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6167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6167U
CN217876167U CN202222325002.0U CN202222325002U CN217876167U CN 217876167 U CN217876167 U CN 217876167U CN 202222325002 U CN202222325002 U CN 202222325002U CN 217876167 U CN217876167 U CN 217876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universal joint
indoo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50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蕾
孙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50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6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6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6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其上形成有室内新风口;新风模块,设于机壳内且具有新风出口;安装座,其内形成有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导流通道;连杆,设于所述导流通道内;万向接头,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万向接头绕第一轴线转动;导风格栅,设于所述室内新风口处,所述导风格栅与所述万向接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格栅绕第二轴线转动;防倒灌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防倒灌组件具有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万向接头绕第一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导风格栅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室外空气倒灌入户,实现新风多角度出风。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内机内通常设置新风模块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以加强室内外空气循环流动,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现有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多不设置没有防倒灌结构,当室外出现大风天气时,即使不开启室内新风,在室外风力的作用下,室外风也会经新风管进入室内,从而使得室内有新风噪音及风感,容易引起用户投诉和不满。同时,现有新风空调的新风大多从空调的顶部出风,且新风送风方向固定,无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调整新风送风方向,用户不能直观的感受到新风的存在,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上形成有室内新风口;
新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模块具有新风出口;
安装座,其内形成有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导流通道;
连杆,设于所述所述导流通道内;
万向接头,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万向接头绕第一轴线转动;
导风格栅,设于所述室内新风口处,所述导风格栅与所述万向接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格栅绕第二轴线转动;
防倒灌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防倒灌组件具有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万向接头绕第一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导风格栅同步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防倒灌组件实现新风的防倒灌功能,避免室外新风倒灌入户,解决用户痛点。同时,通过万向接头与支承杆转动连接,使得万向接头可绕第一轴线转动;导风格栅与万向接头转动连接,使得导风格栅可相对于万向接头转动,且万向接头转动时,万向接头能带动导风格栅同步转动,也就是说导风格栅可绕第一轴线转动,通过两个轴线转动方向以实现调节导风格栅的新风出风方向,实现新风出风的多角度出风,实现避免新风直吹人和新风避人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
风门,转动连接于所述导流通道内;
传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杆与所述风门之间;
所述导风格栅旋转连接于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导风格栅旋转带动所述连杆同步旋转,所述连杆的旋转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风门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风门包括两个同轴转动连接的挡风板,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主动锥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
从动锥齿轮,具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挡风板上,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均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其中,所述连杆旋转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同步转动,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两个所述挡风板反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状态下,两个所述挡风板靠拢抵接,所述第二状态下,两个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导流通道抵接。
通过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之间的啮合配合,实现风门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简单方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当所述防倒灌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时,两个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通过设置限位凸台限制两个挡风板的转动角度,避免转动过大不能起到隔断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两个所述挡风板结构相同,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间隔设置有连接柱以及柱套,所述柱套与所述连接柱同轴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柱适配,所述柱套套设于另一挡风板上的所述连接柱使得两个所述挡风板转动连接,结构简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万向接头包括:
本体;
横轴,连接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横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
纵轴,连接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纵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线重合,该结构下的万向接头可实现导风格栅360°导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横轴的两端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导风格栅上设置有套接于所述套筒内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套筒内用以连接所述万向接头与所述导风格栅,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套筒相对转动,通过连接轴与套筒配合使得万向接头与导风格栅转动连接,简单方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包括相对设置地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上开设有槽孔,所述纵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槽孔内以使所述万向接头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万向接头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夹持槽内,所述导向件设置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横轴上,且所述夹持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导向面相匹配的弧形面,以便于万向接头的端部在夹持槽内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支承件和装饰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导风格栅与所述装饰件之间,所述装饰件上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导风格栅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勾穿设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卡接部,所述装饰件压紧所述支承件使得所述支承件与所述导风格栅紧密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安装座和导风格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1;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格栅与防倒灌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1;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格栅与防倒灌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2;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2;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格栅、万向接头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格栅相对连杆转动的局部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格栅相对连杆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万向接头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万向接头相对连杆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万向接头与连杆爆炸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风格栅的爆炸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支撑件与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防倒灌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防倒灌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新风左吹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新风上吹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空调室内机100;机壳1;空调进风口11;空调出风口12;进风格栅13;室内新风口14;导风板15;风道16;换热风机2;新风模块3;蜗壳31;吸风口311;风道壳32;新风进口33;新风出口34;净化组件35;新风管4;安装座5;导流通道51;安装孔52;限位凸台53;连接筋54;贯穿通道55;连杆6;夹持槽61;弧形面611;夹持臂62;槽孔621;第二卡勾63;凸棱631;万向接头7;本体71;横轴72;套筒721;开口722;纵轴73;导向件74;弧形导向面741;阻尼件75;第一端部751;第二端部752;弧面76;导风格栅8;格栅板81;连接轴82;卡接部83;安装板84;凸起841;卡接槽842;防倒灌组件9;挡风板91;连接柱92;柱套93;安装口931;转轴94;主动锥齿轮95;贯穿孔951;凹槽952;从动锥齿轮96;支承件10;通孔101;弧形槽102;卡接件103;装饰件20;第一卡勾201;底座30;安装筋301;卡槽302;卡扣结构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100,下面参考图1-22对空调室内机100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空调室内机100的立体图。
参考图1~图3,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和位于机壳1内的换热器、换热风机2和新风模块3。
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机壳1形成空调室内机100的外观,机壳1包括机壳1上形成有空调进风口11和空调出风口12,空调进风口11与空调出风口12连通形成风道,室内空气由空调进风口11进入风道内,经过风道后由空调出风口12吹出。
空调室内机100可为柜机或挂机,当空调室内机100为柜机时,空调出风口12可位于机壳1的前侧和/或左右两侧和/或上侧,空调进风口11可位于机壳1的后侧和/或上侧和/或左右两侧。
当空调室内机为挂机时可挂靠在墙壁上,其后侧靠着墙壁,且空调出风口12可位于机壳1的前侧,空调进风口11可位于机壳1的上侧或左右两侧。图1为空调室内机为挂机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进风口位于机壳的上侧,空调出风口位于机壳的前侧。
进一步的,空调进风口11处可设置进风格栅14,用于对风进行过滤,避免较大杂质进入风道103内。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14形成于形成于机壳的前侧,供空调风排出,空调出风口14可为长条状,其中,空调出风口14沿机壳1的左右方向设置,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方向以用户面朝空调室内机的方向为准,其中,左侧、右侧以用户面朝空调室内机的方向区分左右,定义空调室内机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与之相反的一侧为后侧。
空调出风口12处可设置导风板15用于对空调室内机100排出的风导向。具体的,导风板15转动的连接在空调出风口12处。
导风板15打开或关闭空调出风口12,在导风板15打开空调出风口12时,用于对空调室内机100排出的风进行导向。导风板15大致为矩形,导风板15的横截面为弧形或者平板,从空调出风口12出来的室内风顺着导风板15吹出。
空调出风口处还可设置导风格栅8,能够对空调出风口处的吹出的空调风进行导向。导风格栅8上还可设置微孔,能够使得空调风从微孔中排出,能够使得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变得柔和。
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换热器与换热风机2,换热器和换热风机2均设于风道103内,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在换热风机2的强制对流作用下,室内空气从空调进风口11进入风道103内,空气经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从空调出风口12排出,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制冷与制热。
参考图2,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新风模块3,新风模块3设于机壳内用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进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机壳1上形成有室内新风口13,新风模块3具有新风出口34,新风出口34与室内新风口14连通,使得使得新风模块3将室外新风通过室内新风口13排出至室内。
当空调室内机100为挂机时,新风模块3可以沿横向排列设置,此时,机壳1上的室内新风口13的位置不限,例如可以位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左部前侧、中部前侧、右部前侧、顶部、左侧端面、右侧端面等等。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3设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左端或者右端,新风模块3设于机壳1左右两侧板的内侧且位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的一端。且室内新风口13的位置设置于机壳的前侧,将室内新风口13设置在空调室内机100的前侧,用户可视化效果较好,且新风出风口处不易积尘,避免出现积灰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当室内新风口13设置于机壳的前侧时,新风出口34对应室内新风出风口16的位置朝向前侧开设,方便新风出口34吹出的新风流向室内新风出风口16。
新风模块14包括新风外壳,新风外壳包括蜗壳31和风道壳32,新风出口144设于蜗壳31上,风道壳32连接于蜗壳31的一侧且与蜗壳31共同限定出与新风出口144连通的新风风道,新风进口33与新风风道连通且设于风道壳32上。
蜗壳31的侧面设有吸风口311,新风出口144设于蜗壳31的周部且向外延伸。风道壳32大致呈长方体盒状,风道壳32的一侧敞口,其敞口侧连接在蜗壳31的吸风口311侧。
参考图14,新风模块14还包括净化组件35和新风风机,净化组件35设于风道壳32内且靠近蜗壳31设置。净化组件35将吸风口311遮挡,使得从新风进口33进入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经过净化组件35的过滤,以实现过滤新风的目的,使得进入到室内的新风清洁,能够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洁度。
参考图8,净化组件35拆卸安装于风道壳32上,方便净化组件35的拆装,从而便于净化组件35的拆卸清洁、更换或维修等。
新风风机设于蜗壳31内,在新风风机的驱动下,室外新风从新风进口33引入进新风风道内,室外新风经过吸风口311吹向新风出口144,并由新风出口144吹出。新风风机可以是离心风机,新风风机对应吸风口311安装在蜗壳31内。
室内新风口115可设于室内机壳11的前侧,当室内新风口115设置于室内机壳11的前侧时,新风出口144对应室内新风口115的位置朝向前侧开设,方便新风出口144吹出的新风流向室内新风口115。
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新风管4,新风管4一端与新风模块3的新风进口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机壳延伸至室外,在新风风机的驱动下,新风模块3通过新风管4从室外吸入新风,其中,新风管4可为波纹软管。
参考图5,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安装座5,安装座5设于机壳内,且安装座5内形成有导流通道51,导流通道51连通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使得新风出口处的新风经导流通道51吹至室内新风口,由室内新风口排至室内,实现新风功能。
参考图9~11,导流通道51内设置有连杆6,连杆6的第一端与万向接头7转动连接以使万向接头7绕第一轴线转动,也就是说万向接头7可相对连杆6绕第一轴线转动。室内新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格栅8,导风格栅8与万向接头7转动连接以使导风格栅8绕第二轴线转动,也就是导风格栅8相对万向接头7绕第二轴线转动。同时,万向接头7被配置为其绕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带动导风格栅8在导流通道51内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导风格栅8上设置有格栅板81,新风流经导风格栅8通过导风格栅8上的格栅板81进行风向的导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接头7与支承杆转动连接,导风格栅8与万向接头7转动连接,通过两个轴线转动方向以实现调节导风格栅8的新风出风方向,实现新风出风的多角度出风,实现避免新风直吹人和新风避人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使得室内新风口为万向调节结构,可实现多角度导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新风风向,室内新风口向左右、上下实现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室内新风口设置于机壳的前侧,且室内新风口与空调出风口并排设置,即室内新风口位于空调出风口的一侧,可在调节新风出风角度时,使其新风朝向空调出风口吹出。
参考图21、22,室内新风口设置在空调出风口的左侧,当调整新风风向至向右导风时,可以与空调出风混合实现混风功能,借助空调风快速的将新风扩散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同时能够中和新风的温度减弱新风与空调风的温差,提升新风使用的舒适性。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新风口可设置在空调出风口的右侧,其与左侧同理。
参考图13~15,万向接头7包括本体71、横轴72与纵轴73。横轴72连接于本体71上且横轴72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纵轴73连接于本体71上且纵轴7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线重合。该结构下的万向接头7可使得导风格栅8实现360°导风。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纵轴73与横轴72垂直设置,本体71、横轴72与纵轴73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以减少零部件,提高万向接头7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万向接头7的在转动时可承受更大的载荷,提高结构使用寿命;同时,可减少模具开模成本,减少装配工时,节省成本。
横轴72的两端同轴设置有套筒721,导风格栅8上设置有套接于套筒721内的连接轴82,连接轴82插入套筒721内用以连接万向接头7与所述导风格栅8,且连接轴82与套筒721相对转动,通过连接轴82与套筒721配合使得万向接头7与导风格栅8转动连接,进而使得导风格栅8可相对于万向接头7以连接轴82为转轴转动,简单方便。
套筒721上设置有开口722,在装配导风格栅8和万向接头7时,将连接轴82通过开口722卡入对应的套筒721内以实现装配。需要说明的是,开口722的尺寸小于套筒721的径向尺寸,以便于连接轴82卡入套筒721内并防止连接轴82脱离套筒721的限制,避免连接轴82脱落出套筒721内,使得导风格栅8与万向接头7脱离开来。
连杆6的第一端设置有夹持槽61,夹持槽61包括相对设置地两个夹持臂62,夹持臂62上开设有槽孔621,槽孔621与纵轴73的端部相配合,纵轴7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槽孔621内以使万向接头7与连杆6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万向接头7可沿在夹持槽61内绕以纵轴73为轴线转动。
万向接头7还包括导向件74,导向件74设于本体71的一端且位于夹持槽61内,通过设置导向件74可使得万向接头7通过导向件74在夹持槽61内转动。
导向件74设置有弧形导向面741,弧形导向面741的两端连接于横轴72上,且夹持槽6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弧形导向面741相匹配的弧形面611,以便于万向接头7的端部在夹持槽61内转动。
万向接头7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万向接头7内贯穿设置有阻尼件75,该阻尼件75具有贯穿弧形导向面741的端部延伸至弧形导向面741的外侧的第一端部751,万向接头7与连杆6相对转动时,第一端部751与夹持槽61的弧形面611紧密配合,以增加万向接头7转动时的阻尼感,从而防止万向接头7随意晃动,进而防止与万向接头7相连接的导风格栅8随意晃动。
参考图16、17,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支承件10和装饰件20,支承件10连接于导风格栅8与装饰件之间,装饰件上设置有第一卡勾201,导风格栅8上设置有卡接部83,第一卡勾201穿设支承件10连接于卡接部83,装饰件压紧支承件10使得支承件10与导风格栅8紧密连接。
具体地说,两个连接轴82的外围均围设有安装板84,安装板84连接于格栅板81且安装板84配置为具有开口的半封闭式设置,安装板84内中空设置,以便于各结构件间的安装连接。同时,两个安装板84相对设置,且两个安装板84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万向接头7的一端位于安装空间内且可在安装空间内转动。
安装板84上设置有卡接部83,支承件10上贯穿设置有通孔101,装饰件上的第一卡勾201穿设通孔101卡接于卡接部83上,从而使得装饰件压紧支承件10以将支承件10与导风格栅8的安装板84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卡接部83设置为凸块形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83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可以与第一卡勾201卡接配合即可。
参考图17,支承件10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102,即弧形槽102朝向万向接头7设置,且弧形槽102设于通孔101的中部,万向接头7与导向件74相对设置的一端设置有与弧形槽102配合的弧面76,也就是说,弧面76设置于本体71的一端以使得万向接头7可相对于支承件10在弧形槽102内转动。由于支承件10与导风格栅8紧密连接,使得万向接头7相对于导风格栅8转动。
进一步的,阻尼件75还包括贯穿弧面76且延伸至弧面76外部的第二端部752,其第二端部752与弧形槽102紧密配合,以增加万向接头7转动时的阻尼感,从而防止万向接头7随意晃动,进而防止与万向接头7相连接的导风格栅8随意晃动。
参考图16,在安装板84上还设置有841和卡接槽842,安装板84与支承件10连接时,凸起841插入支承件10的通孔101中以防止安装板84和支承件10相对移动,支承件10端部设置有卡接件103,安装板84与支承件10连接时,卡接件103插入卡接槽842中以防止安装板84和支承件10相对移动,提高结构连接稳定性。
参考图18~20,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防倒灌组件9,防倒灌组件9设于导流通道51内且连接于连杆6的第二端,防倒灌组件9具有连通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隔断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二状态,在不使用新风功能时可以将防倒灌组件9位于第二状态,阻止室外风进入室内,实现防倒灌功能。
防倒灌组件9包括风门和传动部件,风门转动连接于导流通道51内,传动部连接于连杆6与所述风门之间。且导风格栅8旋转连接于导流通道51内,导风格栅8旋转带动连杆6同步旋转,连杆6的旋转驱动传动部件带动风门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参考图12,室内新风口处设置有底座30,导风格栅8安装于底座30内。具体地说,底座30的内壁设置有一圈安装筋301,所述安装筋301远离导风格栅8的一端与底座30的内壁连接,其靠近导风格栅8的一端不与内壁连接,且其与内壁之间形成卡槽302,导风格栅8安装于卡槽302内且导风格栅8与底座30之间通过卡扣结构302连接,底座30可随着导风格栅8在导流通道51内旋转以及上下左右转动。
参考图18、20,风门包括两个同轴转动连接的挡风板91,本实施例中,两个挡风板91结构相同,挡风板91上设置有间隔设置有连接柱92以及柱套93,柱套93与连接柱92同轴设置且与连接柱92适配,柱套93套设于另一挡风板91上的连接柱92使得两个挡风板91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优选地,柱套93设置有安装口931,方便连接柱92与柱套93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的,挡风板9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挡风板91外部的转轴94,转轴94与连接柱92同轴设置,安装座5上设置有与转轴94适配的安装孔52,转轴94穿设于安装孔52内使得两个挡风板91连接形成的风门与安装座5转动连接。
参考图18,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锥齿轮95以及两个从动锥齿轮96,主动锥齿轮95,套设于连杆6的第二端,两个从动锥齿轮96分别设置于两个挡风板91上,且两个从动锥齿轮96均与主动锥齿轮95啮合。
导风格栅8旋转带动连杆6同步旋转,连杆6旋转带动主动锥齿轮95同步转动,主动锥齿轮95转动带动两个挡风板91反向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挡风板91相互摆动以及相互靠拢。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倒灌组件9,通过主动锥齿轮95与从动锥齿轮96之间的啮合配合,实现风门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简单方便。
参考图18~19,防倒灌组件9在第一状态时,两个挡风板91转动至相互靠拢抵接,防倒灌组件9在第二状态时,两个挡风板91转动至与导流通道51抵接。
进一步的,导流通道5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3,当防倒灌组件9处于第二状态下时,两个挡风板91与限位凸台53抵接,通过设置限位凸台53限制两个挡风板91的转动角度,避免转动过大不能起到隔断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作用。
参考图5、图8,安装座5远离室内新风口的一端有若干连接筋54,若干个连接筋54交叉连接于导流通道51内中,且若干个连接筋54的一端与导流通道5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的交叉处设置有贯穿通道55。
连杆6远离万向接头7的一端设置第二卡勾63,也就是说,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勾63,第二卡勾63与贯穿通道55相配合,第二卡勾63穿设贯穿通道55且卡接于贯穿通道55的一端,通过第二卡勾63插入贯穿通道55内以实现连接与安装座5的卡接,第二卡勾63可在贯穿通道55内转动。
进一步的,主锥形齿轮连接于第二卡勾63与贯穿通道55之间,且第二卡勾63的外部设置有凸棱631,主锥形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供第二卡勾63穿过的贯穿孔951,贯穿孔95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棱631相配合的凹槽952,凸棱631与凹槽952卡接配合避免主锥形齿轮与第二卡勾6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用以限制第二卡勾63的自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形成有室内新风口;
新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模块具有新风出口;
安装座,其内形成有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室内新风口的导流通道;
连杆,设于所述导流通道内;
万向接头,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万向接头绕第一轴线转动;
导风格栅,设于所述室内新风口处,所述导风格栅与所述万向接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格栅绕第二轴线转动;
防倒灌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防倒灌组件具有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新风出口与室内新风口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万向接头绕第一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导风格栅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
风门,转动连接于所述导流通道内;
传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杆与所述风门之间;
所述导风格栅旋转连接于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导风格栅旋转带动所述连杆同步旋转,所述连杆的旋转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风门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包括两个同轴转动连接的挡风板,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主动锥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
从动锥齿轮,具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挡风板上,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均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其中,所述连杆旋转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同步转动,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两个所述挡风板反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状态下,两个所述挡风板靠拢抵接,所述第二状态下,两个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导流通道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当所述防倒灌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时,两个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风板结构相同,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间隔设置有连接柱以及柱套,所述柱套与所述连接柱同轴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柱适配,所述柱套套设于另一挡风板上的所述连接柱使得两个所述挡风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接头包括:
本体;
横轴,连接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横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
纵轴,连接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纵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的两端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导风格栅上设置有套接于所述套筒内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套筒内用以连接所述万向接头与所述导风格栅,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套筒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包括相对设置地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上开设有槽孔,所述纵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槽孔内以使所述万向接头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接头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夹持槽内,所述导向件设置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横轴上,且所述夹持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导向面相匹配的弧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件和装饰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导风格栅与所述装饰件之间,所述装饰件上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导风格栅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勾穿设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卡接部,所述装饰件压紧所述支承件使得所述支承件与所述导风格栅紧密连接。
CN202222325002.0U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876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5002.0U CN217876167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5002.0U CN217876167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6167U true CN21787616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5002.0U Active CN217876167U (zh) 2022-08-31 2022-08-31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6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9560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8761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86997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15447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5599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5397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0166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359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6723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1544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539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37961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3796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524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0166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4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