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8529U -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8529U
CN213598529U CN202022680005.7U CN202022680005U CN213598529U CN 213598529 U CN213598529 U CN 213598529U CN 202022680005 U CN202022680005 U CN 202022680005U CN 213598529 U CN213598529 U CN 213598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put shaft
planetary
intern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0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慧
王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80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8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8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8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包括机架,输入轴和输出轴均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还包括内齿轮,内齿轮套设在输入轴上,随输入轴转动,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啮合,绕内齿轮旋转,外齿轮转动套设在输入轴上,具有通孔,内齿轮和行星齿轮均设置在通孔内,外齿轮具有外齿牙,通孔内壁具有内齿牙,行星齿轮与内齿牙相啮合,输出齿轮与外齿牙啮合,输出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带动输出轴转动,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设置在行星齿轮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差速机构调节范围小,精度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很多工序上料过程或者传送过程往往需要对物料进行传递运输,当输送的物料发生歪斜时,需要对其进行位置调整,例如:模切机纸张到位调整、贴窗机贴膜位置调整、贴窗机推规位置调整、钉箱机纸张推规位置调整等,如果使用人工调整会产生危险,也增加人工成本,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差速机构调节范围小,精度差,在使用中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差速机构调节范围小,精度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包括机架,输入轴和输出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内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随所述输入轴转动,
行星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绕所述内齿轮旋转,
外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具有通孔,所述内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均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外齿轮具有外齿牙,所述通孔内壁具有内齿牙,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内齿牙相啮合,
输出齿轮,与所述外齿牙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挡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包括
蜗轮,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位于所述外齿轮的一侧,所述蜗轮上沿着平行于所述输入轴的方向设有贯穿孔,
芯轴,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芯轴上,所述芯轴转动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蜗轮转动带动所述芯轴随动,
蜗杆,垂直于所述输入轴的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与驱动电机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有三个,沿着所述内齿轮的周向均布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齿轮包括
安装盘,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和所述内齿轮的一侧,
内圈,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内壁上具有内齿牙,
外圈,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外壁上具有外齿牙,所述行星齿轮通过与所述内齿牙啮合带动所述内圈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安装盘和所述外圈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用于带动所述输入轴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防护板,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所述输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上,所述防护板、所述挡板和所述机架围成有工作空间,所述外齿轮和所述蜗轮均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主电机与输入轴驱动连接,驱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其上的内齿轮转动,内齿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可以有三个,沿着内齿轮的周向有序设置,外齿轮通过轴承套在输入轴上,行星齿轮和内齿轮均设置在外齿轮的通孔内,外齿轮和内齿轮均以输入轴的轴线同心设置,由输入轴传递的动力通过内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还与外齿轮的内齿牙啮合,进而由行星齿轮带动外齿轮转动,外齿轮的外齿牙还与输出齿轮啮合,这就将输入轴的转动传递到了输出轴,以上是正常传动的动力传递路线。
进一步的,要想实现差速调节,在行星齿轮上还设有行星齿轮转速调节结构,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和外齿轮均啮合,行星齿轮转速调节结构可以带动行星齿轮绕着内齿轮的外侧沿着内齿轮周向转动,这就使得,从内齿轮通过行星齿轮传递到外齿轮的传动比发生了变化,能够带来速差,达到调整的目的。
此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可以用在调整模切机纸张角度调整、贴窗机贴膜位置调整、贴窗机推规位置调整、钉箱机纸张推规位置调整等,以钉箱机纸张推规位置调整为例,纸箱的两侧传动带共同推着纸箱前进,当发现纸箱歪斜时,通过此结构调整一侧的传动带,使其增速或者减速,进而使得纸箱位置回正,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轴,2、输出轴,3、机架,4、内齿轮,5、行星齿轮,6、外齿轮,7、通孔,8、外齿牙,9、内齿牙,10、输出齿轮,11、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12、挡板,13、蜗轮,14、贯穿孔,15、芯轴,16、蜗杆,17、安装盘,18、内圈,19、外圈,20、输入齿轮,21、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包括机架3,输入轴1和输出轴2均转动设置在机架3上,还包括
内齿轮4,套设在输入轴1上,随输入轴1转动,
行星齿轮5,与内齿轮4啮合,绕内齿轮4旋转,
外齿轮6,转动套设在输入轴1上,具有通孔7,内齿轮4和行星齿轮5均设置在通孔7内,外齿轮6具有外齿牙8,通孔7内壁具有内齿牙9,行星齿轮5与内齿牙9相啮合,
输出齿轮10,与外齿牙8啮合,输出齿轮10套设在输出轴2上,带动输出轴2转动,
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11,设置在行星齿轮5上。
本实施例中,主电机与输入轴1驱动连接,驱动输入轴1转动,输入轴1带动其上的内齿轮4转动,内齿轮4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可以有三个,沿着内齿轮4的周向有序设置,外齿轮6通过轴承套在输入轴1上,行星齿轮5和内齿轮4均设置在外齿轮6的通孔7内,外齿轮6和内齿轮4均以输入轴1的轴线同心设置,由输入轴1传递的动力通过内齿轮4带动行星齿轮5转动,行星齿轮5还与外齿轮6的内齿牙9啮合,进而由行星齿轮5带动外齿轮6转动,外齿轮6的外齿牙8还与输出齿轮10啮合,这就将输入轴1的转动传递到了输出轴2,以上是正常传动的动力传递路线。
进一步的,要想实现差速调节,在行星齿轮5上还设有行星齿轮5转速调节结构,行星齿轮5与内齿轮4和外齿轮6均啮合,行星齿轮5转速调节结构可以带动行星齿轮5绕着内齿轮4的外侧沿着内齿轮4周向转动,这就使得,从内齿轮4通过行星齿轮5传递到外齿轮6的传动比发生了变化,能够带来速差,达到调整的目的。
此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可以用在调整模切机纸张角度调整、贴窗机贴膜位置调整、贴窗机推规位置调整、钉箱机纸张推规位置调整等,以钉箱机纸张推规位置调整为例,纸箱的两侧传动带共同推着纸箱前进,当发现纸箱歪斜时,通过此结构调整一侧的传动带,使其增速或者减速,进而使得纸箱位置回正,调节方便。
进一步,还包括
挡板12,设置在机架3上,
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11包括
蜗轮13,转动套设在输入轴1上,位于外齿轮6的一侧,蜗轮13上沿着平行于输入轴1的方向设有贯穿孔14,
芯轴15,行星齿轮5转动套设在芯轴15上,芯轴15转动穿设在贯穿孔14内,蜗轮13转动带动芯轴15随动,
蜗杆16,垂直于输入轴1的方向转动设置在挡板12上,与蜗轮13啮合,蜗杆16与驱动电机相连。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行星转速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涡轮蜗杆16结构实现,具体为,涡轮上设有多个贯穿孔14,与行星齿轮5的数量对应,可以为三个,此贯穿孔14内穿设有芯轴15,此芯轴15的另一端设置在行星齿轮5上,所以,当需要调速时,可以驱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蜗轮13,蜗轮13转动进而会带动行星齿轮5沿着内齿轮4周向转动,进而实现改变内齿轮4到外齿轮6的传动比,使得输出轴2的转速发生变化。
进一步,行星齿轮5有三个,沿着内齿轮4的周向均布设置。
本实施例中,三个行星齿轮5运转稳定。
进一步,外齿轮6包括
安装盘17,转动套设在输入轴1上,位于行星齿轮5和内齿轮4的一侧,
内圈18,设置在安装盘17上,内壁上具有内齿牙9,
外圈19,设置在安装盘17上,外壁上具有外齿牙8,行星齿轮5通过与内齿牙9啮合带动内圈18旋转,进而带动安装盘17和外圈19旋转。
本实施例中,外齿轮6需要设置有外齿牙8和内齿牙9,所以可以设计为分体的,使得带内齿牙9的内圈18以及设置有外齿牙8的外圈19通过安装盘17安装在一起,安装盘17通过轴承套设在输入轴1上,使得外圈19、内圈18以及安装盘17同步转动,转动的驱动仅受行星齿轮5带动。
进一步,还包括
输入齿轮20,套设在输入轴1上,用于带动输入轴1旋转。
进一步,还包括
防护板21,设置在挡板12上,输入轴1转动设置在防护板21上,防护板21、挡板12和机架3围成有工作空间,外齿轮6和蜗轮13均位于工作空间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包括机架(3),输入轴(1)和输出轴(2)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齿轮(4),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上,随所述输入轴(1)转动,
行星齿轮(5),与所述内齿轮(4)啮合,绕所述内齿轮(4)旋转,
外齿轮(6),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上,具有通孔(7),所述内齿轮(4)和所述行星齿轮(5)均设置在所述通孔(7)内,所述外齿轮(6)具有外齿牙(8),所述通孔(7)内壁具有内齿牙(9),所述行星齿轮(5)与所述内齿牙(9)相啮合,
输出齿轮(10),与所述外齿牙(8)啮合,所述输出齿轮(10)套设在所述输出轴(2)上,带动所述输出轴(2)转动,
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11),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12),设置在所述机架(3)上,
所述行星轮转速调节机构(11)包括
蜗轮(13),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上,位于所述外齿轮(6)的一侧,所述蜗轮(13)上沿着平行于所述输入轴(1)的方向设有贯穿孔(14),
芯轴(15),所述行星齿轮(5)转动套设在所述芯轴(15)上,所述芯轴(15)转动穿设在所述贯穿孔(14)内,所述蜗轮(13)转动带动所述芯轴(15)随动,
蜗杆(16),垂直于所述输入轴(1)的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挡板(12)上,与所述蜗轮(13)啮合,所述蜗杆(16)与驱动电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5)有三个,沿着所述内齿轮(4)的周向均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6)包括
安装盘(17),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5)和所述内齿轮(4)的一侧,
内圈(18),设置在所述安装盘(17)上,内壁上具有内齿牙(9),
外圈(19),设置在所述安装盘(17)上,外壁上具有外齿牙(8),所述行星齿轮(5)通过与所述内齿牙(9)啮合带动所述内圈(18)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安装盘(17)和所述外圈(19)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齿轮(20),套设在所述输入轴(1)上,用于带动所述输入轴(1)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护板(21),设置在所述挡板(12)上,所述输入轴(1)转动设置在所述防护板(21)上,所述防护板(21)、所述挡板(12)和所述机架(3)围成有工作空间,所述外齿轮(6)和所述蜗轮(13)均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
CN202022680005.7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Active CN213598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0005.7U CN213598529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0005.7U CN213598529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8529U true CN213598529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9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0005.7U Active CN213598529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8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4821B (zh) 铣孔装置
CN213598529U (zh) 一种可调差速驱动机构
CN202622077U (zh) 一种精度加工齿轮的立式铣床
CN102141118B (zh) 速差式减速器
JP2017009107A (ja) 差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加工装置
CN205937651U (zh) 同轴正、反向双旋转结构齿轮箱
US4869127A (en) Relative rot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EP2686125B1 (en) Cutting apparatus and drive assembly
CN103836121A (zh) 一种行星差环减速器
CN202851827U (zh) 园林机械少齿差传动机构
US4435110A (en) Drive train for gear hobbing machine
CN210311145U (zh) 可调式包装盒定位输送机构
US20080064553A1 (en) Offset Drive Direct Ratio Gear Coupling
CN206200634U (zh) 两轴数控坡口机主轴传动装置
CN107442866A (zh) 一种自动调心的倒角加工方式及设备
CN102003498B (zh) 超大速比少齿差行星减速器
CN2848564Y (zh) 柔版印刷机谐波传动套准机构
CN203809637U (zh) 扭力感应差速行星轮系减速装置
CN206326425U (zh) 一种伺服传动机构
CN206662828U (zh) 外卡式法兰端面加工机
CN218227003U (zh) 模切机胶垫线速度伺服补偿机构
CN109236968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便携式加工设备变速箱
KR100473555B1 (ko) 더블 피니언을 이용한 고정도 테이블 장치
CN202867760U (zh) 一种滚齿机用独立差动箱
CN216033096U (zh) 带有行星差速机构的相位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