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8850U - 闪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闪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88850U CN213488850U CN202021465624.8U CN202021465624U CN213488850U CN 213488850 U CN213488850 U CN 213488850U CN 202021465624 U CN202021465624 U CN 202021465624U CN 213488850 U CN213488850 U CN 2134888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darkroom
- power supply
- detection apparatus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闪烁检测装置,包括机箱、暗室、闪烁探测器、载物台和电源装置,机箱包括框架和箱板,箱板可拆卸连接于框架,电源装置连接于框架并对应于箱板的位置,由此,拆卸箱板即可对电源装置进行维护。暗室连接于框架,闪烁探测器设置于暗室的并对接暗室的顶部,因此,暗室和闪烁探测器形成了上下结构的纵向布局,解决了横向重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避免重心与整机中心偏离过大,有助于保证闪烁检测装置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闪烁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内部的暗室、闪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等器件,机箱的内部应设置足够的空间以容纳上述器件,机箱对其内部的器件起承托和保护的作用。目前,闪烁检测装置机箱结构设计及机箱内部模块布局不合理,装配完成后,内部模块维护难度大,并且基于既定的模块组成,不合理的模块布局使得整机形成明显不均衡的重量分布,重心明显偏离整机中心,不利于装置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闪烁检测装置,能够优化结构布局,有效均衡重量并且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烁检测装置,包括:
机箱,包括框架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框架的箱板;暗室,连接于所述框架并位于所述机箱的内部;
闪烁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暗室的上方,且所述闪烁探测器的检测头自所述暗室的顶部与所述暗室对接;
载物台,能够进出所述暗室,所述载物台设置有用于承载待测样本或样本装载装置的承载位,所述承载位能够与所述检测头相对应;
电源装置,连接于所述框架并对应于所述箱板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内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呈箱型结构,所述箱板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顶部的顶部箱板、连接于所述框架背部的背部箱板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两侧部的侧部箱板,所述电源装置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部并对应于所述侧部箱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电源盒和盒盖,所述电源盒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部且所述电源盒的开口朝向所述机箱的外部,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盒中,所述盒盖连接于所述开口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盒和所述盒盖上设置有通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暗室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闪烁探测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暗室的上方,所述检测头与所述第一开口对接;位于所述暗室内的所述载物台能将所述承载位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于所述框架并位于所述暗室的上方,所述闪烁探测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暗室朝向水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载物台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出所述暗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于所述框架的下半部或底部,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所述机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架空空间,所述暗室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台连接于所述暗室,所述闪烁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物台进出所述暗室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暗室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架空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机箱的上半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体的结构,或者通过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闪烁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箱板可拆卸连接于框架,电源装置连接于框架并对应于箱板的位置,由此,拆卸箱板即可对电源装置进行维护。暗室连接于框架,闪烁探测器设置于暗室的并对接暗室的顶部,因此,暗室和闪烁探测器形成了上下结构的纵向布局,解决了横向重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避免重心与整机中心偏离过大,有助于保证闪烁检测装置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的闪烁检测装置,包括机箱100,以及设置在机箱100内部的暗室200、闪烁探测器300、载物台400和电源装置500。其中:
机箱100包括框架110和可拆卸连接于框架110的箱板,形成具有前侧、后侧、左侧、右侧、顶侧和底侧的箱型结构。电源装置500连接于框架110并对应于箱板的位置,由此,拆卸箱板即可对电源装置500进行维护,而不需要拆解整个机箱100或者伸入机箱100更深的内部。并且,拆卸适当位置的箱板能够使机箱100相应的位置敞开,便于对内部相应的模块进行拆装和维护。
暗室200连接于框架110,闪烁探测器300设置于暗室200的上方,且闪烁探测器300的检测头自暗室200的顶部与暗室200对接,因此,暗室200和闪烁探测器300形成了上下结构的纵向布局,解决了横向重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避免重心与整机中心偏离过大,有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装配时,只需相应地将暗室200和闪烁探测器300安装在机箱100内部空间的中部或者中部适当偏下即可,此处的中部是与边沿相比靠近于中心的位置范围,而不应理解为严格的中心位置。
载物台400设置有用于承载待测样本或样本装载装置的承载位,且载物台400能够进出暗室200,承载位能够与检测头相对应,以便闪烁探测器300对承载位上的待测样本进行闪烁探测。闪烁探测器300可以按需选用合适的光电倍增管。
在闪烁检测装置中,内部器件总重量的大部分占比来自暗室200和闪烁探测器300,通过上述结构布局,形成上下分布的结构,机箱100整体重量分布合理化,因此,载物台400 进出暗室200的运动对整机的重心影响不大,对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影响也不大。并且,暗室 200和电源装置500均连接于框架110,闪烁探测器300对接于暗室200的上部,因此,闪烁检测装置内部器件的大部分重量由框架110承载,优化了承力结构,进一步有助于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框架110呈箱型结构,箱板包括连接于框架110左侧和/或右侧的侧部箱板140,电源装置500连接于框架110上对应于侧部箱板140的一侧,如需对电源装置500进行维修,只需拆卸对应的侧部箱板140即可。例如,箱板包括连接于框架110的左侧的侧部箱板140,电源装置500对应连接于框架110的左侧,拆卸该侧部箱板140即可对电源装置500进行检修;或者,箱板包括连接于框架110的右侧的侧部箱板140,电源装置500对应连接于框架110的右侧,拆卸该侧部箱板140即可对电源装置500进行检修;或者,箱板包括分别连接于框架110的左侧和右侧均的侧部箱板140,电源装置500可对应连接于框架110的左侧或右侧,拆卸对应的侧部箱板140即可对电源装置500进行检修。
箱板还包括连接于框架110顶侧的顶侧箱板120和连接于框架110后侧的后侧箱板130 (见图5),从而能够从顶侧、后侧和左右两侧对框架110进行封闭,当然,箱板还可以包括用于封闭框架110其他部位的箱板,例如还包括连接于框架110前侧的前侧箱板和连接于框架110底侧的底侧箱板。因此,拆卸相应位置的箱板能够使机箱100相对位置敞开,以便内部器件的维修。上述箱板与框架110可采用螺钉连接、卡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中,框架110为一体的结构,可提高框架110的机械强度,具体的,可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体的结构,或者通过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结构。框架110 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可通过冲压成型、塑造成型等工艺成型为一体,或者有多个组合件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的结构。
具体实施时,同时参考图3、图4,电源装置500可包括电源模块510、电源盒520,电源盒520连接于框架110的侧部且电源盒520的开口朝向机箱100的外部,电源模块510设置在电源盒520中,由此,打开电源装置500一侧的侧部箱板140后,便可对位于电源盒520 内部的电源模块510进行检修维护,操作方便快捷。电源盒520上可设置通气孔,便于电源模块510的散热。电源装置500还可包括盒盖530,盒盖530连接于电源盒520的开口处,从而将电源模块510封闭在电源盒520内,起到保护作用。盒盖530上可设置通气孔,有助于电源模块510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或图3,暗室200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图中已被闪烁探测器300遮挡),闪烁探测器300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暗室200的上方,闪烁探测器300的检测头与第一开口对接,从而能够对置于暗室200中的待测样本进行闪烁探测。闪烁探测器300可通过连接件310连接于暗室200的顶面,例如,在连接件310上开设中心孔,中心孔的内壁设置连接部,连接件3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暗室200的安装部,安装时,可将连接件310 通过安装部连接于暗室200的第一开口处,并且中心孔与第一开口对接,闪烁探测器300的检测头可伸入中心孔中与连接部连接,从而与第一开口对接,并完成闪烁探测器300与暗室 200的连接和对接。当然,也可以在暗室200的顶侧设置连接结构,用于连接闪烁探测器300。此处仅对闪烁探测器300和暗室200之间的连接方式提供具体的实施示例,不做为对二者之间连接方式的限定,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能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机箱100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50,第一安装架150连接于框架110并位于暗室200的上方,闪烁探测器300连接于第一安装架150,从而间接地将闪烁探测器300与框架110固定连接,闪烁探测器300和暗室200均以框架110 为连接基础,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具体来说,第一安装架150可以对应设置于闪烁探测器300的上半部的位置,从而能够对闪烁探测器300的上半部进行固定。第一安装架150 较佳的位置是对应于临近闪烁探测器300顶端的位置,从而能够对闪烁探测器300的顶端进行固定,减少振动影响闪烁探测器300与暗室200的连接,保证运输和运行过程中闪烁探测器300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第一安装架150包括架体151和连接环152,架体151连接于框架110,连接环152连接于架体151,并环绕在闪烁探测器300的外周面。具体实施时,第一安装架150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闪烁探测器300和框架110之间的连接即可。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或图3,机箱100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架160,第二安装架160连接于框架110的下半部或底侧,第二安装架160和机箱100的底侧之间形成架空空间,暗室200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架160上。从空间布局来说,一方面,第二安装架160可在纵向适当抬高暗室200和闪烁探测器300,从而可适当地将重心向整机的中心靠近,另一方面,第二安装架160可在暗室200下方形成架空空间,可用于其他器件的安装,例如用于感应载物台400运动位置的感应器等等。在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中,闪烁探测器300 还包括用于驱动载物台400运动的驱动装置600,驱动装置600设置于暗室200的下方,并位于上述的架空空间,既能有效利用纵向空间,又能避免重量偏移。驱动装置600可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60上,通过第二安装架160和框架110承载其重量。具体的,驱动装置600可按需选用适当的电机,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将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载物台400往复移动以进出暗室200。可将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可为齿轮齿条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等等,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用,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5,机箱100的底侧开设有通气口170,机箱100 的上半部开设有排气口180,可设置在机箱100侧部的上半部,或者设置于机箱100的顶侧,排气口180处设置有排气装置700,例如排气扇。由此,外部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口170进入机箱100内部,然后通过排气口180流出,从而在机箱100内部形成自下向上的气流,由于机箱100内部器件以上下结构纵向布局,气流能够流经大部分的器件,从而有助于快速散热。本实施例中,排气口180设置在位于后侧的箱板上,排气装置700对应排气口180的位置连接于框架110,其重量由框架110承载。由前文可知,第二安装架160可在机箱100的底侧之间形成架空空间,从散热的角度来说,第二安装架160形成该架空空间可避免内部器件阻挡通气口170,保证外部气体能够顺畅流入,因此,从通气口170进入的气体能够到达架空空间,并流经动力装置、暗室200、闪烁探测器300等器件,有效提高散热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机箱100内部形成上下结构的纵向布局,在一些实施例中,暗室200设置有第二开口210,该第二开口朝向水平方向,载物台400能够通过该第二开口210进出暗室200,即载物台400沿水平方向运动,因此,机箱100内部沿竖直方向,在暗室200以上的位置形成较大的空间,能够用于安装的其他器件,避免干涉载物台400 的运动。例如,本实施例中,电源装置500连接于框架110的上半部,有效利用机箱100内部的上半部空间,优化结构布局,从而使得结构更紧凑,减小整机占用面积。机箱100上设置有仓口,以供载物台400进出机箱,具体来说,框架110的前侧设置有前侧箱板190,暗室200的第二开口210朝向前侧设置,前侧箱板190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框架110,前侧箱板190上开对应第二开口210的位置设有仓口191,以供载物台400沿水平方向运动而进出机箱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闪烁检测装置还包括打印机800,机箱100内部器件的纵向布局,使得机箱100内部的上半部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由此,可将打印机800设置在机箱100的顶侧,故可在机箱100的顶侧开设安装口,打印机800安装在该安装口中,打印机800的上部与壳体的顶侧平齐,且其余部分位于机箱100的内部,从而有效利用机箱 100内部的上部空间,使得闪烁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且重量分布相对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4,闪烁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900,显示装置900连接于框架110的前侧,显示装置900的显示屏朝向机箱100外部,显示装置900的控制模块位于机箱100的内部的上半部,显示装置900的重量由框架110承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4)
1.一种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包括框架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框架的箱板,形成具有前侧、后侧、左侧、右侧、顶侧和底侧的箱型结构;
暗室,连接于所述框架并位于所述机箱的内部;
闪烁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暗室的上方,且所述闪烁探测器的检测头自所述暗室的顶部与所述暗室对接;
载物台,能够进出所述暗室,所述载物台设置有用于承载待测样本或样本装载装置的承载位,所述承载位能够与所述检测头相对应;
电源装置,连接于所述框架并对应于所述箱板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板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左侧和/或右侧的侧部箱板,所述电源装置连接于所述框架上对应连接有所述侧部箱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顶侧的顶侧箱板和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后侧的后侧箱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电源盒,所述电源盒连接于所述框架上对应连接有所述侧部箱板的一侧,且所述电源盒的开口朝向所述机箱的外部,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源盒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上设置有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闪烁探测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暗室的上方,所述检测头与所述第一开口对接;位于所述暗室内的所述载物台能将所述承载位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于所述框架并位于所述暗室的上方,所述闪烁探测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所述载物台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出所述暗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所述机箱的底侧之间形成架空空间,所述暗室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连接于所述暗室,所述闪烁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物台进出所述暗室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暗室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架空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机箱的上半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机,所述机箱的顶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打印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中,所述打印机的上部与所述机箱的顶侧外部平齐,其余部分自所述安装口伸入所述机箱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前侧,并连接于所述框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闪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体的结构,或者通过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65624.8U CN213488850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闪烁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65624.8U CN213488850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闪烁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88850U true CN213488850U (zh) | 2021-06-22 |
Family
ID=7643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65624.8U Active CN213488850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闪烁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88850U (zh) |
-
2020
- 2020-07-21 CN CN202021465624.8U patent/CN2134888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656141B1 (ko) | 환경 시험장치 | |
JP509748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3488850U (zh) | 闪烁检测装置 | |
JP2018037471A (ja) | 風冷式リアクトル/トランス盤 | |
JP2007219447A (ja)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2015230863A (ja) | 蓄電装置用筐体 | |
JP7121900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2019143879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7227552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7276643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2009052791A (ja) | 製氷機 | |
CN210392505U (zh) | 一种智能电子料仓 | |
CN213306083U (zh) | 一种新型拼装式机箱机柜 | |
JP4154499B2 (ja) | 原子吸光光度計 | |
JP2017098031A (ja) | 収納盤、蓄電装置、及び蓄電システム | |
JP2005136352A (ja) | 制御盤の取付け構造 | |
JP2017161120A (ja) | 室外ユニット | |
JP7091125B2 (ja) | 冷却貯蔵庫 | |
JP2007219446A (ja)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CN21662630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plc变频器 | |
CN218891745U (zh) |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检测的夹紧装置 | |
CN221488073U (zh) | 一种设备的外罩结构 | |
CN219955502U (zh) | 一种空调外机 | |
CN220090037U (zh) | 一种消毒柜的电源装配机构 | |
JP7205682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