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3662U -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3662U
CN213413662U CN202021404864.7U CN202021404864U CN213413662U CN 213413662 U CN213413662 U CN 213413662U CN 202021404864 U CN202021404864 U CN 202021404864U CN 213413662 U CN213413662 U CN 213413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ding
vehicle
clamping part
plat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48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锡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zhi Shen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zhi Shen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zhi Shen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zhi Shen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048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3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3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3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包括有基板、由基板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卡持部、由基板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卡持部以及连接于基板上表面用于安装车载支架的连接臂,该第一卡持部包括有配合板和由配合板前端向下延伸的嵌置板;该第二卡持部包括两延伸板,该两延伸板于一端彼此相连,另一端可随外力弹性靠拢或张开。因此,通过由基板、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和连接臂组合构成车载支架固定座,该固定座可前后两端分别卡持于汽车驾驶台缝隙中;相对于传统只能一端卡持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的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使车载支架的安装更加稳固。并且,该固定座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及操作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产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
目前市场上针对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种类很少,而且仅有的几款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固定不牢固的现象。因此,应对现有某品牌新能源汽车上车载支架用固定座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通过利用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将固定座前后两端分别卡持于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驾驶台缝隙中,从而,使固定座的安装更加牢固,使车载支架的安装更加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包括有基板、由基板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卡持部、由基板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卡持部以及连接于基板上表面用于安装车载支架的连接臂,该第一卡持部包括有配合板和由配合板前端向下延伸的嵌置板;该第二卡持部包括两延伸板,该两延伸板于一端彼此相连,另一端可随外力弹性靠拢或张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分别和基板一体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延伸板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延伸板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嵌置槽,上述防滑垫设置于该嵌置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置板下边缘并排间隔式设置有复数个卡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延伸板后端相连,前端上下分离,于两延伸板之间形成可弹性变化的卡持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延伸板前端相连,彼此呈锐角分布,两延伸板前端形成可弹性变化的插接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板由基板前端斜向下延伸设置,于配合板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提高固定座安装稳固性的胶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垫为3M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顶端设置有万向球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由基板、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和连接臂组合构成车载支架固定座,该固定座可前后两端分别卡持于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驾驶台缝隙中;相对于传统只能一端卡持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的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使车载支架的安装更加稳固。并且,该固定座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及操作灵活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固定座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固定座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卡持部整体嵌入于第二缝隙中时,固定座安装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卡持部整体嵌入于第二缝隙中时,固定座安装另一视角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卡持空间与上凸板配合时,固定座安装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卡持部呈锐角状,固定座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之固定座安装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固定座加胶垫后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板 20、第一卡持部
21、配合板 22、嵌置板
23、卡齿 24、胶垫
30、第二卡持部 31、延伸板
32、卡持空间 33、嵌置槽
34、防滑垫 35、插接部
40、连接臂 41、万向球头
42、凹槽 50、上凸板
60、下凸板 61、上侧壁
62、前侧壁 70、前凸板
71、凸块 80、第一缝隙
81、卡槽 90、第二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包括有基板10、第一卡持部20、第二卡持部30以及用于安装车载支架的连接臂40,其中:
该第一卡持部20由基板10前端一体向前延伸形成,其包括配合板21和由配合板21前端向下延伸的嵌置板22,该配合板21由基板10前端斜向下延伸设置,于配合板21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提高固定座安装稳固性的胶垫24,该胶垫24为3M胶;于嵌置板22下边缘并排间隔式设置有复数个卡齿23。
该第二卡持部30包括两延伸板31,该两延伸板31于一端彼此相连,另一端可随外力弹性靠拢或张开。两延伸板31上下分布,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两延伸板31后端相连,前端上下分离,其中,位于下方的延伸板31向前倾斜式与基板10后端一体相连,位于上方的延伸板31与基板10后端弯曲式一体相连;两延伸板31之间形成可弹性变化的卡持空间32,并且两延伸板31前端可随外力弹性靠拢或张开,卡持空间32也随两延伸板31的靠拢或张开而缩小或扩大。另外,于两延伸板31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嵌置槽33,于嵌置槽33中分别设置有防滑垫34。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固定座安装时采用卡持空间32进行配合安装,则于两延伸板31内侧壁上设置防滑垫34。
该两延伸板31还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进行设计,两延伸板31上下分布,并两延伸板31前端相连,并呈锐角,两延伸板31前端形成可弹性变化的插接部35。
该连接臂40由基板10上表面中部一体向前倾斜延伸设置,于连接臂40顶端设置有万向球头41,车载支架安装于该万向球头41上,并于连接臂40两侧分别由上至下设置有凹槽42。
该固定座的安装方法及原理如下: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驾驶台上具有横向设置的上凸板50、下凸板60以及前凸板70,该上凸板50和下凸板60之间形成第一缝隙80;前凸板70位于下凸板60前侧,前凸板70和下凸板60之间形成第二缝隙90,该第一缝隙80和第二缝隙90用于汽车空调出风且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第一缝隙80中并排设置有复数个卡槽81(前凸板70向第一缝隙80中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凸块71,相邻凸块71之间形成卡槽81),上述卡齿23与该卡槽81相匹配;上述第二卡持部30之卡持空间32与上凸板50相匹配,并且第二卡持部30之两延伸板31可在挤压靠拢后整体嵌入第二缝隙90中。在安装固定座时,第二卡持部30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其可以利用卡持空间32与上凸板50配合安装,也可以将两延伸板31彼此挤压靠拢后整体嵌入第二缝隙90中;设置于两延伸板31上的防滑垫34不仅可以在安装固定座时便于手持,还可以起到增强延伸板31与第二缝隙90之间摩擦力以防止其滑出第二缝隙90的作用。另外,若两延伸板31设计为锐角形状时,可以将两者构成的插接部35插接于第二缝隙90中;在第二卡持部30安装的同时,将第一卡持部20之嵌置板22插置于第一缝隙80中,嵌置板22上的卡齿23与第一缝隙80中的卡槽81相配合提高了嵌置板22与第一缝隙80的结合稳固性。并且下凸板60上侧壁61和前侧壁62分别呈斜面状,第一卡持部20之配合板21与前侧壁62相匹配,在嵌置板22插置于第一缝隙80中后,配合板21通过其下表面的胶垫24与下凸板60前侧壁62紧密贴合,上述基板10与上侧壁61紧密贴合,从而防止固定座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由基板、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和连接臂组合构成车载支架固定座,该固定座可前后两端分别卡持于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驾驶台缝隙中;相对于传统只能一端卡持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的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使车载支架的安装更加稳固。并且,该固定座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及操作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板、由基板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卡持部、由基板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卡持部以及连接于基板上表面用于安装车载支架的连接臂,该第一卡持部包括有配合板和由配合板前端向下延伸的嵌置板;该第二卡持部包括两延伸板,该两延伸板于一端彼此相连,另一端可随外力弹性靠拢或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分别和基板一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延伸板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延伸板上分别设置有嵌置槽,上述防滑垫设置于该嵌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置板下边缘并排间隔式设置有复数个卡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延伸板后端相连,前端上下分离,于两延伸板之间形成可弹性变化的卡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延伸板前端相连,彼此呈锐角分布,两延伸板前端形成可弹性变化的插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板由基板前端斜向下延伸设置,于配合板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提高固定座安装稳固性的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为3M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顶端设置有万向球头。
CN202021404864.7U 2020-07-16 2020-07-16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Active CN213413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4864.7U CN213413662U (zh) 2020-07-16 2020-07-16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4864.7U CN213413662U (zh) 2020-07-16 2020-07-16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3662U true CN213413662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4864.7U Active CN213413662U (zh) 2020-07-16 2020-07-16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3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57697A3 (en)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with easy mount-dismount clip
CN213413662U (zh) 车载支架用固定座
CN211252786U (zh) 一种汽车后门槛板总成
CN101850745B (zh) 一种行李架安装固定装置
CN214728607U (zh) 汽车线束护套固定器
CN210912028U (zh) 副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16895249U (zh) 组合卡接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9955884U (zh)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
CN2651032Y (zh) 汽车门槛装饰板与钣金联接的联接件
CN213862100U (zh) 环保型轻量化汽车门饰板
CN212861284U (zh) 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
CN215398211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卡车的快慢充插座总成
CN215072524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底座
JP3670545B2 (ja) 車載用携帯電話機ホルダ支持装置
CN220031837U (zh) 车载收纳盒
CN220857911U (zh) 一种车载逆变器
CN215971878U (zh) 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
CN211592417U (zh) 副仪表板左侧储物盒
CN220147610U (zh) 一种无人机电机连接件
CN205406843U (zh) 一种带二次锁扣的新能源汽车电连接器
CN216413415U (zh) 一种防脱落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口
CN220082895U (zh) 一种新型复合卡盘
CN109693626A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电源接口结构
CN213035755U (zh) 一种汽车储物盒衬垫安装结构
CN210029658U (zh) 一种靴衬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