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5570U -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5570U
CN213335570U CN202022217651.XU CN202022217651U CN213335570U CN 213335570 U CN213335570 U CN 213335570U CN 202022217651 U CN202022217651 U CN 202022217651U CN 213335570 U CN213335570 U CN 213335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outlet
air
wall
heat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76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76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5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5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5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电热炉壳体内壁设置有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位于进风口上方,所述出风口分布于壳体侧壁,其中,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筋位,所述筋位围绕于风机外部并且延伸至出风口,远离出风口的筋位设置有透气孔。通过壳体内的风机将外部低于炉内温度的气体从进风口吸入形成气流,同时,随着风机的转动,壳体内壁设置筋位并围绕于风机外部同时又延伸至出风口,可以有效的将风机运动产生的气流和热量顺着筋位集中从出风口排出,以此来降低炉内温度,实现快速散热。本实用新型该结构可以快速将炉内热量排出,散热效果优于传统散热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炉以其耗能少、无污染、节能环保的优点而得到大部分家庭的喜好和使用,其市场容量非常大。但是,现有的电热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缺陷,即散热速度不够快,可能导致电热炉内部热量积聚而造成电热炉的过快损坏或对使用者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热炉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进。
例如文件CN202613518U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包括有炉头,所述炉头包括有面板和炉盘组件,面板中部开孔,炉盘组件嵌设于面板中部开孔位置,其中,所述炉盘组件包括有装配连接的发热炉盘、及套装于发热炉盘外部且包裹住发热炉盘边沿和底部的外罩,外罩与面板中部开孔之间留有散热间隙。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散热间隙,可以将电热炉内部的热量快速散发出来到空气中,减少电热炉内部的热量积聚,加上隔热材料层的隔热作用,可以保证电热炉内部电路结构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优化现有技术中电热炉散热效果较差,散热速度慢的问题,先提出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电热炉壳体内壁设置有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位于进风口上方,所述出风口分布于壳体侧壁,其中,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筋位,所述筋位围绕于风机外部并且延伸至出风口,远离出风口的筋位设置有透气孔。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壳体内的风机将外部低于炉内温度的气体从进风口吸入形成气流,同时,随着风机的转动,壳体内壁设置筋位并围绕于风机外部同时又延伸至出风口,可以有效的将风机运动产生的气流和热量顺着筋位集中从出风口排出,以此来降低炉内温度,实现快速散热。
进一步,所述筋位上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筋位形成通风管道。
通过上述方案,盖板与筋位配合形成通风管道,使炉内的热量随着气流在顺着管道更集中的排出,进一步提高散热率。
进一步,电热炉散热结构还包括上壳体,所述筋位设置于电热炉上壳体上,与壳体内壁配合形成通风管道。
通过上述方案,上壳体设置的筋位与壳体内壁配合形成通风管道,使炉内的热量随着气流在顺着管道更集中的排出,进一步提高散热率。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壁与风机连接处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孔位。
进一步,所述风机上设置有与所述孔位相对应的插接件。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上述方案,防止外部中的异物或者灰尘被吸进炉内,同时又可以防止风机堵塞,影响到炉内散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与凸缘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与筋位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筋位与上壳体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风机1、插接件2、壳体3、出风口4、进风口5、凸缘6、孔位7、筋位8、透气孔9、盖板10、过滤网11、上壳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中,电热炉壳体3内壁设置有风机1、进风口5和出风口4,所述风机1与壳体3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1位于进风口5上方,所述出风口4分布于壳体3侧壁。
所述壳体3内壁与风机1连接处设置有凸缘6,所述凸缘6上设置有孔位7。
所述风机1上设置有与所述孔位7相对应的插接件2。
此外,壳体3内风机1与凸缘6也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所述壳体3内壁设置有筋位8,所述筋位8围绕于风机1外部并且延伸至出风口4,其中远离出风口4的筋位8设置有透气孔9,所述筋位8上固定连接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与所述筋位8形成通风管道,所述进风口5处设置有过滤网11。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电热炉散热结构还包括上壳体12,壳体3内壁的筋位8还可以设置于电热炉上壳体12上,上壳体12即可以代替盖板10,与壳体3内壁配合形成通风管道。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实现原理如图6所示,壳体3内的风机1将外部气体从进风口5吸入至壳体3后,壳体3中的热量会从筋位8上的透气孔9随着风机1产生的气流,顺着筋位8与盖板10配合形成的通风管道从出风口4排除。本实用新型将热量随着气流集中处理,优化了传统散热装置只是单一通过出风口4来散热,该结构可以快速将炉内热量排出,散热效果优于传统散热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热炉壳体(3)内壁设置有风机(1)、进风口(5)和出风口(4),所述风机(1)与壳体(3)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1)位于进风口(5)上方,所述出风口(4)分布于壳体(3)侧壁,其中,所述壳体(3)内壁设置有筋位(8),所述筋位(8)围绕于风机(1)外部并且延伸至出风口(4),远离出风口(4)的筋位(8)设置有透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位(8)上固定连接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与所述筋位(8)形成通风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热炉散热结构还包括上壳体(12),所述筋位(8)设置于电热炉上壳体(12)上,与壳体(3)内壁配合形成通风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壁与风机(1)连接处设置有凸缘(6),所述凸缘(6)上设置有孔位(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上设置有与所述孔位(7)相对应的插接件(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处设置有过滤网(11)。
CN202022217651.X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Active CN213335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7651.XU CN21333557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7651.XU CN21333557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5570U true CN21333557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7651.XU Active CN21333557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5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6671U (zh) 一种助吸吸油烟机
CN208139359U (zh) 双面进风降噪吸油烟机
CN213335570U (zh) 一种新型电热炉散热结构
CN211575548U (zh) 模块化排风组件
CN20944545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9863488U (zh) 烤箱
CN209027091U (zh) 一种暖风机风道结构及壁挂式暖风机
CN201277614Y (zh) 一种带冷风风幕的家用厨电集成灶
CN205037391U (zh) 冷凝装置及抽油烟机
CN108167879A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210930820U (zh) 双风扇散热锅体
CN209054612U (zh) 一种风帘油烟机
CN209026908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6817769U (zh) 一种风速均匀的燃气热水器
CN207936166U (zh) 一种带风幕的双腔油烟机
CN205897299U (zh) 集成灶的双侧进风静音排烟装置
CN207378896U (zh) 一种多功能油烟机
CN211854124U (zh) 一种美式油烟机
CN220269667U (zh) 一种加湿暖风机
CN109984633B (zh) 一种电烤箱风道系统
CN218154355U (zh) 一种散热及排风效果良好的电磁炉
CN214906083U (zh) 一种烤箱负压式排气系统
CN218495045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9243683U (zh) 一种四灯ptc取暖器
CN109237779A (zh) 一种暖风机风道结构及壁挂式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