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7087U -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37087U
CN213437087U CN202022358687.XU CN202022358687U CN213437087U CN 213437087 U CN213437087 U CN 213437087U CN 202022358687 U CN202022358687 U CN 202022358687U CN 213437087 U CN213437087 U CN 213437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die
die
cover half
hole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86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典均
赵碧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ao Mg Al Manufacu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oao Mg Al Manufacu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oao Mg Al Manufacu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oao Mg Al Manufacu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586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37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37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37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定模框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定模顶针的下端伸出顶出孔,定模顶针的上端位于安装凹槽内,定模顶针的下端贯穿定模并与压铸区域接通,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位于定模顶针的正上方,顶出机构用于驱动定模顶针顶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在动模与定模闭合时,导向杆的上端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挤压压簧,在定模与动模分离时,利用压簧的弹力作为动力,压簧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驱动定模顶针顶出,防止压铸件产品变形和粘模。

Description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在高压压铸零部件行业,一般的结构设计,顶出机构只设置在动模模框侧,定模模框侧基本不会设计顶出机构,但是现在零部件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其传统的模具结构设计会很难完全满足产品结构设计需求,因此随着产品结构的复杂化,模具结构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而对于部分压铸件产品,其动模模框侧和定模模框侧结构复杂程度和抱紧力大致相当,用传统的模具结构(只有动模模框有顶出)都会导致定模模框侧粘模、压铸件产品变形等风险。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定模模块没有顶出机构,容易导致定模模框侧粘模,压铸件产品容易发生变形,脱模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有助于定模模框侧脱模,防止产品变形。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关键在于,包括定模框和动模框,所述定模框位于所述动模框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所述动模框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相匹配,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框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所述定模顶针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
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顶出。
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在定模模框上安装顶出机构,利用顶出机构驱动定模顶针将压铸件产品顶出,防止压铸件产品变形和粘模。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定模顶针板,所述定模顶针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板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模顶针的上端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前进限块,所述前进限块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前进限块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贴合,所有所述前进限块围绕对应的所述定模顶针设置。
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顶针背板、定模底板和蓄能装置,所述定模顶针背板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的正上方,所述定模底板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正上方,所述蓄能装置安装在所述定模底板的下表面,所述蓄能装置位于所述定模底板和所述定模顶针背板之间,所述定模底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蓄能装置抵紧,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定模顶针板的上表面贴合。
所述定模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还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定模底板的下表面接通,所述滑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上表面竖向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
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若干定位杆和若干压簧,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压簧一一对应,所述压簧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杆上,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滑动孔内,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
所有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定模底板的下表面抵靠,所有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上表面抵靠。。
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还设有至少两个上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竖向贯穿所述定模框,所述动模框的上表面贯穿有至少两个下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与所述下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导向孔与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接通;
所有所述上导向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定模顶针板上,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动模与定模闭合时,导向杆的上端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挤压压簧,在定模与动模分离时,利用压簧的弹力作为动力,压簧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驱动定模顶针顶出,防止压铸件产品变形和粘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X。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主要包括定模框1和动模框2,所述定模框1位于所述动模框2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1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3,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4,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相匹配,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5,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3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
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5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5顶出。
其中: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定模顶针板5a,所述定模顶针板5a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前进限块7,所述前进限块7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前进限块7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贴合,所有所述前进限块7围绕对应的所述定模顶针5设置。
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顶针背板6、定模底板8和蓄能装置,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正上方,所述定模底板8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正上方,所述蓄能装置安装在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所述蓄能装置位于所述定模底板8和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之间,所述定模底板8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与所述蓄能装置抵紧,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下表面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上表面贴合。
所述定模底板8的上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还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接通,所述滑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竖向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
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若干定位杆9和若干压簧10,所述定位杆9与所述压簧10一一对应,所述压簧10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杆9上,所述定位杆9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9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滑动孔内,所述定位杆9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9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9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
所有所述压簧10的上端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抵靠,所有所述压簧10的下端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抵靠。。
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还设有至少两个上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竖向贯穿所述定模框1,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贯穿有至少两个下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与所述下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导向孔与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接通;
所有所述上导向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上,所述导向杆11的下端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框(1)和动模框(2),所述定模框(1)位于所述动模框(2)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1)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3),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4),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相匹配,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5),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3)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
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5)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5)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定模顶针板(5a),所述定模顶针板(5a)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前进限块(7),所述前进限块(7)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前进限块(7)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贴合,所有所述前进限块(7)围绕对应的所述定模顶针(5)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顶针背板(6)、定模底板(8)和蓄能装置,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正上方,所述定模底板(8)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正上方,所述蓄能装置安装在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所述蓄能装置位于所述定模底板(8)和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之间,所述定模底板(8)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与所述蓄能装置抵紧,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下表面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上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上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还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接通,所述滑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竖向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
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若干定位杆(9)和若干压簧(10),所述定位杆(9)与所述压簧(10)一一对应,所述压簧(10)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杆(9)上,所述定位杆(9)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9)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滑动孔内,所述定位杆(9)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9)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9)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
所有所述压簧(10)的上端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抵靠,所有所述压簧(10)的下端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还设有至少两个上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竖向贯穿所述定模框(1),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贯穿有至少两个下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与所述下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导向孔与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接通;
所有所述上导向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上,所述导向杆(11)的下端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内。
CN202022358687.X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Active CN213437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8687.XU CN213437087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8687.XU CN213437087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7087U true CN213437087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8687.XU Active CN213437087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37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1973Y (zh) 斜滑块侧向抽芯模具结构
CN213437087U (zh)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CN213382785U (zh) 大型注塑模具顶针板二次顶出机构
CN207240752U (zh) 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7169618U (zh) 一种模具定距顶出板拉钩机构
CN215703775U (zh) 一种可拆卸司筒套的模具结构
CN213437090U (zh) 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
CN214517112U (zh) 一种挤尖角模具
CN109397639A (zh) 一种汽车壳体模具
CN210525742U (zh) 一种模具外置二次顶出机构
CN212350100U (zh) 一种垫片加工和取料一体的模具
CN108819127B (zh) 滑块驱动拉块强制脱模机构
CN213437086U (zh) 一种压铸模具顶出装置过热保护机构
CN215661561U (zh) 一种全自动模具
CN218196642U (zh) 一种具有防粘模反顶机构的模具
CN219503559U (zh) 冲压模具
CN217621933U (zh) 前模顶针机械式回位机构
CN213618145U (zh) 具有防粘前模的顶出结构的高精度模具
CN214872447U (zh) 一种活动斜顶头结构
CN213648537U (zh) 薄壁壳体注塑件自动顶出装置
CN217803114U (zh) 注塑模具
CN215941393U (zh) 一种锻压模具防跳料机构
CN218256527U (zh) 一种滑块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1389917U (zh) 出模机构及应用该出模机构的模具
CN210586829U (zh) 一种冲压模具顶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