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3367U - 座管夹及单车 - Google Patents

座管夹及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3367U
CN213473367U CN202021994146.XU CN202021994146U CN213473367U CN 213473367 U CN213473367 U CN 213473367U CN 202021994146 U CN202021994146 U CN 202021994146U CN 213473367 U CN213473367 U CN 213473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ube
pin
pin shaft
hoop
anchor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41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41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3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3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3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座管夹及单车。该座管夹包括抱箍、调节杆以及扳动把手,抱箍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销轴,扳动把手与抱箍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连接,扳动把手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销轴,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销轴连接,三个销轴的轴线均与抱箍的轴线平行;在抱箍夹紧座管时,三个销轴共线,在抱箍松开座管时,三个销轴不共线。与相关技术中还需要旋拧锁紧把手才能使抱箍松开座管相比,本实施例的座管夹,只需要驱动扳动把手绕第二销轴转动,三个销轴便由共线状态切换为不共线状态,使得抱箍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增大,抱箍便可松开座管,进而可以滑动座管来调节车座高度,调节方便。

Description

座管夹及单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座管夹及单车。
背景技术
单车因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
由于骑行者的身高及骑行姿势的差异,骑行者对单车车座高度的要求不同,为了提高骑行舒适度,单车上设有座管夹,座管夹用于调整车座高度。相关技术中,座管夹包括抱箍、调节螺杆及锁紧把手,抱箍套设在单车的座管上,调节螺杆沿垂直于抱箍的轴线方向贯穿于抱箍的两端,调节螺杆的一端利用螺母固定在抱箍的外侧,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锁紧把手铰接,铰接轴垂直于调节螺杆。调节车座高度时,先掰动锁紧把手使其绕铰接轴转动松开,再转动锁紧把手使调节螺杆沿螺纹段移动,使得抱箍的两端分离以松开座管,因此座管可以沿上下方向滑动调节,从而实现了车座高度的调节。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调节车座高度时,需要转动锁紧把手,导致调节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座管夹及单车,用以解决座管夹需要转动锁紧把手,才能调节车座高度,导致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座管夹,包括:抱箍,用于套设在所述单车的座管上,所述抱箍上形成有相对设置且可分离的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销轴;扳动把手,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扳动把手的一端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销轴,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及所述第三销轴的轴线均与所述抱箍的轴线方向平行;调节杆,沿垂直于所述抱箍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销轴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销轴连接;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和所述第三销轴共线,且所述第二销轴位于所述第三销轴和所述第一销轴之间;在所述抱箍松开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和所述第三销轴不共线;所述第二锁紧部上设有第一避让部,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调节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部内,并且所述调节杆能脱离所述第一避让部。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销轴,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销轴相抵,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销轴。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第一销轴的侧壁上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的侧壁为平面,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抵接槽的侧壁相贴合。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第一锁紧部上设有第二避让部,在所述抱箍松开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二避让部能够容纳所述止挡部。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均沿垂直于抱箍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避让部为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抱箍共同围成的第一避让通槽。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均沿垂直于抱箍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顶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避让部为由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及抱箍共同围成的第二避让通槽;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第二避让通槽。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扳动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二锁紧部连接的第一扳动段及与所述第一扳动段倾斜连接的第二扳动段,所述第二扳动段往远离所述抱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一扳动段和第二扳动段的连接处与所述抱箍相抵接。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第二扳动段朝向所述抱箍的内侧面设有防滑部。
如上所述的座管夹,其中,所述抱箍沿其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抱箍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角矩形状。
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车,包括:车体、车座、座管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座管夹,所述座管夹安装在所述座管上。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座管夹及单车,该座管夹包括抱箍、调节杆以及扳动把手,抱箍的第一锁紧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销轴,扳动把手与抱箍的第二锁紧部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连接,扳动把手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销轴,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销轴连接,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的轴线均与抱箍的轴线平行;在抱箍夹紧座管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共线,在抱箍松开座管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不共线。与相关技术中还需要旋拧锁紧把手才能使抱箍松开座管相比,本实施例的座管夹,只需要驱动扳动把手绕第二销轴转动,三个销轴便由共线状态切换为不共线状态,使得抱箍的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抱箍便可松开座管,进而可以滑动座管来调节车座高度,调节方便。
由此可知,本公开提供的座管夹只需要单手的一次操作或者只需要一个动作即可实现座管夹的打开,无需通过双手来打开座管夹,更无需分成两个动作步骤来打开座管夹,提高了打开座管夹的效率,当这种座管夹应用于共享单车时,非常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的各种可行实施例及其技术优势将在下文详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单车的左视图;
图2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单车的右视图;
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单车的座管、中管及座管夹组件的连接简单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座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座管夹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抱箍夹紧座管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之间的简易关系图;
图7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抱箍松开座管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之间的一种简易关系图。
附图标记:
100:单车;
1:车体;11:中管;12:座管;
2:前车轮;
3:后车轮;
4:车座;
5:座管夹;51:抱箍;511:第一连接板;512:第二连接板;513:第三连接板;514:第四连接板;52:扳动把手;53:调节杆;54:第一销轴;55:第二销轴;56:第三销轴;57:止转螺钉。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单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其上设置有车体、车座、座管以及座管夹,座管设置在车体上并可沿纵向滑动,车座安装在座管上,用于供骑行者乘坐,座管夹安装在座管上,通过对座管执行松开和夹紧的动作使得座管可以沿纵向滑动,进而调节车座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骑行者的高度要求。
相关技术中,座管夹包括抱箍、调节螺杆及锁紧把手,抱箍套设在单车的座管上,调节螺杆沿垂直于抱箍的轴线方向贯穿于抱箍的两端,调节螺杆的一端利用螺母固定在抱箍的外侧,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锁紧把手铰接,铰接轴垂直于调节螺杆。
调节车座高度时,先掰动锁紧把手使其绕铰接轴转动松开,再转动锁紧把手使调节螺杆沿螺纹段移动,使得抱箍的两端分离以松开座管,然后沿纵向滑动座管,以调节车座高度。若车座调节至适当的高度,先转动锁紧把手使得调节螺杆沿螺纹段移动,并使抱箍的两端靠近;当抱箍夹紧座管时,再向靠近座管的方向掰动锁紧把手,使其绕铰接轴转动并锁紧。
然而,调节车座高度时,除了掰动锁紧把手,还需要旋拧锁紧把手以使调节螺杆沿螺纹段移动,导致调节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座管夹及具有其的单车,在该座管夹中,抱箍上可分离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扳动把手和第二销轴可转动连接,扳动把手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销轴,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销轴连接,当掰动扳动把手使其绕第二销轴转动时,三个销轴由共线状态切换为不共线状态,进而使得抱箍上可分离的两端距离增大,抱箍松开座管,进而便于调节车座高度。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单车的左视图,图2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单车的右视图。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车100,单车100包括车体1以及安装在车体1上的前车轮2、后车轮3和驱动装置,车体1为车把、车轮和驱动装置提供支撑。单车100运行时,驱动装置驱动前车轮2和后车轮3转动,进而使得单车100能够快速行驶到目的地。
可以理解的是,单车100应当作广义理解,也即该单车100可以为人力驱动,即人力脚踏车,相应的,驱动装置为脚踏装置;该单车100也可以为电力驱动,即电动单车100,相应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飞轮、链条等,与人力脚踏车相比,无需骑行者踩踏脚踏装置来进行驱动,使用方便,省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车100还可以作为共享单车100,以为用户提供电动单车100共享服务,使得用户出行便利。
车体1上还设有中管11和座管12,中管11位于车体1的中部,并沿纵向延伸,中管11还与车体1的前部共同围成有坐骑空间,以供乘坐在单车100上的骑行者放置物品等;座管12插接在中管11的内部,且相对于中管11可以沿纵向进行滑动,座管12的顶部还连接有车座4,车座4用于供骑行者乘坐。
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单车的座管、中管及座管夹组件的连接简单示意图。单车100还包括座管夹组件,座管夹组件用于设置在单车100的中管11上,以对单车100的座管12进行夹紧固定。具体的,座管夹组件包括座管夹5,座管夹5套设在座管12上,例如可以套设在座管12与中管11的连接部位,座管夹5对座管12施加作用力,以实现对座管12的夹紧或松开。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3,座管夹组件还可以包括内衬套管,内衬套管插接在中管11内,并与中管11固定连接,同时,座管12插接在内衬套管上。也即是说,内衬套管位于座管12以及中管11之间。其中,座管12可以相对于内衬套管上下滑动,以避免座管12与中管11之间发生干摩擦。在该示例中,座管夹5可以套设在内衬套管上,尤其是可以套设在座管12与内衬套管的连接部位,座管夹5对内衬套管施加作用力,通过改变内衬套管与座管12之间的变形关系配合来实现对座管12的夹紧或松开。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描述座管夹5的结构和功能。
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座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座管夹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管夹5,该座管夹5包括抱箍51、扳动把手52以及调节杆53,抱箍51用于套设在单车100的座管12或者内衬套管上,扳动把手52与抱箍51连接,调节杆53与抱箍51及扳动把手52连接。
抱箍51沿其延伸方向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单车100的座管12或者内衬套管相匹配,使得座管12或者内衬套管能够穿设在通孔内。并且,抱箍51上还设有缺口,抱箍51在缺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相对设置,且两者能够靠近或者分离。其中,第一锁紧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销轴54,第一销轴54的轴线与抱箍51的轴线方向平行。
扳动把手52的一端与第二锁紧部通过第二销轴55可转动的连接,扳动把手52的一端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销轴56,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的轴线均与抱箍51的轴线方向平行,故也与第一销轴54的轴线平行设置。
调节杆53沿垂直于抱箍51的轴线方向延伸,也即是说,调节杆53横向延伸。并且,调节杆53的一端与第一销轴54连接,调节杆53的另一端与第三销轴56连接。
基于上述,扳动把手52能够绕第二销轴55旋转。并且,扳动把手52被配置成能够通过旋转使得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具体而言,在抱箍51夹紧座管12时,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共线,且第二销轴55位于第一销轴54和第三销轴56之间;在抱箍51松开座管12时,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不共线,也即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座管夹5的工作原理为:
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抱箍夹紧座管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之间的简易关系图。用户未骑行单车100时,单车100处于初始状态。此时,抱箍51夹紧座管12,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共线,且第二销轴55位于第一销轴54和第三销轴56之间。
假定抱箍51夹紧座管12时,第一销轴54和第二销轴55之间的距离为l1,也即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之间的距离为d,第一销轴54和第三销轴56之间的距离为L。根据数学关系可以推断得出,此时的l1=L-d。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改变,第一销轴54和第三销轴56之间的距离为调节杆53的一部分,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d和L为固定的常数。
图7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抱箍松开座管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之间的一种简易关系图。用户要骑行单车100时,为了将车座4调节至舒适的高度,用户先掰动扳动把手52,使把手绕着与第二锁紧部可转动连接的第二销轴55转动,扳动把手52上的第三销轴56随之运动,例如,第三销轴56转动至第二销轴55的正前方,也即第三销轴56与第二销轴55的连线垂直于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的连线;与第三销轴56连接的调节杆53的另一端运动,进而带动调节杆53的一端绕第一销轴5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不共线,并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且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假定抱箍51松开座管12时,第一销轴54和第二销轴55之间的距离为l2,也即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之间的距离为l2。相应的,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特点,可以推断得出l2>L-d。
基于上述,不难得到l2>l1。也就是说,用户要骑行单车100时,通过转动扳动把手52,第一销轴54和第二销轴55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也即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则抱箍51松开座管12,用户驱动座管12沿纵向滑动,以调节车座4的高度。另外,第二锁紧部上还设有避让部,在抱箍51夹紧座管12时,调节杆53的至少部分位于避让部内,使得调节杆53能够穿过避让部,以实现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共线。并且,调节杆53能够从避让部运动至外部,即能够从避让部脱离,以在抱箍51由夹紧座管12的状态切换为松开座管12的状态时,第一销轴54、第二销轴55和第三销轴56的关系能够从共线切换为不共线,从而实现两个锁紧部之间的距离的改变。
综上,与相关技术中还需要旋拧锁紧把手才能松开座管12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座管夹5,只需要掰动扳动把手52,使得扳动把手52绕第二销轴55转动后,抱箍51便可松开座管12,进而可以滑动座管12来调节车座4高度,调节方便。
由此可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座管夹5只需要单手的一次操作或者只需要一个动作即可实现座管夹5的打开,无需通过双手来打开座管夹5,更无需分成两个动作步骤来打开座管夹5,提高了打开座管夹5的效率,当这种座管夹5应用于共享单车100时,非常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调节杆53与第一销轴54及第三销轴56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调节杆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销轴54及第三销轴56的侧壁焊接;调节杆53与第一销轴54及第三销轴56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调节杆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销轴54及第三销轴56的侧壁卡接。
图4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调节杆53的一端贯穿第一销轴54,调节杆53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销轴56。其中,调节杆5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销轴过盈配合,也可以分别于两个销轴螺接连接。
并且,调节杆53的一端设有止挡部,止挡部与第一销轴54的侧壁相抵。通过设置止挡部,止挡部可以阻止调节杆53的一端向第三销轴56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阻止调节杆53的一端从第一销轴54松脱,提高了调节杆53的连接稳定性。
示意性地,调节杆53可以为螺栓,螺栓柱的一端贯穿第一销轴54,螺栓柱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销轴56并与第三销轴56螺纹连接。相应的,此示例中,止挡部可以为螺栓的螺栓头。较佳的,螺栓柱的另一端还可以与螺母配合,螺母与第三销轴56的侧壁抵接。由此,螺母可以阻止螺栓的另一端向第一销轴54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阻止螺栓的另一端从第三销轴56松脱,提高了调节杆53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销轴54的侧壁上设有抵接槽,抵接槽的侧壁为平面,止挡部与抵接槽的侧壁相贴合。由此,止挡部与抵接槽具有良好的配合关系,抵接槽能够稳定的止抵止挡部。同理,第三销轴56的侧壁上也可以设有抵接槽,该抵接槽与螺母相贴合。
其中,第一锁紧部上设有第二避让部,在抱箍51松开座管12时,第二避让部能够容纳止挡部。由此,当转动扳动把手52以使抱箍51松开座管12时,调节杆5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止挡部随之转动并容置到第二避让部内,以避免与第一锁紧部发生干涉,使得调节杆53的转动动作顺畅。
第一锁紧部不限于块状结构,也可以为板状结构或者杆状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锁紧部可以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一侧壁与缺口的一侧侧壁相连,块状结构的另一侧壁沿与抱箍51的外壁相切的方向延伸,也即第一锁紧部呈锥形;相应的,第二避让部可以为设置在第一锁紧部的另一侧壁的凹槽,转动扳动把手52时,止挡部的至少部分可以转动至凹槽内。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4和图5,第一锁紧部包括沿抱箍5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12,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12均沿垂直于抱箍51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511与抱箍51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板512与抱箍51的底部连接;相应的,第二避让部可以为第一避让通槽,第一避让通槽由第一连接板511、第二连接板512与抱箍51共同围成,第一避让通槽沿垂直于抱箍51的轴向方向是贯穿的,从而在转动扳动把手52时,整个止挡部均可能够转动并容纳到第一避让通槽内。
与第一锁紧部类似的,第二锁紧部也不限于块状结构,还可以为板状结构或者杆状结构。继续参照图4和图5,第二锁紧部的结构和第一锁紧部的结构相同,则抱箍51可以为对称结构,便于加工和制造。
在一种示例中,第二锁紧部可以为块状结构,块状结构的一侧壁与缺口的一侧侧壁相连,块状结构的另一侧壁沿与抱箍51的外壁相切的方向延伸,此时的第一避让部可以为设置在第二锁紧部的另一侧壁的凹槽。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二锁紧部包括沿抱箍5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板513和第四连接板514,第三连接板513和第四连接板514均沿垂直于抱箍51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三连接板513与抱箍51的顶部连接,第四连接板514与抱箍51的底部连接;相应的,第一避让部可以为第二避让通槽,第二避让通槽由第三连接板513、第四连接板514与抱箍51共同围成。在该示例中,当抱箍51夹紧座管12时,调节杆53贯穿第二避让通槽。
继续参照图4和图5,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中,扳动把手52包括第一扳动段以及第二扳动段,第一扳动段与第二锁紧部连接,第二扳动段与第一扳动段倾斜连接,第二扳动段往远离抱箍51的方向延伸。且在抱箍51夹紧座管12时,第一扳动段和第二扳动段的连接处与抱箍51的外壁相抵接。
当车座4的高度调节完毕时,转动扳动把手52,直至第一扳动段和第二扳动段的连接处与抱箍51的外壁相抵接,此时的抱箍51夹紧座管12,故容易找准扳动把手52的锁紧位置,有利于避免在抱箍51夹紧座管12后继续转动扳动把手52而导致抱箍51过度夹紧座管12。
其中,第二扳动段朝向抱箍51的内侧面可以设有防滑部,有利于避免用户在握持扳动把手52以进行转动时打滑。具体的,防滑部可以为网格防滑花纹,也可以为若干个橡胶凸起,或者,第二扳动段朝向抱箍51的内侧面呈波浪形,波浪形内侧面构成防滑部,以与用户的手指相匹配。
具体的,第一扳动段还包括与第二锁紧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段及第二扳动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有折弯,且在抱箍51夹紧座管12时,该折弯与抱箍5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抱箍51沿其延伸方向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沿垂直于抱箍5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角矩形状。相应的,与通孔相匹配的座管12沿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也呈圆角矩形状。如此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截面呈圆形的通孔,圆角矩形状的座管12与抱箍51相匹配,使得座管12无法相对于抱箍51轴向转动,起到了止转的作用,有利于防止调节车座4高度时车座4随座管12转动而导致车座4偏离初始位置。
为了进一步地阻止座管12转动,抱箍51的侧壁上设有止转螺钉57,止转螺钉57沿垂直抱箍51的轴线方向伸入至抱箍51的内部,并抵顶在座管12上,进而可以阻止座管12相对于抱箍51转动。其中,止转螺钉57螺接在抱箍51的侧壁上,在调节车座4的高度时,旋拧止转螺钉57,使得止转螺钉57抵顶在座管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座管夹,用于单车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箍,用于套设在所述单车的座管上,所述抱箍上形成有相对设置且可分离的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销轴;
扳动把手,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扳动把手的一端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销轴,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及所述第三销轴的轴线均与所述抱箍的轴线方向平行;
调节杆,沿垂直于所述抱箍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销轴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销轴连接;
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和所述第三销轴共线,且所述第二销轴位于所述第三销轴和所述第一销轴之间;
在所述抱箍松开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和所述第三销轴不共线;
所述第二锁紧部上设有第一避让部,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调节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部内,并且所述调节杆能脱离所述第一避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销轴,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销轴相抵,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销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的侧壁上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的侧壁为平面,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抵接槽的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上设有第二避让部,在所述抱箍松开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二避让部能够容纳所述止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均沿垂直于抱箍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避让部为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抱箍共同围成的第一避让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均沿垂直于抱箍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顶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抱箍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避让部为由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及抱箍共同围成的第二避让通槽;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第二避让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二锁紧部连接的第一扳动段及与所述第一扳动段倾斜连接的第二扳动段,所述第二扳动段往远离所述抱箍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抱箍夹紧所述座管时,所述第一扳动段和第二扳动段的连接处与所述抱箍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扳动段朝向所述抱箍的内侧面设有防滑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座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沿其轴线方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抱箍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角矩形状。
10.一种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座、座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座管夹,所述座管夹安装在所述座管上。
CN202021994146.XU 2020-09-11 2020-09-11 座管夹及单车 Active CN213473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4146.XU CN213473367U (zh) 2020-09-11 2020-09-11 座管夹及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4146.XU CN213473367U (zh) 2020-09-11 2020-09-11 座管夹及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3367U true CN213473367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419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4146.XU Active CN213473367U (zh) 2020-09-11 2020-09-11 座管夹及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3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4829B2 (en) Pivot joint and vehicles that employ a pivot joint
AU2005302582B2 (en) Bicycle handlebar with removable and adjustable aerobar
JP3059811B2 (ja) 折りたたみ可能な自転車及び改良折りたたみ用ジョイント
EP3456616B1 (en) Seat rod clamp assembly and vehicle
TW201627041A (zh) 用於滑板車的轉向機構
CA2777006C (en) Handle brake device
JP6300745B2 (ja) 折り畳み式車両
CN213473367U (zh) 座管夹及单车
JP6470801B2 (ja) 自転車ブレーキ補助器
KR20170001272U (ko) 풀림 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한 클램프 장치
US4700964A (en) Bicycle pivot assembly
CN215245339U (zh) 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
KR101217470B1 (ko) 휠체어와 결합 가능한 자전거
WO2009111980A1 (zh) 自行车连接管结构
KR200346174Y1 (ko) 전동 스쿠터의 핸들 고정구 어셈블리
JP2004338489A (ja) 折畳み二輪車
JP4952896B2 (ja) 自動車運転補助ペダル
JP5163925B2 (ja) 自動車運転補助ペダル
KR200306845Y1 (ko) 승용물의 핸들구조체
WO2013029369A1 (zh) 车把夹持装置
US10974787B2 (en) Brake lever and bicycle using the same
CN219192459U (zh) 把手和自行车
JPH0615813Y2 (ja) 自転車用ハンドル
JP2006000589A (ja) 車椅子用走行補助装置
JPH06144332A (ja) 回転収納式自転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