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5597U - 卷绕机入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卷绕机入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5597U
CN213445597U CN202022391299.1U CN202022391299U CN213445597U CN 213445597 U CN213445597 U CN 213445597U CN 202022391299 U CN202022391299 U CN 202022391299U CN 213445597 U CN213445597 U CN 213445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heet feeding
mounting seat
clamp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12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如坤
陈飞
杨吉
何红秀
魏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12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5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5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5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涉及锂电制造技术领域,该卷绕机入料机构将第一夹紧辊组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靠近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一端,同时第一纠偏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上并与第一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将第二夹紧辊组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靠近第一送片安装座的一端,同时第二纠偏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底座上并与第二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即对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送片、纠偏动作在一个机构内实现,提高了其集成化程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使得实现纠偏动作的位置和送片辊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实现极片全长度范围内的纠偏,保证极片对齐度,对齐度效果更稳定,保证了电芯的质量。

Description

卷绕机入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主要通过卷绕机卷绕阴、阳极片和隔膜形成电芯,随着电池性能的提升,电池工艺的改善,成型电芯的阴阳极片的对齐度是电芯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卷绕过程中极片需通过一系列的纠偏找正机构,保证电芯卷绕成型之后,阴阳极片的对齐度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证生产电芯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通常纠偏机构和送片机构为分离设置,即极片通过纠偏后进入送片机构,再进入卷绕机进行卷绕,这种设置导致极片在经过送片机构时可能会发生偏移,使得最终的纠偏效果无法保证,无法保证阴阳极片的对齐度,对电芯的生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其能够将送片与纠偏集成在一起动作,有效完成极片入料、纠偏功能,保证卷绕过程中阴阳极片的对齐度,极大提高生产电芯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底座、第二安装底座、第一送片安装座、第二送片安装座、第一夹紧辊组、第二夹紧辊组、第一纠偏组件和第二纠偏组件,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和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相对设置,并用于设置在卷针机构的入料侧;
所述第一夹紧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一极片,所述第一纠偏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极片进行纠偏;
所述第二夹紧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二极片,所述第二纠偏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极片进行纠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极片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极片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平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辊组包括第一送片辊和第一夹紧辊,所述第一送片辊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夹紧辊和所述第一送片辊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滚动抵持在所述第一极片的两侧表面;
所述第二夹紧辊组包括第二送片辊和第二夹紧辊,所述第二送片辊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紧辊和所述第二送片辊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滚动抵持在所述第二极片的两侧表面,且所述第二夹紧辊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辊远离所述第一夹紧辊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送片驱动件,所述第一送片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送片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片辊转动;
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送片驱动件,所述第二送片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送片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片辊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辊组还包括第一夹紧驱动件和第一夹紧安装座,所述第一夹紧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紧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送片辊;
所述第二夹紧辊组还包括第二夹紧驱动件和第二夹紧安装座,所述第二夹紧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紧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送片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紧辊弹性抵持在所述第一极片的表面;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紧辊弹性抵持在所述第二极片的表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辊和所述第一送片辊均为单向辊,以使所述第一夹紧辊和所述第一送片辊之间形成第一单向输送通道;所述第二夹紧辊和所述第二送片辊均为单向辊,以使所述第二夹紧辊和所述第二送片辊之间形成第二单向输送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纠偏组件包括第一纠偏驱动件和第一纠偏传感器,所述第一纠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夹紧辊组的入料侧,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和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一纠偏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纠偏组件包括第二纠偏驱动件和第二纠偏传感器,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夹紧辊组的入料侧,所述第二纠偏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和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机入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隔膜辊组和第二隔膜辊组,所述第一隔膜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和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之间,用于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或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下侧,用于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二隔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机入料机构还包括合片辊组,所述合片辊组用于设置在所述卷针机构的入料侧,且所述合片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辊组和所述第二夹紧辊组的出料侧,用于合并所述第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并输送至所述卷针机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片辊组包括第一合片安装座、第二合片安装座、第一合片辊、第二合片辊和合片驱动件,所述第一合片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合片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合片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合片安装座上,所述合片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合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合片安装座沿第三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将所述第一夹紧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一极片,同时所述第一纠偏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上并与第一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极片进行纠偏;将所述第二夹紧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二极片,同时所述第二纠偏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底座上并与第二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极片进行纠偏。即对于第一极片的送片、纠偏动作在一个机构内实现,对于第二极片的送片、纠偏动作在一个机构内实现,提高了其集成化程度,使得实现纠偏动作的位置和送片辊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实现极片全长度范围内的纠偏,保证极片对齐度,对齐度效果更稳定,保证了电芯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送片安装座在第一视角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送片安装座在第二视角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送片安装座在第一视角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二送片安装座在第二视角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合片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卷绕机入料机构;110-第一送片安装座;120-第一安装底座;130-第二送片安装座;140-第二安装底座;150-第一夹紧辊组;151-第一送片辊;153-第一夹紧辊;155-第一送片驱动件;157-第一夹紧驱动件;159-第一夹紧安装座;1591-第一弹性件;160-合片辊组;160a-第一隔膜辊组;160b-第二隔膜辊组;161-第一合片安装座;163-第一合片辊;165-第二合片辊;167-合片驱动件;169-第二合片安装座;170-第二夹紧辊组;171-第二送片辊;173-第二夹紧辊;175-第二送片驱动件;177-第二夹紧驱动件;179-第二夹紧安装座;1791-第二弹性件;180-第一纠偏组件;181-第一纠偏驱动件;183-第一纠偏传感器;190-第二纠偏组件;191-第二纠偏驱动件;193-第二纠偏传感器;200a-第一极片;200b-第二极片;200c-第一隔膜;200d-第二隔膜;300-卷针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的送料装置,通常是纠偏机构和送片机构分体设置,分别实现纠偏动作和送片动作,分体设置时,极片需要在纠偏机构和送片机构之间运动,再进入到卷绕机构,无疑大大提升了极片的输送长度,在极片经过送片机构进入卷绕机构的过程中,由于跨度太大,容易造成极片再次发生偏移,使得最终的纠偏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进而无法保证阴阳极片的对齐度,对电芯的生产造成影响。
此外,现有的送料装置,通常利用送片机构直接将极片送入卷料机,极片未经过专门的合片机构进行合片,导致阴阳极片和隔膜等稳定效果差,影响卷针的卷绕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能够将送片、纠偏以及合片集成在一起动作,有效完成极片入料、纠偏、合片的功能,保证卷绕过程中阴阳极片的对齐度,极大提高生产电芯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100,其能够将送片与纠偏集成在一起动作,有效完成极片入料、纠偏功能,保证卷绕过程中阴阳极片的对齐度,极大提高生产电芯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100,包括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第一夹紧辊组150、第二夹紧辊组170、第一纠偏组件180、第二纠偏组件190、第一安装底座120和第二安装底座140,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相对设置,并用于设置在卷针机构300的入料侧;第一夹紧辊组150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靠近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卷针机构300输送第一极片200a,第一纠偏组件180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120上并与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第一极片200a进行纠偏;第二夹紧辊组170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靠近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卷针机构300输送第二极片200b,第二纠偏组件190设置在第二安装底座140上并与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第二极片200b进行纠偏;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极片200a的输送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二极片200b的输送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均呈矩形条状,第一夹紧辊组150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第二夹紧辊组170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其中第一夹紧辊组150和第二夹紧辊组170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第一极片200a和第二极片200b分别为正极片和负极片,其中第一极片200a的输送方向由第一夹紧辊组150决定,第二极片200b的输送方向由第二夹紧辊组170决定。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延伸方向,即图示的内外方向,通过第一纠偏组件180带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运动,能够使得第一夹紧辊组150上的第一极片200a在内外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极片200a的纠偏动作。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延伸方向,即图示的内外方向,通过第二纠偏组件190带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沿第二方向运动,能够使得第二夹紧辊组170上的第二极片200b在内外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极片200b的纠偏动作。通过将送片和纠偏动作集成在一起,从而避免了纠偏动作和送片动作之间的距离过远导致纠偏完成后再次发生偏移的风险,进而保证了卷绕时极片的对齐度,提高了电芯的质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与第一纠偏组件180传动连接,第一纠偏组件180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120上、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与第二纠偏组件190传动连接,第二纠偏组件190设置在第二安装底座140上。且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下方还设置有卷针机构300,卷针机构300作为卷绕机的主体工作机构,实现极片的卷绕,第一极片200a和第二极片200b分别由第一夹紧辊组150和第二夹紧辊组170输送后由卷绕机构进行卷绕,其卷绕结构和卷绕原理可参考现有的卷绕机构。
第一夹紧辊组150包括第一送片辊151和第一夹紧辊153,第一送片辊151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一端,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一送片辊151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滚动抵持在第一极片200a的两侧表面。第二夹紧辊组170包括第二送片辊171和第二夹紧辊173,第二送片辊171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一端,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滚动抵持在第二极片200b的两侧表面,且第二夹紧辊173设置在第二送片辊171远离第一夹紧辊153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一送片辊151之间形成用于输送第一极片200a的输送空间,在实际输送极片时,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一送片辊151之间的间隙宽度与第一极片200a相适配,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二送片辊171分别抵持在第一极片200a的两侧表面。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之间形成用于输送第二极片200b的输送空间,在实际输送极片时,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之间的间隙宽度与第二极片200b相适配,从而能够保证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分别抵持在第二极片200b的两侧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片辊151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靠近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一端,并能够相对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主动转动,同时第一夹紧辊153也能够相对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从动转动;第二送片辊17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靠近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一端,并能够相对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主动转动,同时第二夹紧辊173也能够相对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从动转动。且第一夹紧辊153设置在第一送片辊151靠近第二送片辊171的一侧,第二夹紧辊173设置在第二送片辊171远离第一送片辊151的一侧,从而使得两个夹紧辊能够相互远离,避免第一送片辊151和第二送片辊171之间的间隔空间不足导致安装不便,同时,也使得第一极片200a和第二极片200b之间能够具有一定间隔,避免距离过近导致相互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上设置有第一送片驱动件155,第一送片驱动件155与第一送片辊15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送片辊151转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上还设置有第二送片驱动件175,第二送片驱动件175与第二送片辊17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送片辊171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片驱动件155和第二送片驱动件175均为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具体地,第一送片驱动件155通过传动带或者齿轮组等传动机构与第一送片辊151传动连接,第二送片驱动件175通过传动带或者齿轮组等传动机构与第二送片辊171传动连接,从而实现了第一送片辊151和第二送片辊171的驱动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送片辊151和第二送片辊171也可以采用自驱动的方式实现转动,例如在第一送片辊151和第二送片辊171的端部分别设置驱动件,直接驱动二者转动,同样能够实现极片的送片动作。
进一步地,第一夹紧辊组150还包括第一夹紧驱动件157和第一夹紧安装座159,第一夹紧辊153转动设置在第一夹紧安装座159上,第一夹紧驱动件157的一端与第一送片安装座110连接,第一夹紧驱动件157的另一端与第一夹紧安装座159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夹紧安装座159运动,以使第一夹紧辊153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送片辊15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驱动件157为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设置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上,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夹紧安装座159连接,从而能够带动第一夹紧安装座159运动,其中第一夹紧安装座159的运动方向与第一送片辊151和第一夹紧辊153的连线方向相同,使得第一夹紧辊153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送片辊151,使得在不驱片时第一夹紧辊153能够离开第一送片辊151,从而方便上料。
进一步地,第二夹紧辊组170还包括第二夹紧驱动件177和第二夹紧安装座179,第二夹紧辊173转动设置在第二夹紧安装座179上,第二夹紧驱动件177的一端与第二送片安装座130连接,第二夹紧驱动件177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紧安装座179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二夹紧安装座179运动,以使第二夹紧辊173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送片辊17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紧驱动件177为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上,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夹紧安装座179连接,从而能够带动第二夹紧安装座179运动,其中第二夹紧安装座179的运动方向与第二送片辊171和第二夹紧辊173的连线方向相同,使得第二夹紧辊173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送片辊171,使得在不驱片时第二夹紧辊173能够离开第二送片辊171,从而方便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安装座159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591,第一夹紧驱动件157通过第一弹性件1591与第一夹紧安装座159连接,以使第一夹紧辊153弹性抵持在第一极片200a的表面;第二夹紧安装座179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791,第二夹紧驱动件177通过第二弹性件1791与第二夹紧安装座179连接,以使第二夹紧辊173弹性抵持在第二极片200b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1591和第二弹性件1791均为弹簧结构,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弹性件1591与第一夹紧安装座159连接,使得第一夹紧辊153在抵持在第一极片200a的表面上时,第一弹性件1591处于拉伸状态,向第一夹紧辊153提供抵持在第一极片200a上的弹力,使得第一夹紧辊153处于自适应调节状态,既保证了抵持在第一极片200a的表面,又避免了过分挤压第一极片200a。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弹性件1791与第二夹紧安装座179连接,使得第二夹紧辊173在抵持在第二极片200b的表面上时,第二弹性件1791处于压缩状态,向第二夹紧辊173提供抵持在第二极片200b上的弹力,使得第二夹紧辊173处于自适应调节状态,既保证了抵持在第二极片200b的表面,又避免了过分挤压第二极片200b。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一送片辊151均为单向辊,以使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一送片辊151之间形成第一单向输送通道。通过将第一夹紧辊153和第一送片辊151配置为单向辊,可以有效防止当第一极片200a靠近卷针侧时失去拉力,第一极片200a在张力的作用下回弹。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均为单向辊,以使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之间形成第二单向输送通道。通过将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配置为单向辊,可以有效防止当第二极片200b靠近卷针侧时失去拉力,第二极片200b在张力的作用下回弹。
第一纠偏组件180包括第一纠偏驱动件181和第一纠偏传感器183,第一纠偏传感器183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120上,并位于第一夹紧辊组150的入料侧,第一纠偏驱动件181分别连接第一安装底座120和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并与第一纠偏传感器18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纠偏驱动件181为第一纠偏电机,具体地,第一纠偏电机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120上,第一安装底座12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送片安装座110连接,第一纠偏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等传动机构与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纠偏组件190包括第二纠偏驱动件191和第二纠偏传感器193,第二纠偏传感器193设置在第二安装底座140上,并位于第二夹紧辊组170的入料侧,第二纠偏驱动件191分别连接第二安装底座14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并与第二纠偏传感器19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沿第二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纠偏驱动件191为第二纠偏电机,具体地,第二安装底座140上也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送片安装座130连接,第二纠偏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等传动机构与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沿第二方向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纠偏传感器183设置在第一夹紧辊组上方,并对第一极片200a的边缘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第一极片200a发生偏移时,即通过第一纠偏驱动件181带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运动,实现第一极片200a的纠偏动作。第二纠偏传感器193设置在第二夹紧辊组上方,并对第二极片200b的边缘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第二极片200b发生偏移时,即通过第而纠偏驱动件带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运动,实现第二极片200b的纠偏动作。其中第一纠偏传感器183和第二纠偏传感器193能够检测极片是否发生偏移,且与常规的纠偏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此不过多介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100,将纠偏动作和送片动作集成在一起,避免了纠偏机构和送片机构分体设置,缩短了纠偏和送片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其集成化程度,实现了送片时极片全长度范围内的纠偏,保证了极片的对齐度,对齐效果更稳定。并且能够实时监测极片跑偏并进行纠偏,实效性好。且驱片时第一夹紧辊组150和第二夹紧辊组170的夹紧力可实现自适应,压力大小可调,保证了极片的送片效果,且不驱片时夹紧辊组可相互分离,方便上料。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片辊151、第一夹紧辊153、第二夹紧辊173和第二送片辊171均为单向辊,可以防止当靠近卷针侧极片失去拉力,极片会在张力作用下回弹。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7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卷绕机入料机构100包括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第一夹紧辊组150、第二夹紧辊组170、第一纠偏组件180、第二纠偏组件190、第一安装底座120和第二安装底座140,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相对设置,并用于设置在卷针机构300的入料侧;第一夹紧辊组150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靠近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卷针机构300输送第一极片200a,第一纠偏组件180设置在第一安装底座120上并与第一送片安装座11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第一极片200a进行纠偏;第二夹紧辊组170设置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靠近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卷针机构300输送第二极片200b,第二纠偏组件190设置在第二安装底座140上并与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二送片安装座13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第二极片200b进行纠偏;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极片200a的输送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二极片200b的输送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卷绕机入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隔膜辊组160a、第二隔膜辊组160b和合片辊组160,第一隔膜辊组160a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之间,用于向卷针机构300输送第一隔膜200c,第二隔膜辊组160b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或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下侧,用于向卷针机构300输送第二隔膜200d。合片辊组160用于设置在卷针机构300的入料侧,且合片辊组160设置在第一夹紧辊组150和第二夹紧辊组170的出料侧,用于合并第二隔膜200d、第一极片200a、第一隔膜200c和第二极片200b并输送至卷针机构3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膜辊组160a和第二隔膜辊组160b用于输送隔膜,且第一隔膜200c、第一极片200a、第二隔膜200d和第二极片200b相互交错设置,其基本组成与常规的隔膜送料机构一致,具体可参考现有的隔膜送料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隔膜辊组160b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的下方,从而合片后在第一极片200a的表面设置第二隔膜200d。
在本实施例中,合片辊组160设置在第一送片安装座110和第二送片安装座130的下方,并且位于卷针机构300上方,从而将极片和隔膜合片后送入到卷针机构300,保证卷绕的稳定性。
合片辊组160包括第一合片安装座161、第二合片安装座169、第一合片辊163、第二合片辊165和合片驱动件167,第一合片辊163转动设置在第一合片安装座161上,第二合片辊165转动设置在第二合片安装座169上,合片驱动件167与第一合片安装座161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合片安装座161沿第三方向运动,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左右方向,即第一合片安装座161在左右方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合片辊163在左右方向上运动,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合片辊165,使得即便换工位隔膜被切断后,调整第一合片辊163的位置即可保证隔膜始终保持恒定角度,使得卷针机构300每次都能够以相同的角度进行插针,减少插针不良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合片驱动件167为驱动气缸,并与第一合片安装座161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一合片安装座161运动,通过第一合片辊163和第二合片辊165将隔膜和极片预先合并,保证合片后以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到卷针机构300进行卷绕。
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入料机构100,通过增设合片辊组160,能够预先对隔膜、极片进行合并,保证合片后以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到卷针机构300进行卷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底座、第二安装底座、第一送片安装座、第二送片安装座、第一夹紧辊组、第二夹紧辊组、第一纠偏组件和第二纠偏组件,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和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相对设置,并用于设置在卷针机构的入料侧;
所述第一夹紧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一极片,所述第一纠偏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极片进行纠偏;
所述第二夹紧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的一端,用于夹持并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二极片,所述第二纠偏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极片进行纠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极片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极片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辊组包括第一送片辊和第一夹紧辊,所述第一送片辊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夹紧辊和所述第一送片辊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滚动抵持在所述第一极片的两侧表面;
所述第二夹紧辊组包括第二送片辊和第二夹紧辊,所述第二送片辊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紧辊和所述第二送片辊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滚动抵持在所述第二极片的两侧表面,且所述第二夹紧辊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片辊远离所述第一夹紧辊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送片驱动件,所述第一送片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送片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片辊转动;
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送片驱动件,所述第二送片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送片辊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片辊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辊组还包括第一夹紧驱动件和第一夹紧安装座,所述第一夹紧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紧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送片辊;
所述第二夹紧辊组还包括第二夹紧驱动件和第二夹紧安装座,所述第二夹紧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紧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送片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夹紧安装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紧辊弹性抵持在所述第一极片的表面;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安装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紧辊弹性抵持在所述第二极片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辊和所述第一送片辊均为单向辊,以使所述第一夹紧辊和所述第一送片辊之间形成第一单向输送通道;所述第二夹紧辊和所述第二送片辊均为单向辊,以使所述第二夹紧辊和所述第二送片辊之间形成第二单向输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纠偏组件包括第一纠偏驱动件和第一纠偏传感器,所述第一纠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夹紧辊组的入料侧,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和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一纠偏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纠偏组件包括第二纠偏驱动件和第二纠偏传感器,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夹紧辊组的入料侧,所述第二纠偏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底座和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二纠偏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入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隔膜辊组和第二隔膜辊组,所述第一隔膜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和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之间,用于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片安装座或所述第二送片安装座的下侧,用于向所述卷针机构输送第二隔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入料机构还包括合片辊组,所述合片辊组用于设置在所述卷针机构的入料侧,且所述合片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辊组和所述第二夹紧辊组的出料侧,用于合并所述第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并输送至所述卷针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片辊组包括第一合片安装座、第二合片安装座、第一合片辊、第二合片辊和合片驱动件,所述第一合片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合片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合片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合片安装座上,所述合片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合片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合片安装座沿第三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CN202022391299.1U 2020-10-23 2020-10-23 卷绕机入料机构 Active CN213445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299.1U CN2134455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卷绕机入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299.1U CN2134455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卷绕机入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5597U true CN213445597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4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1299.1U Active CN2134455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卷绕机入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5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57023U (zh) 复合卷绕装置
CN205583074U (zh) 电芯卷绕叠片机
EP4095953A1 (en) Laminating device
WO2023142658A1 (zh) 一种极片复合裁切机及极片复合裁切方法
CN113140805A (zh) 激光卷绕一体机
CN210040414U (zh) 膜电极生产设备
CN210214290U (zh) 一种极片纠偏机构及其极片入料卷绕布局结构
CN213445597U (zh) 卷绕机入料机构
JP2016173884A (ja) 巻回機、及び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CN108777325B (zh) 一种全自动化电池卷绕纠偏设备
CN110690494A (zh) 电芯卷绕设备及制造卷绕电芯的方法
CN213618869U (zh) 复合设备
CN112224995A (zh) 卷绕机入料机构
CN215377479U (zh) 纽扣电池新型带纠偏入片装置
CN117117291A (zh) 刀片电芯卷绕机及极片入片机构
CN11190049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入卷前极片纠偏、旋转送料装置
CN214898550U (zh) 激光切割卷绕装置
CN21281037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入卷前极片纠偏、旋转送料装置
CN210668566U (zh) 电芯卷绕设备
CN212625734U (zh) 叠片单元生产系统
CN112768787A (zh) 一种电芯卷绕设备及电芯的制备方法
CN219534588U (zh) 一种辊式热复合装置及电池加工系统
CN214957025U (zh) 激光卷绕一体机
CN216980657U (zh) 一种飞切机构及叠片机
CN216272292U (zh) 一种压合片上料装置及极片卷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