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5795U - 蒸笼及蒸锅 - Google Patents

蒸笼及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5795U
CN213605795U CN202020927103.3U CN202020927103U CN213605795U CN 213605795 U CN213605795 U CN 213605795U CN 202020927103 U CN202020927103 U CN 202020927103U CN 213605795 U CN213605795 U CN 213605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er
annular
edge
foo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71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
张涛
杨有如
郑秀谦
龚圆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71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5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5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5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蒸笼及蒸锅。该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盖和接水盘;蒸笼本体包括:环形蒸笼壁和位于环形蒸笼壁一端的蒸笼底板;蒸笼底板设置第一通孔,蒸笼底板中背离蒸笼壁的一侧设置环状凸筋;接水盘包括:环形盘底;环形盘底的内侧和外侧向同一方向翻折,形成环形凹槽;环状凸筋卡入环形凹槽中,以使蒸笼本体与接水盘可拆卸连接;蒸笼盖中设置第二通孔,且蒸笼盖盖设在环形蒸笼壁的顶部。通过设置与蒸笼本体可拆卸的接水盒,通过接水盒可以收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汤汁,解决了现有蒸笼烹饪过程中汤汁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蒸笼及蒸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蒸笼及蒸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对于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饮食通常低油少油,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烹饪时采用蒸煮方式处理食材,此时,就需要使用蒸笼。
目前,用户在使用蒸笼烹饪食物时,烹饪时产生的汤汁无法被有效收集,从而造成了汤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蒸笼及蒸锅。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盖和接水盘;
所述蒸笼本体包括:环形蒸笼壁和位于所述环形蒸笼壁一端的蒸笼底板;所述蒸笼底板设置第一通孔,所述蒸笼底板中背离所述蒸笼壁的一侧设置环状凸筋;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环状凸筋的内侧;
所述接水盘包括:环形盘底;
所述环形盘底的内侧和外侧向同一方向翻折,形成环形凹槽;
所述环状凸筋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以使所述蒸笼本体与所述接水盘可拆卸连接;
所述蒸笼盖中设置第二通孔,且所述蒸笼盖盖设在所述环形蒸笼壁的顶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盖和接水盘;蒸笼本体包括:环形蒸笼壁和位于环形蒸笼壁一端的蒸笼底板;蒸笼底板设置第一通孔,蒸笼底板中背离蒸笼壁的一侧设置环状凸筋;接水盘包括:环形盘底;环形盘底的内侧和外侧向同一方向翻折,形成环形凹槽;环状凸筋卡入环形凹槽中,以使蒸笼本体与接水盘可拆卸连接;蒸笼盖中设置第二通孔,且蒸笼盖盖设在环形蒸笼壁的顶部。通过设置与蒸笼本体可拆卸的接水盒,通过接水盒可以收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汤汁,解决了现有蒸笼烹饪过程中汤汁浪费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第一环形折边,所述第一环形折边的外边缘设置朝向蒸笼本体方向的第一凸沿;
所述蒸笼本体盖合在所述第一环形折边的上侧,且所述环状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凸沿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一环形折边上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与所述蒸笼底板之间有间隙;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壁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蒸笼壁的顶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第二环形折边,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外边缘设置朝向锅盖方向的第二凸沿;
所述蒸笼盖的外沿设有朝向所述蒸笼本体方向延伸的盖沿;
所述蒸笼盖盖合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所述盖沿位于所述第二凸沿的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笼还包括蒸笼隔架;
所述蒸笼隔架包括:环形隔架壁和位于所述环形隔架壁一端的隔架底板;
所述隔架底板设置第三通孔;
所述环形隔架壁中背离所述隔架底板的一端设置向外侧延伸的第三环形折边,所述第三环形折边的外边缘设置背离所述隔架底板方向的第三凸沿;
所述蒸笼隔架盖合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且所述第三凸沿位于所述第二凸沿的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以使所述蒸笼隔架位于所述蒸笼本体内部;
所述蒸笼盖盖合在所述第三环形折边的上侧,所述盖沿位于所述第三凸沿的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三环形折边的上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蒸笼壁、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壁和所述环形隔架壁的外侧均设置把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蒸锅,包括:蒸锅本体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蒸笼;
所述蒸笼位于在所述蒸锅本体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蒸笼底板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锅沿上侧,所述环状凸筋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内侧,且与所述蒸锅本体内侧相抵。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接水盘中的所述第一环形折边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锅沿上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
蒸笼底板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锅沿上侧,所述环形盘底的外壁的外侧与所述蒸锅本体内侧相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蒸笼本体1、蒸笼盖2和接水盘3;
蒸笼本体1包括:环形蒸笼壁11和位于环形蒸笼壁11一端的蒸笼底板12;蒸笼底板12设置第一通孔13,蒸笼底板12中背离蒸笼壁的一侧设置环状凸筋14;第一通孔13位于环状凸筋的内侧;当蒸笼本体1放置在蒸锅本体上时,蒸锅蒸锅内的蒸汽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3进入蒸笼本体1内;环形蒸笼壁11和蒸笼底板12构成下凹形状的内部收纳腔,腔体可以盛放食材;
接水盘3包括:环形盘底31;
环形盘底31的内侧和外侧向同一方向翻折,形成环形凹槽32;其中,环形盘底31的内侧的翻边为环形凹槽32的内壁,环形盘底31的外侧的翻边为环形凹槽32的外壁;烹饪过程中蒸笼本体1内的汤汁、冷凝水流入环形凹槽32内。
环状凸筋14卡入环形凹槽32中,以使蒸笼本体1与接水盘3可拆卸连接;
蒸笼盖2中设置第二通孔21,且蒸笼盖2盖设在环形蒸笼壁11的顶部。
蒸煮时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第二通孔21排出。
其中,第二通孔21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公开不对其数量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蒸笼盖2的顶部还可以设置锅盖提手22,用户可以通过锅盖提手22提拿锅盖,值得注意的是,本公开不对锅盖提手的结构加以限制。
为了可以收集烹饪时的汤汁,本公开设置了接水盘3的结构。
在烹饪需要承接美味汤汁的食物时,如图2所示,可以将接水盒连接在蒸笼本体1下方,以让烹饪时的食物产生的汤汁从第一通孔13流入接水盘3的环形凹槽32内,从而达到收集汤汁的目的。
例如:在烹饪排骨的美味食品的时候,可以通过接水盘3接住汤汁,收集的美味汤汁可以食用。
在接水盒装入蒸笼本体1后,接水盒的环形凹槽32的外壁刚好顶住蒸笼本体1,在上下方向进行了限位;进一步的,环形凹槽32的外圆与环形凸筋的直径匹配,在水平方向进行了限位。
在蒸煮不需要承接美味汤汁的食物时,可以将仅使用蒸笼本体1(如果接水盘3已经在蒸笼本体1上连着,则取下接水盘3),以让蒸汽通过环形凹槽32中间的孔以及第一通孔13进入到蒸笼本体1内部,达到烹饪蒸笼本体1内食物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在蒸煮食物时,是会消耗蒸锅内的水的,在烹饪过程中,蒸锅内的水是会越来越少的,将接水盘3拆下后,可以让蒸煮时产生的蒸馏水重新回到蒸锅内,可以避免蒸锅缺水而频繁加水。
例如:烹饪包子等食品没有美味汤汁,没必要接住蒸馏水;因为蒸锅烹饪的时候,里面的水越来越少,让水回流到蒸锅,可以避免蒸锅缺水频繁加水。
为了便于蒸笼本体1的提拿,如图1所示,在蒸笼本体1的环形蒸笼壁11的外侧设置把手15,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环形蒸笼壁11的外侧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把手15。
为了便于接水盘3的提拿,如图1所示,在接水盘3的环形凹槽32的外壁的外侧设置把手33,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环形凹槽32的外壁的外侧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把手33。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盖和接水盘;蒸笼本体包括:环形蒸笼壁和位于环形蒸笼壁一端的蒸笼底板;蒸笼底板设置第一通孔,蒸笼底板中背离蒸笼壁的一侧设置环状凸筋;接水盘包括:环形盘底;环形盘底的内侧和外侧向同一方向翻折,形成环形凹槽;环状凸筋卡入环形凹槽中,以使蒸笼本体与接水盘可拆卸连接;蒸笼盖中设置第二通孔,且蒸笼盖盖设在环形蒸笼壁的顶部。通过设置与蒸笼本体可拆卸的接水盒,通过接水盒可以收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汤汁,解决了现有蒸笼烹饪过程中汤汁浪费的问题。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为了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凹槽32的顶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第一环形折边321,第一环形折边321的外边缘设置朝向蒸笼本体1方向的第一凸沿322;
蒸笼本体1盖合在第一环形折边321的上侧,且环状凸筋位于第一凸沿322内侧,并抵靠在第一环形折边321上侧。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可以很好的对蒸笼本体1和接水盒进行限位,保证蒸笼本体1和接水盒的气密性,有利于降低热量的散失。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果将环形凹槽32内壁与蒸笼底板12相抵设置,之间没有间隙,第一通孔13需位于环形凹槽32的外壁内侧,蒸汽通过环形凹槽32的内壁的内侧的第一通孔13进入蒸笼本体1内部,汤汁通过环形凹槽3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第一通孔13流入环形凹槽32内。但由于环形凹槽32的内壁的内侧的覆盖范围太小,用于进汽的第一通孔13的数量就较少,从而使得进汽量较小,延长了烹煮时间。
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环形凹槽32内壁与蒸笼底板12之间有间隙,且第一通孔13位于环形凹槽32的内壁和环形凹槽32的外壁之间。
在接水盒装入蒸笼本体1后,接水盒的环形凹槽32的内壁要低于蒸笼底板12的底面,这样就会保证两个构件件之间有缝隙,环形凹槽32中间的孔可以称之为过气孔,那么,如图2所示,蒸汽便会穿过接水盒中间的过气孔、蒸笼本体1与接水盒之间的缝隙,向四周散开,并穿过蒸笼本体1中的第一通孔13进入蒸笼本体1内部。通过形成上述进汽通道,有环形凹槽32的内壁和环形凹槽32的外壁之间的覆盖范围远远大于环形凹槽32的内壁的内侧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加了第一通孔13的数量,可以有效扩大进汽量,减小了烹煮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蒸笼壁11的顶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第二环形折边111,第二环形折边111的外边缘设置朝向锅盖方向的第二凸沿112;
蒸笼盖2的外沿设有朝向蒸笼本体1方向延伸的盖沿23;
蒸笼盖2盖合在第二环形折边111的上侧,盖沿位于第二凸沿112的内侧并抵靠在第二环形折边111的上侧。
通过盖沿和第二环形折边111以及第二凸沿112的配合,可提高蒸笼的气密性,有利于降低热量的散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蒸笼壁11的顶部可是设置两层上述的结构,其中位于内层的上述结构用于放置蒸笼盖2,位于外层的上述结构用于放置下述实施例中的蒸笼隔架4。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蒸笼还包括蒸笼隔架4;
蒸笼隔架4包括:环形隔架壁41和位于环形隔架壁41一端的隔架底板42;
隔架底板42设置第三通孔421;蒸笼本体1内的蒸汽可穿过第三通孔421进入蒸笼隔架4内部;
环形隔架壁41中背离隔架底板42的一端设置向外侧延伸的第三环形折边411,第三环形折边411的外边缘设置背离隔架底板42方向的第三凸沿412;
蒸笼隔架4盖合在第二环形折边111的上侧,且第三凸沿412位于第二凸沿112的内侧并抵靠在第二环形折边111的上侧,以使蒸笼隔架4位于蒸笼本体1内部;
蒸笼盖2盖合在第三环形折边411的上侧,盖沿位于第三凸沿412的内侧并抵靠在第三环形折边411的上侧。
现有蒸笼结构中,多层蒸笼是叠加在一起,外观整体显得复杂不够简洁。而本公开中,环形隔架壁41和位于环形隔架壁41一端的隔架底板42形成内部收纳腔,腔体可以盛放食材,蒸笼隔架4放入蒸笼本体1后,蒸笼隔架4的收纳腔收在蒸笼本体1内部,使得蒸笼外观简洁,一体性强。
同时蒸笼双层结构还能满足两种食材分别烹饪和大件食材烹饪需求,当需要烹饪两种不同食材的时候,用蒸笼隔架4隔开避免两种食材混到一起;当烹饪大件食材时,可以拿掉蒸笼隔架4,利用蒸笼本体1内部大空间。
而且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可以很好的对蒸笼本体1、蒸笼隔架4和蒸笼盖2进行限位,保证蒸笼本体1、蒸笼隔架4和蒸笼盖2的气密性,有利于降低热量的散失。
为了便于蒸笼隔架4的提拿,如图3和图4所示,蒸笼隔架4的环形隔架壁41的外侧设置把手43,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环形隔架壁41的外侧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把手43。
本公开中的上述蒸笼可根据搭配接水盘3选择是否接汤汁,根据搭配蒸笼隔架4需选择是否蒸笼两种食材,具体的,在烹饪美味食品时可以通过连接接水盘3选择接住美味汤汁,在不需要接汤汁时可以拆除接水盘3让蒸汽回流到蒸锅,可以免去蒸锅经常加水;当需要烹饪两种不同食材的时候,用蒸笼隔架4隔开分别烹饪;当烹饪大件食材时,可以拿掉蒸笼隔架4,利用蒸笼内部大空间,从而实现一锅多用,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蒸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蒸锅包括:蒸锅本体5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蒸笼;
蒸笼位于在蒸锅本体5上方。
当需要蒸煮食材时,只需在蒸锅本体5内加入水,并将蒸笼放置在蒸锅本体5上方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蒸笼本体1上没有连接接水盒时,蒸笼底板12位于蒸锅本体5的锅沿上侧,环状凸筋14位于蒸锅本体5的内侧,且与蒸锅本体5内侧相抵。
在该种结构中,气体通道如图6所示,蒸汽直接由蒸锅本体5内进入蒸笼本体1以及蒸笼隔架4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蒸笼本体1上连接接水盒时,接水盘3中的第一环形折边321位于蒸锅本体5的锅沿上侧。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蒸笼底板12位于蒸锅本体5的锅沿上侧,环形盘底31的外壁的外侧与蒸锅本体5内侧相抵。
在该种结构中,气体通道如图7所示,蒸汽穿过接水盒中间的过气孔、蒸笼本体1与接水盒之间的缝隙,向四周散开,并穿过蒸笼本体1中的第一通孔13进入蒸笼本体1内部,进而通过蒸笼隔架4中的第三通孔421进入蒸笼隔架4内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蒸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笼本体、蒸笼盖和接水盘;
所述蒸笼本体包括:环形蒸笼壁和位于所述环形蒸笼壁一端的蒸笼底板;所述蒸笼底板设置第一通孔,所述蒸笼底板中背离所述蒸笼壁的一侧设置环状凸筋;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环状凸筋的内侧;
所述接水盘包括:环形盘底;
所述环形盘底的内侧和外侧向同一方向翻折,形成环形凹槽;
所述环状凸筋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以使所述蒸笼本体与所述接水盘可拆卸连接;
所述蒸笼盖中设置第二通孔,且所述蒸笼盖盖设在所述环形蒸笼壁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第一环形折边,所述第一环形折边的外边缘设置朝向蒸笼本体方向的第一凸沿;
所述蒸笼本体盖合在所述第一环形折边的上侧,且所述环状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凸沿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一环形折边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与所述蒸笼底板之间有间隙;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蒸笼壁的顶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第二环形折边,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外边缘设置朝向锅盖方向的第二凸沿;
所述蒸笼盖的外沿设有朝向所述蒸笼本体方向延伸的盖沿;
所述蒸笼盖盖合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所述盖沿位于所述第二凸沿的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还包括蒸笼隔架;
所述蒸笼隔架包括:环形隔架壁和位于所述环形隔架壁一端的隔架底板;
所述隔架底板设置第三通孔;
所述环形隔架壁中背离所述隔架底板的一端设置向外侧延伸的第三环形折边,所述第三环形折边的外边缘设置背离所述隔架底板方向的第三凸沿;
所述蒸笼隔架盖合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且所述第三凸沿位于所述第二凸沿的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二环形折边的上侧,以使所述蒸笼隔架位于所述蒸笼本体内部;
所述蒸笼盖盖合在所述第三环形折边的上侧,所述盖沿位于所述第三凸沿的内侧并抵靠在所述第三环形折边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蒸笼壁、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壁和所述环形隔架壁的外侧均设置把手。
7.一种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锅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蒸笼;
所述蒸笼位于在所述蒸锅本体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笼底板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锅沿上侧,所述环状凸筋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内侧,且与所述蒸锅本体内侧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中的第一环形折边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锅沿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
蒸笼底板位于所述蒸锅本体的锅沿上侧,所述环形盘底的外壁的外侧与所述蒸锅本体内侧相抵。
CN202020927103.3U 2020-05-27 2020-05-27 蒸笼及蒸锅 Active CN213605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7103.3U CN213605795U (zh) 2020-05-27 2020-05-27 蒸笼及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7103.3U CN213605795U (zh) 2020-05-27 2020-05-27 蒸笼及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5795U true CN213605795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7103.3U Active CN213605795U (zh) 2020-05-27 2020-05-27 蒸笼及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5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63776B1 (en) Rice cooking system for microwave oven
CN110150957B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15304914U (zh) 烹饪器具
CN214128061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0540981U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10961552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3605795U (zh) 蒸笼及蒸锅
CN210446736U (zh) 烹饪器具的盛放部和烹饪器具
KR101530070B1 (ko) 구이 및 탕이 가능한 다용도 조리기구
CN209899091U (zh) 一种烹饪器皿及烹饪电器
CN211511426U (zh) 一种蒸煮食物的蒸鲜锅
KR101645410B1 (ko) 즉석 찜 포장용기
CN214964440U (zh) 一种炖煮、空炸一体机
CN212755256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蒸笼结构、料理机
CN21643898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20174644U (zh) 一种料理盒
CN217592542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9331299U (zh) 烹饪器皿
CN221060370U (zh) 电蒸锅
CN218942854U (zh)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CN214128100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CN220695003U (zh) 一种能够实现一键一餐的烹饪器具
CN214128103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0870988U (zh) 一种双层多功能锅具
CN220477433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蒸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