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2854U -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2854U
CN218942854U CN202320044313.1U CN202320044313U CN218942854U CN 218942854 U CN218942854 U CN 218942854U CN 202320044313 U CN202320044313 U CN 202320044313U CN 218942854 U CN218942854 U CN 218942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teaming
plate
piece
steam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43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许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43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2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2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2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下层食物易发生串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下蒸片、围板、上蒸片和锅盖,所述下蒸片架设在锅体上,所述围板支撑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上蒸片上,所述围板包括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下蒸片分布有位于内围板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所述上蒸片设有位于内围板外侧的第二蒸汽孔,所述流通间隙连通第二蒸汽孔和部分第一蒸汽孔。

Description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下蒸片、围板、上蒸片和锅盖,下蒸片架设在锅体上,围板支撑在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锅盖盖合在上蒸片上以起到保温目的,下蒸片和上蒸片均设有蒸汽孔。使用时,先分别在下蒸片和上蒸片上放置食物,随后将锅体内的液体加热以形成蒸汽,蒸汽上升并通过蒸汽孔依次进入下蒸片上方和上蒸片上方,从而达到加热食物并且保温的目的。
在锅体加热过程中,由于蒸汽从锅体产出并上升,因此会将下蒸片上的食物气味也一起携带上升,进而接触到上蒸片内的食物,引起上下层食物的串味;此外,蒸煮过程中,上蒸片上的食物汁液也会通过蒸汽孔滴落到下蒸片上的食物上,导致食物品质下降,由此进一步导致食物串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能够避免上下层食物发生串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下蒸片、围板、上蒸片和锅盖,所述下蒸片架设在锅体上,所述围板支撑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上蒸片上,所述围板包括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下蒸片分布有位于内围板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所述上蒸片设有位于内围板外侧的第二蒸汽孔,所述流通间隙连通第二蒸汽孔和部分第一蒸汽孔。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内围板可拆安装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上蒸片对应所述流通间隙的部分下沉形成集汁槽,所述第二蒸汽孔设于所述集汁槽的底壁上,所述集汁槽的内侧壁套装在所述内围板外侧。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上蒸片位于所述集汁槽内侧的部分形成放置凸台,所述放置凸台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下蒸片的中心部位向上拱起形成定位凸台,所述内围板套装在所述定位凸台外侧。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围板还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内围板与外围板。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外围板可拆安装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外围板与所述下蒸片一体加工成型。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锅体包括水腔、设于水腔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盖设在所述水腔顶部的接汁盘,所述下蒸片架设在所述接汁盘上,所述接汁盘的底壁局部向上拱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蒸汽出口。
在上述蒸汽烹饪器具中,所述蒸汽出口的水平投影与所述第一蒸汽孔的水平投影错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围板包括内围板和外围板,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下蒸片分布有位于内围板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上蒸片设有位于内围板外侧的第二蒸汽孔,流通间隙连通第二蒸汽孔和部分第一蒸汽孔。使用时,下蒸片位于内围板内侧的区域放置食物,上蒸片上放置食物,在锅体加热并产生蒸汽后,一部分蒸汽经位于内围板内侧的第一蒸汽孔进入下蒸片上方,以对放置在内围板内侧的食物进行加热,而剩余蒸汽则依次经内围板外侧的第一蒸汽孔、流通间隙和第二蒸汽孔进入上蒸片上方,以对上蒸片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由于进入流通间隙的蒸汽不流经下蒸片上的食物,因此不会将下蒸片上食物的味道携带到上蒸片的食物上;此外,上蒸片上的食物汁液会通过第二蒸汽孔、流通间隙以及第一蒸汽孔滴落,而不会滴落到下蒸片的食物上,由此避免了上下层食物的串味,保证了食物的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只需增加一个内围板即可,由此结构较为简单,改造成本较低。
内围板可拆安装在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如此设计,当上蒸片和下蒸片蒸煮的食物相同时,可去掉内围板,以扩大下蒸片的蒸煮区域,从而增加下蒸片可蒸煮食物的数量;当上蒸片和下蒸片蒸煮的食物不同时,将内围板安装在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即可起到防串味的目的。
上蒸片对应流通间隙的部分下沉形成集汁槽,第二蒸汽孔设于集汁槽的底壁上,集汁槽的内侧壁套装在内围板外侧。如此设计,既可通过集汁槽收集上蒸片的食物汁液以将其引入流通间隙内,又能对内围板的上端进行水平定位,以提升内围板的安装可靠性。
上蒸片位于集汁槽内侧的部分形成放置凸台,放置凸台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如此设计,能够使放置凸台的食物汁液在重力作用下顺畅流动到集汁槽内,避免食物汁液蓄积在放置凸台上。
下蒸片的中心部位向上拱起形成定位凸台,内围板套装在定位凸台外侧。如此设计,能够通过定位凸台对内围板的下端进行水平定位,以进一步提升内围板的安装可靠性。
围板还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块,连接块连接内围板与外围板。如此设计,一次组装即可同时完成内围板与外围板的组装,由此进一步方便了围板的组装。
外围板可拆安装在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如此设计,可通过取下外围板增加操作空间,以方便下蒸片上的食物取放。
外围板与下蒸片一体加工成型。如此设计,可省去外围板的组装,由此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锅体包括水腔、设于水腔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盖设在水腔顶部的接汁盘,下蒸片架设在接汁盘上,接汁盘的底壁局部向上拱起形成凸台,凸台上设有蒸汽出口。如此设计,既能保证蒸汽的排出,又能有效避免食物汁液落入水腔内污染水而导致产生的蒸汽携带味道对上下两层食物进行加热,由此进一步防止了发生串味的现象。
蒸汽出口的水平投影与第一蒸汽孔的水平投影错开分布。如此设计,能够避免第一蒸汽孔滴落的食物汁液经蒸汽出口进入水腔内,由此进一步避免了水腔内的水被污染而导致串味。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烹饪器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上蒸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接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围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110、水腔;120、接汁盘;121、凸台;122、蒸汽出口;200、下蒸片;201、第一蒸汽孔;210、定位凸台;220、凹槽;221、支撑台阶;300、围板;310、内围板;320、外围板;330、连接块;400、上蒸片;401、第二蒸汽孔;410、集汁槽;420、放置凸台;430、环形台阶;500、锅盖;510、盖体;511、翻边;512、插边;600、流通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下蒸片、围板、上蒸片和锅盖,所述下蒸片架设在锅体上,所述围板支撑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上蒸片上,所述围板包括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下蒸片分布有位于内围板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所述上蒸片设有位于内围板外侧的第二蒸汽孔,所述流通间隙连通第二蒸汽孔和部分第一蒸汽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围板包括内围板和外围板,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下蒸片分布有位于内围板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上蒸片设有位于内围板外侧的第二蒸汽孔,流通间隙连通第二蒸汽孔和部分第一蒸汽孔。使用时,下蒸片位于内围板内侧的区域放置食物,上蒸片上放置食物,在锅体加热并产生蒸汽后,一部分蒸汽经位于内围板内侧的第一蒸汽孔进入下蒸片上方,以对放置在内围板内侧的食物进行加热,而剩余蒸汽则依次经内围板外侧的第一蒸汽孔、流通间隙和第二蒸汽孔进入上蒸片上方,以对上蒸片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由于进入流通间隙的蒸汽不流经下蒸片上的食物,因此不会将下蒸片上食物的味道携带到上蒸片的食物上;此外,上蒸片上的食物汁液会通过第二蒸汽孔、流通间隙以及第一蒸汽孔滴落,而不会滴落到下蒸片的食物上,由此避免了上下层食物的串味,保证了食物的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只需增加一个内围板即可,由此结构较为简单,改造成本较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汽烹饪器具为蒸锅,包括锅体100、下蒸片200、围板300、上蒸片400和锅盖500,下蒸片200架设在锅体100上,围板300支撑在下蒸片200与上蒸片400之间,锅盖500盖合在上蒸片400上,围板300包括内围板310和外围板320,内围板310和外围板320之间形成流通间隙600,下蒸片200分布有位于内围板310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201,上蒸片400设有位于内围板310外侧的第二蒸汽孔401,流通间隙600连通第二蒸汽孔401和部分第一蒸汽孔201。
使用时,下蒸片200位于内围板310内侧的区域放置食物,上蒸片400上放置食物,在锅体100加热并产生蒸汽后,一部分蒸汽经位于内围板310内侧的第一蒸汽孔201进入下蒸片200上方,以对放置在内围板310内侧的食物进行加热,而剩余蒸汽则依次经内围板310外侧的第一蒸汽孔201、流通间隙600和第二蒸汽孔401进入上蒸片400上方,以对上蒸片400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由于进入流通间隙600的蒸汽不流经下蒸片200上的食物,因此不会将下蒸片200上食物的味道携带到上蒸片400的食物上;此外,上蒸片400上的食物汁液会通过第二蒸汽孔401、流通间隙600以及第一蒸汽孔201滴落,而不会滴落到下蒸片200的食物上,由此避免了上下层食物的串味,保证了食物的品质;此外,本实施例中只需增加一个内围板310即可,由此结构较为简单,改造成本较低。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内围板310为独立加工成型的金属环形板,内围板310可拆安装在下蒸片200与上蒸片400之间,如此设计,当上蒸片400和下蒸片200蒸煮的食物相同时,可去掉内围板310,以扩大下蒸片200的蒸煮区域,从而增加下蒸片200可蒸煮食物的数量;当上蒸片400和下蒸片200蒸煮的食物不同时,将内围板310安装在下蒸片200与上蒸片400之间即可起到防串味的目的。
为了实现内围板310可拆安装在下蒸片200与上蒸片40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上蒸片400对应流通间隙600的部分下沉形成环形的集汁槽410,此时上蒸片400位于集汁槽410内侧的部分则形成放置凸台420,食物放置在放置凸台420上,第二蒸汽孔401周向间隔分布在集汁槽410的底壁上,集汁槽410的内侧壁套装在内围板310外侧,内围板310与放置凸台420的底面相抵。如此设计,既可通过集汁槽410收集上蒸片400的食物汁液以将其引入流通间隙600内,又能通过集汁槽410的内侧壁对内围板310的上端进行水平定位,以提升内围板310的安装可靠性。
为了避免食物汁液蓄积在放置凸台420上,本实施例中的放置凸台420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以使放置凸台420的食物汁液在重力作用下顺畅流动到集汁槽410内。优选的,放置凸台420的倾斜角度小于3°,优选1°,如此设计,既能保证食物能稳定地放置在放置凸台420上,以避免食物从放置凸台420上滑落进入集汁槽410内,又能保证放置凸台420的食物汁液顺畅流动到集汁槽410内。
此外,本实施例中下蒸片200的中心部位向上拱起形成定位凸台210,定位凸台210上分布有多个第一蒸汽孔201,内围板310套装在定位凸台210外侧,即定位凸台210外周侧与内围板310的内侧壁相抵,如此设计,能够通过定位凸台210对内围板310的下端进行水平定位,以进一步提升内围板310的安装可靠性。
其次,本实施例中的外围板320为独立加工成型的金属环形板,外围板320可拆安装在下蒸片200与上蒸片400之间。如此设计,可通过取下外围板320增加操作空间,以方便下蒸片200上的食物取放。
为了实现外围板320可拆安装在下蒸片200与上蒸片40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上蒸片400还包括设于集汁槽410外侧的环形台阶430,环形台阶430的水平段与集汁槽410外侧壁的顶部连接,外围板320的上端面与环形台阶430的水平段相抵,外围板320套装在集汁槽410的外侧壁外侧,如此便可实现对外围板320的上端进行水平定位,以提升外围板320的安装可靠性;此外,下蒸片200还包括设于定位凸台210外侧的环形的凹槽220,凹槽220的底壁上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蒸汽孔201,内围板310的下端插入凹槽220并与凹槽220的内侧壁相抵,而凹槽220的外侧壁向外折弯形成支撑台阶221,支撑台阶221架设在锅体100上,外围板320的下端面与支撑台阶221的顶面相抵,由于锅体100能够向上支撑支撑台阶221,因此避免了外围板320下压支撑台阶221而导致其发生变形的问题,由此保证了下蒸片200的结构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锅盖500包括盖体510,盖体510的下端具有向外弯折形成的翻边511和向下延伸的插边512,翻边511压装在环形台阶430的水平段上,插边512插入集汁槽410内并位于第二蒸汽孔401外侧,如此便能够提升锅盖500与上蒸片400的密封性能,进而提升保温效果。
最后,本实施例中的锅体100包括水腔110、设于水腔110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盖设在水腔110顶部的接汁盘120,下蒸片200架设在接汁盘120上,接汁盘120的底壁中心部位向上拱起形成凸台121,凸台121的顶面设有多个蒸汽出口122,蒸汽出口122的水平投影与第一蒸汽孔201的水平投影错开分布。如此设计,既能保证水腔110内蒸汽的排出,又能蓄积食物汁液、以及有效避免第一蒸汽孔201滴落的食物汁液经蒸汽出口122进入水腔110内污染水而导致产生的蒸汽携带味道对上下两层食物进行加热,由此进一步防止了发生串味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蒸片和下蒸片还可均为平板结构,上蒸片的底面设有上环形插槽,下蒸片的顶面设有下环形插槽,内围板的上端插入上环形插槽内,内围板的下端插入下环形插槽内,如此设计,也能实现内围板可拆安装在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同样的,外围板也可采用上述方式可拆安装在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在此不再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外围板还可与下蒸片一体加工成型。如此设计,可省去外围板的组装,由此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外围板、内围板均与下蒸片一体加工成型。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围板300还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块330,连接块330连接内围板310与外围板320,以使内围板310与外围板320通过连接块330一体加工形成围板300,使用时,再将围板300组装到下蒸片200上即可,即一次组装即可同时完成内围板310与外围板320的组装,由此进一步方便了围板300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下蒸片、围板、上蒸片和锅盖,所述下蒸片架设在锅体上,所述围板支撑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上蒸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包括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内围板和外围板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下蒸片分布有位于内围板内外两侧的第一蒸汽孔,所述上蒸片设有位于内围板外侧的第二蒸汽孔,所述流通间隙连通第二蒸汽孔和部分第一蒸汽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可拆安装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蒸片对应所述流通间隙的部分下沉形成集汁槽,所述第二蒸汽孔设于所述集汁槽的底壁上,所述集汁槽的内侧壁套装在所述内围板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蒸片位于所述集汁槽内侧的部分形成放置凸台,所述放置凸台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蒸片的中心部位向上拱起形成定位凸台,所述内围板套装在所述定位凸台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还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内围板与外围板。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可拆安装在所述下蒸片与上蒸片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与所述下蒸片一体加工成型。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水腔、设于水腔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盖设在所述水腔顶部的接汁盘,所述下蒸片架设在所述接汁盘上,所述接汁盘的底壁局部向上拱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蒸汽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的水平投影与所述第一蒸汽孔的水平投影错开分布。
CN202320044313.1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942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4313.1U CN218942854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4313.1U CN218942854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2854U true CN218942854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4313.1U Active CN218942854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2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11956A1 (en) Steam cooking apparatus
CN215304914U (zh) 烹饪器具
WO2020113990A1 (zh) 蒸烤组合机
CN218942854U (zh) 一种防串味的蒸汽烹饪器具
CN211155175U (zh) 一种防滴水蒸锅
US3982479A (en) Energy saving cooking utensil
CN209733582U (zh) 蒸烤盘组件及烹饪装置
KR102046832B1 (ko) 구이 팬
CN217390444U (zh) 一种用于避免食物污染的多功能调奶辅食机
CN219109192U (zh) 一种双格内锅电炖锅
CN219895354U (zh) 一种蒸锅
CN218246910U (zh) 内锅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7524600U (zh) 一种多功能煎烤机
CN213696603U (zh) 一种烹饪机
CN212755256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蒸笼结构、料理机
CN220045574U (zh) 烹饪器具组件
CN219353590U (zh) 一种防冷凝水电蒸锅
CN219699617U (zh) 一种自带防串味蒸盘的电压力锅
CN217137675U (zh) 煎烤器具
CN211722759U (zh) 烹饪器具
CN219147373U (zh) 一种具有冷凝水回收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3216472U (zh) 一种带有蒸笼隔板的蒸笼结构、料理机
CN213605795U (zh) 蒸笼及蒸锅
CN216569615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食物烹饪设备
CN216907670U (zh) 一种集油加湿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