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8226U -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8226U
CN213498226U CN202021021264.2U CN202021021264U CN213498226U CN 213498226 U CN213498226 U CN 213498226U CN 202021021264 U CN202021021264 U CN 202021021264U CN 213498226 U CN213498226 U CN 213498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motor
workbench
sliding block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12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宜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Mei Lian Glass 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Mei Lian Glass 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Mei Lian Glass 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Mei Lian Glass 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12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8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8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8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砂轮,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设置有玻璃工件,所述玻璃工件两侧设置有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缓冲槽、限位凸体、弹簧和连接板组成的缓冲装置使玻璃工件放置在放置板上方后,通过与夹紧装置的配合,使玻璃工件固定于所述放置板上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高温玻璃、耐高压玻璃、防紫外线玻璃、防爆玻璃等,通常指硅酸盐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在玻璃的生产制造中,当一块玻璃成型后,需要对玻璃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玻璃边非常锋利,所以在出厂前需要对玻璃边进行倒角,防止玻璃对使用工人造成伤害,但现有的玻璃倒角技术一般为工人手持电动砂轮进行打磨,电动砂轮都是由电机驱动,电机上设有把手供持握,打磨时一般是单手进行操作,工人长时间工作手部容易疲劳,甚至发生脱手而产生危险,而且非常耗费人力。
申请号为CN201420052180.3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高效高速的玻璃打磨装置,该设备包括玻璃固定台和打磨机台,打磨机台位于玻璃固定台的侧面,在打磨机台上设置有打磨装置,打磨装置与打磨机台成水平转动连接,打磨机台设置有两个阻挡装置,打磨装置的转动范围在阻挡装置之间,该种设计十分简单的通过阻挡装置的限位来控制了打磨装置的转动角度,该方案虽能够有效的控制倒角打磨角度,但其玻璃放置在玻璃固定装置上后无法对玻璃进行转向,而且其打磨装置不能移动,打磨玻璃时只能怪通过人工移动玻璃完成玻璃的倒角,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砂轮,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设置有玻璃工件,所述玻璃工件两侧设置有夹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向杆、第一丝杆、第一滑块和第二电机,所述导向杆通过连接块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一侧,所述第一丝杆两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与所述导向杆上方,所述第一丝杆中部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支撑台固定于所述连接块正面,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支撑腿焊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上表面为倾斜状态,且倾斜方向为向所述工作台倾斜,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方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槽、限位凸体、弹簧和连接板,所述限位凸体固定于所述缓冲槽内部,所述弹簧套设与所述限位凸体外侧,所述连接板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簧顶部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滑块、第二丝杆、夹片和把手,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滑槽与所述工作台上方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滑块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片与所述第二丝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夹片上方,且与所述第二丝杆顶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玻璃倒角装置时,启动第二电机,将第一电机移至导连接块一侧后停止第二电机,通过夹紧装置将玻璃工件进行紧固,其中先通过第二滑块沿着滑槽将夹紧装置移至工作台两侧,进而将玻璃工件放置在放置板上表面,使玻璃工件靠近砂轮的一边紧贴,第一电机固定于第一滑块上时,应保证砂轮与导向杆导向方向有一点角度,使砂轮在导向杆上移动时摩擦玻璃工件的边角,进一步将夹紧装置移至玻璃工件旁,待玻璃工件一边与砂轮平行后,通过把手转动第二丝杆使夹片上升至玻璃工件上方,再次通过把手转动第二丝杆使夹片下降并夹紧玻璃工件,进而再次启动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电机向另一侧连接块移动,其中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第一滑块在导向杆上方进行移动,使第一滑块带动第一电机和砂轮一起移动,进而利用砂轮对玻璃工件边角进行打磨,当玻璃工件一边边角打磨完成后,松开夹紧装置,由于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电机和砂轮移至玻璃工件一边,能够通过转动玻璃工件通过放置板底部的转轴使玻璃工件另一边朝向砂轮,再次利用砂轮对玻璃工件边角进行打磨,一次类推直至所需倒角的玻璃工件全部倒角结束。通过利用缓冲槽、限位凸体、弹簧和连接板组成的缓冲装置使玻璃工件放置在放置板上方后,通过与夹紧装置的配合,使玻璃工件固定于所述放置板上方;通过转动玻璃工件通过放置板底部的转轴使玻璃工件另一边朝向砂轮,再次利用砂轮对玻璃工件边角进行打磨,方便对玻璃工件四角进行倒角;利用导向杆、第一丝杆、第一滑块和第二电机组成的传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一电机和砂轮对玻璃工件实现自动化打磨,减少人工参与,解放劳动力。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出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工作台;101、滑槽;2、支撑腿;201、支撑台;3、传动组件;301、导向杆;3011、连接块;302、第一丝杆;303、第一滑块;304、第二电机;4、第一电机;5、砂轮;6、缓冲装置;601、缓冲槽;602、限位凸体;603、弹簧;604、连接板;605、限位槽;7、放置板;701、转轴;8、玻璃工件;9、夹紧装置;901、第二滑块;902、第二丝杆;903、夹片;90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工作台1一侧设置有传动组件3,所述传动组件3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设置有砂轮5,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缓冲装置6,所述缓冲装置6上方设置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上表面设置有玻璃工件8,所述玻璃工件8两侧设置有夹紧装置9。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传动组件3来说,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导向杆301、第一丝杆302、第一滑块303和第二电机304,所述导向杆301通过连接块301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一侧,所述第一丝杆302两端与所述连接块30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3套设与所述导向杆301上方,所述第一丝杆302中部与所述第一滑块30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4通过支撑台201固定于所述连接块3011正面,所述支撑台201与所述支撑腿2焊接,所述第二电机30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302卡接,从而利用第二电机304带动第一丝杆302转动,进而使第一滑块303在导向杆301上方能够来回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滑块303来说,所述第一滑块303上表面为倾斜状态,且倾斜方向为向所述工作台1倾斜,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303上方倾斜面,利用在导向杆301移动的第一滑块303,使第一电机4随着第一滑块303移动,并利用第一滑块303向工作台1方向倾斜,使第一电机4输出端的砂轮5与玻璃工件8边角形成一定的角度,进而能够对玻璃工件8进行倒角,此外第一电机4固定于第一滑块303上时,应保证砂轮5与导向杆301导向方向有一点角度,使砂轮5在导向杆301上移动时摩擦玻璃工件8的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缓冲装置6来说,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缓冲槽601、限位凸体602、弹簧603和连接板604,所述限位凸体602固定于所述缓冲槽601内部,所述弹簧603套设与所述限位凸体602外侧,所述连接板604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槽605,所述弹簧603顶部固定于所述限位槽605内部,利用缓冲槽601、限位凸体602、弹簧603和连接板604组成的缓冲装置6使玻璃工件8放置在放置板7上方后,通过与夹紧装置9的配合,使玻璃工件8固定于所述放置板7上方,此外放置板7与连接板604通过转轴701转动连接,使玻璃工件8一边倒角后松开夹紧装置9能转动到另一边进行倒角,且放置板7上表面应设计有橡胶层,以防玻璃工件8在放置板7上发生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夹紧装置9来说,所述夹紧装置9包括第二滑块901、第二丝杆902、夹片903和把手904,所述第二滑块901通过滑槽101与所述工作台1上方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902与所述第二滑块901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片903与所述第二丝杆90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904位于所述夹片903上方,且与所述第二丝杆902顶部焊接,利用第二滑块901、第二丝杆902、夹片903和把手904组成的夹紧装置9,使放置在放置板7上方的玻璃工件8在进行倒角时不会晃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玻璃倒角装置时,启动第二电机304,将第一电机4移至导连接块3011一侧后停止第二电机304,通过夹紧装置9将玻璃工件8进行紧固,其中先通过第二滑块901沿着滑槽101将夹紧装置移至工作台1两侧,进而将玻璃工件8放置在放置板7上表面,使玻璃工件8靠近砂轮5的一边紧贴,第一电机4固定于第一滑块303上时,应保证砂轮5与导向杆301导向方向有一点角度,使砂轮5在导向杆301上移动时摩擦玻璃工件8的边角,进一步将夹紧装置9移至玻璃工件8旁,待玻璃工件8一边与砂轮5平行后,通过把手904转动第二丝杆902使夹片903上升至玻璃工件8上方,再次通过把手904转动第二丝杆902使夹片903下降并夹紧玻璃工件8,进而再次启动第二电机304和第一电机4,传动组件3带动第一电机4向另一侧连接块3011移动,其中第二电机304带动第一丝杆302转动,使第一滑块303在导向杆301上方进行移动,使第一滑块303带动第一电机4和砂轮5一起移动,进而利用砂轮5对玻璃工件8边角进行打磨,当玻璃工件8一边边角打磨完成后,松开夹紧装置9,由于传动组件3带动第一电机4和砂轮5移至玻璃工件8一边,能够通过转动玻璃工件8通过放置板7底部的转轴701使玻璃工件8另一边朝向砂轮5,再次利用砂轮5对玻璃工件8边角进行打磨,一次类推直至所需倒角的玻璃工件8全部倒角结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利用缓冲槽、限位凸体、弹簧和连接板组成的缓冲装置使玻璃工件放置在放置板上方后,通过与夹紧装置的配合,使玻璃工件固定于所述放置板上方。
2、通过转动玻璃工件通过放置板底部的转轴使玻璃工件另一边朝向砂轮,再次利用砂轮对玻璃工件边角进行打磨,方便对玻璃工件四角进行倒角。
3、利用导向杆、第一丝杆、第一滑块和第二电机组成的传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一电机和砂轮对玻璃工件实现自动化打磨,减少人工参与,解放劳动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工作台(1)一侧设置有传动组件(3),所述传动组件(3)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设置有砂轮(5),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缓冲装置(6),所述缓冲装置(6)上方设置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上表面设置有玻璃工件(8),所述玻璃工件(8)两侧设置有夹紧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导向杆(301)、第一丝杆(302)、第一滑块(303)和第二电机(304),所述导向杆(301)通过连接块(301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一侧,所述第一丝杆(302)两端与所述连接块(30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3)套设与所述导向杆(301)上方,所述第一丝杆(302)中部与所述第一滑块(30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4)通过支撑台(201)固定于所述连接块(3011)正面,所述支撑台(201)与所述支撑腿(2)焊接,所述第二电机(30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30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03)上表面为倾斜状态,且倾斜方向为向所述工作台(1)倾斜,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303)上方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缓冲槽(601)、限位凸体(602)、弹簧(603)和连接板(604),所述限位凸体(602)固定于所述缓冲槽(601)内部,所述弹簧(603)套设与所述限位凸体(602)外侧,所述连接板(604)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槽(605),所述弹簧(603)顶部固定于所述限位槽(60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9)包括第二滑块(901)、第二丝杆(902)、夹片(903)和把手(904),所述第二滑块(901)通过滑槽(101)与所述工作台(1)上方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902)与所述第二滑块(901)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夹片(903)与所述第二丝杆(90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904)位于所述夹片(903)上方,且与所述第二丝杆(902)顶部焊接。
CN202021021264.2U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Active CN213498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1264.2U CN213498226U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1264.2U CN213498226U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8226U true CN21349822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7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1264.2U Active CN213498226U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82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106A (zh) * 2022-06-23 2022-07-29 江苏林洋光伏运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伏片加工的打磨装置
CN115365928A (zh) * 2022-08-23 2022-1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一种研磨方法及研磨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106A (zh) * 2022-06-23 2022-07-29 江苏林洋光伏运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伏片加工的打磨装置
CN115365928A (zh) * 2022-08-23 2022-1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一种研磨方法及研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65895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磨刀装置
CN213498226U (zh) 一种用于玻璃倒角装置
CN211465968U (zh) 一种用于石英晶体的修磨治具
CN112388400B (zh)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钻头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20984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多功能夹具
CN210024734U (zh) 一种大理石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17071862U (zh) 一种木工雕刻用打磨装置
CN212977735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12947127U (zh) 一种打磨效率高的磨管机
CN211992309U (zh) 一种全自动磨削机构
CN210998085U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抛光装置
CN211916531U (zh) 一种打磨加工工装
CN212600845U (zh) 一种镜片磨边夹紧旋转装置
CN211305729U (zh) 一种具有刀具夹持稳定性好的数控刀具磨床
CN213647039U (zh) 建筑工程打磨设备
CN210550139U (zh) 一种自动磨床操作装置
CN112847658A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方形木块边缘倒角设备
CN220128459U (zh) 紧固件加工抛光装置
CN213858398U (zh) 一种具有刀具夹持检测机构的数控刀具磨床
CN21219242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6759430U (zh) 一种导向套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1661785U (zh) 一种便于更换膜片的卧式自动化磨床
CN218461699U (zh) 一种可以自动送料的平面磨床
CN218904651U (zh) 一种便携式承压自贴合夹紧的角向磨光机
CN2145195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蓝玻璃抛光片研磨修皿机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