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7549U -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7549U
CN213507549U CN202021987145.2U CN202021987145U CN213507549U CN 213507549 U CN213507549 U CN 213507549U CN 202021987145 U CN202021987145 U CN 202021987145U CN 213507549 U CN213507549 U CN 213507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dyeing
gear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71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祝玲
谢日兴
徐长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9871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7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7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7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色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布料,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和染色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染色箱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穿设有同一个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使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带动转轴,使转轴带动搅拌桨对染料进行搅拌混合,提高燃料混合效率,混合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蒸汽发生器和喷头,使蒸汽发生器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固定筒内,通过喷头将蒸汽均匀的喷洒在布料上,方便为布料进行加湿。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色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在布料印染的过程中,染色把控的变量主要存在于染料的混合程度以及布料加湿程度的把控,现有的染色控制装置混合效果差,而且布料加湿不均匀,因此颜色难以进行控制,从而造成了布料染色的不均匀性,并且不同时间段印染的布料会产生色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布料,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和染色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染色箱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穿设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设置有水箱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有管道,所述固定壳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两个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均连通有喷头,且管道分别与固定筒相连通,所述固定壳的侧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组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布料穿过进料口和开口,分别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表面搭接,所述布料的另一端穿过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布料的表面浸置在染色箱内。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卡筒,所述卡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杆上,所述卡杆卡置在卡筒内,所述卡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卡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向轮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门,所述壳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壳门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透明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使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带动转轴,使转轴带动搅拌桨对染料进行搅拌混合,提高燃料混合效率,混合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蒸汽发生器和喷头,使蒸汽发生器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固定筒内,通过喷头将蒸汽均匀的喷洒在布料上,方便为布料进行加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向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壳体;3、电机;4、染色箱;5、支撑腿;6、第一齿轮;7、转轴;8、第二齿轮;9、链条;10、搅拌桨;11、固定壳;12、水箱;13、蒸汽发生器;14、固定筒;15、喷头;16、进料口;17、出料口;18、第一导向轮;19、伸缩组件;191、卡筒;192、弹簧;193、卡杆;20、布料;21、第二导向轮;22、橡胶垫;23、壳门;24、把手;25、控制开关;26、透明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布料20,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和染色箱4,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6,所述染色箱4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穿设有同一个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通过链条9传动连接,所述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0,通过设置电机3,使第一齿轮6通过链条9带动第二齿轮8,使第二齿轮8带动转轴7,使转轴7带动搅拌桨10对染料进行搅拌混合,提高燃料混合效率,混合效果更好,所述壳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11,所述固定壳11的顶部设置有水箱12和蒸汽发生器13,所述蒸汽发生器13通过水管与水箱12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13的输出端连通有管道,所述固定壳11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4,两个所述固定筒14的表面均连通有喷头15,且管道分别与固定筒14相连通,所述固定壳11的侧面开设有进料口16,所述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7,所述壳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2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8,所述壳体2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19,所述伸缩组件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组件1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1,所述布料20穿过进料口16和开口,分别与第一导向轮18和第二导向轮21的表面搭接,所述布料20的另一端穿过出料口17,通过设置蒸汽发生器13和喷头15,使蒸汽发生器13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固定筒14内,通过喷头15将蒸汽均匀的喷洒在布料20上,方便为布料20进行加湿。
具体的,所述布料20的表面浸置在染色箱4内。
具体的,所述伸缩组件19包括卡筒191,所述卡筒19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92,所述弹簧19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杆193上,所述卡杆193卡置在卡筒191内,所述卡筒19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2的内壁上,所述卡杆19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向轮21上,对布料20产生压力,使布料20能始终浸入在染料中。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2。
具体的,所述壳体2的侧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门23,所述壳门23的表面设置有把手24,方便把手24方便将壳门23打开,方便对装置进行检修。
具体的,所述壳门23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25和透明窗26,方便对装置进行调节控制,且便于通过透明窗26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接通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开关25启动电机3,使第一齿轮6通过链条9带动第二齿轮8,使第二齿轮8带动转轴7,使转轴7带动搅拌桨10对染料进行搅拌混合,通过启动蒸汽发生器13,使蒸汽发生器13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固定筒14内,使喷头15将蒸汽均匀的喷洒在布料20上,为布料20进行加湿,当需要对装置进行检修时,通过把手24将壳门23打开,可对装置进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布料(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和染色箱(4),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6),所述染色箱(4)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内均穿设有同一个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通过链条(9)传动连接,所述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0),所述壳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11),所述固定壳(11)的顶部设置有水箱(12)和蒸汽发生器(13),所述蒸汽发生器(13)通过水管与水箱(12)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13)的输出端连通有管道,所述固定壳(11)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4),两个所述固定筒(14)的表面均连通有喷头(15),且管道分别与固定筒(14)相连通,所述固定壳(11)的侧面开设有进料口(16),所述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7),所述壳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2)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8),所述壳体(2)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19),所述伸缩组件(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组件(1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1),所述布料(20)穿过进料口(16)和开口,分别与第一导向轮(18)和第二导向轮(21)的表面搭接,所述布料(20)的另一端穿过出料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20)的表面浸置在染色箱(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19)包括卡筒(191),所述卡筒(19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92),所述弹簧(19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杆(193)上,所述卡杆(193)卡置在卡筒(191)内,所述卡筒(19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2)的内壁上,所述卡杆(19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向轮(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侧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门(23),所述壳门(23)的表面设置有把手(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门(23)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25)和透明窗(26)。
CN202021987145.2U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Active CN213507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7145.2U CN213507549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7145.2U CN213507549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7549U true CN213507549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7145.2U Active CN213507549U (zh) 2020-09-12 2020-09-12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75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0813A (zh) * 2022-05-30 2022-09-02 绍兴宝庆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的一体化染色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0813A (zh) * 2022-05-30 2022-09-02 绍兴宝庆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的一体化染色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6008U (zh) 一种布料加工用染色装置
CN111334955B (zh) 一种环保高效化纤织物印染设备及工艺
CN108371906A (zh) 一种高效的纺织用染料混合设备
CN213507549U (zh)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CN212533385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染色装置
CN208406760U (zh) 高效的纺织用染料混合设备
CN210177119U (zh) 一种无纺布用印染装置
CN206768405U (zh) 一种纺织用染色装置
CN215543138U (zh) 一种缓染染料固色应用设备
CN215481720U (zh) 一种涤棉织物环保型染料上染设备
CN212000182U (zh) 一种染色全面的针纺织品的染色装置
CN211112693U (zh) 一种用于基布生产用的防沉积装置
CN212216434U (zh) 一种发制品生产用清洗装置
CN209066132U (zh) 一种天丝/绢丝一浴法节能染色装置
CN208486058U (zh) 纺织品高效自动化印染装置
CN206736528U (zh) 一种色纺纱防漏染色模具
CN215209991U (zh) 一种家纺面料的染色装置
CN213951615U (zh) 一种布料染色装置
CN212266110U (zh) 一种木皮染缸染料水高效循环装置
CN219111387U (zh) 一种分散染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8944788U (zh) 一种分散染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8112104U (zh) 一种印刷机染料自动调配装置
CN215311723U (zh) 上色均匀的彩砂搅拌机
CN220952520U (zh) 一种涤纶面料的节水节能加工装置
CN216551107U (zh) 一种环保型的台式印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