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8412U -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8412U
CN213428412U CN202021545534.XU CN202021545534U CN213428412U CN 213428412 U CN213428412 U CN 213428412U CN 202021545534 U CN202021545534 U CN 202021545534U CN 213428412 U CN213428412 U CN 213428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ouble
feather
preventing
down f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55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子晗
刘祥
阳敦霞
唐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ONGFANG FASH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ONGFANG FASH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ONGFANG FASH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ONGFANG FASH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55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8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8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8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包括:衣物本体;双层防走绒内胆,可拆卸设置在衣物本体的内表面;羽绒,填充在双层防走绒内胆中;缝纫线,用于将填充好羽绒的双层防走绒内胆分隔成多个小格;加热纤维层,设置于双层防走绒内胆上并位于远离衣物本体的一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双层防走绒内胆可以有效的防止羽绒钻绒,同时通过缝纫线将双层防走绒内胆中的羽绒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格,可以使羽绒在双层防走绒内胆中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保暖的效果,同时,通过这种分隔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钻绒的可能性。通过加热纤维层可以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进而可以减少羽绒的填充,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看起来更加的轻薄。

Description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工业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背景技术
当冬天来临时,气温会逐渐降低,人们常常会需要穿着羽绒服和棉服来御寒。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羽绒服也开始逐渐成为大家冬天抵御寒冷的主要服装。但是,目前的羽绒服普遍存在重要的问题就是经常跑绒。因此,羽绒服虽然保暖性较好,但是大量跑绒之后会影响羽绒服的质量,还会因为跑出的绒毛在身体上乱窜,让使用者的穿着体验十分不好。此外,目前的羽绒服如果需要达到较好的御寒效果,则需要进行大量充绒,大量充绒后容易使羽绒服看上去十分的笨重,十分的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所述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解决了羽绒服容易跑绒和看上去十分笨重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包括:衣物本体;双层防走绒内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衣物本体的内表面;羽绒,填充在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中;缝纫线,用于将填充好所述羽绒的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分隔成多个小格;加热纤维层,设置于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上并位于远离所述衣物本体的一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单层防钻绒的结构,通过双层防走绒内胆可以有效的防止羽绒钻绒,同时通过缝纫线将双层防走绒内胆中的羽绒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格,可以使羽绒在双层防走绒内胆中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保暖的效果,同时,通过这种分隔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钻绒的可能性。通过加热纤维层可以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进而可以减少对羽绒的填充量的要求,羽绒量的减少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看起来更加的轻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包括:防钻绒层,所述羽绒填充在所述防钻绒层中;亲肤层,设置于所述防钻绒层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物本体内部划分为多个羽绒连接面,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有多个,多个所述羽绒连接面与多个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还包括石墨烯加热组件,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的外表面的可封口夹层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包括:石墨烯加热层,设置于所述可封口夹层中;蓄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可封口夹层中并与所述石墨烯加热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羽绒连接面上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每个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上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共同用于将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与所述羽绒连接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采用魔术贴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缝纫线采用导电纱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纤维层采用光能发热纤维或吸湿发热纤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还包括涂覆在所述衣物本体的外表面的有机硅涂层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防走绒内胆的材料叠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防走绒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的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的内部结构简图(去除双层防走绒内胆)。
附图标记:
衣物本体100、羽绒连接面110、
双层防走绒内胆200、防钻绒层210、亲肤层220、
羽绒300、
缝纫线400、
加热纤维层500、
石墨烯加热组件600、
有机硅涂层胶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包括:衣物本体100、双层防走绒内胆200、羽绒300、缝纫线400、加热纤维层500。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可拆卸设置在衣物本体100的内表面;羽绒300,填充在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缝纫线400,用于将填充好羽绒300的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分隔成多个小格;加热纤维层500,设置于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上并位于远离衣物本体100的一面。
参考图1至图4,双层防走绒内胆200采用了双层结构来阻止羽绒300从中钻出,通常情况下,即使羽绒300从防钻绒层210中钻出也会被亲肤层220继续阻挡,通过两层叠加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少羽绒300的跑绒量。同时,为了防止羽绒300在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乱跑,会通过缝纫线400将填充好羽绒300的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小格,通常,分隔小格数量越多,防止羽绒300跑动的效果也会越好,同时,因为羽绒300跑动的减少也可以进一步减少羽绒300对双层防走绒内胆200的挤压,进而减少羽绒300从防钻绒层210中钻出。此外,通过将填充好羽绒300的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小格,也可以使得羽绒300的分布更加的均匀,可以使得整体的保暖效果加好,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羽绒300的填充量,可以使得羽绒服看起来更加的轻便。
加热纤维层500可以有效提高的温度。加热纤维的种类有很多,根据其发热的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光能发热纤维、电能发热纤维、相变放热纤维、化学放热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通过发热纤维使得温度升高,可以有效的减少羽绒300填充量,羽绒300填充量的减少可以使得羽绒服看起来更加的轻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相较于传统的单层防钻绒的结构,通过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可以有效的防止羽绒300钻绒,同时通过缝纫线400将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的羽绒300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格,可以使羽绒300在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保暖的效果,同时,通过这种分隔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钻绒的可能性。通过加热纤维层500可以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进而可以减少对羽绒300的填充量的要求,羽绒300量的减少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看起来更加的轻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包括:防钻绒层210、亲肤层220。防钻绒层210,羽绒300填充在防钻绒层210中;亲肤层220,设置于防钻绒层210外。防钻绒层210和亲肤层220皆可以有效的防止羽绒300钻出。防钻绒层210设置在里层,因此需要更好的防钻绒能力,防钻绒层210可以使用涤塔夫布料。亲肤层220因为不需要直接和羽绒300进行接触,且只需要防止极少量的羽绒300钻出,因此可以选择较为亲夫的面料,例如:棉、麻或棉麻混合的材料等等。通过这种双层的结构,既可以解决钻绒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亲肤感,改善消费者的穿着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衣物本体100内部划分为多个羽绒连接面110,双层防走绒内胆200有多个,多个羽绒连接面110与多个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可以采用多个组合的形式完成对人体的保暖,多个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可拆卸的连接在羽绒连接面110上。这样,一方面会便于对双层防走绒内胆200进行更换,另一方面,也便于也便于对双层防走绒内胆200的拆除。例如:在不需要使用双臂的双层防走绒内胆200时,直接拆除即可,此外,将所有的双层防走绒内胆200拆除后,也便于对羽绒服的其他部件进行清洗,同时双层防走绒内胆200拆下来之后,也便于在太阳下进行消毒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上述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还包括石墨烯加热组件600,石墨烯加热组件600设置于双层防走绒内胆200的外表面的可封口夹层中。在冬天时,有时候气温会进一步降低,此时,很多老年人很容易感觉到寒冷,此时通过加热纤维层500和羽绒300,可能很难使老人感觉到温暖,此时可以通过增加石墨烯加热组件600来附加一个加热效果。石墨烯加热组件600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恒定的加热效果,且石墨烯的加热功率会比较低,适合长时间的加热。为了让石墨烯加热组件600能够方便的设置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上,会在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上设置一个可封口夹层,将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平整放置到可封口夹层中,就可以实现加热。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在每个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都设置石墨烯加热组件600,只会在腰部和背部的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达到极佳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石墨烯加热组件600包括:石墨烯加热层、蓄电单元。石墨烯加热层,设置于可封口夹层中;蓄电单元,设置于可封口夹层中并与石墨烯加热层连接。石墨烯加热层在通过蓄电单元进行加热后可以直接发热,发热的效率可以在使用之前通过调整蓄电单元的输出电流进行一定调整。通常,为了防止石墨烯加热层一直处于发热状态,会在石墨烯加热层与蓄电单元之间设置手动开关,通过开关可以直接控制石墨烯加热层是否加热。开关可以直接设置在衣物本体100中,因为衣物本身是软的,因此使用者同样可以直接操作开关进行控制,又是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开关,可以在保暖服上开关所在位置设置特殊的图案标记。石墨烯加热层产生的发热效果可以便于在冬天让使用者的体温保持一个较为舒适的温度,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有效的解决大部分老人的畏寒问题,同时,石墨烯加热层也具有一定远红外理疗的效果,可以增加对老人的保健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羽绒连接面110上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每个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上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共同用于将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与羽绒连接面110连接。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可以采用魔术贴、拉链、纽扣件等多种方式实现。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使用的灵活性,而且,也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采用魔术贴组件。魔术贴使用极为方便,相较于拉链、纽扣使用起来更加的便利,同时也不会出现卡住或脱落等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缝纫线400采用导电纱线。导电纱线可以有效的减少静电,进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在静电减小后,即使出现极少量的钻绒,羽绒300也不会那么容易的贴附在衣服上,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纤维层500采用光能发热纤维或吸湿发热纤维。光能发热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的发热原理较为简单和安全,应用于服装时,既可以保证安全性也可以保证足够的发热量。
这里对光能发热纤维和吸湿发热纤维进行一个简单介绍。光能发热纤维一般通过在涤纶、丙纶等纤维中均匀地加入远红外线吸收物质制成,例如:加入陶瓷粉体等。陶瓷粉多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也可选用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日本钟纺合纤公司开发的储热保温聚酯材料Ceramino纤维,在后加工过程中将远红外线吸收物质均匀地渗透到纤维分子的内部结构无定形区中,可提高对阳光等外界红外线的吸收,起到储热保温效果。日本小松精练公司将红外线吸收剂和玻璃微珠添加到聚合物中,制成了保温纤维DynaLive,该纤维制成的服装,其内部温度比一般织物高3~7℃。
天然纤维都具有一定的吸湿发热性能,其中尤以羊毛纤维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吸湿发热纤维的发热性能与其回潮率有关,回潮率高,则其吸湿发热性能优良;反之,则差。纤维吸湿发热的机理,一般认为是纤维吸收水分时,纤维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吸引而结合,水分子的动能降低而被转化为热能量释放出来。此外,为了强化发热效果,可在纤维内部添加或者在纤维表面涂敷某种物质,当纤维吸收水分后,触发这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更多的热量。东洋纺开发的eks纤维,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条件下吸湿能力是棉的3.5倍,纤维吸放热量约为羊毛的2倍;其开发的N38纤维具有自重41%20℃、65%相对湿度条件下吸湿能力,不仅能使衣物内的温度升高约3℃,还具有高吸湿、高放湿能力,同时兼具消臭、抗菌和防霉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上述轻薄防走绒羽绒服还包括涂覆在衣物本体100的外表面的有机硅涂层胶700。有机硅涂层胶700用于防止衣物本体100的外表面磨损,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的使用时间更加长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物本体(100);
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衣物本体(100)的内表面;
羽绒(300),填充在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中;
缝纫线(400),用于将填充好所述羽绒(300)的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分隔成多个小格;
加热纤维层(500),设置于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上并位于远离所述衣物本体(100)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包括:
防钻绒层(210),所述羽绒(300)填充在所述防钻绒层(210)中;
亲肤层(220),设置于所述防钻绒层(210)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本体(100)内部划分为多个羽绒连接面(110),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有多个,多个所述羽绒连接面(110)与多个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墨烯加热组件(600),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600)设置于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的外表面的可封口夹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组件(600)包括:
石墨烯加热层,设置于所述可封口夹层中;
蓄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可封口夹层中并与所述石墨烯加热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羽绒连接面(110)上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每个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上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共同用于将所述双层防走绒内胆(200)与所述羽绒连接面(1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采用魔术贴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400)采用导电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纤维层(500)采用光能发热纤维或吸湿发热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防走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覆在所述衣物本体(100)的外表面的有机硅涂层胶(700)。
CN202021545534.X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Active CN213428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5534.XU CN2134284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5534.XU CN2134284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8412U true CN213428412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5534.XU Active CN213428412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84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6126A (zh) * 2022-02-22 2022-05-17 陈维敏 一种保温纺织材料
CN114601221A (zh) * 2022-03-28 2022-06-10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保暖型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1681A (zh) * 2022-08-12 2022-10-18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6126A (zh) * 2022-02-22 2022-05-17 陈维敏 一种保温纺织材料
CN114506126B (zh) * 2022-02-22 2023-09-01 湛江大中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纺织材料
CN114601221A (zh) * 2022-03-28 2022-06-10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保暖型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1681A (zh) * 2022-08-12 2022-10-18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28412U (zh)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RU2676508C1 (ru) Энергоаккумулирующая терморегулирующая многоцелевая лечебная одежда
CN103340483B (zh) 一种防风保暖复合服装面料
CN104903086A (zh) 隔热复合织物
CN104290380B (zh) 多功能汉麻木棉复合救生保暖面料
CN109454937A (zh) 一种功能面料
CN212289088U (zh) 一种基于气凝胶的复合保暖面料
CN104041957A (zh) 一种恒温服装
CN108263052A (zh) 一种透湿保温弹性复合面料
CN101396179B (zh) 一种碳素发热围巾及其制备方法
CN212488553U (zh) 一种自热式羽绒服
CN201660736U (zh) 透湿释放负离子面料
CN209633916U (zh) 一种功能面料
CN207984181U (zh) 一种透湿保温弹性复合面料
CN217309217U (zh) 一种基于多层保暖面料的防寒服
CN209440952U (zh) 一种加热内暖面料
CN206085820U (zh) 一种多功能的面料
CN201164029Y (zh) 发热围巾
CN212266886U (zh) 一种户外用耐老化面料
KR20130095134A (ko) 단열을 위해 에어로겔이 코팅된 복층 직물지
CN212472634U (zh) 一种具有调节温度功能的复合面料
CN209700004U (zh) 一种智能保温面料
CN109454938A (zh) 一种加热内暖面料
KR20120021396A (ko) 온도제어형 코어-시쓰타입 복합섬유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직물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투습방수 기능성 직물
CN208232465U (zh) 一种防水阻燃针织毛呢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