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7761U -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7761U
CN213577761U CN202022103431.4U CN202022103431U CN213577761U CN 213577761 U CN213577761 U CN 213577761U CN 202022103431 U CN202022103431 U CN 202022103431U CN 213577761 U CN213577761 U CN 213577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fixing member
wind deflector
windscreen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34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师增
张乃伟
孟相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34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7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7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7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挡风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对应于出风口的位置,挡风装置包括:固定构件,其与壳体连接;挡风板,其安装在固定构件上;挡风构件,其安装于固定构件;挡风构件包括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挡风板,两个挡风板能够无干涉地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挡风板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均能够持续处于该任意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用户可以任意地调整两个挡风板的转动角度,将两个挡风板转动到不同的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挡风板,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构件包括两个能够独立转动的挡风板,使得挡风构件的转动角度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能够对室内进行制冷和/或制热的设备。
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在出风口处设置有挡风板,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挡风板打开输送冷风,强劲的冷风吹在人身体上会感觉到不舒服,对体弱的人或者孩子甚至会因此得病。
为解决空调器制冷时冷风直吹的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空调器挡风板微孔处理,目的是将吹出的风变得柔和,但是在强力风作用下,只有微量的风会通过微孔,大量的冷风还是会直吹出去;第二种是在空调出风口位置安装挡风板,但是现有的挡风板均是一体式的,调整角度单一,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制冷时冷风直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挡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所述挡风装置包括:固定构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挡风构件,其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其中,所述挡风构件包括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挡风板,所述两个挡风板能够无干涉地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并且所述挡风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均能够持续处于该任意位置。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以便驱动所述挡风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在对应于每个所述挡风板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安装结构,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两个转轴,所述两个转轴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安装结构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两个转轴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结构在对应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相应的所述转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观察区域。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结构上形成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形成所述观察区域。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固定构件通过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通过夹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采用弹性夹紧的方式夹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采用机械夹紧的方式夹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
在上述挡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状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挡风构件包括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挡风板,两个挡风板能够无干涉地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并且挡风板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均能够持续处于该任意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任意地调整两个挡风板的转动角度,并且,可以将两个挡风板转动到不同的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挡风板,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构件包括两个能够独立转动的挡风板,使得挡风构件的转动角度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在对应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相应的转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观察区域。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安装时,安装人员能够观察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的连接情形,从而将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顺利地连接,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固定构件通过夹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方式固定至壳体上。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将挡风装置固定至壳体上,也便于将挡风装置从壳体上拆卸下来。
进一步地,挡风板采用弧形板状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挡风装置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与挡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与挡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11、第二端盖;12、出风口;
2、导风板;
3、固定构件;31、第一固定杆;32、第二固定杆;33、中间固定杆;34、连接杆;35、手紧螺钉;311、第一观察孔;321、第二观察孔;
4、第一挡风板;41、第一转轴;
5、第二挡风板;51、第二转轴;
6、第一电机;
7、第二电机;
8、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空调器制冷时冷风直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旨在既能够解决冷风直吹的问题,又能够丰富挡风板的调节角度,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等元器件。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与挡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与挡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1至图4所示,室内机主要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和风扇(图中未示出)等,壳体1具有第一端盖(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盖11,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2,在出风口12处设置有导风板2,导风板2与壳体1转动连接,通过导风板2能够打开或者封闭出风口12,挡风装置配置于壳体1上对应于出风口12的位置,当空调器制冷运行时,通过挡风装置能够对从出风口12吹出的冷风进行阻挡,以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用户的身上。
继续参阅图1至图4,挡风装置包括固定构件3和挡风构件,挡风构件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构件3上,固定构件3与壳体1连接,挡风构件通过固定构件3固定至壳体1上,当空调器制冷运行时,通过挡风构件能够对从出风口12吹出的冷风进行阻挡,以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用户的身上。
继续参阅图1至图4,挡风构件包括两个独立的挡风板,记为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可以将从出风口12吹出的冷风都挡住,其中,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能够无干涉地相对于固定构件3转动,并且,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相对于固定构件3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均能够持续处于该任意位置,也就是固定在该位置处,这样一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任意地调整第一挡风板4的转动角度以及第二挡风板5的转动角度,并且,可以将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转动到不同的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挡风板,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构件包括两个能够独立转动的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使得挡风构件的转动角度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的角度的调整,可以通过手动调整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电动驱动来实现,这种关于角度调节方式的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采用电动驱动来实现,能够避免用户发生危险。
继续参阅图1至图4,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均采用弧形板状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挡风装置的美观性。
优选地,固定构件3在对应于每个挡风板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安装结构,挡风板上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分别与相应的安装结构转动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构件3上设置有三个安装结构,分别是第一固定杆31、第二固定杆32以及中间固定杆33,中间固定杆33位于第一固定杆31与第二固定杆32之间,其中,第一挡风板4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1与中间固定杆33之间,第二挡风板5安装在第二固定杆32与中间固定杆3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5共用位于中间的安装结构,即共用中间固定杆33。
继续参阅图1至图4,固定构件3还包括连接杆34,第一固定杆31、第二固定杆32以及中间固定杆33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4固定连接,并且,中间固定杆33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的长度,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1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11固定连接,从而将固定构件3固定至壳体1上,其中,第一固定杆31、第二固定杆32、中间固定杆33以及连接杆34可以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
继续参阅图1至图4,固定构件3通过夹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11的方式固定至壳体1上。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紧固螺钉将固定构件3固定至壳体1上,然而,采用这种方式固定,需要在壳体1上钻一个孔,这样一来,就会破坏壳体1的结构,并且,当将挡风装置拆卸下来后,也会影响壳体1的美观性,采用夹紧的方式进行固定,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安装更加方便。
继续参阅图1至图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3采用机械夹紧的方式夹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11,示例性地,固定构件3配置有两个手紧螺钉35,其中一个手紧螺钉35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1上,另一个手紧螺钉35安装在第二固定杆32上,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在安装手紧螺钉35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图中未示出),手紧螺钉35安装在螺纹孔内,在安装固定构件3时,将固定构件3移动至设定位置后,只需将左右两个手紧螺钉35拧紧,使左右两个手紧螺钉35共同夹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11,从而将固定构件3固定至壳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固定构件3与壳体1的连接稳固性,可以在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上各安装两个或者三个手紧螺钉35,这种对手紧螺钉35的具体个数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构件3也可以采用弹性夹紧的方式夹紧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11,示例性地,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且,第一固定构杆和第二固定杆32倾斜设置,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远离连接杆34一端的间距小于壳体1的长度,在安装固定构件3时,可以将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向外掰开,移动到设定位置后,松开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使第一固定杆31和第二固定杆32共同夹紧在壳体1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11上,从而将固定构件3固定至壳体1上。
机械夹紧与弹性夹紧相比,优选采用机械夹紧的方式进行固定,机械夹紧的可靠性更好。
继续参阅图3和图4,挡风装置还包括两个驱动电机,记为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挡风板4和第二挡风板5转动。
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挡风板4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能够驱动第一挡风板4转动。
继续参阅图3和图4,并接着参阅图5,其中,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挡风板4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转轴,记为第一转轴41,左侧的第一转轴41与第一固定杆31转动连接,右侧的第一转轴41与中间固定杆33转动连接,这样一来,第一挡风板4就通过两个第一转轴41实现了与固定构件3的转动连接,第一电机6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1的外侧,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轴41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与该第一转轴41通过轴套8固定连接。
继续参阅图3至图5,第一固定杆31在对应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1的对接位置设置有观察区域,记为第一观察区域311,以便在安装时能够观察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1的对接情形,从而使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1顺利地连接,示例性地,第一固定杆31上设置有观察孔,记为第一观察孔311,第一观察孔311形成一个观察区域,这样一来,在安装时,安装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观察孔311观察到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1的连接情形,有利于将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1顺利地连接到一起,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3至图5所示,与第一挡风板4同样地,第二挡风板5的左右两端也各设置有一个转轴,记为第二转轴51,左侧的第二转轴51与中间固定杆33转动连接,右侧的第二转轴51与第二固定杆32转动连接,这样一来,第二挡风板5就通过两个第二转轴51实现了与固定构件3的转动连接,第二电机7安装在第二固定杆32的外侧,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与右侧的第二转轴51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与该第二转轴51也通过轴套8固定连接。
继续参阅图3至图5,与第一固定杆31同样地,第二固定杆32在对应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51的对接位置也设置有观察区域,以便在安装时能够观察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转轴51的对接情形,从而使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转轴51顺利地连接,示例性地,第二固定杆32上也设置有观察孔,记为第二观察孔321,第二观察孔321形成一个观察区域,这样一来,在安装时,安装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观察孔321观察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转轴51的连接情形,有利于将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转轴51顺利地连接到一起,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挡风装置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装置包括:
固定构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
挡风构件,其以可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
其中,所述挡风构件包括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挡风板,所述两个挡风板能够无干涉地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并且
所述挡风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均能够持续处于该任意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以便驱动所述挡风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在对应于每个所述挡风板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安装结构,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两个转轴,所述两个转轴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安装结构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两个转轴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在对应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相应的所述转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观察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上形成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形成所述观察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固定构件通过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通过夹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采用弹性夹紧的方式夹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采用机械夹紧的方式夹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状结构。
CN202022103431.4U 2020-09-22 2020-09-22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Active CN213577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3431.4U CN213577761U (zh) 2020-09-22 2020-09-22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3431.4U CN213577761U (zh) 2020-09-22 2020-09-22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7761U true CN213577761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3431.4U Active CN213577761U (zh) 2020-09-22 2020-09-22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7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8726A (zh) * 2023-04-14 2023-07-14 贺恩锋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8726A (zh) * 2023-04-14 2023-07-14 贺恩锋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空调
CN116428726B (zh) * 2023-04-14 2023-11-14 贺恩锋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569B (zh) 空调柜机
CN213577761U (zh)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装置
CN208671182U (zh) 空调器
CN110529923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调节方法
CN108758800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出风调整方法
CN209763280U (zh) 导风板驱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09211U (zh) 导风门和空调器
CN212108692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089189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405069B (zh) 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218884229U (zh) 一种双向导风板结构及其空调
CN2178761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726042A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15175863U (zh) 一种风管机
CN216114338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208523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198892U (zh) 门体组件、出风部件、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20707541U (zh) 空调器
CN220728354U (zh) 户外空调用摆风装置及户外空调
CN220541220U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摆页机构
CN216716380U (zh) 送风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3577781U (zh) 空调器
CN220302407U (zh) 一种带有挡风罩的换气扇
CN111912000B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464843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