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7207U -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7207U
CN213557207U CN202022250218.6U CN202022250218U CN213557207U CN 213557207 U CN213557207 U CN 213557207U CN 202022250218 U CN202022250218 U CN 202022250218U CN 213557207 U CN213557207 U CN 213557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steam
machine
wet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02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映定
林乾
刘子立
王丽娜
何东升
刘旺
唐凌锋
王双雄
凌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gnan Suiliang G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gnan Suiliang G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gnan Suiliang G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gnan Suiliang G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502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7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7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7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润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包括蒸汽锅炉和着水机,所述蒸汽锅炉通过蒸汽管与所述着水机连接,所述着水机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着水机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着水机内设有相对于所述着水机转动的转轴,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制粉过程中需要对小麦进行润麦,即对小麦加入一定量的水,存放一定时间,使其水分达到15~16%,此时,小麦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即胚乳膨胀、松散、麦皮松软、韧性增强,此过程称之为“润麦”。
长期以来,润麦方法主要有常温润麦和加热润麦。常温润麦即是小麦在常温状态下加入常温水进行润麦,但是,当遇到气温较低(如低于20℃)和/或麦温较低(如低于20℃)时,水分就很难进入到小麦内部,即使延长润麦时间(如夏天润麦时间延长至24小时,冬天润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依然无法达到润麦的目的,而且这种润麦方式下的小麦由于润麦时间较长,导致小麦表层水分蒸发、皮层干脆、面粉麸星增多。加热润麦则通常是使用热风加热小麦,或者加入热水实现润麦。由于小麦的保温性比较好,小麦的温度升高比较慢,热风加热的时间往往较长,能耗消耗多,进而造成成本过高,且效果不甚理想;虽然热水润麦的润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较热风润麦好,但是,由于热水携带的热量有限,且若加入的水过多,容易造成入磨水分高,进而导致面粉水分不合格,所以,加热润麦也较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行业内现普遍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只采用常温润麦的方式,这就造成了冬季加工出来的面粉的粉色灰暗、灰分高、麸星多,而且加工过程中电耗高。
近几年,行业中部分面粉厂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售价较高的振动着水机,虽然其润麦时间可以缩短至12~16小时,但是,这种振动着水机仅仅能够使得水分完全进入小麦颗粒内部而已,而小麦胚乳并不会膨胀,且小麦易碎,制粉效果仍不理想,粉色偏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旨在解决目前润麦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汽润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的加水量,将水加入所述着水机中,并将待润麦的小麦加入着水机中;
启动所述着水机和与所述着水机连通的蒸汽锅炉,使得所述着水机内的水、所述蒸汽锅炉所产生的蒸汽与所述着水机中的小麦混合;
检测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并基于所述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对所述蒸汽锅炉的压力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蒸汽润麦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润麦车间的温度和/或所述待润麦的小麦的温度,并根据所述润麦车间的温度和/或所述待润麦的小麦的温度确定所述加水量和/或所述蒸汽锅炉的压力。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温度范围为33℃-38℃。
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思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的任一项的蒸汽润麦的方法的装置,包括蒸汽锅炉和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炉通过蒸汽管与所述着水机连接,所述着水机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着水机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着水机内设有相对于所述着水机转动的转轴,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着水机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与所述着水机的连接处与所述进料口的距离为0.3m-0.5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还连接有润麦绞龙,所述润麦绞龙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有进仓口。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安装有温度探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设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对应地设有盖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所述着水机和/或所述润麦绞龙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蒸汽润麦的润麦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热水润麦、常温润麦相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润麦时间,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成本,且还能降低后续小麦制粉的产品的灰度;通过着水机内的转轴带动叶片的转动,从而带动着水机内的小麦沿着着水机的内壁转动,进而使得着水机内的水、蒸汽锅炉所产生的蒸汽与着水机中的小麦充分混合,表面湿润的小麦通过吸收蒸汽的热量使得小麦的温度升高,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润麦的效果,能够避免同批次进行润麦操作的小麦的润麦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着水机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与水平放置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麦在着水机内的润麦时间,提高润麦的效果;着水机内的小麦沿着着水机的内壁转动有利于着水机内热能的扩散,以避免蒸汽温度过高导致小麦被烫伤;通过对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进行检测,并调节锅炉的压力,进而调节蒸汽的温度,有利于实现保证润麦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蒸汽润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蒸汽润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蒸汽润麦的装置的着水机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蒸汽润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蒸汽润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 蒸汽锅炉;
2 蒸汽管;
3 着水机;
4 进水管;
5 进料口;
6 转轴;
7 叶片;
8 出料口;
9 温度探头;
10 润麦绞龙;
11 进仓口;
12 蒸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不是唯一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汽润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润麦车间的温度和/或待润麦的小麦的温度,并根据润麦车间的温度和/或待润麦的小麦的温度确定加水量和/或蒸汽锅炉1的压力。
具体地,在进行蒸汽润麦前,先对润麦车间的温度和/或待润麦的小麦的温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所测量的温度确定加水量和/或蒸汽锅炉1的压力,有利于提高蒸汽润麦的效率,保证润麦的效果。
S2根据预设的加水量,将水加入着水机3中,并将待润麦的小麦加入着水机3中。
具体地,预设的加水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根据预设的加水量,将水从进水口处加入至着水机3中,并将待润麦的小麦从进料口5加入至着水机3中,使得待润麦的小麦的表面湿润。
S3启动着水机3和与着水机3连通的蒸汽锅炉1,使得着水机3内的水、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与着水机3中的小麦混合。
具体地,启动蒸汽锅炉1,使得蒸汽锅炉1产生的蒸汽导入至着水机3中;启动着水机3,使得着水机3内的小麦在着水机3的叶片7的快速搅拌下沿着着水机3的内壁转动,进而使得着水机3内的水、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与着水机3中的小麦充分混合,进而实现润麦的目的。
S4检测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并基于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对蒸汽锅炉1的压力进行调节,以使得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具体地,着水机3内的小麦在着水机3的叶片7的带动下,从着水机3的靠近进料口5的一端转动至出料口8,并通过出料口8排出着水机3,即视为完成润麦。检测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并根据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对蒸汽锅炉1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对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的温度进行调节,以确保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预设的温度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优选地,实时检测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并通过PLC根据所检测的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对蒸汽锅炉1的压力进行自动调节,预设的温度范围优选为33℃-38℃,以使得进仓口11的小麦的温度维持在在28℃~35℃之间,进而确保润麦效果。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依次包括蒸汽锅炉1、着水机3和润麦绞龙10,蒸汽管2的规格优选为G25-G50的镀锌管。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立式布置的蒸汽锅炉1,蒸汽锅炉1布置于与着水机3同一楼层,以减少蒸汽管2的长度,降低成本,降低能量损耗。蒸汽锅炉1和着水机3通过蒸汽管2连通,蒸汽管2与着水机3的外壁连接,以将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导入着水机3中。
着水机3设有进料口5、出料口8和进水口。着水机3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进料口5和进水口均设于着水机3的靠近蒸汽管2的一端,进水口与进水管4连接,用于向着水机中加水。出料口8设于着水机3的远离蒸汽管2的一端,蒸汽管2与着水机3的连接处和进料口5的距离优选为0.3m-0.5m。为便于检测完成润麦操作后的小麦的温度,优选地,在出料口8安装温度探头9,或者在出料口8开设测温孔,用于人为地将测温装置如温度计放入该测温孔以完成测温操作,测温孔处设有与着水机3铰接的盖板或可拆卸连接的盖板,盖板用于人为测温时打开或关闭,以降低热量的损失。
优选地,温度探头9和蒸汽锅炉1的压力调节装置均于PLC等控制装置连接,以实现实时测量出料口8的完成润麦的小麦的温度,并基于出料口8的完成润麦的小麦的温度对蒸汽锅炉1的压力进行调节,进而达成自动地、动态地调节蒸汽锅炉1的压力以保证出料口8的完成润麦的小麦的温度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的目的。
着水机3的内部设有相对于着水机3转动的转轴6,沿转轴6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7,着水机3与电机连接,电机用于驱动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叶片7的转动,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实现对着水机3中的小麦的润麦时长进行控制。
着水机3的出料口8还连接有润麦绞龙10,润麦绞龙10的远离出料口8的一端设有进仓口11,进仓口11与麦仓对应设置,如进仓口11与麦仓的仓顶连通,用于将完成润麦的小麦存储于麦仓中。
为降低散热,减少热量损失,使小麦的温度维持于预设的温度范围,蒸汽管2、着水机3和润麦绞龙10的外壁均设有保温层。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蒸汽管2穿过着水机3的外壁与转轴6连通,转轴6为中空转轴,转轴6的表面设有若干蒸汽孔,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依次从蒸汽管2流入转轴6的内部,并从蒸汽孔12流出进而与着水机3中的小麦混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蒸汽与着水机3中的小麦充分混合,提高润麦的效率。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蒸汽管2包括与着水机3连通的若干分支,用于从着水机3的多个位置同时向所述着水机3内导入蒸汽,提高蒸汽导入的效率,使着水机3内的小麦与蒸汽充分混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蒸汽锅炉1与位于不同楼层的着水机3连接,便于使用。蒸汽管2与着水机3连通,以向着水机3中导入蒸汽。蒸汽管2与着水机3的端部连接,从而减少蒸汽管2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的损失。优选地,蒸汽管2通过转台与着水机3连接,蒸汽管2与转台固定连接,着水机3与转台相对转动,从而使着水机3中的小麦与蒸汽充分混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基于上述的蒸汽润麦的方法及实施例1的蒸汽润麦的装置,下面进一步阐述蒸汽润麦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实验1:
每日待润麦的小麦250吨,于润麦车间安装了一台额定压力0.04Mpa、额定产气量为150kg/h的蒸汽锅炉1,蒸汽锅炉1与着水机3安装在同一楼层,蒸汽管2的长度为8.5m,蒸汽管2的规格为G40镀锌管。
经测量,润麦车间的温度为18℃,小麦温度为22℃。基于上述测量的润麦车间的温度和小麦的温度,本实验中,将蒸汽锅炉1的压力调节为0.025Mpa,预设的加水量为每小时530升,润麦产量为每小时11.5吨。
在本实验中,开始蒸汽润麦时,先将530升的常温水加入着水机3中,并将11.5吨的待润麦的小麦加入着水机3中,往后每隔一小时重复一次上述操作。启动着水机3和蒸汽锅炉1,使得着水机3内的水、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与着水机3中的小麦混合。通过测温探头或其他测温装置实时检测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以及进仓口11的小麦的温度,此时,测得的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即着水机3出料口8处麦温为35℃,进仓口11的小麦温度是32℃,采用上述蒸汽润麦方式的产品结果与常温润麦、热水润麦的产品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719082900000081
实验2:
实验2与实验1为同一条生产线。经测量,润麦车间的温度为15℃,小麦温度为21℃。基于上述测量的润麦车间的温度和小麦的温度,本实验中,将蒸汽锅炉1的压力调节为0.03Mpa,预设的加水量为每小时520升,润麦产量为每小时11.3吨。
在本实验中,开始蒸汽润麦时,先将520升的常温水加入着水机3中,并将11.3吨的待润麦的小麦加入着水机3中,往后每隔一小时重复一次上述操作。启动着水机3和蒸汽锅炉1,使得着水机3内的水、蒸汽锅炉1所产生的蒸汽与着水机3中的小麦混合。通过测温探头或其他测温装置实时检测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以及进仓口11的小麦的温度,此时,测得的完成润麦后的小麦的温度即着水机3出料口8处麦温为37℃,进仓口11的小麦温度是33℃,采用上述蒸汽润麦方式的产品结果与常温润麦、热水润麦的产品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719082900000091
由实验1和实验2可看出,经蒸汽润麦后的小麦的F1出粉率显然比热水润麦、常温润麦的小麦的F1出粉率高;经蒸汽润麦后的小麦生产的面粉显然比热水润麦、常温润麦的小麦生产的面粉的灰度低且白度高;经蒸汽润麦后的小麦的总出粉率也比热水润麦、常温润麦的总出粉率高;而且,采用蒸汽润麦的方式比采用热水润麦、常温润麦的电耗低、润麦时间短。因此可见,采用蒸汽润麦的方式的润麦效果比热水润麦、常温润麦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包括蒸汽锅炉(1)和着水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炉(1)通过蒸汽管(2)与所述着水机(3)连接,所述着水机(3)设有进料口(5)、出料口(8)和进水口,所述进料口(5)和所述出料口(8)分别设于所述着水机(3)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着水机(3)内设有相对于所述着水机(3)转动的转轴(6),沿所述转轴(6)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叶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润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水机(3)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润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2)与所述着水机(3)的连接处与所述进料口(5)的距离为0.3m-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润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8)还连接有润麦绞龙(10),所述润麦绞龙(10)远离所述出料口(8)的一端设有进仓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润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8)安装有温度探头(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润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8)设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对应地设有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润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2)、所述着水机(3)和/或所述润麦绞龙(10)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CN202022250218.6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Active CN213557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0218.6U CN21355720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0218.6U CN21355720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7207U true CN213557207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81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0218.6U Active CN21355720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72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0260A (zh) * 2021-08-18 2021-11-05 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小麦无害化表面杀菌着水润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0260A (zh) * 2021-08-18 2021-11-05 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小麦无害化表面杀菌着水润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57207U (zh) 一种蒸汽润麦的装置
CN207219458U (zh) 秸秆双粉碎干燥排出装置
JP5550163B1 (ja) 製麦装置及び製麦方法
CN112090470A (zh) 一种蒸汽润麦的方法及装置
CN214430307U (zh) 一种带有导流通风结构的小麦贮藏塔
KR101530005B1 (ko) 가축용 숙성 사료 제조장치
CN217154829U (zh) 一种生产小麦淀粉用干燥装置
CN206713977U (zh) 箱式红茶发酵机
JPS6027350A (ja) 蒸し穀粉の製造法
CN216106854U (zh) 一种提高小曲白酒蒸粮、摊粮均匀性工艺的装置
CN210532906U (zh) 一种便于降温的凉米仓
CN209109099U (zh) 一种农用混料装置
CN209307251U (zh) 一种苗木种植用肥料发酵装置
CN209073483U (zh) 辣椒干燥机
CN112779106A (zh) 一种酿酒蒸粮糊化装置及通过该装置实施的蒸粮糊化工艺
CN213835257U (zh) 一种方便调节温度的荞麦醋加工用酵母罐
CN207548824U (zh) 一种有机物料的切片设备
CN209345945U (zh) 腐竹烘干加工装置
CN219572499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大米烘干装置
CN220489577U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用干燥装置
CN212513898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快干装置
CN217275278U (zh) 一种高岭土快速干燥装置
CN216062789U (zh) 一种防配料粘黏的自动配料机用送料机构
CN217686437U (zh) 一种管束干燥机水分自动控制系统
CN214594103U (zh) 一种可湿润饲料颗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