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1926U -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1926U
CN213441926U CN202021838543.8U CN202021838543U CN213441926U CN 213441926 U CN213441926 U CN 213441926U CN 202021838543 U CN202021838543 U CN 202021838543U CN 213441926 U CN213441926 U CN 213441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axle assembly
rear axle
automobile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85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世伟
顾振飞
于新华
刘文敏
陈渊峰
姚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85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1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1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1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汽车后桥总成通过将后摆臂的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使得后摆臂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损坏的现象。进而能够使得汽车的后桥总成结构更加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更好。

Description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现在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科技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越来越受到的人门的青睐,尤其是具有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智能驾驶功能的汽车更是智能汽车的终极目标,汽车后桥总成作为电动机车的核心部件,对于汽车结构的合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汽车后桥总成满足在电动机大扭矩输出时承载整车重量的要求,一般是将电动机与后轮分别布置于后摆臂的两侧。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会导致汽车后桥总成空间浪费(例如,电动机后方的空间),其结构不够紧凑;另一方面,会导致后摆臂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进而导致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较差,尤其是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这种情况下,会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如果后摆臂的横向尺寸减小,将无法承担其较大的横向扭矩而损坏。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存在结构不够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存在结构不够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具有结构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所述后摆臂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后摆臂的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转轴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后摆臂的后部,并相对于所述后摆臂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
所述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且所述前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相对于所述前部固定;且所述后轮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通过将后摆臂的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并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将驱动装置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后摆臂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损坏的现象。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具有结构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前部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将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上的定位孔设置为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避免传动装置在摆动时,始终与后摆臂同心,进而能够保证传统装置正常工作,尤其是传动装置为带传动和链条传动时,能够避免链条或同步带脱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前部还具有本体,所述本体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连接臂;并且,
所述后部从所述本体的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沿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朝背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后摆臂形成有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部的一侧的第一安装空间和位于所述后部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空间,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前部的所述本体的正后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后摆臂的后部形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汽车的后轮以及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可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中,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宽度,所述汽车后桥总成中的一个所述后轮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另一个所述后轮容纳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传动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后轮的转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后桥总成中的一个后轮容纳于第一安装空间内,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另一个后轮容纳于第二安装空间内,传动装置的部分位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传动连接于后轮的转轴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汽车上的后轮在宽度方向上与后摆臂平齐,进而可以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制动盘,且所述后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朝靠近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的方向延伸出所述后部的一侧的侧边,且所述后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所述本体围绕形成有第三安装空间,所述制动盘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空间内,并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部靠近在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本体围绕形成第三安装空间,以及制动盘位于第三安装空间内,并安装于转轴上,通过这种方案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2个固定支架,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的所述定位孔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通过2个固定支架将驱动装置固定于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定位孔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保证驱动装置与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上的定位孔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2个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为L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个固定支架设置为L形结构,L形的固定支架可将驱动装置以环抱的方式固定于后摆臂上,能够保证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定位孔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部背离所述前部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器设置在后摆臂的后方,优化了减震器的受力情况。依据杠杆原理,可使得减震器受力与后轮受力比值小于1。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所述后部上设置有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连接孔内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与所述转轴连接孔可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角接触球轴承的横向推至能力较好,进而能够限制转轴相对于转轴连接孔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结构的汽车后桥总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采用上述结构的汽车后桥总成,且该汽车后桥总成通过将后摆臂的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并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将驱动装置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后摆臂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损坏的现象,进而能够提高汽车的整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总成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总成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后摆臂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后摆臂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总成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弹簧惰轮张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汽车后桥总成;
110:驱动装置;
120:传动装置;121:弹簧惰轮张紧器;
130:后摆臂;A:前部;B:后部;C:本体;
131:容纳腔;132:左连接臂;133:右连接臂;134:定位孔;
135:第一安装空间;136:第二安装空间;137:第三安装空间;138:转轴连接孔;
140:后轮;
150:制动盘;
160:固定支架;
170:减震器;
180:角接触球轴承;
19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如图1-图4所示,包括驱动装置110、传动装置120、后摆臂130和后轮140;后摆臂130在后摆臂130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A和后部B,驱动装置110的壳体与后摆臂130的前部A固定连接,后轮140 的转轴190沿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穿过后摆臂130的后部B,并相对于后摆臂130可转动,且驱动装置110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120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20 的动力输出端与后轮140的转轴190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前部A设置为U形结构,且前部A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31。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10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腔131内,并相对于前部A固定;且后轮140在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上靠近驱动装置110。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汽车后桥总成10通过将后摆臂130的前部A设置为U形结构,并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31,将驱动装置110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131 内,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后摆臂130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110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110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10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110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13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10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140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130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130损坏的现象。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10具有结构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好的优点。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10可以是全部安装于容纳腔131内,也可以是一半容纳于容纳腔131,还可以是三分之二容纳于容纳腔131内,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后摆臂130的前部A是指靠近汽车前部A的部分。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10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直流无刷驱动电机,需要通过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来精确控制电机转速,从而能够精确控制该设备的行驶速度。由于高度空间受限,可以采用最大110mm高度的直流无刷电机系列。为保证传动的可靠性,采用双排的5M系列同步带轮,通过键槽和键的连接方式,保证电机轴荷同步带轮的有效传动连接。在同步带轮的端面,还需要使用端盖来限制同步带轮的轴向位移。
另外,同步带传动系统中,带的松边应设置带弹簧惰轮张紧器121,通过弹簧提供拉力来涨紧同步带,进一步提升长时间使用情况下的传动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如图1-图4所示,前部A在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左连接臂132和右连接臂133,左连接臂132和右连接臂133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装置110的定位孔134,定位孔134的中心线和驱动装置110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将左连接臂132和右连接臂133上的定位孔134设置为与驱动装置110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避免传动装置120 在摆动时,始终与后摆臂130同心,进而能够保证传统装置正常工作,尤其是传动装置 120为带传动和链条传动时,能够避免链条或同步带脱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如图1-图4所示,前部A还具有本体C,本体C沿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本体C的一端连接于左连接臂132,另一端连接于右连接臂133。
更进一步,后部B从本体C的背离容纳腔131的一侧沿后摆臂130的长度方向朝背离本体C的方向延伸,并沿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后摆臂130形成有在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后部B的一侧的第一安装空间135和位于后部B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空间136,且第一安装空间135和第二安装空间136在后摆臂13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前部A的本体C的正后方。
具体的,通过在后摆臂130的后部B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35和第二安装空间136,汽车的后轮140以及传动装置120的动力输出端分别可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135和第二安装空间136中,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汽车后桥总成10的横向抗扭矩能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第二安装空间136 的宽度大于第一安装空间135的宽度,汽车后桥总成10中的一个后轮140容纳于第一安装空间135内,汽车后桥总成10中的另一个后轮140容纳于第二安装空间136内,传动装置120的部分位于第二安装空间136内,并传动连接于后轮140的转轴190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汽车后桥总成10中的一个后轮140容纳于第一安装空间135内,汽车后桥总成10中的另一个后轮140容纳于第二安装空间136内,传动装置120 的部分位于第二安装空间136内,并传动连接于后轮140的转轴190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汽车上的后轮140在宽度方向上与后摆臂130平齐,进而可以提高汽车后桥总成10的横向抗扭矩能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汽车后桥总成10 还包括制动盘150,且后部B靠近第二安装空间136的一侧的下部沿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朝靠近传动装置120的输出端的方向延伸出后部B的一侧的侧边,且后部B靠近第二安装空间136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本体C围绕形成有第三安装空间137,制动盘150 位于第三安装空间137内,并安装于转轴190上。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后部B靠近第二安装空间136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本体C围绕形成第三安装空间137,以及制动盘150位于第三安装空间137内,并安装于转轴190上,通过这种方案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10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汽车后桥总成10 还包括2个固定支架160,驱动装置110的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固定支架160固定于左连接臂132和右连接臂133的定位孔134上。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2个固定支架160将驱动装置110固定于左连接臂132和右连接臂133的定位孔134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保证驱动装置110与左连接臂132和右连接臂133上的定位孔134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如图1和图2所示,2个固定支架160设置为L形结构。
具体的,2个固定支架160设置为L形结构,L形的固定支架160可将驱动装置110 以环抱的方式固定于后摆臂130上,能够保证驱动装置110的输出轴与定位孔134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汽车后桥总成10 还包括减震器170,减震器170固定连接于后部B背离前部A的一侧。
具体的,减震器170设置在后摆臂130的后方,优化了减震器170的受力情况。依据杠杆原理,可使得减震器170受力与后轮140受力比值小于1。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震器170应设置两个,这种情况下,能够为汽车后桥总成1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及为后桥的压缩变形做进一步保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如图4所示,后部B上设置有沿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孔138,转轴连接孔138内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180,转轴190通过角接触球轴承180与转轴连接孔138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由于角接触球轴承180的横向推至能力较好,进而能够限制转轴190相对于转轴连接孔138横向移动。
更为具体的,角接触球轴承180通过过盈配合压入的方式安装。以及转轴190设置为阶梯轴,分别穿过车轮、环抱式后摆臂130轴承、制动盘150、同步带轮,在车轮、同步带轮安装位置,采用键槽和键来保证轴向转动一致性,使用螺丝与加工在轴上的螺纹配合,限制车轮和同步带轮的轴向移动,从而保证车轮、轴、制动盘150和同步带轮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总成10,包括驱动装置110、传动装置120、后摆臂130和后轮140;后摆臂130在后摆臂130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A和后部B,驱动装置110 的壳体与后摆臂130的前部A固定连接,后轮140的转轴190沿后摆臂130的宽度方向穿过后摆臂130的后部B,并相对于后摆臂130可转动,且驱动装置110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120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20的动力输出端与后轮140的转轴190 传动连接。并且,汽车后桥总成10通过将后摆臂130的前部A设置为U形结构,并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31,将驱动装置110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131内,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后摆臂130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110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110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10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110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13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10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140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130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130损坏的现象。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汽车后桥总成10具有结构紧凑和横向抗扭矩能力好的优点。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后桥总成具体可以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本实施例优选地应用于目标引导小车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实施例1中的汽车后桥总成10。
具体的,请参见实施例1中的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采用实施例1中的汽车后桥总成10,由于实施例1中的汽车后桥总成10通过将后摆臂130的前部A设置为U形结构,并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31,将驱动装置110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131 内,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后摆臂130以环抱的方式将驱动装置110固定。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避免驱动装置110的后方空出较大的空间,进而能够使得汽车后桥总成10的结构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在驱动装置110两侧的约束后。可增大后摆臂13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提高汽车后桥总成10的横向抗扭矩能力,尤其是能够避免汽车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两侧的后轮140会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施加于后摆臂130较大的横向扭矩,使后摆臂130损坏的现象,进而能够提高汽车的整车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后摆臂和后轮;所述后摆臂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后摆臂的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转轴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后摆臂的后部,并相对于所述后摆臂可转动,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设置为U形结构,且所述前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相对于所述前部固定;且所述后轮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和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还具有本体,所述本体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连接臂;并且,
所述后部从所述本体的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沿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朝背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后摆臂形成有在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后部的一侧的第一安装空间和位于所述后部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空间,且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在所述后摆臂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前部的所述本体的正后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宽度,所述汽车后桥总成中的一个所述后轮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汽车后桥总成中的另一个所述后轮容纳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传动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后轮的转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制动盘,且所述后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朝靠近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的方向延伸出所述后部的一侧的侧边,且所述后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一侧的下部、上部与所述本体围绕形成有第三安装空间,所述制动盘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空间内,并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2个固定支架,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左连接臂和所述右连接臂的所述定位孔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为L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桥总成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部背离所述前部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部上设置有沿所述后摆臂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连接孔内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与所述转轴连接孔可转动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
CN202021838543.8U 2020-08-28 2020-08-28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3441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8543.8U CN213441926U (zh) 2020-08-28 2020-08-28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8543.8U CN213441926U (zh) 2020-08-28 2020-08-28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1926U true CN213441926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1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8543.8U Active CN213441926U (zh) 2020-08-28 2020-08-28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1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0315B1 (en) Steering knuckle of vehicle turning wheel, steering device and vehicle
US20090166111A1 (en) In-wheel motor
CN213441926U (zh) 汽车后桥总成及汽车
CN208801852U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12447005U (zh) 悬架系统导向臂和行驶平台
CN109720193A (zh) 车辆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12208674A (zh) 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
CN112208675A (zh) 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
KR20130115956A (ko) 전기자동차용 리어 서스펜션 장착 구조
CN216069585U (zh) 一种同轴电驱动桥
CN212765503U (zh) 一种电驱动桥总成及汽车
CN101817363B (zh) 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10816658B (zh) 一种直驱式轮毂电机车辆的前悬架系统
CN211730962U (zh) 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JP2001047828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01604687U (zh) 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220956722U (zh) 一种驱动后桥整体式主减速器壳体总成
CN208881899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节、转向装置及汽车
CN113847377A (zh) 一种双筒式减振器及车辆
CN217672042U (zh) 一种两线四轴行走装置
CN210000485U (zh) 双轮结构及两轮运载装置
CN201124731Y (zh) 半浮式支撑结构汽车驱动桥总成
CN219115550U (zh) 一种转向机构、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10077222B (zh) 舵轮装置及搬运车
CN210047320U (zh) 舵轮装置及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