第二通道4连通,电泵8的泵入油口置于容纳槽内部,电泵8的泵出油口置于容纳槽外部。容纳槽直接与第二通道4连通,能够降低导向轴2的加工难度,避免了在电泵和第二通道4之间设置额外的管路,简化了结构。电泵8的泵出油口具体设置在导向轴2的端面与连接座84之间,本体1上开设一个燃油的泵油通道,泵油通道的一端与外出油口12连通,电泵8的泵出油口朝向泵油通道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的第二轴段处于端面和第二凹部22之间的圆周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第二环槽27,第二密封圈25的内圈嵌入第二环槽27内,第二密封圈25的外圈抵接于容置腔15的侧壁上,起到隔离密封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1-8所示,电泵8远离容纳槽的一端设有连接座84。连接座84凸出于本体1外,连接座84上固定有把手7。当扳动把手7时,能够使导向轴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由于电泵8与导向轴2卡接,且电泵8和导向轴2均能够在容置腔15内部转动,故当扳动把手7时,电泵8能够带动导向轴2转动,使导向轴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维护保养燃油滤清器10时,手动扳动把手7,使导向轴2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自动扳动把手7的装置,更提高了拆卸燃油滤清器10的便利性,也提高了安全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本体1内不设有电泵8时,把手7直接与导向轴2连接,能够实现通过扳动把手7使导向轴2与本体1产生相对转动的功能即可,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电泵8的连接座84呈圆柱形,连接座84的圆周侧壁上沿周向环设有凸环,电泵8外侧设有支架81,支架8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导向轴2开设容纳槽的端面和凸环,设置支架81能够确定电泵8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架81呈环形,套设在电泵8外。由于支架81的内环壁覆盖了电泵8的泵出油口,为了避免阻碍燃油的流动,支架81上开设有多个孔,使得从电泵8的泵出油口流出的燃油能够流向泵油通道,从而经过外出油口12流出本体1。支架81与导向轴2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方形截面的支架密封圈85。
优选地,滤清器底座还包括固定板83,固定板83用于将电泵8固定在本体1内,电泵8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振动,固定板83保证了电泵8不会脱离本体1,提高了滤清器底座的耐用性,又保证了能够快速排出滤清器内部的空气,使得燃油能够顺利进入发动机,避免了发动机无油或油少不能发动的情况,降低了发动机损伤的风险,也缩短了发动机停机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益。具体地,固定板83的中心开设有孔。导向轴2设置在容置腔15内的一端,容置腔15远离导向轴2的一端与本体1外部连通,电泵8置于容置腔15内部且部分置于容纳槽内,另一端设置连接座84,连接座84向本体1外部延伸,且凸出于本体1。连接座84凸出于本体1外的部分穿设于固定板83中心的孔,且把手7固定在连接座84凸出于本体1外的端部,固定板83封堵在容置腔15连通本体1外部的开口处,且固定板83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本体1上。用于固定固定板83的螺钉为内六角螺钉,便于拆卸固定板83,简化了滤清器底座的维护保养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84上套设有第三密封圈82,避免燃油通过固定板83处流出本体1,避免了燃油泄漏,提升了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凸环和支架81将电泵8抵接在导向轴2上,从而将导向轴2的斜面抵接在容置腔15的斜面上,保证电泵8和导向轴2稳定设置在容置腔15内部,防止电泵8和导向轴2脱离本体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本体1的外表面向内部钻孔加工出各个燃油通道,降低了加工难度。且在本体1上开设各个燃油通道后,均使用堵孔塞9封堵在将需要封堵的工艺孔处,保证密封性。且在堵孔塞9与工艺孔内壁的接触面上还套设有密封圈,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滤清器总成。滤清器总成包括两个燃油滤清器10和如上述的滤清器底座,两个燃油滤清器10并联安装在滤清器底座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滤清器底座,两个燃油滤清器(10)能够并联安装在所述滤清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外进油口(11)和外出油口(12),所述本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10)的滤清器进油口对应连通的进油通道(13)、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10)的滤清器出油口(102)对应连通的出油通道(14),以及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所述外进油口(11)和两个所述进油通道(13)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3)连通,所述外出油口(12)和两个所述出油通道(14)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4)连通;
导向轴(2),所述导向轴(2)置于所述本体(1)内,所述导向轴(2)具有使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10)均与所述第一通道(3)和所述第二通道(4)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仅其中一个所述燃油滤清器(10)与所述第一通道(3)和所述第二通道(4)连通且另一个所述燃油滤清器(10)与所述第一通道(3)和所述第二通道(4)均不连通的第二位置,所述导向轴(2)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容置腔(15),所述导向轴(2)置于所述容置腔(15)内,且能够在所述容置腔(15)内转动,所述导向轴(2)的侧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凹部(21),和第二凹部(22),所述第一凹部(21)和所述第二凹部(22)分别与所述容置腔(15)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一通道(3)和所述第二通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一密封圈(23)置于所述第一凹部(21)和第二凹部(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还设有第三通道(5),所述第三通道(5)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外出油口(12)和所述第二通道(4),所述第三通道(5)上设有单向阀(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还设有电泵(8),且所述电泵(8)的泵进油口与所述第二通道(4)连通,所述电泵(8)的泵出油口与所述外出油口(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泵(8)与所述导向轴(2)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5)内,所述导向轴(2)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电泵(8)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电泵(8)卡接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电泵(8)能够在所述容置腔(15)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泵(8)远离所述容纳槽的一端设有连接座(84),所述连接座(84)凸出于所述本体(1)外,所述连接座(84)上固定有把手(7),当扳动所述把手(7)时,能够使所述导向轴(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导向轴(2)开设所述第二凹部(22)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凹部(2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清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底座还包括固定板(83),所述固定板(83)用于将所述电泵(8)固定在所述容置腔(15)内。
10.一种滤清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燃油滤清器(1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清器底座,两个所述燃油滤清器(10)并联安装在所述滤清器底座上。
CN202022342099.7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Active CN213627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2099.7U CN213627834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2099.7U CN213627834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7834U true CN21362783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2099.7U Active CN213627834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7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2640B2 (en) Fuel pump module with replaceable filter unit
US10041501B2 (en) Vortex pump and fuel vapor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the vortex pump
CN202012424U (zh) 燃油滤清器座以及包括该燃油滤清器座的燃油滤清器
CN213627834U (zh)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JP2000205074A (ja) 燃料ポンプモジュール
CN112160855A (zh) 一种滤清器底座及滤清器总成
JP2007177702A (ja) 燃料ポンプモジュール
CN213016991U (zh) 一种深井泵
CN212716804U (zh) 发动机及其止回阀
CN212155009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及车辆
CN211008928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底座及燃油滤清器总成
CN211950629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KR101848706B1 (ko) 긴 수명을 가진 lpg 차량의 연료필터
CN210769097U (zh) 一种带电动燃油泵的柴油滤清器总成
CN205370934U (zh) 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无刷泵启动装置
CN209557144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
CN109224547B (zh) 滤清器以及车辆
JP2013096254A (ja) 燃料供給ユニット
CN202545076U (zh) 柴油机油路自动排空装置
CN111946508A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汽车滤清器
CN216878224U (zh) 用于滤清器的端盖及滤清器
WO2013001289A1 (en) A fuel pumping and filter connection device
CN217927225U (zh) 一种多个档位流量的废水电磁阀
CN218862770U (zh) 一种内置燃油泵的滤清器总成
CN216691303U (zh) 预滤器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