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2757U - 一种易打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打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2757U
CN213412757U CN202021613791.2U CN202021613791U CN213412757U CN 213412757 U CN213412757 U CN 213412757U CN 202021613791 U CN202021613791 U CN 202021613791U CN 213412757 U CN213412757 U CN 213412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die face
antifriction plate
mould
eas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3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泉亨
张述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eng Auto Parts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eng Auto Parts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eng Auto Parts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eng Auto Parts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3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2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2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2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易打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具有与待成型产品相接的模面,所述模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一一固定有若干耐磨板,至少部分所述耐磨板高出所述模面所在平面,所述耐磨板高于所述模面所在平面部分不小于0.5mm高。本实用新型易打磨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经工艺改进成增加耐磨板,同时此耐磨板比相临面高出一定高度,前后模面加工完成配做时装上耐磨板,由耐磨板与前模面配做达到技术要求,模具外观面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模具长时间使用后需维修时修配耐磨板就能达到技术要求,同时配做时是采用磨削加工来达到要求的尺寸,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改善了模具外观品质,降低制造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易打磨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打磨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模具厂十多年来的模具制作和配做工艺,配合面都是前后模面直接加工完成配做,而后采用打磨机修配达到技术要求,模具外观面品质很差,模具长时间使用后维修非常不便。同时配做工作效率很低,相当费时,模具制造周期长,制造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易打磨模具产品表面粗糙,外观差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外观整洁,表面效果好的易打磨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易打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具有与待成型产品相接的模面,所述模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一一固定有若干耐磨板,至少部分所述耐磨板高出所述模面所在平面,所述耐磨板高于所述模面所在平面部分不小于0.5mm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板间彼此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耐磨板间等距离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板在所述模面上的投影至少占据所述模面面积的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板在所述模面上的投影占据所述模面面积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板高于所述模面所在平面部分为 1mm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板为低碳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易打磨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经工艺改进成增加耐磨板,同时此耐磨板比相临面高出一定高度,前后模面加工完成配做时装上耐磨板,由耐磨板与前模面配做达到技术要求,模具外观面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模具长时间使用后需维修时修配耐磨板就能达到技术要求,同时配做时是采用磨削加工来达到要求的尺寸,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改善了模具外观品质,降低制造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易打磨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一种易打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具有与待成型产品相接的模面2,模面2上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一一固定有若干耐磨板3,至少部分耐磨板3高出模面2所在平面,耐磨板3高于模面2所在平面部分不小于0.5mm高。耐磨板比相临面高出一定高度,前后模面加工完成配做时装上耐磨板,由耐磨板与前模面配做达到技术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耐磨板3间彼此间隔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耐磨板3间等距离分布。需要修补时,需对其中一个或多个耐磨板磨削加工,间隔的耐磨板3不但可以以低成本承担大面积可能的磨损,而且便于进行磨削加工。等间隔距离设置的耐磨板3,便于在磨削加工多个耐磨板时,根据计算,确定每个耐磨板3合理的磨削深度。
为了保证耐磨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耐磨板3在模面2上的投影至少占据模面2的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耐磨板3在模面2上的投影占据模面2面积的一半。
耐磨板3可能需要经过二次或多次磨削加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耐磨板3高于模面2所在平面部分为1mm高。
为了保证耐磨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耐磨板3为低碳钢材质。低碳钢韧性、塑性较好,适合在作为模具打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易打磨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经工艺改进成增加耐磨板,同时此耐磨板比相临面高出一定高度,前后模面加工完成配做时装上耐磨板,由耐磨板与前模面配做达到技术要求,模具外观面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模具长时间使用后需维修时修配耐磨板就能达到技术要求,同时配做时是采用磨削加工来达到要求的尺寸,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改善了模具外观品质,降低制造人工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具有与待成型产品相接的模面,所述模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一一固定有若干耐磨板,至少部分所述耐磨板高出所述模面所在平面,所述耐磨板高于所述模面所在平面部分不小于0.5mm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间彼此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耐磨板间等距离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在所述模面上的投影至少占据所述模面面积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在所述模面上的投影占据所述模面面积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高于所述模面所在平面部分为1mm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打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为低碳钢材质。
CN202021613791.2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易打磨模具 Active CN213412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3791.2U CN213412757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易打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3791.2U CN213412757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易打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2757U true CN21341275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3791.2U Active CN213412757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易打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2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3153Y (zh) 电机定子铁芯整形模
CN204148365U (zh) 一种三通管模具
CN213412757U (zh) 一种易打磨模具
CN202655373U (zh) 分体式热挤压模具
CN203901122U (zh) 砂轮
CN206810982U (zh) 一种用于冲压直边带圆弧边的模具
CN201702879U (zh) 多模仁共用模框
CN216658593U (zh) 一种具有油槽结构的模具
CN206046822U (zh) 一种多层定位拉伸模
CN218697785U (zh) 一种生产砂轮的扇形正反锥度模具组
CN20552233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结构
CN214395176U (zh) 一种用于加工5g分享器按键支架的高效、高精度模具
CN209869183U (zh) 飞机尾鳍的凹型成形模具
CN213887692U (zh) 一种飞机滑轨肋零件加工工装
CN221315007U (zh) 一直锂电池运转档条注塑模具
CN202174134U (zh) 一种弯头扩口模具
CN207736799U (zh) 一种自动化成型模具
CN203091539U (zh) 折弯机万能组合模
CN213167061U (zh) 一种用于电路电池盖的成型模具
CN203380277U (zh) 轮辋座圈整体成型模具
CN219007098U (zh) 一种复合材料轮毂压模成型工装
CN207983905U (zh) 一种用于汽车杯垫的成型模具
CN210231227U (zh) 一种钣金件弯曲成型模具
CN202212426U (zh) 冷挤压成型模具
CN212917294U (zh) 一种特殊异型哈弗胀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