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3188U -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3188U
CN213593188U CN202021773148.6U CN202021773148U CN213593188U CN 213593188 U CN213593188 U CN 213593188U CN 202021773148 U CN202021773148 U CN 202021773148U CN 213593188 U CN213593188 U CN 213593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mould
supporting sea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31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angx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np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np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npe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31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3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3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3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支撑座通过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有减震座,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减震座上滑动连接有下模具,下模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器,下模具上通过卡块固定连接有上模具,上模具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具上设置振动器,将混泥土加入模具内部后,振动器运行产生振动,便于混泥土均匀的分布在模具中,提高成型后的楼梯的质量,设置的减震座将下模具与第一液压杆之间的连接转化为软连接,第一液压杆的设置不会影响振动器的振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在楼层的建筑生产过程中,楼梯是连接楼层间的通道,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现浇式和预制装配式两类,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指的是将楼梯分为休息板、楼梯梁、楼梯段三个部分,将构件在加工厂或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施工时将预制构件进行装配、焊接,在配式钢筋混凝土立式楼梯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模具作为支撑,目前,现有的模具在使用时存在,混泥土不易将模具完全填充,成型后的存在空鼓部分,影响楼梯使用的安全性,不便于将上模具从下模具上开,对成型完成的楼梯进行吊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解决了现有模具在使用时混泥土不易将模具完全填充,成型后的存在空鼓部分,影响楼梯使用的安全性,不便于将上模板从下模板上开,对成型完成的楼梯进行吊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支撑座通过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有减震座,且支撑座的上部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减震座上滑动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器,且下模具上通过卡块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圆柱销与第二液压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销对应固定块上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上对应第一齿轮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架对应支撑座内壁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均与下模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位于上模具的中部,所述上模具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等间距倾斜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上贯穿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插杆位于限位块内部的位置套装有第二弹簧,且插杆位于限位块内部远离拉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安装块和限位块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液压杆、安装块和限位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液压杆关于安装块对称轴所在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通过在下模具上设置振动器,将混泥土加入模具内部后,振动器运行产生振动,便于混泥土均匀的分布在模具中,提高成型后的楼梯的质量,设置的减震座将下模具与第一液压杆之间的连接转化为软连接,第一液压杆的设置不会影响振动器的振动效果,解决了混泥土现有模具使用时不易将模具完全填充,成型后的存在空鼓部分的问题。
2、该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通过使用圆柱销将第二液压杆的下部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进行浇筑时可取消第二液压杆与固定块之间的连接,便于上模具随下模具一同振动,设置的限位块能够限制圆柱销在固定块中的位置,防止圆柱销脱落,通过将支撑架与底座转动连接,并在底座上设置电机,在脱模时能够通过电机带动支撑架转动,将上模具从下模具上方移走,便于对楼梯进行吊装,同时能够借助第二液压杆的拉力进行脱模,解决了不便于将上模具从下模具上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固定块与第二液压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限位块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座;101、第一液压杆;102、电机;103、第一齿轮;2、支撑架;201、第二齿轮;202、第二液压杆;3、减震座;301、第一弹簧;302、伸缩杆;4、下模具;401、振动器;5、上模具;501、卡块;502、挡板;6、安装块;601、固定块;602、圆柱销;7、限位块;701、拉环;702、插杆;703、第二弹簧;70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包括支撑座1,便于支撑架2的转动连接,支撑座1的上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将第二液压杆202支撑到一定的高度,为上模具5的吊起提供足够的空间,支撑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202,用于带动上模具5的上下移动,支撑座1通过第一液压杆101固定连接有减震座3,对下模具4进行支撑,保证第一液压杆101的设置不会影响振动器401带动下模具4和上模具5振动,且支撑座1的上部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机102,电机102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第一齿轮103好第二齿轮201带动支撑架2在支撑座1上转动,电机1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3,减震座3上滑动连接有下模具4,下模具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器401,在楼梯成型时产生振动,使混泥土能够均匀分布在模具中,振动器401分别位于下模具4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保证下模具4整体的振动均匀,且下模具4上通过卡块501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与下模具4相互配合,便于楼梯的成型,上模具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便于固定块601的设置,安装块6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1,固定块601通过圆柱销602与第二液压杆202的下部固定连接,圆柱销602对应固定块601上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7,在楼梯成型时能够根据工作步骤取消第二液压杆202与固定块601之间的连接,第二液压杆202下部对应固定块601上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第二液压杆202和固定块601的下部均开设有通孔,便于圆柱销602穿过第二液压杆202和固定块601的下部将第二液压杆202与固定块601连接,圆柱销602上对应插杆702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限位块7中的插杆702对圆柱销602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圆柱销602从固定块601上脱落。
具体的,支撑架2上对应第一齿轮10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1,第二齿轮201与第一齿轮103相互啮合,便于机械能从电机102的输出轴传递到支撑架2上,支撑架2对应支撑座1内壁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避免支撑架2与支撑座1之间存在摩擦,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减震座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2,伸缩杆302的上端均与下模具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伸缩杆302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一弹簧301,伸缩杆302和第一弹簧301均匀分布在减震座3内壁的水平位置,伸缩杆302能够限制第一弹簧301的设置位置和形变方向,对第一弹簧301进行适当的保护。
具体的,安装块6位于上模具5的中部,使得上模具5在被第二液压杆202吊起时能够保持平衡,上模具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502,挡板502等间距倾斜分布,挡板502能够阻挡混泥土的流失,便于楼梯中阶梯的成型。
具体的,限位块7上贯穿设置有插杆702,插杆702对圆柱销602位于固定块601上的位置进行限定,插杆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01,拉环701便于工作人员对插杆702进行拉动,改变插杆702的位置,便于圆柱销602的取下,插杆702位于限位块7内部的位置套装有第二弹簧703,拉动拉环701时,插杆702带动挡块704对第二弹簧703进行挤压,松开拉环701后,第二弹簧703推动挡块704恢复至原来位置,挡块704带动插杆702恢复至原来位置,且插杆702位于限位块7内部远离拉环70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块704,增加插杆702局部直径,便于插杆702的复位。
具体的,第一液压杆101、第二液压杆202、安装块6和限位块7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液压杆202、安装块6和限位块7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液压杆202关于安装块6对称轴所在竖直平面对称设置,减小单个第一液压杆101和第二液压杆202的受力,对第一液压杆101和第二液压杆202进行保护,同时使减震座3、下模具4和上模具5上下移动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第一液压杆101伸长,将减震座3和下模具4整体向上推动,第二液压杆202伸长,将上模具5向下推动,使上模具5通过卡块501卡接到下模具4上,向上拉动拉环701,将插杆702从圆柱销602内部拔出,取下圆柱销602,缩短第二液压杆202的长度,通过上模具5上设置的小口向模具中加入混泥土,同时振动器401运转,带动下模具4和上模具5在减震座3上振动,使混泥土均匀的分布在模具中,完成浇筑待混泥土凝固后,伸长第二液压杆202,使第二液压杆202的下部插接到固定块601中,向上拉动拉环701,使用圆柱销602将第二液压杆202的下部与固定块601连接,松开拉环701,挡块704在第二弹簧703的推动下在限位块7内部滑动,并带动插杆702向下运动,插接到圆柱销602上,缩短第二液压杆202的长度,待上模具5完全与下模具4分离时,启动电机102,电机102通过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之间的啮合带动支撑架2在支撑座1上转动,将上模具5从下模具4上方移走,最后对成型后的楼梯进行吊装和码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202),所述支撑座(1)通过第一液压杆(101)固定连接有减震座(3),且支撑座(1)的上部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机(102),所述电机(1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3),所述减震座(3)上滑动连接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器(401),且下模具(4)上通过卡块(501)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所述上模具(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1),所述固定块(601)通过圆柱销(602)与第二液压杆(202)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销(602)对应固定块(601)上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上对应第一齿轮(10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1),所述第二齿轮(201)与第一齿轮(103)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架(2)对应支撑座(1)内壁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2),所述伸缩杆(302)的上端均与下模具(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伸缩杆(302)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一弹簧(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6)位于上模具(5)的中部,所述上模具(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502),所述挡板(502)等间距倾斜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上贯穿设置有插杆(702),所述插杆(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01),所述插杆(702)位于限位块(7)内部的位置套装有第二弹簧(703),且插杆(702)位于限位块(7)内部远离拉环(70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挡块(7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101)、第二液压杆(202)、安装块(6)和限位块(7)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液压杆(202)、安装块(6)和限位块(7)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液压杆(202)关于安装块(6)对称轴所在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CN202021773148.6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Active CN213593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3148.6U CN213593188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3148.6U CN213593188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3188U true CN213593188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3148.6U Active CN213593188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31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522A (zh) * 2022-03-15 2022-05-27 山东佳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组合式楼梯浇筑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522A (zh) * 2022-03-15 2022-05-27 山东佳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组合式楼梯浇筑模具
CN114536522B (zh) * 2022-03-15 2024-04-30 山东佳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组合式楼梯浇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93188U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楼梯生产模具
CN109968501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制看台及其制备模具
CN201922496U (zh) 芯模振动混凝土检查井成型机
JP2003071554A (ja) 鋳造装置の上金型昇降機構
CN109176840A (zh) 隧道口字形预制构件的模具及其浇筑方法
CN21038959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制看台及其制备模具
CN205466673U (zh) 一种混凝土浮箱成型模具
CN217537008U (zh) 实体护坡施工装置
CN218346803U (zh) 倒锥圆形筒体砼结构的施工结构
KR20190111476A (ko) 유압식 코어 탈형 장치
CN110712277B (zh) 一种平面翻转模台
CN211967866U (zh) 一种提高大坝预制块合格率的振捣器装置
CN113006344A (zh) 一种基于预制芯模的墙板生产方法
CN210067423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吊模体系
CN112140296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方涵制造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CN113802544A (zh) 混凝土灌注桩基防断桩处理器及其施工方法
CN215702746U (zh) 一种检查井成型模具
CN21435311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模板
CN105216095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砌块多模腔成型机
CN217537836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梁式转换层施工装置
CN221116795U (zh) 一种挡土墙墙身钢模板吊装组件
CN217027045U (zh) 一种桩基础施工辅助组件
CN114439222B (zh) 一种混凝土圆柱的施工装置
CN215434264U (zh) 三工位水泥制管设备
CN218802989U (zh) 转轴式高铁箱梁外侧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0

Address after: 650051 No. 1, Wenchang lane, Huancheng North Road, Wuhua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 Jiemin

Address before: 210000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Honglan street,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Yunpeng Moul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No. 25, basement, Block B, Longding Financial Intelligence Center, Jianshe Road, Wuhua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650031

Patentee after: Yunnan Jiangx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650051 No. 1, Wenchang lane, Huancheng North Road, Wuhua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 Jie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