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5116U -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5116U
CN213485116U CN202021114726.5U CN202021114726U CN213485116U CN 213485116 U CN213485116 U CN 213485116U CN 202021114726 U CN202021114726 U CN 202021114726U CN 213485116 U CN213485116 U CN 213485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or
plate
stable position
adapter
bistabl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47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昭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47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5116U/zh
Priority to EP21825457.1A priority patent/EP415671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1878 priority patent/WO202125401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5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5116U/zh
Priority to US18/070,055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236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以及耳机充电盒,双稳态铰链包括安装座、转接件以及弹性件;转接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转接件具有转动轴线,转接件具有第一稳态位置、临界位置以及第二稳态位置,临界位置位于第一稳态位置和第二稳态位置之间;弹性件负载于安装座和转接件之间,当转接件处于临界位置,弹性件对转接件施加的力矩为零;当转接件偏向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任意一侧,弹性件对转接件施加驱动力矩以驱动转接件运动至第一稳态位置或第二稳态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在一定的转动范围内具有自动闭合和自动打开的功能,闭合过程和打开过程均有阻尼手感,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耳机充电盒是一种既能够为耳机充电又能够存放耳机的设备,具体地,当不需要使用耳机时,将耳机放入耳机充电盒内存放和充电,便于随身携带。相关技术中,耳机充电盒使用磁铁吸附的方式,将盒体和盒盖保持在闭合状态,当盒盖打开后,由于磁力作用,盒盖有闭合的趋势,无法保持在打开状态,此时,需要用户人为稳住盒盖,或者,在耳机充电盒上设置其他的栓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动打开功能和自动闭合功能的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双稳态铰链包括安装座、转接件以及弹性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具有转动轴线,所述转接件具有第一稳态位置、临界位置以及第二稳态位置,所述临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和所述第二稳态位置之间;所述弹性件负载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转接件之间,当所述转接件处于临界位置,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转接件施加的力矩为零;当所述转接件偏向所述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任意一侧,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转接件施加驱动力矩以驱动所述转接件运动至所述第一稳态位置或所述第二稳态位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个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螺旋体,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螺旋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5°~90°。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螺旋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所述临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稳态位置与所述第二稳态位置之间的转动行程的1/2处;在所述临界位置处,所述螺旋体的螺距最大。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扭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腿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簧的所述螺旋体的轴线平行。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接件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插接孔,其中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内,另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另一个所述插接孔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两所述插接孔共轴且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双稳态铰链包括转轴,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相对两端的两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中。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的顶表面形成有凹陷区域,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所述凹陷区域顶侧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凹陷区域的表面共同限定出限位槽,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腿活动地设置于限位槽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于两所述立柱顶端的第一限位板以及连接于两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二限位板;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在垂直于所述立柱高度方向的平面投影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限定出转动空间,所述转接件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转动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共同限定出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稳态位置和第二稳态位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接件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插接孔,其中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内,另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另一个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子板以及第二子板,所述第一轴孔贯穿所述第一子板,所述第二子板位于所述第一子板的一侧,所述插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板上,所述第二子板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子板的尺寸。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边缘处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与所述第二子板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一稳态位置,所述第二子板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避让槽内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止挡接触,所述第一子板的至少部分结构卡入所述避让缺口中。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接件还包括遮蔽板,所述第一子板设置于所述遮蔽板表面,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遮蔽板朝向所述第一子板的一侧,当所述转接接处于第一稳态位置,所述遮蔽板遮盖两所述立柱、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共同限定的空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所述转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和所述第二稳态位置之间对应的转动角度为80°~1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盒盖、盒体以及上述任一的双稳态铰链,所述盒盖与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用于容纳耳机并为耳机充电;所述安装座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转接件带动所述盒盖在打开状态以及盖合所述盒体的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一稳态位置,所述盒盖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二稳态位置,所述盒盖处于打开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以转接件需要从第一稳态位置切换至第二稳态位置为例,用户可以慢慢地转动转接件,此时用户施加的力需要能够克服第一力矩W1产生的阻力,只要转接件转动的角度能够使得转接件越过临界位置即可,越过临界位置后,弹性件对转接件施加的反向的第二力矩W2,该第二力矩方向与转动方向同向,第二力矩为驱动力矩,此时即使用户可以松手,转接件也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转动直至达到第二稳态位置,且在第二力矩W2的作用下稳定地保持在第二稳态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在一定的转动范围内具有自动闭合和自动打开的功能,闭合过程和打开过程均有阻尼手感,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的力学原理示意图,其中,转接件处于第一稳态位置;
图9为图8所示结构另一状态下的力学原理示意图,其中,转接件处于第二稳态位置;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盒盖处于闭合状态;
图11为图10所示耳机充电盒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盒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结构省略收纳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所示结构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盒盖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盒体1;插接槽10a;收纳盖板12;收纳槽12a;第一凸筋131;第二凸筋132;盒盖2;双稳态铰链3;转接件31;插接孔31a;第一轴孔31b;第一子板312;第二子板313;遮蔽板314;弧形凹槽314a;安装座32;底板320;凹陷区域 320a;立柱321;第二轴孔321a;第一限位板322;避让缺口322a,第二限位板323;避让槽323a;转动空间32a;挡片324;限位槽324a;弹性件33;扭簧33′;螺旋体331;第一支腿332;第二支腿333;转轴34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5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具体地,图15中的上方为“顶”,下方为“底”。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以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耳机充电盒用于给配套的耳机充电,具体地,耳机充电盒的内部具有储存电能的电源,当耳机放置于耳机充电盒中,储存电能的电源即可给耳机充电。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可以与诸如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进行配对、连接等操作,在用户使用时智能终端时能够自动将音频切换到该耳机中。耳机可以是蓝牙耳机、红外耳机等,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0至图12,耳机充电盒包括盒盖2、盒体1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3。盒盖2和盒体1通过双稳态铰链3实现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稳态指的是,在转动过程中包括至少两个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下,即使外力撤销后,也能可靠地保持在当前的稳定状态。
请参阅图1和图2,双稳态铰链3包括安装座32、转接件31以及弹性件33。转接件31具有转动轴线(简化为图8和图9中的O点),转接件31具有第一稳态位置(参照图1和图15)、临界位置以及第二稳态位置(参照图16),临界位置位于第一稳态位置和第二稳态位置之间,转接件31在第一稳态位置和第二稳态位置之间切换。弹性件33负载于安装座32和转接件31之间,也就是说,对于弹性件33而言,安装座32和转接件31均为弹性件33的负载。
当转接件31处于临界位置,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的力矩为零;当转接件31偏向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任意一侧,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驱动力矩以驱动转接件31运动至第一稳态位置或第二稳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当转接件31偏向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任意一侧,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驱动力矩以驱动转接件31运动至第一稳态位置或第二稳态位置”包括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当转接件31偏离临界位置,且位于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第一侧时,弹性件33驱动转接件31运动至第一稳态位置。第二种:当转接件31偏离临界位置,且位于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第二侧时,弹性件33驱动转接件31运动至第二稳态位置。
具体地,请参阅图8,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作用力F1,作用力F1 产生绕转动轴线(简化为图8中的O点)的第一力矩W1,该第一力矩W1即为上述的驱动力矩,转接件31在第一力矩W1的作用下运动至第一稳态位置并保持在第一稳态位置,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或者是外力对转接件31的作用不足以克服第一力矩W1形成的阻力的情况下,转接件31不会偏离当前的第一稳态位置。
请参阅图9,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作用力F2,作用力F2产生绕转动轴线(简化为图9中的O点)的第二力矩W2,第二力矩W2即为上述的驱动力矩,其中第一力矩W1与第二力矩W2方向相反。转接件31在第二力矩W2的作用下运动至第二稳态位置并保持在当前的第二稳态位置,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或者是外力对转接件31的作用不足以克服第二力矩W2形成的阻力的情况下,转接件31不会偏离当前的第二稳态位置。
当转接件31需要从第一稳态位置切换至第二稳态位置时,用户可以慢慢地转动转接件31,此时用户施加的力需要能够克服第一力矩W1产生的阻力,也就是说,此时的第一力矩W1为阻力矩,当转接件31转动的角度能够使得转接件31越过上述的临界位置后,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反向的第二力矩W2,该第二力矩W2的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同,此时第二力矩W2为驱动力矩,即使用户松手,转接件31也能够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自动转动直至达到第二稳态位置,且在第二力矩W2的作用下稳定地保持在第二稳态位置。
当转接件31需要从第二稳态位置切换至第一稳态位置时,用户可以慢慢地反方向转动转接件31,此时用户施加的力需要能够克服第二力矩W2产生的阻力,也就是说,此时的第二力矩W2为阻力矩,当转接件31转动的角度能够使得转接件31越过上述的临界位置后,弹性件33对转接件31施加反向的第一力矩W1,即使用户松手,转接件31也能够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自动继续转动至第一稳态位置,且在第一力矩W1的作用下稳定地保持在第一稳态位置。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在一定的转动范围内具有自动闭合和自动打开的功能,闭合过程和打开过程均有阻尼手感,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示例性地,上述的安装座32固定地设置于盒体1内,具体地,盒体1的内侧设置有插接槽10a,安装座32的部分结构能够从盒体1的敞开处插入插接槽 10a内并固定在插接槽10a中;转接件31与盒盖2固定连接,转接件31带动盒盖2在打开状态以及盖合盒体1的闭合状态之间切换。请参阅图15,当转接件31处于第一稳态位置,盒盖2处于闭合状态。请参阅图16,当转接件31处于第二稳态位置,盒盖2处于打开状态。
弹性件33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弹性件33 包括至少一个扭簧33′。具体地,请参阅图3,扭簧33′包括螺旋体331、第一支腿332以及第二支腿333,第一支腿332和第二支腿333连接于螺旋体331 轴向的相对两端。扭簧33′的第一支腿332与安装座32连接,扭簧33′的第二支腿333与转接件31连接以驱动转接件31绕转动轴线沿正反方向转动。也就是说,扭簧33′的第二支腿333既能够驱动转接件31绕转动轴线正向转动,也能驱动转接件31绕转动轴线反向转动。螺旋体331悬空设置,也就是说,螺旋体331会跟随第二支腿333发生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正反方向,指的是绕转动轴线的两个方向。例如,可以将图8的顺时针方向命名为正方向,将图8的逆时针方向命名为反方向。也可以将图8的顺时针方向命名为反方向,将图8的逆时针方向命名为正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扭簧33′可以在受挤压的状态下形成上述的第一力矩W1,也可以是在受拉伸的状态下形成上述的第一力矩W1。同理,扭簧33′可以在受挤压的状态下形成上述的第二力矩W2,也可以是在受拉伸的状态下形成上述的第二力矩W2。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扭簧33′的螺旋体331的摆放方式不限,例如,一实施例中,螺旋体 331的轴向可以与转动轴线平行。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螺旋体331的轴线与转动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5°~90°。如此,能够减小扭簧33′所占用的沿垂直于转动轴线方向的空间,使得双稳态铰链的结构紧凑。
当转接件31转动过程中,第一支腿331的端部和第二支腿33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由此会导致螺旋体331的螺距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螺旋体331产生了沿轴向的弹性形变,因此,螺旋体331具有了沿轴向的回弹力。该回弹力作用在转接件31上即形成了上述的作用力F1和作用力F2。由于上述的作用力F1和作用力F2大致沿螺旋体332的轴向,作用力方向相对比较确定,因此,在扭簧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对螺旋体332的直径、材质、螺距大小等进行设计。
一实施例中,螺旋体331的轴线与转动轴线垂直。也就是说,螺旋体331 的轴线与转动轴线的夹角为90°。
可以理解的是,在螺旋体的轴线与转动轴线平行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腿的作用力是由于第一支腿的回弹力形成的,随着扭簧的形变程度不同,第一支腿的姿态不同,会导致第一支腿的作用力方向不确定,导致扭簧的设计过程异常复杂。
而在螺旋体332的轴线与转动轴线垂直的实施例中,由于扭簧33′依靠的是螺旋体332轴向的弹性形变形成的作用力,因此,即使第一支腿331的端部和第二支腿333的端部之间的最大间距设计得比较小,扭簧33′也能够对转接件31施加较大的弹性力,因此,扭簧在沿图15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左右方向)所占的尺寸比较小,如此能够使得双稳态铰链结构紧凑。
在安装座32设置于耳机充电盒的盒体1的情况下,由于盒体1既要容纳耳机,还会设置电源、电路板、充电触片等,盒体1内的零件较多,使得盒体1 内用于容纳安装座32的空间比较狭小,而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稳态铰链结构,可以适用于耳机充电盒的盒体1内的狭小空间。
以转接件31从第一稳态位置切换至第二稳态位置为例。转接件31从第一稳态位置切换至第二稳态位置过程中,第一支腿331的端部和第二支腿33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螺旋体332的螺距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一实施例中,临界位置第一稳态位置与第二稳态位置之间的转动行程的1/2 处,在临界位置处,螺旋体的螺距最大,第一支腿332的端部与第二支腿333 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最小。在临界位置处,扭簧33′的弹性势能比其他位置处的弹性势能大,无论转接件31正转还是反转,只要用户将转接件31越过该临界位置,扭簧33′均能以较大弹性势能驱动转接件31继续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扭簧3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中,多个指的是不少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有多个扭簧33′的实施例中,多个扭簧 33′之间可以是相互间隔,互不干涉,也可以是相互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只有一个扭簧33′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腿332和第二支腿333均会形成沿转动轴线方向的分力,且两者的分力方向相同。该分力会迫使转接件31沿转动轴线方向窜动,给用户造成一种晃动、不平稳的手感。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扭簧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扭簧33′的第一支腿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扭簧的轴线平行。也就是说,两个扭簧33′形成双扭簧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双扭簧的结构强度高,扭力大,稳定性好,受力较大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能够提升双稳态铰链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另一方面,两个扭簧33′在沿转动轴线方向的分力相反,能够相互抵消,因此能够将转接件31对中在沿转动轴线的中间位置处。具体地,由于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沿转动轴线方向,在转接件31和安装座32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轴向间隙,该轴向间隙既要能保证转接件31和安装座32能够正常地装配,又不能造成转接件31和安装座32之间形成较大的干摩擦。由于该轴向间隙的存在,使得转接件31存在轴向窜动的可能性。在上述两个扭簧33′的作用下,当转接件31位于中间位置处,两个扭簧33′沿轴向的作用力平衡,当转接件31沿图3的左边窜动一点位移时,右边的扭簧33′会迫使转接件31向右方运动,当转接件31沿图3的右边窜动一点位移时,左边的扭簧会迫使转接件31向左方运动,如此往复,转接件31被稳定在中间的平衡位置处。如此,即使转接件31 沿轴向两侧均有较大的轴向间隙,转接件31也不会沿轴向窜动,能够降低转接件31和安装座32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生成成本。
具体地,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3,第一支腿332和第二支腿333均呈弯折结构,两个扭簧33′大致构成了一个正六边形结构。
一实施例中,第二稳态位置和第一稳态位置之间对应的转动角度为80°~100°。例如,80°、90°、100°等。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转接件31沿转动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插接孔31a,其中一个扭簧33′的第二支腿333的端部插入其中一个插接孔 31a内,另一个扭簧33′的第二支腿333的端部插入另一个插接孔31a内。在转接件31绕转动轴线转动过程中,扭簧33′的第二支腿333的端部可以在插接孔 31a内转动,以改善扭簧33′本身的受力条件。
一实施例中,两插接孔31a共轴且与转动轴线平行。也就是说,两插接孔 31a位于同一直线上。
转接件31与安装座32的转动连接结构不限,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双稳态铰链包括转轴34,转接件31和安装座32通过转轴34转动连接。请参阅图4和图5,安装座32包括底板320以及位于底板320相对两端的两立柱321。请结合参阅图1,转接件31的部分结构位于两立柱321之间,立柱321 上设置有第二轴孔321a,转接件3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转轴34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321a中。
请继续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安装座32包括设置于两立柱321顶端的第一限位板322以及连接于两立柱321之间的第二限位板323。请参阅图5,沿立柱321的高度方向,第二限位板323位于第一限位板322和底板320之间,转轴34位于第一限位板322和第二限位板323之间。请参阅图7,在垂直于立柱 321高度方向的平面投影中,第一限位板322和第二限位板323共同限定出转动空间32a,转接件31的部分结构位于转动空间32a内,第一限位板322和第二限位板323共同限定转接件31的第一稳态位置和第二稳态位置。
转接件31的具体结构不限,例如,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转接件31 包括第一子板312以及第二子板313,第二子板313位于第一子板312沿垂直于转动轴线的一侧,第一轴孔31b贯穿第一子板312,插接孔31a设置于第二子板313上,第二子板313沿转动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子板312的尺寸。如此,能够使得两个扭簧33′的第二支腿33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较小,便于扭簧33′的安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底板320的顶表面形成有凹陷区域320a。安装座320包括位于凹陷区域320a顶侧的挡片324,挡片324与凹陷区域320a 的表面共同限定出限位槽324a,请参阅图15和图16,扭簧33′的第一支腿332 活动地设置于限位槽324a内。也就是说,该实施例中,装配时,只需要将扭簧 33′的第一支腿332卡入限位槽324a内即可,挡片324能够防止第一支腿332 从凹陷区域320a的顶侧脱离底板320。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一限位板322的边缘处形成有避让缺口322a,当转接件31处于第一稳态位置,第一子板312的至少部分结构卡入避让缺口 322a中,第二子板313与第二限位板323止挡接触,也就是说,转接件31通过第二子板313与第二限位板323止挡接触。该避让缺口322a为第一子板312 提供了避让空间,避免第一子板312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限位板322干涉,使得转接件31能够具有较大的转动幅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7,第二限位板323用于与第二子板313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323a,当转接件31处于第一稳态位置,第二子板313 的部分结构位于避让槽323a内并与第二限位板323止挡接触。该避让槽323a 可以使得第一限位板312和第二限位板313在垂直于立柱311高度方向上具有较小的间距,使得双稳态铰链的结构紧凑,同时,也能使得转接件31具有较大的转动幅度。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转接件31还包括遮蔽板314,第二子板312 设置于遮蔽板314表面,当转接件31处于第一稳态位置,遮蔽板314遮盖两立柱311、第一限位板312以及第二限位板313共同限定的空间。遮蔽板314可以遮挡转轴34,以使得用户从遮蔽板314背离转轴34的一侧始终观察不到转轴34。此外,当转接件31处于第一稳态位置,遮蔽板314还能遮盖安装座32、扭簧33′等结构,以使得用户从遮蔽板314背离转轴34的一侧看不到部分安装结构,提升双稳态铰链结构的外观美感。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遮蔽板314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314a,弧形凹槽314a沿转轴34的轴向延伸,转轴34部分地位于弧形凹槽314a内。弧形凹槽314a能够减少遮蔽板314背离转轴34一侧的表面与转轴34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使得双稳态铰链结构更加紧凑;此外,转接件31在转动过程中,弧形凹槽314a与转轴34的配合还能起到转动导向作用,使得转接件31的转动过程更加平稳。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安装座3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的转接件3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为了便于将安装座32固定地插接槽10a内,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耳机充电盒包括收纳盖板12,收纳盖板12形成有用于容纳耳机的收纳槽12a,收纳盖板12压靠于安装座32朝向盒盖2的一侧以将安装座32固定在插接槽 10a内。
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安装座32从盒体1的顶侧向下插入盒体1内的插接槽10a中,插接槽10a对安装座32起到沿图15中的左、右、下方向的定位。随后再将收纳盖板12置入盒体1内,收纳盖板12压靠于安装座32上即可将安装座32固定在插接槽10a内,也就是说,收纳盖板12对安装座32起到沿图 15中的上方的定位,防止安装座32从插接槽10a的顶侧脱出。如此,在不使用螺钉、粘接等紧固方式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安装座32的固定安装,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固定方式可靠,节约装配时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耳机收纳盒包括凸出于盒体1内表面的第一凸筋131以及两个第二凸筋132,第一凸筋131沿平行于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凸筋131对安装座32起支撑作用。两第二凸筋132从第一凸筋131的相对两端朝向盒盖2方向延伸,第二凸筋132背离盒体1的一端朝向另一第二凸筋 132一侧弯折,两第二凸筋132的折弯结构以及盒体1的内表面共同围设成插接槽10a。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具有转动轴线,所述转接件具有第一稳态位置、临界位置以及第二稳态位置,所述临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和所述第二稳态位置之间;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负载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转接件之间,当所述转接件处于临界位置,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转接件施加的力矩为零;当所述转接件偏向所述临界位置沿转动方向的任意一侧,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转接件施加驱动力矩以驱动所述转接件运动至所述第一稳态位置或所述第二稳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个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螺旋体,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螺旋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5°~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体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垂直;所述临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稳态位置与所述第二稳态位置之间的转动行程的1/2处;在所述临界位置处,所述螺旋体的螺距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腿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簧的螺旋体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插接孔,其中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内,另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另一个所述插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插接孔共轴且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稳态铰链包括转轴,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相对两端的两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表面形成有凹陷区域,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所述凹陷区域顶侧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凹陷区域的表面共同限定出限位槽,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腿活动地设置于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于两所述立柱顶端的第一限位板以及连接于两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二限位板;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在垂直于所述立柱高度方向的平面投影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限定出转动空间,所述转接件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转动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共同限定出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稳态位置和第二稳态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插接孔,其中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内,另一个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腿的端部插入另一个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子板以及第二子板,所述第一轴孔贯穿所述第一子板,所述第二子板位于所述第一子板的一侧,所述插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板上,所述第二子板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子板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边缘处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与所述第二子板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一稳态位置,所述第二子板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避让槽内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止挡接触,所述第一子板的至少部分结构卡入所述避让缺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还包括遮蔽板,所述第一子板设置于所述遮蔽板表面,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遮蔽板朝向所述第一子板的一侧,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一稳态位置,所述遮蔽板遮盖两所述立柱、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共同限定的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所述转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态位置和所述第二稳态位置之间对应的转动角度为80°~100°。
15.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盖;
盒体;
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铰链,所述盒盖与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用于容纳耳机并为耳机充电,所述安装座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转接件带动所述盒盖在打开状态以及盖合所述盒体的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一稳态位置,所述盒盖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转接件处于第二稳态位置,所述盒盖处于打开状态。
CN202021114726.5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Active CN213485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4726.5U CN213485116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EP21825457.1A EP4156710A4 (en) 2020-06-16 2021-05-06 BISTABLE HINGE FOR HEADPHONE CHARGING CASES AND HEADPHONE CHARGING CASES
PCT/CN2021/091878 WO2021254012A1 (zh) 2020-06-16 2021-05-06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US18/070,055 US20230092360A1 (en) 2020-06-16 2022-11-28 Bistable Hinge for Earphone Charging Case and Earphone Charging C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4726.5U CN213485116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5116U true CN213485116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9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4726.5U Active CN213485116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51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810A (zh) * 2020-06-16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WO2024113553A1 (zh) * 2022-12-01 2024-06-06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810A (zh) * 2020-06-16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WO2024113553A1 (zh) * 2022-12-01 2024-06-06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85116U (zh)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US8378629B2 (en) Flexible size and orientation battery system
EP167739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utter
KR100346893B1 (ko) 힌지 장치
US9929489B2 (en) Connector
US20230114862A1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housing case
KR20060042921A (ko) 기록 매체 장착 장치
JP2017068996A (ja) 回転プラグを備えた機器
JP2859254B1 (ja) 電池収納構造
WO2021254012A1 (zh)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CN113810810A (zh) 一种用于耳机充电盒的双稳态铰链及耳机充电盒
JP2020098673A (ja) 電池ケース
JP2002358141A (ja)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3075164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1043841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バッテリ収納機構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12636050B (zh) 电源适配器
JP4604738B2 (ja) 蓋開閉装置
CN219394463U (zh) 两面可充电的笔尾充电结构、触控笔和触控装置
JPH06349527A (ja) 充電装置
CN221126476U (zh) 旋转插座
US20080102675A1 (en) Locking Cradle for a mobile device
CN210868120U (zh) 盒体、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组件
CN220456697U (zh) 一种插头
JP3592199B2 (ja) 電池誤挿入防止構造
JP2006217738A (ja) 充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