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4467U -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4467U
CN213624467U CN202022227603.9U CN202022227603U CN213624467U CN 213624467 U CN213624467 U CN 213624467U CN 202022227603 U CN202022227603 U CN 202022227603U CN 213624467 U CN213624467 U CN 213624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hermal field
insulating cylinder
furna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76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76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4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4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4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包括下托盘、上盖盘、坩埚、加热器和导流筒,导流筒的出气端朝向坩埚;热场还包括保温筒,保温筒套设在加热器外,保温筒的下端固定在下托盘,上端固定在上盖盘;保温筒的筒壁内设有多个第一排气管,保温筒内壁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下托盘下方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通孔,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依次通过通孔、第二排气管连接真空泵进气口;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能够使热场气流运行顺畅无气旋滞留,消除了各种反应物在炉室内的沉积,不用每次浪费很长时间对热场各部件及炉体的清扫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晶生长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半导体及光伏发电都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作为产业综合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光伏发电作为绿色能源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大力发展,单晶硅片作为集成电路及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单晶硅棒拉制过程中,单晶炉的热场工艺设计方案对于晶体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和新技术的发展,热场的工艺水平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技术保障。
然而,目前热场的废气从炉内保温筒顶部排出至保温筒与炉体之间,然后由保温筒与炉体之间夹层的下端排出,还有一种排气方式,从炉体底部开设排气口,废气直接从保温筒内部由底部的排气口排出,这两种排气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种排气方式的废气排出过程中,在保温筒与炉体之间夹层下半部分时,废气温度降低,废气中的反应物经常在炉体内壁和保温筒外壁沉积,第二种排气方式的废气反应物直接在加热器与保温筒内壁沉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这些结构件的沉积物进行清扫,清扫困难;二是排气效果差,影响晶体品质,特别是第二种排气方式,排气效果更差,清扫更困难,而且由于排气效果差,导致各种有害物质对加热器造成侵蚀,加速加热器老化,减少热场寿命,还需要人工对热场各结构件进行清扫,花费时间与人力,在清扫过程中,还有可能对热场造成损坏;因此,目前的热场已很难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并影响以后人工智能与智慧工厂建设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能够使热场气流运行顺畅无气旋滞留,消除了各种反应物在炉室内的沉积,不用每次浪费很长时间对热场各部件及炉体的清扫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包括下托盘和上盖盘,下托盘和上盖盘之间设有坩埚和加热器,加热器套设在坩埚外,上盖盘上设有导流筒,导流筒包括出气端,出气端朝向坩埚;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热场还包括保温筒,保温筒套设在加热器外,所述下托盘固定在保温筒下端,所述上盖盘固定在保温筒上端;
所述加热器和坩埚的高度均低于保温筒的高度,沿保温筒高度方向在保温筒的筒壁内设有多个第一排气管,在加热器和坩埚上部的保温筒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排气管数量一致的进气口,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下托盘下方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穿过下托盘,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真空泵进气口。
进一步地,第二排气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还设有过滤罐,所述阀门位于过滤罐和真空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管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筒包括石墨层和保温毡层,石墨层套设在加热器外,保温毡层套设在石墨层外,所述第一排气管设置在保温毡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管有2个至8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排气管的数量为偶数,优选4个;所有第一排气管中,一半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通过第一通孔连接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另一半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通过第二通孔连接另一个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两个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均通过第三排气管连接所述真空泵进气口,两个第二排气管上均设有所述阀门和过滤罐,阀门位于过滤罐和真空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炉,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炉筒、炉底板和上述热场,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炉底板上方,炉筒套设在所述保温筒外,且支撑板位于炉筒内,炉底板上开设有穿孔,穿孔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一致,穿孔位于通孔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依次通过通孔、和与通孔正对的穿孔连接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热场气流运行顺畅无气旋滞留,没有局部回熔的发生,保证了晶体品质更优,消除了拉晶时废气中的各种反应物在炉室内的沉积,不用每次浪费很长时间对热场各种部件的清扫工作,节省时间,节省人工费用同时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人为对热场各部件的损坏;(提高拆装炉效率90%),并且还避免了废气中的各种反应物在保温筒外侧炉壁的沉积;
由于第一排气管位于保温筒与保温毡内,因此,在排废气时,第一排气管内的温度与热场内的温度基本一致,避免了在排气过程中温度降低导致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排气管内沉积;
能够遏制晶体生长的过程中硅蒸气与石墨的反应时间,降低碳化硅、一氧化碳等碳化物的生成,从而降低晶体中的碳含量;
有效遏制有害物质对加热器的侵浊,降低加热器老化速度,保证了运行功耗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2倍以上);
有效避免在长晶过程中因挥发物多掉渣而变晶的现象;
解决了以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智慧工厂建设中的应用环节与难点,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晶炉用的热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晶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坩埚,2加热器,3石墨层,4进气口,5第一排气管,6通孔,7真空泵,8阀门,9过滤罐,10第二排气管,11第三排气管,12炉筒,13上盖盘,14下托盘,15炉底板,16导流筒,17支撑环,18支撑板,19穿孔,20保温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包括下托盘14和上盖盘13,下托盘和上盖盘之间设有坩埚1和加热器2,加热器2套设在坩埚1外,上盖盘上设有导流筒16,导流筒包括出气端,出气端朝向坩埚,导流筒出气端的口径小于导流筒进气端口径;
所述热场还包括保温筒,保温筒套设在加热器2外,所述下托盘固定在保温筒下端,所述上盖盘固定在保温筒上端;
所述加热器和坩埚的高度均低于保温筒的高度,沿保温筒高度方向在保温筒的筒壁内设有多个第一排气管5,在加热器和坩埚上部的保温筒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排气管数量一致的进气口4,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下托盘14下表面设有支撑环17,支撑环17下表面设有支撑板18,支撑板上设有通孔6,通孔6将支撑板上下贯通,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穿过下托盘,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第二排气管10的进气端,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真空泵8进气口。
气流走向见图1,气体由导流筒进入坩埚上部,在真空泵的工作下,进气口为负压环境,热场内的废气将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排气管,最终由真空泵排出。
需要排出的废气经第一排气管由真空泵8排出,由于第一排气管位于保温筒内,因此,在排废气时,第一排气管内的温度与热场内的温度基本一致,避免了在排气过程中温度降低导致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排气管内沉积。
具体地,还可以在第二排气管上设置阀门8,阀门的设置,在排废气的时候,可以方便的通过打开或关闭阀门,进而控制使用本实用新型热场拉晶时的炉内压力,比较有效的控制拉晶时炉内压力的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比如颗粒物,影响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第二排气管上还设置了过滤罐9,阀门位于过滤罐和真空泵之间,废气经过过滤罐过滤后,再经过阀门进入真空泵。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可以设置2至8个,并将这些第一排气管均布,如图2,因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热场拉晶时,能够将热场内的废气快速均匀的排出,较好的保持使用本申请的热场拉晶时的炉内压力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保温筒采用石墨层3和保温毡层20制作,石墨层套设在加热器2外,保温毡层套设在石墨层外,对于这个结构,第一排气管设置在保温毡层中。
一些实施例中,通孔设置了两个,图1中,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排气管的数量为偶数,优选4个,所有排气管中,一半第一排气管5的出气端通过第一通孔连接第二排气管10的进气端,另一半第一排气管5的出气端通过第二通孔连接另一个第二排气管10的进气端,两个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均通过第三排气管11连接所述真空泵进气口,两个第二排气管上均设有所述阀门和过滤罐,阀门位于过滤罐和真空泵之间。通过打开或关闭阀门,更加有效的控制使用本实用新型热场拉晶时的炉内压力,更容易的控制拉晶时炉内压力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炉,如图3,包括炉筒12、炉底板15和上述热场,所述支撑板17设置在炉底板15上方,炉筒套设在所述保温筒外,且支撑板位于炉筒内,炉底板上开设有穿孔19,穿孔的数量与所述通孔6的数量一致,穿孔位于通孔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依次通过通孔6、和与通孔正对的穿孔19连接第二排气管10的进气端;热场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该单晶炉消除了各种反应物在炉室内的沉积,遏制有害物质对加热器的侵浊,降低加热器老化速度,运行功耗更稳定,使用寿命长,也不会造成废气中的各种反应物在第一排气管内沉积,不用每次浪费很长时间对热场的清扫工作,节省时间,节省人工费用,同时避免清扫过程中人为对热场损坏。

Claims (9)

1.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包括下托盘和上盖盘,下托盘和上盖盘之间设有坩埚和加热器,加热器套设在坩埚外,上盖盘上设有导流筒,导流筒包括出气端,出气端朝向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场还包括保温筒,保温筒套设在加热器外,所述下托盘固定在保温筒下端,所述上盖盘固定在保温筒上端;
所述加热器和坩埚的高度均低于保温筒的高度,沿保温筒高度方向在保温筒的筒壁内设有多个第一排气管,在加热器和坩埚上部的保温筒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排气管数量一致的进气口,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下托盘下方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穿过下托盘,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真空泵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气管上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还设有过滤罐,所述阀门位于过滤罐和真空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包括石墨层和保温毡层,石墨层套设在加热器外,保温毡层套设在石墨层外,所述第一排气管设置在保温毡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有2个至8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排气管的数量为偶数,所有第一排气管中,一半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通过第一通孔连接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另一半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通过第二通孔连接另一个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两个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均通过第三排气管连接所述真空泵进气口,两个第二排气管上均设有所述阀门和过滤罐,阀门位于过滤罐和真空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有4个。
9.一种单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筒、炉底板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热场,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炉底板上方,炉筒套设在所述保温筒外,且支撑板位于炉筒内,炉底板上开设有穿孔,穿孔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一致,穿孔位于通孔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出气端依次通过通孔、和与通孔正对的穿孔连接第二排气管的进气端。
CN202022227603.9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Active CN213624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7603.9U CN213624467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7603.9U CN213624467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4467U true CN213624467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7603.9U Active CN213624467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4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85925U (zh) 一种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炉尾气管路焦油清理系统
CN110760935B (zh) 单晶炉
CN213624467U (zh)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CN112226811A (zh) 一种单晶炉用的热场及其单晶炉
CN102312284B (zh) 具有多个均布向下的排气管道的直拉式硅单晶炉热场
CN201367469Y (zh) 铝电解槽强制吹风冷却设备
CN102094185A (zh) 圆桶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反应管
CN210569930U (zh) 一种用于熔炼废铁的节能型电炉
CN203683725U (zh)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用带排气装置的碳纤维保温顶板
CN206089559U (zh) 调节炭化室压力的装置
CN205662597U (zh)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反应腔体结构
CN215491087U (zh) 一种mlcc排胶炉
CN207347524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水冷设备
CN212658050U (zh) 一种节能型废铁熔炼炉
CN101701747B (zh) 一种供热器
CN205635893U (zh) 碳纤维连续生产活化炉
CN218454146U (zh) 一种高均匀石英玻璃的沉积炉
CN205367742U (zh) 一种二硫化碳生产线
CN214031739U (zh)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碳化装置
CN218578578U (zh) 一种立式贮罐
CN209702762U (zh) 一种可调节的沼气站用厌氧反应器
CN208366062U (zh) 一种用于焙烧环式炉取余热装置
CN217628610U (zh) 一种化学气相沉积石墨化一体炉
CN212746418U (zh) 一种蒸汽锅炉
CN215831877U (zh) 新型金属管状电加热环保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