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4760U -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4760U
CN213444760U CN202022274391.XU CN202022274391U CN213444760U CN 213444760 U CN213444760 U CN 213444760U CN 202022274391 U CN202022274391 U CN 202022274391U CN 213444760 U CN213444760 U CN 213444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aterial loading
quick
work piec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43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yue Jinma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uoyue Jinma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uoyue Jinma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uoyue Jinma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43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4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4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4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涉及工业检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二维三维检测装置中,需要手动放置工件进行检测,很难将工件精确的放置在检测台,工作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机箱、固定在机箱上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机箱顶面用于测量产品二维三维影像的测量机本体,工作台位于测量机本体的下方开设有与机箱连通的通槽,机箱底面位于通槽的下方设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两侧的机箱内设置有输送组件,上料组件可升降于工作台和输送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工件的自动化上料并且精准定位于工作台,提高了工件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视觉检测的三要素为:定位、检查、测量,其中“测量”一直都是工业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从产品的研制、加工到装配,各个环节都需要测量。在实际生产中,比如对汽车或电子连接器、手表的精密零部件、发动机叶轮等都需要进行精密检测,在工业测量中常采用工业视觉检测技术,工业视觉检测技术是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可视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三维检测技术对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能有重要作用。
目前,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检测装备一般包括投影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投影装置在被测物体正上方,图像采集装置在投影的一侧,在对产品进行检测室,需要手动拿取产品置于投影装置正下方的工作台上,工作效率低,并且手动放置工件,很难将工件进行精确的定位放置,产品的测量精度难以保证。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维三维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包括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机箱、固定在机箱上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机箱顶面用于测量产品二维三维影像的测量机本体,所述工作台位于测量机本体的下方开设有与机箱连通的通槽,所述机箱底面位于通槽的下方设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两侧的机箱内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可升降于工作台和输送组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只需将工件从机箱的进料口放入输送组件输送至上料组件,上料组件承载工件上升至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方的测量机本体对工件进行检测,当工件检测完毕,上料组件下降至输送组件,工件通过输送组件输送至出料口进行下一工序,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上料检测,减少了人工强度,提高了工件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由于人工装夹定位不准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工件检测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位于进料口和上料组件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以及位于出料口和上料组件之间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末端与第二输送带的首端不与上料组件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设置,可以方便产品从进料口输送至上料组件,上料组件上的产品完成检测后再由第二输送带从出料口送出进入下一工序,并且上料组件不与输送带接触,可以防止输送带和上料组件之间由于摩擦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箱底面的气缸以及固定连接在气缸活动端的上料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和上料台的设置,产品可以从第一输送带输送至上料台,气缸活动端推动上料台上升至工作台对产品进行检测,气缸再下降,上料台上的产品输送至第二输送带送出至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台转动连接有若干传送辊,若干所述传送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齿轮,若干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上料台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传送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送辊上若干齿轮相互啮合,可以实现传送辊的同步运动,同时在其中任意一个传送辊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由一个电机控制多根传送辊同时运动,电机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便于各传送辊之间实现自锁,当第一电机不工作时,传送辊不会自转造成产品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辊的外周壁包覆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工件与传送辊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工件在传送辊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台的两侧沿传送辊所在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销的设置,可以对工件进行限位,防止工件在传送辊上的传送过程中发生跑偏,同时提高了工件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台垂直于传送辊轴线所在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定位蜗杆,所述上料台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定位蜗杆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从第一输送带进入上料台的输送辊时,第二电机正转带动定位蜗杆上升,对工件进行拦截并限位,当工件完成检测即将进入第二输送带时,第二电机反转带动定位蜗杆下降并收入上料台的螺纹孔内部,方便工件从传送辊上输送至第二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销转动连接有若干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轮的设置,可以对工件进行导向,同时增加了工件进入的顺滑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只需将工件从机箱的进料口放入输送组件输送至上料组件,上料组件承载工件上升至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方的测量机本体对工件进行检测,当工件检测完毕,上料组件下降至输送组件,工件通过输送组件输送至出料口进行下一工序,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上料检测,减少了人工强度,提高了工件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由于人工装夹定位不准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工件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口和第二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1、机箱;11、进料口;12、出料口;2、工作台;3、测量机本体;5、输送组件;51、第一输送带;52、第二输送带;6、上料组件;61、气缸;62、上料台;621、定位蜗杆;622、蜗轮;623、第二电机;624、第一电机;625、传送辊;626、齿轮;627、限位销;628、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包括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机箱1、固定在机箱1上的工作台2以及设置于机箱1顶面用于测量产品二维三维影像的测量机本体3,工作台2位于测量机本体3的下方开设有与机箱1连通的通槽,机箱1底面位于通槽的下方设有上料组件6,上料组件6两侧的机箱1内设置有输送组件5,输送组件5包括位于进料口11和上料组件6之间的第一输送带51以及位于出料口12和上料组件6之间的第二输送带52,第一输送带51的末端与第二输送带52的首端不与上料组件6抵触,上料组件6可升降于工作台2和输送组件5之间进行工件的检测,减少了人工强度,提高了工件检测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带51和第二输送带5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高于输送带输送面的挡板,挡板用于对工件的输送进行限位,防止工件输送过程中发生滑落,第一输送带51和第二输送带52均由两个同步的步进电机驱动,第一输送带51和第二输送带52具体的实施方式涉及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上料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机箱1底面的气缸61以及固定连接在气缸61活动端的上料台62,上料台62转动连接有若干传送辊625,若干传送辊6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齿轮626,若干齿轮626之间相互啮合,可以实现传送辊625的同步运动,上料台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24,第一电机624为伺服电机,第一电机624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送辊6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由一个电机同时带动若干传送辊625运动,当第一电机624不工作时,传送辊625不会自转造成产品的滑动,同时传送辊625的外周壁包覆有橡胶层,增大了工件与传送辊625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工件在传送辊625上的稳定性。
上料台62的两侧沿传送辊625所在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销627,限位销627的设置,可以对工件进行限位,防止工件在传送辊625上的传送过程中发生跑偏,同时提高了工件的定位精度,如图5所示,沿限位销627的中心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若干导向轮628,通过导向轮628的设置,可以对工件进行导向,同时增加了工件进入的顺滑度。
如图4所示,上料台62垂直于传送辊625轴线所在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槽,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定位蜗杆621,上料台6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23,第二电机6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轮622,蜗轮622与定位蜗杆621啮合,当工件从第一输送带51进入上料台62的输送辊时,第二电机623正转带动定位蜗杆621上升,对工件进行拦截并限位,当工件完成检测即将进入第二输送带52时,第二电机623反转带动定位蜗杆621下降并收入上料台62的螺纹孔内部,方便工件从传送辊625上输送至第二输送带52。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大批量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可以在机箱1的进料口11处接流水线输送装置,工件从进料口11输送至第一输送带51上,此时气缸61带动上料台62下降并且保持上料台62上的传送辊625与第一输送带51在同一水平面,第二电机623正转带动定位蜗杆621上升,第一电机624带动传送辊625转动,当工件输送至传送辊625并与定位蜗杆621抵触时,第一电机624停止转动,气缸61带动传送辊625上的工件上升至工作台2,工作台2上的测量机本体3对工件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气缸61带动工件下降至与第二输送带52水平的位置时,第二电机623反转带动定位蜗杆621下降并收入上料台62的螺纹孔内部,第一电机624再次带动传送辊625转动,将工件由第二输送带52输送至出料口12进入下一工序,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工件的自动化上料检测,减少了人工强度,提高了工件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由于人工装夹定位不准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工件检测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包括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机箱(1)、固定在机箱(1)上的工作台(2)以及设置于机箱(1)顶面用于测量产品二维三维影像的测量机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位于测量机本体(3)的下方开设有与机箱(1)连通的通槽,所述机箱(1)底面位于通槽的下方设有上料组件(6),所述上料组件(6)两侧的机箱(1)内设置有输送组件(5),所述上料组件(6)可升降于工作台(2)和输送组件(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5)包括位于进料口(11)和上料组件(6)之间的第一输送带(51)以及位于出料口(12)和上料组件(6)之间的第二输送带(52),所述第一输送带(51)的末端与第二输送带(52)的首端不与上料组件(6)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机箱(1)底面的气缸(61)以及固定连接在气缸(61)活动端的上料台(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62)转动连接有若干传送辊(625),若干所述传送辊(6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齿轮(626),若干所述齿轮(62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上料台(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24),所述第一电机(624)的输出轴与传送辊(6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625)的外周壁包覆有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62)的两侧沿传送辊(625)所在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销(62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62)垂直于传送辊(625)轴线所在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定位蜗杆(621),所述上料台(6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23),所述第二电机(6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轮(622),所述蜗轮(622)与定位蜗杆(62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627)转动连接有若干导向轮(628)。
CN202022274391.X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444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4391.XU CN213444760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4391.XU CN213444760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4760U true CN213444760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4391.XU Active CN213444760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4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7831B (zh) 一种凸台零件的加工线
CN205254340U (zh) 一种导光板加工装备
CN105345274A (zh) 一种导光板加工装备
CN108955539B (zh) 一种轴承加工质量自动检测线
CN112269279A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用检测设备
CN116273982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加工件表面检测用辅助装置
CN213444760U (zh) 一种二维三维检测装置
US9539685B2 (en) Workpiece conveyer apparatus of machine tool
CN203437929U (zh) 一种凸台零件的加工线
CN218531891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料检测装置
CN215099935U (zh) 载板提升装置及载板输送带检测台
CN213976042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3646937U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表面抛光设备
CN211393009U (zh) 一种双工位机器人自动上料台
CN110666500B (zh) 一种手镯自动生产线
CN208513783U (zh) 单向器自动在线检测系统中的上料装置
CN112875619A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灌装生产用批量限位输送机构
CN112509944A (zh) 一种制程终端检测设备
JPS60196272A (ja) モ−タのステ−タコア自動溶接機
CN112775037A (zh) 一种自动外观检测设备
CN211945049U (zh) 一种光学检测机
CN219949648U (zh) 一种物料盘摆件识别检测装置
CN212567917U (zh) 一种传动轴车削后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0632385U (zh) 一种用于异形曲面电子元件点胶的点胶装置
CN219187763U (zh) 一种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