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7452U -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7452U
CN213317452U CN202020442805.2U CN202020442805U CN213317452U CN 213317452 U CN213317452 U CN 213317452U CN 202020442805 U CN202020442805 U CN 202020442805U CN 213317452 U CN213317452 U CN 213317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workstation
hydraulic cylinder
press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28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映泉
阎善武
王家旺
杨喜旺
刘凯
张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nuo Zhu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nuo Zhu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nuo Zhu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nuo Zhu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28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7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7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7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包括压机机身、对中夹持机械手,压机机身下部设有下工作台固定导轨;压机机身上部设有压机驱动液压缸;压机驱动液压缸推杆的底端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固定相连;上工作台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的底部滑动相连;上工作台与模具上部固定相连;下工作台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的顶部滑动相连;下工作台与模具下部固定相连;对中夹持机械手设于上工作台、下工作台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使用一台压机,满足了过去多台压机联合完成的锻造或者冲压生产工艺,效率高,具有机组结构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背景技术
在锻造和冲压领域,主要使用多台压力机完成多工位锻造和多工位冲压,多台压机之间使用了上下料机械手。也有一种多工位中小型压机,在一台压机上安装有多工位模具,配备级进机械手或者三坐标步进梁,使工件步进运动而完成多工位成形。典型的轴承环模锻工艺,按照传统工艺,需要排布三台压机主机和一台车轮轧机及其9架大型机械手。因此,过去的多工位需要满足所有工位负载之和,复杂且昂贵。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机组结构紧凑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通过使用一台压机,使用上下工作台同步移动,对中夹持机械手抓取工件,完成多工位成形,主要优点是压机公称吨位只需要满足多工位里最大一个工位负载就可以了,满足了过去多台压机联合完成的锻造或者冲压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包括压机机身、对中夹持机械手,压机机身下部设有下工作台固定导轨;压机机身上部设有压机驱动液压缸;压机驱动液压缸推杆的底端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固定相连;
上工作台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的底部滑动相连;上工作台与模具上部固定相连;
下工作台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的顶部滑动相连;下工作台与模具下部固定相连;
对中夹持机械手设于上工作台、下工作台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工作台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相连,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的端部;下工作台通过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相连,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下工作台固定导轨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上工作台车轮、上工作台移动滑板和上工作台防尘罩,上工作台车轮、上工作台移动滑板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贴合。上工作台车轮通过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相连,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的推杆顶部与上工作台车轮相连,上上工作台固定导轨主体与上工作台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下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下工作台车轮、下工作台移动滑板和下工作台防尘罩,下工作台车轮、下工作台移动滑板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贴合。下工作台车轮通过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相连,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的推杆底部与下工作台车轮相连,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主体与下工作台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模具上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上部分、终锻模具上部分和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模具下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下部分、终锻模具下部分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中夹持机械手为三台,三台对中夹持机械手依次与预锻模具上部分和预锻模具下部分、终锻模具上部分和终锻模具下部分、以及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台压机,使用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同时移动换位至压机机身的中心,对中夹持机械手抓取工件,压机驱动液压缸下降,从而完成多工位成形,压机驱动液压缸的公称吨位只需要满足多工位里最大一个工位负载就可以了,满足了过去多台压机联合完成的锻造或者冲压生产工艺。
2、上工作台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相连,下工作台通过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相连,成本低;通过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驱动换位,可靠性高,安装方便。
3、上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上工作台车轮、上工作台移动滑板,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这样减小了上工作台移动滑板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的正向压力和压强,降低了滑动接触面的PV 值,提高了滑动面的耐磨寿命。
4、下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下工作台车轮、下工作台移动滑板,下工作台车轮的滚动运动承担了下工作台自重和下工作台载荷的≥%主要部分,通过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对下工作台车轮液体压强的调整,来匹配工作台载荷,减小了下工作台移动滑板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之间的正向压力和压强,降低了滑动接触面的PV值,提高了滑动面的耐磨寿命。
5、上工作台防尘罩、下工作台防尘罩,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防止氧化皮、灰尘等杂质进入滑动面之间的间隙,防止滑动面的损伤。
6、根据多工位冲压工艺,在轴承生产中使用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模具上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上部分、终锻模具上部分和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模具下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下部分、终锻模具下部分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符合轴承的生产工艺。通过压机驱动液压缸上下往复运行,带动上工作台、模具上部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完成工件生产的全部锻造工艺。本实施例在工艺完成后,工件温度下降小,有利于后续热处理及一火成材工艺的实现,还能提高模具寿命,降低锻造生产成本,减小固定资产投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上工作台固定导轨;
2-上工作台;203-上工作台车轮;206-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7-上工作台移动滑板; 208-上工作台防尘罩;209-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
4-压机驱动液压缸;
5-对中夹持机械手;
10-下工作台固定导轨;
11-下工作台;112-下工作台车轮;117-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8-下工作台移动滑板; 119-下工作台防尘罩;120-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
13-压机机身;141-预锻模具上部分;142-预锻模具下部分;151-终锻模具上部分;152- 终锻模具下部分;161-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2-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机身13、对中夹持机械手5,压机机身13下部设有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其中,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水平设置;
压机机身13上部设有压机驱动液压缸4;压机驱动液压缸4推杆的底端与水平设置的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固定相连;
上工作台2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的底部滑动相连;上工作台2与模具上部固定相连;
下工作台11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的顶部滑动相连;下工作台11与模具下部固定相连;
对中夹持机械手5设于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1之间。
本实施例,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压机只需要一台压机机身13,对中夹持机械手5 抓取工件,放置于模具下部内,上工作台2带动模具上部沿着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往复移动;下工作台11带动模具下部沿着下工作台11往复移动,然后通过压机驱动液压缸4上下往复运行,带动上工作台2、模具上部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完成工件生产的全部锻造工艺。本实施例在工艺完成后,工件温度下降小,有利于后续热处理及一火成材工艺的实现,还能提高模具寿命,降低锻造生产成本,减小固定资产投资。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工作台2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相连,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固定安装在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的端部;下工作台11通过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相连,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固定安装在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的端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 驱动上工作台2水平换位,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驱动下工作台11换位。具体地,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的推杆能够推动工作台2沿着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在水平方向移动,同时,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的推杆能够推动下工作台11沿着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在水平方向移动。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上工作台车轮203、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和上工作台防尘罩208,上工作台车轮203、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能够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贴合。其中,上工作台车轮203通过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6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相连,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6的推杆顶部与上工作台车轮203相连,上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主体与上工作台2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6的推杆向上推出上工作台车轮203,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驱动上工作台2水平换位。上工作台车轮203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产生滑动摩擦,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这样减小了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的正向压力和压强,降低了滑动接触面的PV值,提高了滑动面的耐磨寿命。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下工作台11的底部安装有下工作台车轮112、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和下工作台防尘罩119,下工作台车轮112、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能够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贴合。其中,下工作台车轮112通过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7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相连,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7的推杆底部与下工作台车轮112相连,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7主体与下工作台11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 向下推出下工作台车轮112,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驱动下工作台11水平换位。下工作台车轮112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产生滑动摩擦,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这样减小了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之间的正向压力和压强,降低了滑动接触面的PV值,提高了滑动面的耐磨寿命。下工作台车轮112的滚动运动承担了下工作台11自重和下工作台 11载荷的≥80%主要部分,通过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对下工作台车轮112液体压强的调整,来匹配工作台载荷。
上述实施例中,上工作台防尘罩208、下工作台防尘罩119,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防止氧化皮、灰尘等杂质进入滑动面之间的间隙,防止滑动面的损伤。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模具上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上部分141、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和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模具下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终锻模具下部分152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本实施例,根据工艺对需要,通过上工作台2 在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上的往复运动,下工作台11在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上的往复运动,能够分别使预锻模具上部分141、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终锻模具上部分151、终锻模具下部分152,以及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位于压机机身13的中心。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夹持机械手5为三台,三台对中夹持机械手5依次与预锻模具上部分141和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和终锻模具下部分152、以及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相对应。
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预锻模具上部分141、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移动到压机机身14的中心;
2、对中夹持机械手5将工件放到预锻模具下部分142内,压机驱动液压缸4下降,对工件进行预(冲)锻成形;
3、成形后,压机驱动液压缸4带着预锻模具上部分141回程到压机机身14的上停止位;
4、对中夹持机械手5夹持工件,上工作台2和下工作台11同时移动换位,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和终锻模具下部分152移动到压机中心,压机驱动液压缸4下降,对工件进行终锻(冲)成形;
5、成形后,压机驱动液压缸4带着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回程到压机机身14的上停止位;
6、对中夹持机械手5夹持工件,上工作台2和下工作台11同时移动换位,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移动到压机中心,压机驱动液压缸4下降,对工件进行折弯冲孔成形;
7、以上动作完成后,上工作台2带着预锻模具上部分141、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移动到压机机身14的中心,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生产。
上述实施例主要应用于轴承的生产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同样的原理,根据多工位冲压工艺,对模具上部和模具下部数量的更改,如汽车生产线的典型模式:预拉伸+终拉伸+切边+冲孔,使用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将四台甚至六台联线的冲压线,变成两台压机联线甚至一台压机成线。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台压机,使用上工作台2和下工作台11同时移动换位至压机机身14的中心,对中夹持机械手5抓取工件,压机驱动液压缸4下降,从而完成多工位成形,压机驱动液压缸4的公称吨位只需要满足多工位里最大一个工位负载就可以了,满足了过去多台压机联合完成的锻造或者冲压生产工艺。
2、上工作台2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相连,下工作台11 通过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相连,成本低;通过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驱动换位,可靠性高,安装方便。
3、上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上工作台车轮203、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这样减小了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的正向压力和压强,降低了滑动接触面的PV值,提高了滑动面的耐磨寿命。
4、下工作台11的底部安装有下工作台车轮112、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下工作台车轮 112的滚动运动承担了下工作台11自重和下工作台11载荷的≥80%主要部分,通过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对下工作台车轮112液体压强的调整,来匹配工作台载荷,减小了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与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之间的正向压力和压强,降低了滑动接触面的PV值,提高了滑动面的耐磨寿命。
5、上工作台防尘罩208、下工作台防尘罩119,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防止氧化皮、灰尘等杂质进入滑动面之间的间隙,防止滑动面的损伤。
6、根据多工位冲压工艺,在轴承生产中使用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模具上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上部分141、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和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模具下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终锻模具下部分152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符合轴承的生产工艺。通过压机驱动液压缸4上下往复运行,带动上工作台2、模具上部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完成工件生产的全部锻造工艺。本实施例在工艺完成后,工件温度下降小,有利于后续热处理及一火成材工艺的实现,还能提高模具寿命,降低锻造生产成本,减小固定资产投资。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机身(13)、对中夹持机械手(5),所述压机机身(13)下部设有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
所述压机机身(13)上部设有压机驱动液压缸(4);所述压机驱动液压缸(4)推杆的底端与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固定相连;
上工作台(2)与所述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的底部滑动相连;所述上工作台(2)与模具上部固定相连;
下工作台(11)与所述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的顶部滑动相连;所述下工作台(11)与模具下部固定相连;
所述对中夹持机械手(5)设于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工作台(2)通过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209)与所述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相连,所述上工作台驱动液压缸(9)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的端部;
所述下工作台(11)通过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与所述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相连,所述下工作台驱动液压缸(120)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上工作台车轮(203)、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和上工作台防尘罩(208),所述上工作台车轮(203)、上工作台移动滑板(207)与所述上工作台固定导轨(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车轮(203)通过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6)与所述上工作台(2)相连,所述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6)的推杆顶部与所述上工作台车轮(203)相连,所述上工作台支撑液压缸(206)主体与所述上工作台(2)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工作台(11)的底部安装有下工作台车轮(112)、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和下工作台防尘罩(119),所述下工作台车轮(112)、下工作台移动滑板(118)与所述下工作台固定导轨(10)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工作台车轮(112)通过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7)与所述下工作台(11)相连,所述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7)的推杆底部与所述下工作台车轮(112)相连,所述下工作台支撑液压缸(117)主体与所述下工作台(11)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上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上部分(141)、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和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所述模具下部依次包括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终锻模具下部分(152)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中夹持机械手(5)为三台,三台所述对中夹持机械手(5)依次与预锻模具上部分(141)和预锻模具下部分(142)、终锻模具上部分(151)和终锻模具下部分(152)、以及折弯冲孔模具上部分(161)和折弯冲孔模具下部分(162)相对应。
CN202020442805.2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Active CN213317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2805.2U CN21331745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2805.2U CN21331745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7452U true CN213317452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7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2805.2U Active CN21331745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7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4415A (zh) 一种轴承环锻压坯料搬运机器人
CN107030162A (zh) 一种多工位冲压系统
CN204524063U (zh) 一种多工位物料传送系统
CN206868958U (zh) 一种动力电池全自动连续冲床的送料机械手
CN111482548A (zh)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CN201855876U (zh) 一种补偿压弯回弹角的模具结构
CN213317452U (zh) 一种双工作台多工位压机
CN210080631U (zh) 一种锻造压机用多工位上砧装置
CN209753749U (zh) 一种高智能自动卸料横向冲压装置
CN111545669A (zh) 一种货车高摩闸瓦瓦背自动生产线
CN210098629U (zh) 自动卷圆整形翻边机
GB808011A (en) Transfer apparatus for a press
CN215657141U (zh) 一种高精度的非标自动化镜面滚压机
CN103240378A (zh) 用于轿车双离合器变速箱轴类件的冷锻机构及其自动系统
CN207224653U (zh) 一种串联压机
CN212216722U (zh) 一种热成型冲压线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4888231A (zh) 一种滚轮轴承件的锻造工艺及其锻造装置
CN104354313A (zh) 一种偏载式多工位机械压力机
CN115213293A (zh) 一种制动钢背的步进式冲压加工生产线
CN109434003B (zh) 轴承环锻造生产线自动送料系统及送料方法
CN215745742U (zh) 热锻冲压生产线
CN117840307A (zh) 一种多工位伺服压力机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CN217434820U (zh) 一种行走式多工位装模机
CN113828699A (zh) 基于机器人柔性传输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
CN206464414U (zh) 一种冲压式模具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