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2870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2870U
CN213502870U CN202021583153.0U CN202021583153U CN213502870U CN 213502870 U CN213502870 U CN 213502870U CN 202021583153 U CN202021583153 U CN 202021583153U CN 213502870 U CN213502870 U CN 213502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rod
transmiss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31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洪波
杜云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uch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gu Tian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gu Tian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gu Tian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831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2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2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2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差分GPS,所述机体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顶部的两侧均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所述传动座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通过传动座和第二连接杆等装置的设置,在不使用无人机时,通过拉动拉板带动拉杆使得卡杆与第二连接杆脱离,从而将机翼从传动座上拆卸,减少本无人机的体积,方便本无人机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常见的无人机为一体化结构,机翼和机体固定连接,在收纳时需要较大体积的收纳盒,收纳较为不便,并且一般的无人机在降落时速度不是刚好减为零,使得地面对机体有较大的冲击力,多次使用后容易使得机体内的零件松动,影响无人机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解决了常见的无人机为一体化结构,机翼和机体固定连接,在收纳时需要较大体积的收纳盒,收纳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差分GPS,所述机体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顶部的两侧均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所述传动座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底端通过卡接孔卡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传动座并延伸至所述传动座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拉杆位于所述传动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上设置有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框,所述缓冲框的顶部与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和所述缓冲框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底杆的顶端贯穿所述缓冲框并延伸至所述缓冲框的内部,并且所述底杆的顶部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拉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拉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拉槽。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并且所述挡块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翼上设置有识别字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通过传动座和第二连接杆等装置的设置,在不使用无人机时,通过拉动拉板带动拉杆使得卡杆与第二连接杆脱离,从而将机翼从传动座上拆卸,减少本无人机的体积,方便本无人机收纳,且避免机翼在收纳时损坏,又通过差分GPS的设置,使得本无人机能够根据目标物进行跟随,控制无人机与目标物的距离,方便对无人机进行操控。
(2)、该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通过凹槽和拉槽等装置的设置,拉板可以收纳在凹槽内,减小风阻,使得本无人机使用更加方便,并且拉槽方便将拉板拉起,从而能够快速且顺利的拆卸机翼,又通过缓冲装置的设置,使得本无人机在降落时能够抵消地面对机体的冲击力,避免机体内零件松动,保障本无人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差分GPS、3-第一连接杆、4-驱动装置、5-传动座、6- 第二连接杆、7-机翼、8-拉杆、9-拉板、10-连接板、11-卡杆、12-隔板、13- 挡块、14-凹槽、15-拉槽、16-缓冲装置、161-缓冲框、162-滑动板、163-缓冲弹簧、17-底杆、18-支撑杆、19-识别字母、20-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差分GPS2,机体1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四个第一连接杆3远离机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提供本无人机的飞行动力。
驱动装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座5,传动座5顶部的两侧均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拉杆8,拉杆8位于传动座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1,卡杆11的底端通过卡接孔20卡接有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贯穿传动座5并延伸至传动座5的外部,第二连接杆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机翼7,拉杆8位于传动座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9。
传动座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传动座5连接两个机翼7。
在飞行完成后,拉动拉板9带动拉杆8运动,拉杆8带动卡杆11运动,使得拉杆11与第二连接杆6分离,然后拔出第二连接杆6从而将机翼7与机体1分离,减小本无人机体积,方便分开收纳,避免机翼7在收纳时损坏,保障本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机体1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缓冲装置16,缓冲装置16的底部设置有底杆17,底杆17上设置有支撑杆18。
缓冲装置16和底杆17的数量都为四个,单个底杆17上连接的支撑杆18 数量为三个,呈三角形分布,从而能够提供很好的抓地力,在无人机降落后能够很好的固定在降落地点,使得无人机降落时更加稳定,并且缓冲装置16 能够抵消无人机降落时的冲击力,防止机体1内的相关零件受冲击而损坏,进一步保障本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缓冲装置16包括缓冲框161,缓冲框161的顶部与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框16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62,滑动板162的顶部和缓冲框161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63,底杆17的顶端贯穿缓冲框161并延伸至缓冲框161的内部,并且底杆17的顶部与滑动板162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降落后,支撑杆18和底杆17与地面接触时,将地面的冲击力传导至滑动板162,使得滑动板162滑动,滑动板162带动缓冲弹簧163压缩,从而利用缓冲弹簧163的弹性力将冲击力抵消,达到保护机体1的目的。
传动座5的顶部开设有与拉板9相适配的凹槽14,拉板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拉槽15。
拉板9能够收缩在凹槽14内,避免拉板9突出在传动座5外部,减小传动座5转动时的阻力,并且拉槽15方便拉动拉板9,从而进一步方便拆卸机翼7。
传动座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13,并且挡块13的另一侧与连接板10的一侧滑动连接。
隔板12在传动座5中间,使得第二连接杆6插入传动座5时能够对称,从而使得机翼7也能对称,并且挡板13在竖直方向上固定第二连接杆6,卡杆11在水平方向固定第二连接杆6,从而将第二连接杆6和机翼7固定在传动座5上,避免机翼7在转动时脱落,保证机翼7连接稳定的同时方便拆卸。
机翼7上设置有识别字母19,每个传动座5连接的机翼7上的标识字母为一个大写一个小写,方便机翼7在组装时成对组装,从而方便机翼7组装。
在飞行完成后,支撑杆18和底杆17与地面接触时,将地面的冲击力传导至滑动板162,使得滑动板162滑动,滑动板162带动缓冲弹簧163压缩,从而利用缓冲弹簧163的弹性力将冲击力抵消,达到保护机体1的目的,需要收纳时,拉动拉板9带动拉杆8运动,拉杆8带动卡杆11运动,使得拉杆 11与第二连接杆6分离,然后拔出第二连接杆6从而将机翼7与机体1分离,减小本无人机体积,方便分开收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差分GPS(2),所述机体(1)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远离所述机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座(5),所述传动座(5)顶部的两侧均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拉杆(8),所述拉杆(8)位于所述传动座(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底端通过卡接孔(20)卡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贯穿所述传动座(5)并延伸至所述传动座(5)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机翼(7),所述拉杆(8)位于所述传动座(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缓冲装置(16),所述缓冲装置(16)的底部设置有底杆(17),所述底杆(17)上设置有支撑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6)包括缓冲框(161),所述缓冲框(161)的顶部与所述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16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62),所述滑动板(162)的顶部和所述缓冲框(161)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63),所述底杆(17)的顶端贯穿所述缓冲框(161)并延伸至所述缓冲框(161)的内部,并且所述底杆(17)的顶部与所述滑动板(162)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5)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拉板(9)相适配的凹槽(14),所述拉板(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拉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13),并且所述挡块(13)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板(10)的一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7)上设置有识别字母(19)。
CN202021583153.0U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Active CN213502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3153.0U CN213502870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3153.0U CN213502870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2870U true CN21350287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3153.0U Active CN213502870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2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1800B (zh) 一种无人机用连接紧固件
CN202609078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尾部控制系统
CN21350287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跟随无人机
CN213832136U (zh) 一种无人机用防撞机构
CN111361725A (zh) 一种搭载小型激光雷达的油电混合无人机
CN110550198A (zh) 岩壁定点式无人机
CN211252994U (zh) 一种插装式无人机垂直尾翼安装结构
CN211468760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落架
CN213502905U (zh) 一种具备搜救功能的无人机
CN212921945U (zh) 一种无人机作业防撞避撞装置
CN112027075B (zh) 用于无人机的垂直升降机翼
CN210618461U (zh) 可驻扎于峭壁的无人机
CN213892881U (zh) 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用起飞和降落的支架
CN208699039U (zh) 一种教学用无人机
CN211364931U (zh) 一种多体式可拆解无人机
CN208882099U (zh) 一种无人机折叠式机翼
CN211719075U (zh) 一种教学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快拆结构
CN220181088U (zh) 一种无人机的挂载结构
CN213705775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安装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CN216546668U (zh) 一种轻质无人机的机翼结构
CN206049274U (zh) 陆空两用耐摔多轴飞行器
CN214776533U (zh) 一种用于系留无人机的起降装置
RU127717U1 (ru)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ая беспилотная ави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CN210212799U (zh) 一种无人机自主飞行的防撞装置
CN216232958U (zh) 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旋翼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26

Address after: 300392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er Ring) Haitai Development Sixth Road No. 3 Xingqi No.1 Innovation Factory Factory Building 1 Site 104-005

Patentee after: Tianjin Guowei Jingy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09-3, Haitai building, 6 Huatian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Angu (Tian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29

Address after: Room 121, Door 1, Building 3, No. 22 Kaihua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392

Patentee after: Tianjin Much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00392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er Ring) Haitai Development Sixth Road No. 3 Xingqi No.1 Innovation Factory Factory Building 1 Site 104-005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Guowei Jingyu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