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2308U -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2308U
CN213532308U CN202022302040.5U CN202022302040U CN213532308U CN 213532308 U CN213532308 U CN 213532308U CN 202022302040 U CN202022302040 U CN 202022302040U CN 213532308 U CN213532308 U CN 213532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clamping
detection device
carousel
chu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20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世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id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id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id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id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20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2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2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2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上的工作台、穿设于工作台上且间歇转动的转盘、位于工作台下方且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布设于转盘上的至少两组夹持机构、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且围绕转盘布设的至少一组阀体检测单元,每组所述夹持机构均由两组相对应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组成,夹持阀体时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的输出端穿入阀体的阀座内腔卡紧。本实用新型采用该装置,结构紧凑,能够于检测过程中稳定可靠夹持阀体,且在进行前一组阀体各项性能检测时,同时进行后一组阀体的上料夹持操作,以保证批量阀体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其在生产完成之前,需要进行检测,以保证阀体的出厂性能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为提高阀体的检测效率,现有用于阀体检测的设备越来越多,例如,申请日为2019.08.16,公开号为CN210571362U,发明名称为“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的中国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能够替代手动检测方式,进行阀体检测的装置,又如,申请日为2019.03.20,公开号为CN110261048A,发明名称为“一种阀体检测机”的中国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阀体各项指标检测的检测机,但是,前述设备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如下问题:
1、在进行阀体检测时,其未能保证对阀体的可靠夹持;
2、在完成一组阀体的各项性能检测后,才能进行下一组阀体的检测,从而降低了阀体检测效率,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司进行了相应研发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于检测过程中稳定可靠夹持阀体,且在进行前一组阀体各项性能检测时,同时进行后一组阀体的上料夹持操作,以保证批量阀体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有效提高检测效率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上的工作台、穿设于工作台上且间歇转动的转盘、位于工作台下方且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布设于转盘上的至少两组夹持机构、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且围绕转盘布设的至少一组阀体检测单元,每组所述夹持机构均由两组相对应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组成,夹持阀体时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的输出端穿入阀体的阀座内腔卡紧,由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以使得转盘上经夹持机构夹紧的阀体旋转至阀体检测单元下方,进行相应性能检测,检测时可同时将后一组待测试阀体于空置的夹持机构中夹持,以在前一组阀体旋转至下一检测工位进行其它项性能检测或下料时,后一组待测试阀体能够旋转至该检测工位处检测,保证了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而可调式卡紧组件结构,既使得该夹持机构能够满足多种规格阀体的夹持,又因其穿设于阀体的阀座内腔的卡紧方式,相对于采用外置压紧方式夹持后,阀体易因外界振动等因素于夹持处下滑,该卡紧方式则有效降低了该缺陷,实现了对阀体的良好限位,夹持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工作台下方的机体中,且其电机轴输出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转盘输入端,驱动电机经减速器将动力传递至转盘,以带动转盘转动,实现检测工位切换,保证整个检测过程的顺畅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可设置为间歇驱动机构,所述间歇驱动机构采用棘轮机构、槽轮机构、连杆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中的一种,且该间歇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下方的机体中,其输出端连接转盘输入端,由间歇驱动机构带动转盘间歇转动,实现检测工位切换。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间形成阀体夹持区,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相配合,形成对阀体的良好限位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上的滑座、以及穿设于滑座上且通过锁母锁紧的卡紧主体,夹持阀体时所述卡紧主体的输出端卡紧于阀体的阀座内腔,将滑座滑动设置于转盘上,使得可于转盘上调节卡紧主体的位置,以靠近或远离待测试阀体,实现对多种规格待测试阀体的夹持操作,而卡紧主体穿设于滑座中并由锁母锁紧的方式,则简化了该卡紧主体在滑座上的拆装方式,便于后续维修等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主体包括穿设于滑座中的安装轴、连接于安装轴远离滑座一端的基座、连接于基座上的盘体一、与盘体一相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盘体二、相对应转动设置于盘体一与盘体二之间的两组转杆、套设于转杆上的偏心卡套、以及连接于转杆始端且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于基座上,所述盘体二的直径小于阀体的阀座内径,所述偏心卡套延伸出盘体二边缘部分的长度与盘体二直径之和等于阀体的阀座内径,在卡紧主体随滑座滑动至其盘体二、转杆和偏心卡套插入阀体的阀座内腔后,由手柄转动转杆,使其上的偏心卡套随之转动,直至偏心卡套的曲面侧壁边缘抵靠于阀体的阀座内腔壁面上,卡紧阀体,再旋拧锁紧螺栓,使其末端抵靠于基座上,限位手柄,实现卡紧主体于阀体的阀座内腔的卡紧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开设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的结构与锁紧螺栓末端的结构相配合,旋拧锁紧螺栓,使其末端靠近或远离弧形限位槽,以于基座上限位锁紧手柄或者解除对其的限位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一与基座相接触的壁面上开设扇形缺口,所述手柄于扇形缺口中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一与盘体二之间还通过支撑杆衔接,所述支撑杆位于盘体二边缘内侧,支撑杆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盘体一和盘体二间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均通过一弹性组件滑动设置于转盘上,弹性组件的设计,方便了对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于转盘上的位置调节,使得调整到位后,即能够在弹性组件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将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自动压紧于阀体的阀座上,无需再人工手动对其进行限位,夹持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于转盘上的支座、始端固定于支座上且末端滑动穿出滑座的滑杆、套设于滑杆上且位于支座与滑座之间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座和滑座上,由滑杆进行滑座移动导向,而伸缩弹簧则能在滑座移动到位后,自动使得滑座上的卡紧主体压紧于阀体中,进行阀体左右方向限位,整体结构简单,且能适用于多种长度规格阀体的左右限位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底部还均布多组弹性橡胶垫脚,弹性橡胶垫脚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减小该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滑移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以使得转盘上经夹持机构夹紧的阀体旋转至阀体检测单元下方,进行相应性能检测,检测时可同时将后一组待测试阀体于空置的夹持机构中夹持,以在前一组阀体旋转至下一检测工位进行其它项性能检测或下料时,后一组待测试阀体能够旋转至该检测工位处检测,保证了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而可调式卡紧组件结构,既使得该夹持机构能够满足多种规格阀体的夹持,又因其穿设于阀体的阀座内腔的卡紧方式,相对于采用外置压紧方式夹持后,阀体易因外界振动等因素于夹持处下滑,该卡紧方式则有效降低了该缺陷,实现了对阀体的良好限位,夹持可靠。
(2)将滑座滑动设置于转盘上,使得可于转盘上调节卡紧主体的位置,以靠近或远离待测试阀体,实现对多种规格待测试阀体的夹持操作,而卡紧主体穿设于滑座中并由锁母锁紧的方式,则简化了该卡紧主体在滑座上的拆装方式,便于后续维修等操作。
(3)在卡紧主体随滑座滑动至其盘体二、转杆和偏心卡套插入阀体的阀座内腔后,由手柄转动转杆,使其上的偏心卡套随之转动,直至偏心卡套的曲面侧壁边缘抵靠于阀体的阀座内腔壁面上,卡紧阀体,再旋拧锁紧螺栓,使其末端抵靠于基座上,限位手柄,实现卡紧主体于阀体的阀座内腔的卡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工作台、转盘、驱动机构、阀体检测单元、夹持机构和弹性组件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夹持了阀体)。
图3是图2中转盘、夹持机构和弹性组件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夹持了阀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与弹性组件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与各电性部件间的控制关系框图。
图中:机体1,弹性橡胶垫脚11,工作台2,转盘3,驱动机构4,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阀体检测单元5,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滑座61,锁母62,卡紧主体63,安装轴631,基座632,弧形限位槽6321,盘体一633,扇形缺口6331,盘体二634,转杆635,偏心卡套636,手柄637,锁紧螺栓638,支撑杆639,阀体7,弹性组件8,支座81,滑杆82,伸缩弹簧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上的工作台2、穿设于工作台2上且间歇转动的转盘3、位于工作台2下方且用于驱动转盘3转动的驱动机构4、布设于转盘3上的至少两组夹持机构、以及设置于工作台2上且围绕转盘3布设的至少一组阀体检测单元5,每组夹持机构均由两组相对应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组成,夹持阀体7时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的输出端穿入阀体7的阀座内腔卡紧。
具体地,间歇转动的转盘3和多组阀体检测单元5的结构配合,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检测效率,实现了阀体7各项性能检测的连续性,集成度高,空间占用较小,检测效率高,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可调式卡紧组件的辅助下,使得该装置能够满足批量相同规格阀体7或不同规格阀体7各项性能的连续夹持检测,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适用性。
其中,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形成的内置式卡紧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外置式夹持板抵靠于阀体7的阀座上进行左右限位而言,该内置式卡紧方式,既能够实现对阀体7的左右限位,又保证了对阀体7的上下限位,夹持可靠性更高。
另外,用于进行阀体7各项性能检测的阀体检测单元5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本申请未对此再进行改进,故不再详细赘述,而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可采用如膨胀套等结构,根据该检测装置检测的阀体7的规格范围,选用相应规格范围内的膨胀套,以保证膨胀套插设卡紧于阀体7的阀座内腔,实现对阀体7的可靠夹持。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4设置为包括驱动电机41和减速器42,驱动电机41设置于工作台2下方的机体1中,且其电机轴输出端连接减速器42的输入端,减速器42的输出端连接转盘3输入端。
具体地,驱动电机41可采用步进电机,转盘3的下方连接转轴,减速器42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由转轴带动转盘3随驱动电机41旋转一定角度,进行工位切换。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4还可设置为间歇驱动机构,间歇驱动机构采用棘轮机构、槽轮机构、连杆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中的一种,且该间歇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2下方的机体1中,其输出端连接转盘3输入端。
具体地,间歇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与转盘3输入端(即转轴)的连接方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进一步地,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间形成阀体夹持区。
进一步地,机体1底部还均布多组弹性橡胶垫脚11。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3上的滑座61、以及穿设于滑座61上且通过锁母62锁紧的卡紧主体63,夹持阀体7时卡紧主体63的输出端卡紧于阀体7的阀座内腔。
具体地,转盘3上开设滑槽,滑座61通过滑块相配合滑动设置于滑槽中,将卡紧主体63可拆卸式连接于滑座61上,使得可根据待测试阀体7的阀座内径,选用相应规格的卡紧主体63结构,以进行方便更换,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该夹持机构的适用范围,同时,在滑座61或卡紧主体63其一损坏时,也可仅进行相应替换,有效节省了成本,保证了该夹持机构的使用寿命,其中,对于滑座61于转盘3上的位置限定,可采用在滑座61上旋配穿设一限位螺栓的方式,即当滑座61滑动至卡紧主体63的输出端延伸至阀体7的阀座内腔后,旋拧限位螺栓,使其末端抵靠于滑槽内底壁上,从而将滑座61限位于转盘3上。
进一步地,卡紧主体63包括穿设于滑座61中的安装轴631、连接于安装轴631远离滑座61一端的基座632、连接于基座632上的盘体一633、与盘体一633相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盘体二634、相对应转动设置于盘体一633与盘体二634之间的两组转杆635、套设于转杆635上的偏心卡套636、以及连接于转杆635始端且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手柄637,手柄637通过锁紧螺栓638锁紧于基座632上,盘体二634的直径小于阀体7的阀座内径,偏心卡套636延伸出盘体二634边缘部分的长度与盘体二634直径之和等于阀体7的阀座内径。
具体地,滑座61上开设通孔,安装轴631相配合穿过通孔,且其穿过通孔的部分上开设外螺纹,外螺纹的结构与锁母62内螺纹的结构相配合,锁母62旋配连接于安装轴631上,以在安装轴631穿出通孔使得卡紧主体63装设于滑座61上后,旋拧锁母62,使其抵靠于滑座61上,实现安装轴631于滑座61上的固定,简单实用;
两组偏心卡套636可设置为结构相同或不同,且均固定套设于转杆635上,两组转杆635和其上偏心卡套636的配合,使得既能够通过两组偏心卡套636与盘体二634的配合结构,对阀体7进行卡紧,又可使其中一组偏心卡套636与盘体二634相配合,进行阀体7的初步卡紧,而另一组偏心卡套636则辅助进行微调,实现对阀体7的可靠卡紧,以避免现有阀体7因存在加工差异,不能稳定卡紧于阀体7的阀座内腔中的问题,同时,两组偏心卡套636的设置,进一步拓宽了该卡紧主体63可卡持的范围,提高了该卡紧主体63的适用性;
综上,两组转杆635和偏心卡套636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使得对于阀体7的卡紧操作,灵活性强,可卡紧范围被进一步拓宽,从而实用性更高,另外,偏心卡套636结构,使得能够与阀体7的阀座内腔壁面呈线接触,进一步提高卡紧可靠性。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基座632上开设弧形限位槽6321,弧形限位槽6321的结构与锁紧螺栓638末端的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盘体一633与基座632相接触的壁面上开设扇形缺口6331,手柄637于扇形缺口6331中摆动。
进一步地,盘体一633与盘体二634之间还通过支撑杆639衔接,支撑杆639位于盘体二634边缘内侧。
实施例三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均通过一弹性组件8滑动设置于转盘3上。
进一步地,弹性组件8包括固定于转盘3上的支座81、始端固定于支座81上且末端滑动穿出滑座61的滑杆82、套设于滑杆82上且位于支座81与滑座61之间的伸缩弹簧83,伸缩弹簧8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座81和滑座61上。
具体地,支座81可焊接固定于转盘3上,滑座61上开设穿孔,滑杆82末端相配合滑动穿出穿孔。
如图6所示,另外,为进一步提高该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还可设置一控制器,由控制器电性连接各组阀体检测单元5和驱动电机41,以控制阀体检测单元5和驱动电机41的工作情况,提高检测效率,其中,控制器、各组阀体检测单元5和驱动电机41的具体型号规格,需根据该检测装置的尺寸规格、以及检测的阀体7的规格范围等选型计算确定,具体地选型计算方法采用现有技术,而控制器与各组阀体检测单元5和驱动电机41的具体电性连接结构、连接方式及控制原理也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未对此再进行改进,故不再详细赘述。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结构紧凑,能够于检测过程中稳定可靠夹持阀体7,且在进行前一组阀体7各项性能检测时,同时进行后一组阀体7的上料夹持操作,以保证批量阀体7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有效提高检测效率。以转盘3上设置四组夹持机构及三组阀体检测单元5为例,该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将一组待测试阀体7夹持于一组空置的夹持机构上,即先手动外推滑座61,以使得阀体7位于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间的阀体夹持区,然后释放滑座61,以在伸缩弹簧83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使得卡紧主体63中的盘体二634、转杆635和偏心卡套636插入阀体7的阀座内腔,实现阀体7于阀体夹持区的左右限位压紧,然后,再分别手动转动两组卡紧主体63中的手柄637,使其带动转杆635转动,其上的偏心卡套636随之转动,直至偏心卡套636的曲面侧壁边缘抵靠于阀体7的阀座内腔壁面上,卡紧阀体7,再旋拧锁紧螺栓638,使其末端抵靠于基座632上,限位手柄637,实现卡紧主体63于阀体7的阀座内腔的卡紧操作,完成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对阀体7的内置式夹持;
2、启动各组阀体检测单元5和驱动电机41工作,由驱动电机41驱动转盘3转动一角度,以使得转盘3上经夹持机构夹紧的阀体7旋转至一组阀体检测单元5下方,进行相应性能检测;
3、在进行上述步骤2操作时,同时采用步骤1中的操作将后一组待测试阀体7于空置的夹持机构中夹持,在前一组阀体7检测完成后,则再使得驱动电机41带动转盘3转动一角度,进行工位切换,此时,后一组待测试阀体7位于检测工位下方,再重复步骤1中的操作,继续进行待测试阀体7于空置的夹持机构中的夹持操作,并重复前述过程,直至一组阀体7完成各项性能检测;
4、将完成各项性能检测的阀体7下料,即先手动旋松锁紧螺栓638,使其末端远离基座632,再旋转手柄637,以带动转杆635转动,将偏心卡套636的曲面侧壁边缘转动至远离阀体7的阀座内腔壁面,分别解除两组卡紧主体63对阀体7的内置卡紧,最后,再手动外推滑座61,使两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相向远离,解除对阀体7的左右限位,取下阀体7,完成对其的下料操作;
5、完成步骤4之后,再重复上述步骤3,完成对阀体7各项性能的检测;
6、重复上述步骤1-5,实现批量阀体7各项性能的连续检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上的工作台(2)、以及设置于工作台(2)上的至少一组阀体检测单元(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工作台(2)上且间歇转动的转盘(3)、位于工作台(2)下方且用于驱动转盘(3)转动的驱动机构(4)、以及布设于转盘(3)上的至少两组夹持机构,至少一组所述阀体检测单元(5)围绕转盘(3)布设,每组所述夹持机构均由两组相对应的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组成,夹持阀体(7)时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的输出端穿入阀体(7)的阀座内腔卡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为包括驱动电机(41)和减速器(42),所述驱动电机(41)设置于工作台(2)下方的机体(1)中,且其电机轴输出端连接减速器(42)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42)的输出端连接转盘(3)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间形成阀体夹持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3)上的滑座(61)、以及穿设于滑座(61)上且通过锁母(62)锁紧的卡紧主体(63),夹持阀体(7)时所述卡紧主体(63)的输出端卡紧于阀体(7)的阀座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主体(63)包括穿设于滑座(61)中的安装轴(631)、连接于安装轴(631)远离滑座(61)一端的基座(632)、连接于基座(632)上的盘体一(633)、与盘体一(633)相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盘体二(634)、相对应转动设置于盘体一(633)与盘体二(634)之间的两组转杆(635)、套设于转杆(635)上的偏心卡套(636)、以及连接于转杆(635)始端且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手柄(637),所述手柄(637)通过锁紧螺栓(638)锁紧于基座(632)上,所述盘体二(634)的直径小于阀体(7)的阀座内径,所述偏心卡套(636)延伸出盘体二(634)边缘部分的长度与盘体二(634)直径之和等于阀体(7)的阀座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32)上开设弧形限位槽(6321),所述弧形限位槽(6321)的结构与锁紧螺栓(638)末端的结构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一(633)与基座(632)相接触的壁面上开设扇形缺口(6331),所述手柄(637)于扇形缺口(6331)中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直径可调式卡紧组件(6)均通过一弹性组件(8)滑动设置于转盘(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8)包括固定于转盘(3)上的支座(81)、始端固定于支座(81)上且末端滑动穿出滑座(61)的滑杆(82)、套设于滑杆(82)上且位于支座(81)与滑座(61)之间的伸缩弹簧(83),所述伸缩弹簧(8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座(81)和滑座(6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还均布多组弹性橡胶垫脚(11)。
CN202022302040.5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532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040.5U CN21353230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040.5U CN21353230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2308U true CN213532308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2040.5U Active CN21353230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2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2308U (zh) 一种阀体生产加工用检测装置
CN109261837B (zh) 双工位锅原料定位夹具
CN112207741A (zh) 一种快速定位工具
CN217425078U (zh) 一种用于雪尼尔提花装饰布加工的抗起球度检测装置
CN111015200A (zh) 一种自动锁螺丝装置
CN218566857U (zh) 一种光模块信号批量检测装置
CN114918769B (zh) 一种可打磨轴承座内外壁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3500507B (zh) 一种电机垫圈智能加工设备
CN216177308U (zh) 用于大直径轴承的插齿装置
CN106064316B (zh) 一种高压铜触指的夹具及其夹持触指的方法
CN211966866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内环磨光装置
CN214109530U (zh) 用于金相分析的切割研磨一体机
CN108818526A (zh) 一种泵芯全自动检测用机械手
CN210388250U (zh) 一种管卡组装机的移料定位机构
CN110360977B (zh) 一种硅片偏心测试用装卡机构
CN220943550U (zh) 一种攻牙机用上料设备
CN220772138U (zh) 一种发动机零部件加工用刀具检测装置
CN220136817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表面硬度检测装置
CN114739573B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的动平衡测试装置
CN218797424U (zh) 一种分拣装置
CN216049528U (zh) 一种适配于工件的定位检测工装
CN211967214U (zh) 一种用于丝杠加工的定位装置
CN217413272U (zh) 一种铁塔构支架加工用定位装置
CN109249247A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夹具装置及其夹取方法
CN218137315U (zh) 一种精密蜗轮加工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