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6873U -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6873U
CN213486873U CN202021872185.2U CN202021872185U CN213486873U CN 213486873 U CN213486873 U CN 213486873U CN 202021872185 U CN202021872185 U CN 202021872185U CN 213486873 U CN213486873 U CN 213486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tomizing
heat
cavity
cor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21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太
陈时凯
蓝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721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6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6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6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烟具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其中雾化芯结构包括:雾化腔体,为具有雾化腔的中空筒状结构;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体的外壁上;支撑隔热件,设置于雾化腔体的外部;以及电极,与发热体连接;电子烟设有上述的雾化芯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药物容置于雾化腔体的内部,而发热体设于雾化腔体的外壁上,可以使得热量均匀传递至雾化腔体上,而药物容置于雾化腔体中,其受热均匀,进而使得雾化效果较好;其次,发热体不与药物直接接触,避免了发热体被药物腐蚀氧化,造成缩短发热体的寿命;最后,药物直接与雾化腔体接触,降低了清理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烟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吸烟是人类为身体吸收某种物质而进行的一种行为,其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疲劳,释放压力。直接燃烧烟草制品来吸食是目前最常见的吸烟行为,迄今为止这种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技术仍然是当今吸烟的主流方式。烟草燃烧时会产生七千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胺类、酚类等等。吸取烟草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尼古丁,其主要作用是可刺激人体产生多巴胺,从而带来愉悦感,令人释放精神压力。然而其它许多化学物对人体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一种相对燃烧而言,更纯粹的吸烟雾化技术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就是去除或者降低烟雾中人体所不需要的成份,从而降低对身体产生危害。
目前吸烟雾化的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将药物通过加热的方式雾化,利用加热的高温将药物的部分成份烘烤蒸发形成烟雾,相对燃烧药物的方式而言大幅度降低烟雾的化学成份种类;二是通萃取的方式萃取植物的某些物质,再将提取的物质添加到溶剂里,通过雾化溶剂一并雾化萃取的成份。而上述方式可以通过雾化装置形成烟雾,雾化装置的核心部分是发热体,主要利用通过发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高温加速蒸发的方式,快速将药物蒸发产生烟雾。而人则通过吸食烟雾而获得所需的药物成份。
然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雾化芯结构通常有以下弊端:
1、发热体直接与药物接触,产生高温加速蒸发,存在接触面较小,容易产生局部高温,雾化不均匀等情况;
2、发热体直接与药物接触,容易腐蚀氧化,发热体寿命较短;
3、发热体表面容易形成积碳等状况,比较难以清理,影响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雾化芯结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芯结构,包括:
雾化腔体,为具有雾化腔的中空筒状结构;
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体的外壁上;
支撑隔热件,设置于雾化腔体的外部;以及
电极,与发热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体为耐高温耐变形件,所述耐高温耐变形件包括陶瓷件、玻璃件或金属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金属发热丝、金属印刷发热体或碳纤维发热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的表面覆盖有用于隔绝空气的隔绝涂层;
或者,所述支撑隔热件形成用于使得所述发热体与外部隔绝的隔绝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隔热件隔离所述雾化腔体的雾化腔和所述发热体,使得两者互不相通,所述支撑隔热件支撑所述雾化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隔热件包括支撑外壳、第一支撑隔热件、第一支撑固定件、第二支撑固定件和第二支撑隔热件,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分别抵于所述雾化腔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外壳上,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外壳上且与第二支撑固定件相连,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套设于所述雾化腔体外,所述雾化腔体的雾化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的通孔和第一支撑固定件的通孔连通所述支撑外壳的开口;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和第二支撑隔热件与所述雾化腔体隔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隔热件包括支撑外壳、第一支撑隔热件、第一支撑固定件、第二支撑固定件和第二支撑隔热件,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为中空结构,所述雾化腔体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嵌设于所述支撑外壳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隔热件为金属件、陶瓷件、硅胶件、橡胶件、云母片件或耐高温塑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的正极端和负极端通过直接接触、铆压过盈接触或焊接等方式与发热体的两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烟管和上述的雾化芯结构,所述雾化芯结构设于所述烟管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药物容置于雾化腔体的内部,而发热体设于雾化腔体的外壁上,发热体将热量传递至雾化腔体上,再由雾化腔体将热量传递至药物上,该种传递方式可以使得热量均匀传递至雾化腔体上,而药物容置于雾化腔体中,其受热均匀,进而使得雾化效果较好;其次,发热体不与药物直接接触,避免了发热体被药物腐蚀氧化,造成缩短发热体的寿命;最后,药物直接与雾化腔体接触,不污染难以清理的发热体,因此降低了清理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雾化腔体;
200-发热体;
300-支撑隔热件;301-支撑外壳;302-第一支撑隔热件;303-第一支撑固定件;304-第二支撑固定件;305-第二支撑隔热件;306-支撑支架;307-第三支撑隔热件;308-支撑绝缘件;309-支撑底盖;
400-电极;401-电极正极引线;402-电极负极引线;403-电极负极;404-电极正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结构,包括:
雾化腔体100,为具有雾化腔的中空筒状结构;
发热体200,设置于雾化腔体100的外壁上;
支撑隔热件300,设置于雾化腔体(100)的外部;以及
电极400,与发热体200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药物或者烟油放置于雾化腔体100内,将电极400接通电源,使得与电极400电连接的发热体200通电发热,进而加热与发热体200接触的雾化腔体100,雾化腔体100发热进而烘烤内部的药物,使其雾化,支撑隔热件300用于支撑雾化腔体100,同时也隔绝雾化腔体100的热量流失,提高雾化腔体100的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药物容置于雾化腔体100的内部,而发热体200设于雾化腔体100的外壁上,发热体200将热量传递至雾化腔体100上,再由雾化腔体100将热量传递至药物上,该种传递方式可以使得热量均匀传递至雾化腔体100上,而药物容置于雾化腔体100中,其受热均匀,进而使得雾化效果较好;其次,发热体200不与药物直接接触,避免了发热体200被药物腐蚀氧化,造成缩短发热体200的寿命;最后,药物直接与雾化腔体100接触,不污染难以清理的发热体200,因此降低了清理的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腔体100为耐高温耐变形件,耐高温耐变形件包括陶瓷件、玻璃件或金属件。可以理解的是,陶瓷件、玻璃件或金属件的导热性较好,可以有效地将发热体200发出的热量快速地传导至自身整体,进而传导至药物上;另外,陶瓷件、玻璃件或金属件的表面光滑,即使药物直接与其表面接触,而且被烘烤后形成粘性较大的物质,用户也可以比较容易清理,提高了雾化腔体100的清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200与雾化腔体100的外壁相贴,发热体200可以贴于雾化腔体100的外侧面或者底面。发热体200的两端阻值在0.05-3.0之间,发热体200包括金属发热丝、金属印刷发热体或碳纤维发热体。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体200的热量直接传导至雾化腔体100上,该设计提高了热传导率,同时可以使得雾化腔体100受热均匀,提高容置于雾化腔体100内的药物的受热均匀度;另外,发热体200的设置形式可以是金属发热丝,紧密贴合于雾化腔体100的底面,其加工方式简单;或者可以是以印刷的方式设置于雾化腔体100的底面,例如厚膜金属印刷发热体,该种加工方式可以提高雾化腔体100的集成度,减小体积;又或者是以碳纤维发热体的形式设置在雾化腔体100的底面,碳纤维发热体的导热性较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200的表面覆盖有用于隔绝空气的隔绝涂层;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200与外部空气接触的表面可以涂覆隔绝涂层,避免发热体200的氧化,造成使用寿命缩短;或者,支撑隔热件300形成用于使得发热体200与外部隔绝的隔绝腔,该设计也可以避免发热体200与外部空气接触,进而造成发热体200的氧化,缩短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隔热件300隔离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和发热体200,使得两者互不相通,支撑隔热件300支撑雾化腔体10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计,避免雾化腔中形成烟雾与发热体200接触,避免烟雾残留于发热体200上,进而沉积在发热体200的表面,造成发热体200使用寿命缩短;另外,支撑隔热件300用于支撑雾化腔体100,提高雾化腔体10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隔热件300为金属件、陶瓷件、硅胶件、橡胶件、云母片件或耐高温塑胶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材质的支撑隔热件300可以有效地隔绝雾化腔体100传导至外界,避免用户握持电子烟时其温度过高,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400的正极端和负极端通过直接接触、铆压过盈接触或焊接等方式与发热体200的两端接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接触方式加工工艺简单,可靠性强。具体地,电极400的材质为导电良好且低阻值的金属材质,其两端阻值在0.05以下,电极400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分别与发热体200的两端接触。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雾化芯结构包括雾化腔体100、发热体200、支撑隔热件300和电极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隔热件300包括支撑外壳301、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第一支撑隔热件302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分别抵于雾化腔体100的两端,第一支撑隔热件302通过第一支撑固定件303固定于支撑外壳301上,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固定于支撑外壳301上,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套设于雾化腔体100外,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通过第一支撑隔热件302和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的通孔连通支撑外壳301的开口;发热体200通过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与雾化腔体100隔绝。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隔热件302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分别抵于雾化腔体100的两端,用于隔绝雾化腔体100的热量,避免热量传导至支撑外壳301上,进而造成用户握持时的感受不佳,同时也避免雾化腔体100的热量不必要的流失,该设计可以提高雾化腔体100的加热效率。
具体地,支撑外壳301为一管状腔体,顶部有一通孔;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的中间设有通孔,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位于支撑外壳301内部,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的中间设有通孔;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位于第一支撑固定件303内部;雾化腔体100为中空腔体,雾化腔体100位于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下方,雾化腔体100顶部边缘与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紧密相贴。雾化腔体100的内部空腔与支撑外壳301中间通孔、第一支撑固定件303中间通孔、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中间通孔为同一轴向,放置药物时从支撑外壳301中间通孔进入到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室内。
进一步地,支撑隔热件300还包括支撑支架306、第三支撑隔热件307、支撑绝缘件308、支撑底盖309、电极正极引线401、电极负极引线402、电极负极403和电极正极404。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腔体100的底部为平面,所述发热体200为一段阻值为0.3的铁铬铝合金发热丝;发热体200的上侧面与雾化腔体100底部紧密相贴;发热体200下侧面与支撑支架306上方紧密相贴,电极正极引线401一端与发热体200一端连接,电极负极引线402一端与发热体200另一端碰焊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支撑隔热件307位于支撑支架306的下方,位于电极负极403上方,起到密封隔热与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电极负极403中间设有通孔,支撑绝缘件308为环状耐高温绝缘硅胶,支撑绝缘件308位于电极负极403的通孔之中;电极正极404位于支撑绝缘件308之中,其与电极负极403绝缘。电极正极引线401同时穿过支撑支架306的中间、第三支撑隔热件307的中间后,从支撑绝缘件308的内部穿过,与电极正极404紧密相贴。电极负极引线402同时穿过支撑支架306、第三支撑隔热件307后,从支撑绝缘件308外部穿过,与电极负极403紧密相贴。电极正极引线401与电极正极404电性相导通,电极负极引线402与电极负极403电性相导通,同时正极部分与负极部分不相通。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为管状耐高温材质,其位于雾化腔体100外侧,起到固定雾化腔体100的作用;其底部与第三支撑隔热件307相接触,与支撑绝缘件308、电极负极403和电极正极404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起到将发热体200密封隔热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隔热件305位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的外侧,与支撑外壳301内壁相接,形成密封隔断效果。
进一步地,支撑底盖309上有连接扣位与支撑外壳301相紧扣,形成一个腔体,上述提到的其他零件位于该腔体内。
进一步地,支撑底盖309中部有一通孔,其位于电极负极403下方,起到支撑电极负极403的作用。电极正极404和电极负极403从其通孔与外界相通,接通电源后,通过电极正极404与电极负极403令发热体200发热工作,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发热体的热能通过雾化腔体100均匀传导到药物上,令到药物蒸发。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雾化芯结构包括雾化腔体100、发热体200、支撑隔热件300和电极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隔热件300包括支撑外壳301、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第二支撑固定件304为中空结构,雾化腔体100嵌设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内,第一支撑隔热件302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分别设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的两端,第一支撑隔热件302通过第一支撑固定件303固定于支撑外壳301内,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嵌设于支撑外壳301内。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腔体100为平面绝缘耐高温结构,位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内部,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形成上下两个腔体,其中与支撑外壳301顶部通孔相通的腔体为放置药物的腔体,该腔体与支撑外壳301的通孔、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的通孔、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中间通孔为同一轴向,放置药物时从支撑外壳301的通孔进入到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内。
进一步地,支撑隔热件300还包括支撑支架306、第三支撑隔热件307、支撑绝缘件308、支撑底盖309、电极正极引线401、电极负极引线402、电极负极403和电极正极404。
电极负极403中间有一通孔,支撑绝缘件308为环状耐高温绝缘硅胶,支撑绝缘件308位于电极负极403通孔之中;电极正极404位于支撑绝缘件308之中,其与电极负极403为绝缘状态。电极正极引线401同时穿过支撑支架306中间、第三支撑隔热件307后,从支撑绝缘硅胶内部穿过,与电极正极404紧密相贴。电极负极引线402同时穿过支撑支架306、第三支撑隔热件307后,从支撑绝缘硅胶外部穿过,与电极负极403紧密相贴。电极正极引线401与电极正极404电性相导通,电极负极引线402与电极负极403电性相导通,同时正极部分与负极部分不相通。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为管状耐高温材质,其底部与第三支撑隔热件307相接触,与支撑绝缘件308、电极负极403和电极正极404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起到将发热体200密封隔热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隔热件305位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外侧,支撑外壳301内部侧边,形成密封隔断效果。
进一步地,支撑底盖309上有连接扣位与支撑外壳301相紧扣,形成一个腔体,上述提到的其他零件位于腔体内。
进一步地,支撑底盖309中部有一通孔,其位于电极负极403下方,起到支撑电极负极403的作用。电极正极404和电极负极403从其通孔与外界相通,接通电源后,通过电极正极404与电极负极403令发热体200发热工作,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发热体的热能通过雾化腔体100均匀传导到药物上,令到药物蒸发。
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雾化芯结构包括雾化腔体100、发热体200、支撑隔热件300和电极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隔热件300包括支撑外壳301、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第二支撑固定件304、第二支撑隔热件305、第三支撑隔热件307、支撑绝缘件308、电极负极403和电极正极404。
进一步地,雾化腔体100为中空腔体,雾化腔体100位于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下方,雾化腔体100顶部边缘与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紧密相贴。雾化腔体100的内部空腔与支撑外壳301中间的通孔、第一支撑固定件303中间的通孔、第一支撑隔热件302中间的通孔为同一轴向,放置药物时从支撑外壳301中间通孔进入到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室内。
进一步地,雾化腔体100其底部为平面,发热体200为一段阻值为0.3的厚膜印刷发热体;该发热体200可以印刷在雾化腔体底面,也可以印刷在雾化腔体外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烟管和上述的雾化芯结构,雾化芯结构设于烟管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腔体(100),为具有雾化腔的中空筒状结构;
发热体(200),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体(100)的外壁上;
支撑隔热件(300),设置于雾化腔体(100)的外部;以及
电极(400),与发热体(20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体(100)为耐高温耐变形件,所述耐高温耐变形件包括陶瓷件、玻璃件或金属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00)包括金属发热丝、金属印刷发热体或碳纤维发热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00)的表面覆盖有用于隔绝空气的隔绝涂层;
或者,所述支撑隔热件(300)形成用于使得所述发热体(200)与外部隔绝的隔绝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热件(300)隔离所述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和所述发热体(200),使得两者互不相通,所述支撑隔热件(300)支撑所述雾化腔体(1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热件(300)包括支撑外壳(301)、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302)和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分别抵于所述雾化腔体(100)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30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固定件(303)固定于所述支撑外壳(301)上,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固定于所述支撑外壳(301)上且与第二支撑固定件(304)相连,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套设于所述雾化腔体(100)外,所述雾化腔体(100)的雾化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的通孔和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的通孔连通所述支撑外壳(301)的开口;所述发热体(200)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与所述雾化腔体(100)隔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热件(300)包括支撑外壳(301)、第一支撑隔热件(302)、第一支撑固定件(303)、第二支撑固定件(304)和第二支撑隔热件(305),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为中空结构,所述雾化腔体(100)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302)和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固定件(304)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隔热件(30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固定件(303)固定于所述支撑外壳(301)内,所述第二支撑隔热件(305)嵌设于所述支撑外壳(301)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热件(300)为金属件、陶瓷件、硅胶件、橡胶件、云母片件或耐高温塑胶件。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400)的正极端和负极端通过直接接触、铆压过盈接触或焊接方式与发热体(200)的两端接触。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管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结构,所述雾化芯结构设于所述烟管上。
CN202021872185.2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Active CN213486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2185.2U CN213486873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2185.2U CN213486873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6873U true CN213486873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2185.2U Active CN213486873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6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21296A1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EP3799746A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3587433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电阻加热器
CN210642459U (zh) 一种防干烧的雾化芯、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347056U (zh) 加热机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3486873U (zh) 一种雾化芯结构及电子烟
CN108669653B (zh) 低温烘烤雾化烟具
US11992046B2 (en)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13558305A (zh) 红外加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加热烟具
EP4079169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CN210988228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雾化器的发热体
CN217446705U (zh) 加热组件以及包括该加热组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921659U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7609545U (zh) 气溶胶制品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KR20230038554A (ko) 히터 및 해당 히터를 포함하는 담배 도구
KR20230098849A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CN210130355U (zh) 一种用于固体电子烟雾化器的发热体
WO2022161033A1 (zh) 具有底部雾化腔的雾化芯
CN113455735A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和雾化器
CN218008179U (zh) 红外加热体、加热烟具
CN21760953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609585U (zh) 一种发热装置和雾化器
CN217906323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44622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发热模组及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857140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