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2272U -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2272U
CN213402272U CN202021572929.9U CN202021572929U CN213402272U CN 213402272 U CN213402272 U CN 213402272U CN 202021572929 U CN202021572929 U CN 202021572929U CN 213402272 U CN213402272 U CN 213402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cable
arc surface
right jaw
left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29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毅祥
张凌东
杨征宇
王慧
李继先
杨帅
刘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 March Tianmin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ng March Tianmin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ng March Tianmin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ng March Tianmin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29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2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2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2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钳口和右钳口,所述左钳口相对于右钳口分别具有一夹持位置和一分离位置;驱动螺杆,安装在所述左钳口上并与所述右钳口连接,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上并与所述左钳口连接;以及导杆,安装在所述左钳口上并穿过所述右钳口,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上并穿过所述左钳口,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在所述驱动螺杆的带动下沿所述导杆相向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或相背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其中,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具有一连接部和一夹持部,所述左钳口的夹持部与右钳口的夹持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互相适配的插指和指槽。本实用新型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电缆线材外绝缘层的损伤,实现了对电缆线材的无损夹固。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不同粗细线缆的临时固定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制作过程中,缆线端头处理、电缆插头的焊接和装配是主要的工序,在这几个工序中将线缆进行临时性快速固定是一个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现有技术固定线缆的方法是用弹性夹子或类似台钳一类的工具进行临时固定,这两种工具虽然比较常见,使用上较为方便,但也存在如下问题:弹性夹子的夹持力随开距不同而变化且不易控制,同时弹性夹子与线缆的接触面小,夹持力小时不能有效固定线缆,夹持力大了又容易夹伤线缆的外层绝缘;而台钳类工具通常体积重量都较大,移动困难不说,同样也存在钳口与线缆的接触面小的问题。要有效固定线缆就需要较大的夹持力,这样一来通常会在线缆的外绝缘层上留下明显的夹痕,甚至使外绝缘层破损,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有将台钳钳口改进为圆弧型,虽然可以降低对线缆外层的损伤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夹伤线缆的外层绝缘,同时钳口适应性差,无法满足各种粗细的线缆,需要不同尺寸大小的多个钳口满足不同粗细的线缆固定要求。对台钳钳口增加软质保护层的方法也同样存在上述适应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以用于不同粗细线缆的临时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包括:
对称设置的左钳口和右钳口,所述左钳口相对于所述右钳口分别具有一夹持位置和一分离位置;
驱动螺杆,安装在所述左钳口上并与所述右钳口连接,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上并与所述左钳口连接;以及
导杆,安装在所述左钳口上并穿过所述右钳口,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上并穿过所述左钳口,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在所述驱动螺杆的带动下沿所述导杆相向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或相背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
其中,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具有一连接部和一夹持部,所述左钳口的夹持部与右钳口的夹持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互相适配的插指和指槽。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左钳口的夹持部与右钳口的夹持部相对一侧的内表面分别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圆弧半径最小,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的圆弧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中心线与所述夹持部的对称中心线重合。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为25mm。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为3mm的过渡圆角,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三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为3mm的过渡圆角。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插指的宽度为2.8mm,所述指槽的槽宽为3.2mm,所述插指的圆弧面与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为0.5mm的圆角。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为铝合金材料件。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手轮,所述驱动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螺杆通过止推环安装在所述左钳口或右钳口上,所述驱动手轮与所述驱动螺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顶丝。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导杆包括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螺杆两侧的两根导杆,所述两根导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螺杆的轴线及所述夹持部的对称中心线平行,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钳口或右钳口上,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右钳口或左钳口处设置有滑环。
上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左钳口及右钳口的钳口厚度均为20-30mm,所述夹持位置的线缆轴向接触长度等于所述钳口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缆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直径线缆进行临时快速固定。通过设置结构、钳口形状、尺寸和材质,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电缆线材外绝缘层的损伤,实现了对电缆线材的无损夹固,具体包括如下优点:
1、夹持部钳口采用多圆弧型结构,满足了电缆线材被夹固时,在不产生大的变形量的同时又能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2、采用20-30mm厚度的厚钳口,通过在线缆轴向加大接触长度,有效增大了钳口与电缆线材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面的压强;
3、采用半径为两段25mm和一段半径为7.5mm的三段圆弧组合的形式,相邻两段圆弧之间用半径为3mm的圆角进行过渡,钳口可同时满足3到50毫米直径电缆线材的夹固要求;
4、钳口采用指插型结构,使两个钳口可以部分重合,使钳口中间部位的开距可以满足较细电缆线材的夹固;
5、插指宽度优选为2.8mm,两插指间的间隙为3.2mm,即可以确保钳口的插指不会因为太薄损伤线缆外皮,又能让两个钳口插合顺利;
6、插指前正面的圆弧段与侧面采用半径为0.5mm的圆角过渡,避免了插指上尖锐棱边损伤电缆外皮;
7、驱动钳口运动的驱动手轮直径优选为30mm,该尺寸的手轮可以在操作时既不费力又可将钳口的夹紧力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仅限手动操作),在保证钳口夹紧线缆的同时,又不会因为夹紧力过大将线缆夹伤。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左钳口
2 右钳口
3 导杆
4 驱动螺杆
5 驱动手轮
6 连接部
7 夹持部
71 插指
72 指槽
73 第一圆弧面
74 第二圆弧面
75 第三圆弧面
8 滑环
9 止推环
10 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电缆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线缆(加工电缆用的电线、电缆等线材的简称)的空间位置能够相对固定,这样不仅方便操作者进行相应的加工作业,降低作业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而电缆外层通常是橡胶材质,质地较软,采用现有技术的弹性夹子、台钳等夹固电缆线材时,由于接触面积小,造成压强较大,电缆表面被挤压后易形成局部凹陷甚至局部破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对线缆进行临时性无损固定的装置,用于电缆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直径线缆进行临时快速固定。
参见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钳口1和右钳口2,所述左钳口1相对于右钳口2分别具有一夹持位置(参见图2中虚线位置)和一分离位置(参见图2中实线位置),所述左钳口1及右钳口2的钳口厚度优选为20-30mm;驱动螺杆4,安装在所述左钳口1上并与所述右钳口2连接,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2上并与所述左钳口1连接(图中驱动螺杆4、导杆3均以安装在右钳口2为例),所述驱动螺杆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手轮5,所述驱动螺杆4的另一端可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驱动螺杆4通过止推环9安装在所述左钳口1或右钳口2上,所述驱动手轮5与所述驱动螺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顶丝10;以及导杆3,安装在所述左钳口1上并穿过所述右钳口2,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2上并穿过所述左钳口1,所述左钳口1和右钳口2在所述驱动螺杆4的带动下沿所述导杆3相向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或相背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所述导杆3包括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螺杆4两侧的两根导杆3,所述两根导杆3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螺杆4的轴线及所述夹持部7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导杆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钳口1或右钳口2上,所述导杆3穿过所述右钳口2或左钳口1处设置有滑环8;其中,所述左钳口1和右钳口2分别具有一连接部6和一夹持部7,所述左钳口1的夹持部7与右钳口2的夹持部7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互相适配的插指71和指槽72。其中,所述插指71的宽度优选为2.8mm,所述指槽72的槽宽优选为3.2mm,所述插指71的圆弧面与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优选为0.5mm的圆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钳口1的夹持部7与右钳口2的夹持部7相对一侧的内表面分别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圆弧面73、第二圆弧面74和第三圆弧面75,所述第二圆弧面74的圆弧半径最小,所述第一圆弧面73和第三圆弧面75的圆弧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圆弧面74的中心线与所述夹持部7的对称中心重合。其中,所述第一圆弧面73和第三圆弧面75的圆弧半径优选为25mm,所述第三圆弧面75的圆弧半径优选为7.5mm。所述第一圆弧面73与所述第二圆弧面74之间设置有半径优选为3mm的过渡圆角,所述第二圆弧面74与第三圆弧面75之间设置有半径优选为3mm的过渡圆角。
最常用的线缆直径为3至50毫米,该尺寸范围的线缆占所有线缆总数的95%以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对绝大多数线缆的夹固要求,不需要对钳口进行特殊的防护就可以确保对直径3至50毫米的线缆进行快速无损固定。使用时,线缆轴向接触长度等于钳口厚度,为了增大摩擦力,钳口厚度优选为20-30mm。钳口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考虑重量及硬度要求,优选重量轻、硬度适中的铝合金材质;插指结构和多弧度的钳口形状设计,增大了钳口与电缆的接触面积,在保证夹固力的同时,减小钳口对电缆线材表面施加的压强,从而避免了钳口对线材的压伤;对钳口部位所有的棱边进行了圆角处理,避免了钳口部位的棱边对电缆的划伤、割伤;侧置双导杆3及驱动螺杆4,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可靠,整体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
本实用新型可免防护,重量轻,采用了铝合金材质的多弧线指插形钳口、侧置双导杆加驱动螺杆,整个结构避开了线缆的轴线方向,方便线缆的夹固。在保证夹固方便、可靠的同时,减小了钳口对电缆外层绝缘材料的压强,减少了导线的变形量,避免了对其造成损伤,运动机构不影响对电缆线材的固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称设置的左钳口和右钳口,所述左钳口相对于所述右钳口分别具有一夹持位置和一分离位置;
驱动螺杆,安装在所述左钳口上并与所述右钳口连接,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上并与所述左钳口连接;以及
导杆,安装在所述左钳口上并穿过所述右钳口,或安装在所述右钳口上并穿过所述左钳口,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在所述驱动螺杆的带动下沿所述导杆相向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或相背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
其中,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具有一连接部和一夹持部,所述左钳口的夹持部与右钳口的夹持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互相适配的插指和指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口的夹持部与右钳口的夹持部相对一侧的内表面分别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圆弧半径最小,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的圆弧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圆弧面的中心线与所述夹持部的对称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为2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为3mm的过渡圆角,所述第二圆弧面与第三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为3mm的过渡圆角。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指的宽度为2.8mm,所述指槽的槽宽为3.2mm,所述插指的圆弧面与侧面之间设置有半径为0.5mm的圆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为铝合金材料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手轮,所述驱动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通过止推环安装在所述左钳口或右钳口上,所述驱动手轮与所述驱动螺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顶丝。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螺杆两侧的两根导杆,所述两根导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螺杆的轴线及所述夹持部的对称中心线平行,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钳口或右钳口上,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右钳口或左钳口处设置有滑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口及右钳口的钳口厚度均为20-30mm,所述夹持位置的线缆轴向接触长度等于所述钳口厚度。
CN202021572929.9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402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2929.9U CN213402272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2929.9U CN213402272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2272U true CN213402272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2929.9U Active CN213402272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2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5599B2 (en) Wire stripping apparatus
US4607544A (en) Tool for cutting, stripping and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
ATE324547T1 (de) Einrichtung zum verformen eines werkstücks
CN213402272U (zh) 一种线缆快速无损固定装置
EP0791993B1 (en) Tool for stripping cover of electric wire
US5301426A (en) Insulation stripping tool
CN210161184U (zh) 一种用于加热炉装卸机器人的机械手
CN115603236A (zh) 一种电力施工接线辅助架
CN214280409U (zh) 一种线端处理机及其芯线半剥机构
CN11045993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接线机
CN113954002A (zh) 一种自适应的高压电缆夹持工具
CN213224903U (zh) 一种适用于电缆插头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10136896B (zh) 天线穿料件机构
CN218157370U (zh) 一种机械人手臂线缆抗折弯性能检测装置
CN214673986U (zh) 一种剥线钳的尾刀结构
CN219725586U (zh) 一种电感线圈裁切装置
CN218798750U (zh) 一种电线折弯钳
CN219116573U (zh) 一种夹持机构及拉带机构
JP5473136B2 (ja) 引留クランプのジャンパー線接続部の切除用縦切り刃
CN116422968B (zh) 一种角度自锁的医用钢丝剪
JP3565971B2 (ja) ジャンパー線の切断端面を離開する作業方法
CN217776715U (zh) 一种方便夹持圆管管件的台钳
CN212230760U (zh) 一种切线剥线扎线一体机
CN211981371U (zh) 一种电缆剥皮器
CN220741205U (zh) 一种夹持转子的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