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9993U - 极耳切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耳切刀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09993U CN213409993U CN202021678489.5U CN202021678489U CN213409993U CN 213409993 U CN213409993 U CN 213409993U CN 202021678489 U CN202021678489 U CN 202021678489U CN 213409993 U CN213409993 U CN 2134099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cutting edge
- upper cutter
- cutting
- t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耳切刀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第一驱动件和切刀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切刀底座、支撑座、固定板及导向轴;切刀组件包括上切刀座、上切刀、支撑轴、压料板和下切刀模;上切刀设置在上切刀座上;下切刀模设置在支撑座上;第一驱动件驱动压料板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极耳,压料板压紧极耳之后,上切刀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继续向下移动,以使上切刀的刀刃和下切刀模的刃口配合切割极耳;上切刀的刀刃的左右两端先于中间切割极耳;或,上切刀的刀刃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先于另一端切割极耳。本申请的极耳切刀装置将刀刃切割极耳的方式由现有的线接触切割改变为点接触切割,更易于切割极耳,也避免切割极耳时产生切割毛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切刀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这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极芯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而成,且正极片上焊接有用于引出正极的极耳,负极片上焊接有用于引出负极的极耳。极耳作为电池的导电体,极耳质量的好坏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质量。然而,现有的极耳裁切装置采用的切刀是平面形状的,这种形状的切刀裁切出来的极片很容易产生毛刺,导致极耳质量差,进而影响电池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极耳切割时容易产生毛刺的问题,提供一种极耳切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切刀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第一驱动件和切刀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切刀底座、固定在所述切刀底座上的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固定板及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导向轴;
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上切刀座、上切刀、支撑轴、压料板和下切刀模;所述上切刀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上切刀设置在所述上切刀座上;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上切刀座上;所述压料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远离所述上切刀座一端;所述下切刀模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下切刀模上设有避让所述上切刀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设为所述下切刀模的刃口;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压料板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极耳,所述压料板压紧所述极耳之后,所述上切刀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继续向下移动,以使所述上切刀的刀刃和所述下切刀模的刃口配合切割所述极耳;
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的左右两端先于中间切割所述极耳;或,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先于另一端切割所述极耳。
可选地,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a≤10°。
可选地,所述上切刀的刀刃设为弧形刀刃,所述弧形刀刃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沿所述上切刀的前后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下切刀模的刃口设为弧形刃口,所述弧形刃口包括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与所述第一刀刃相配合,所述第二刃口与所述第二刀刃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竖直面的夹角为b,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竖直面的夹角的范围为0°<b≤5°。
可选地,所述支撑轴设为两个,两所述支撑轴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切刀的左右两侧;所述压料板与两所述支撑轴连接,且所述压料板上设有避让所述上切刀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上切刀的底端还设有开口,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位于所述开口的底部;
所述压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设置在所述开口内。
可选地,所述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切刀组件前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用于限制所述极耳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二驱动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端的顶头;所述顶头位于所述极耳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头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所述极耳。
可选地,所述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切刀组件之间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板、挡块、螺栓和压簧;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上切刀座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挡块上;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螺栓上,且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块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避让所述挡块的避让槽;所述挡块上设有供所述极耳穿过的第三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切刀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驱动件驱动上切刀座向下移动,带动压料板向下移动将极耳压紧在下切刀模上,上切刀继续向下移动并和下切刀模的刃口配合切割极耳;本申请的上切刀的刀刃从极耳的左右两端开始往中间逐渐切割极耳,或从极耳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开始往另一端切割极耳,而现有的上切刀的刀刃的各处同时与极耳接触进行切割,从而本申请的极耳切刀装置将刀刃切割极耳的方式由现有的线接触切割改变为点接触切割,更易于切割极耳,也避免切割极耳时产生切割毛刺,提高了极耳的切割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切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上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正视图;
图6是图5的C处放大图;
图7图1中下切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D-D剖视放大图;
图9是图1的压料板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支撑组件;11、切刀底座;12、支撑座;121、避让槽;122、安装槽;123、支撑面;13、固定板;14、导向轴;15、直线轴承;
2、第一驱动件;
3、切刀组件;31、上切刀座;32、支撑轴;33、上切刀;331、第一刀刃;332、第二刀刃;333、第一弧形开口;334、第二弧形开口;34、压料板;341、第二通孔;342、第一弧形凸起;343、第二弧形凸起;35、下切刀模;351、第一通孔;352、第一刃口;353、第二刃口;36、限位件;
4、限位组件;41、限位支座;411、长条孔;42、连接件;43、第二驱动件;44、顶头;
5、压紧组件;51、压板;52、螺栓;53、压簧;54、挡块;541、第三通孔;
6、废料盒;7、传感器座;8、传感器;9、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切刀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第一驱动件2和切刀组件3;
支撑组件1包括切刀底座11、固定在切刀底座11上的支撑座12、固定在支撑座12上的固定板13及固定在支撑座12上的导向轴14;
第一驱动件2设置在固定板13上;
切刀组件3包括上切刀座31、上切刀33、支撑轴32、压料板34和下切刀模35;上切刀座31滑动设置在导向轴14上;上切刀33设置在上切刀座31上;支撑轴32设置在上切刀座31上;压料板34设置在支撑轴32的远离上切刀座31一端;下切刀模35设置在支撑座12上,下切刀模35上设有避让上切刀33的第一通孔351,第一通孔351的孔壁设为下切刀模35的刃口;
第一驱动件2驱动压料板34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极耳,压料板34压紧极耳之后,上切刀33在第一驱动件2的驱动下继续向下移动,以使上切刀33的刀刃和下切刀模35的刃口配合切割极耳。
极耳传送至下切刀模35处,停止传送,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下移动,上切刀座31带动压料板34和上切刀33一起向下移动,压料板34向下移动至将极耳压紧在下切刀模35上,上切刀33继续向下移动以切割极耳;极耳切割完成后,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上移动,上切刀座31带动压料板34和上切刀33一起向上移动,从而松开极耳,取走切割好的极耳;继续传送极耳至下切刀模35处,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切割极耳。
应注意地是,压料板34位于下切刀模35的正上方,且上切刀33位于下切刀模35的正上方。
具体地,第一驱动件2为气缸;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具体地,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连接第一驱动件2的活动端和上切刀座31的连接座9;便于切刀组件3和第一驱动件2的组装。
具体地,支撑组件1还包括连接导向轴14和上切刀座31的直线轴承15;减少导向轴14和上切刀座31之间的摩擦,使上切刀座31的移动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切刀33的刀刃的左右两端先于中间切割极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切刀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切割极耳时,本申请的上切刀33向下移动,其刀刃的左右两端与极耳的左右两端先接触,开始切割极耳,上切刀33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从极耳的左右两端开始往中间逐渐切割极耳;而现有的上切刀的刀刃的各处同时与极耳接触进行切割,本申请的极耳切刀装置将刀刃切割极耳的方式由现有的线接触切割改变为点接触切割,更易于切割极耳,也能避免切割极耳时产生切割毛刺,提高了极耳的切割质量;同时从极耳的左右两端切割,避免只在一端切割时该端的极耳切断时翘起,也提高了切割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未图示地,上切刀33的刀刃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先于另一端切割极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切刀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切割极耳时,本申请的上切刀33向下移动,其刀刃的左端(或右端)与极耳的左端(或右端)先接触,开始切割极耳,上切刀33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从极耳的左端(或右端)开始往极耳的右端(或左端)逐渐切割极耳;而现有的上切刀33的刀刃的各处同时与极耳接触进行切割,本申请的极耳切刀装置将刀刃切割极耳的方式由现有的线接触切割改变为点接触切割,更易于切割极耳,也能避免极耳切割时产生切割毛刺,提高了极耳的切割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切刀33的刀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上切刀33的刀刃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a≤10°;便于更好地切割极耳,避免产生切割毛刺,也保证了切割效率,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上切刀33的刀刃设为弧形刀刃,弧形刀刃包括第一刀刃331和第二刀刃332,第一刀刃331和第二刀刃332沿上切刀33的前后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下切刀模35的刃口设为弧形刃口,弧形刃口包括第一刃口352和第二刃口353,第一刃口352与第一刀刃331相配合,第二刃口353与第二刀刃332相配合;能够切割出两端为弧形的极耳,满足相应地极耳使用需求;第一刀刃331与第一刃口352配合切割极耳的后端,第二刀刃332与第二刃口353配合切割后一个极耳的前端,提高了极耳切割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通孔351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便于切割极耳产生的废料往下掉落,避免废料剐蹭极耳从而影响极耳质量;也减少了上切刀33的刀刃与第一通孔351的孔壁的摩擦,保证了上切刀33的刀刃的锋利,延长了上切刀33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极耳的切割质量。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通孔351的孔壁与竖直面的夹角为b,第一通孔351的孔壁与竖直面的夹角的范围为0°<b≤5°;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轴32设为两个,两支撑轴32分别设置在上切刀33的左右两侧;压料板34与两支撑轴32连接,且压料板34上设有避让上切刀33的第二通孔341;压料板34能够更好地压紧极耳,避免极耳在切割时产生移动,提高极耳的切割质量。
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轴32滑动设置在上切刀座31上,支撑轴32远离压料板3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36,限位件36用于限制上切刀座31向上滑出支撑轴32;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下移动,上切刀座31带动支撑轴32和压料板34一起向下移动至压料板34将极耳压紧在下切刀模35上,压料板34和支撑轴32停止向下移动;上切刀座31带动上切刀33继续向下移动以切割极耳,此时上切刀座31沿支撑轴32向下滑动;压料板34和上切刀33更好地随上切刀座31移动,便于切割极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上切刀33的底端还设有开口,上切刀33的刀刃位于开口的底部;
压料板34上设有与开口相适配的凸起;凸起滑动设置在开口内;能够对上切刀33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切割质量;上切刀33的刀刃与支撑座12抵接之前,凸起先与开口底壁抵接,避免上切刀33向下移动过大导致上切刀33的刀刃碰撞损坏。
具体地,开口包括第一弧形开口333和第二弧形开口334,所述第一刀刃331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开口333的底部,所述第二刀刃332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开口334的底部;
凸起包括第一弧形凸起342和第二弧形凸起343;第一弧形凸起342滑动设置在第一弧形开口333内,第二弧形凸起343滑动设置在第二弧形开口334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位于切刀组件3前侧的限位组件4,限位组件4包括设置在支撑座12上的限位座;限位座用于限制极耳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传送极耳时,先经过限位座,再传送至下切刀模35,限制极耳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保证极耳切割精度,提高极耳的切割质量。
具体地,限位座包括一对左右间隔设置的限位支座41,两限位支座41之间夹设有用于供传送极耳的通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安装。
优选地,限位支座41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孔411,固定件穿过长条孔411与支撑座12螺纹连接从而将限位支座41临时性固定在支撑座12上;能够根据极耳的尺寸调整两限位支座41之间的通道的宽度,适用于切割不同规格的极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位组件4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12上的连接件42、设置在连接件42上的第二驱动件43和设置在第二驱动件43的活动端的顶头44;顶头44位于极耳的正上方,第二驱动件43驱动顶头44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极耳;极耳传送至下切刀模35处,停止传送,第二驱动件43驱动顶头44向下移动至将极耳压紧在支撑座12的支撑面123上,接着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下移动,带动上切刀33向下移动切割极耳;切割完成后,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上移动,第二驱动件43驱动顶头44向上移动松开极耳,极耳恢复传送;避免极耳切割时产生移动,保证切割的稳定性,提高极耳的切割质量。
具体地,第二驱动件43设为单作用气缸;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操作。
应注意地,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座12上设有安装槽122,下切刀模35设置在安装槽122内,且下切刀模35的顶面与支撑座12的支撑面123平行;使得极耳在同一平面上传送,避免损伤极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限位组件4和切刀组件3之间的压紧组件5,压紧组件5包括压板51、挡块54、螺栓52和压簧53;压板51设置在上切刀座31上;螺栓52穿过压板51连接在挡块54上;压簧53套设在螺栓52上,且压簧53的一端与压板51连接,压簧53的另一端与挡块54连接;支撑座12上设有避让挡块54的避让槽121;挡块54上设有供极耳穿过的第三通孔541;传送极耳时,先经过限位座,再穿过第三通孔541,最后传送至下切刀模35;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下移动,上切刀座31带动挡块54向下移动至挡块54与支撑座12抵接,上切刀座31继续向下移动从而压缩压簧53,上切刀33随上切刀座31向下移动切割极耳;第三通孔541能够限制极耳的位置,避免极耳在切断时翘起,提高极耳的切割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下切刀模35正下方的废料盒6;支撑座12上设有贯通第一通孔351和废料盒6的连接通孔;便于收集切割废料,保持切割环境整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3上的传感器座7和设置在传感器座7上传感器8,传感器8用于检测极耳的位置;第一驱动件2和第二驱动件43用于根据传感器8所反馈的信息工作;传感器8感应到极耳传送至待切割位置,极耳停止传送,第二驱动件43驱动顶头44向下移动压紧极耳,第一驱动件2驱动上切刀座31向下移动,带动压料板34向下移动压紧极耳,且带动上切刀33向下移动切割极耳;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极耳的切割,实现自动化切割,提高切割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第一驱动件和切刀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切刀底座、固定在所述切刀底座上的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固定板及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导向轴;
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上切刀座、上切刀、支撑轴、压料板和下切刀模;所述上切刀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上切刀设置在所述上切刀座上;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上切刀座上;所述压料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远离所述上切刀座一端;所述下切刀模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下切刀模上设有避让所述上切刀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设为所述下切刀模的刃口;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压料板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极耳,所述压料板压紧所述极耳之后,所述上切刀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继续向下移动,以使所述上切刀的刀刃和所述下切刀模的刃口配合切割所述极耳;
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的左右两端先于中间切割所述极耳;或,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先于另一端切割所述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a≤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设为弧形刀刃,所述弧形刀刃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沿所述上切刀的前后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下切刀模的刃口设为弧形刃口,所述弧形刃口包括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与所述第一刀刃相配合,所述第二刃口与所述第二刀刃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竖直面的夹角为b,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竖直面的夹角的范围为0°<b≤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设为两个,两所述支撑轴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切刀的左右两侧;所述压料板与两所述支撑轴连接,且所述压料板上设有避让所述上切刀的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的底端还设有开口,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位于所述开口的底部;
所述压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设置在所述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切刀组件前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用于限制所述极耳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二驱动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端的顶头;所述顶头位于所述极耳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头上下移动以松开或压紧所述极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切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切刀组件之间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板、挡块、螺栓和压簧;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上切刀座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挡块上;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螺栓上,且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块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避让所述挡块的避让槽;所述挡块上设有供所述极耳穿过的第三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78489.5U CN213409993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极耳切刀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78489.5U CN213409993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极耳切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09993U true CN213409993U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625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78489.5U Active CN213409993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极耳切刀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099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4655A (zh) * | 2021-07-21 | 2021-11-12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极片模切机构、卷绕装置及电芯卷绕方法 |
-
2020
- 2020-08-11 CN CN202021678489.5U patent/CN2134099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4655A (zh) * | 2021-07-21 | 2021-11-12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极片模切机构、卷绕装置及电芯卷绕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08979U (zh) | 极片裁切机构及卷绕设备 | |
CN213409993U (zh) | 极耳切刀装置 | |
CN210475665U (zh) | 一种切极片片料的剪裁机构 | |
CN109822142B (zh) | 一种极耳裁剪装置 | |
CN209986063U (zh) | 一种极片裁切装置及切片设备 | |
CN109108354B (zh) | 一种锂电池卷绕机用极耳裁断机构 | |
CN106945412B (zh) | 一种高效全半切的双刀结构及其打印机 | |
CN218744256U (zh) | 冲模装置 | |
CN210452914U (zh)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飞切机构 | |
CN210172633U (zh) | 电芯极耳裁切装置 | |
CN217343088U (zh) | 一种安装板的冲压模具 | |
CN108372556B (zh) | 一种薄纸冲切机 | |
CN213033403U (zh) | 一种双弧面空心件冲孔模具 | |
CN215545274U (zh) | 铝转镍正极极耳裁切装置及加工设备 | |
CN211588682U (zh) | 一种电池极耳裁切机构 | |
CN212422577U (zh) | 提高切刀切断力的切纸装置和热敏打印机 | |
CN214108458U (zh) | 冲切装置及叠片设备 | |
CN211104427U (zh) | 用于分切电刷阻尼条的分切模具 | |
CN211539148U (zh) | 一种锂电池极片切割装置 | |
CN111729979A (zh) | 一种刺破刀结构、拉延模具及拉延工艺 | |
CN219881040U (zh) | 一种锂电池制片机极耳切圆弧装置 | |
CN215702347U (zh) | 一种锂电池多极耳冲切模具 | |
CN218083121U (zh) | 一种胶膜裁切机 | |
CN220699884U (zh) | 一种吸塑盒加工冲裁装置 | |
CN219703627U (zh) | 一种切刀组件、裁片装置及裁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